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5:05:35
病毒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α皰疹病毒US4基因及其編碼蛋白gG的研究進展————作者:邱潔;汪銘書;程安春;
摘要:本綜述系統論述了α皰疹病毒US4基因編碼的糖蛋白gG的特點及其在病毒感染、毒力、神經侵襲、趨化因子結合與天然免疫調控中的功能,分析了gG在調節趨化因子活性、影響神經信號傳導等方面的機制及其在疫苗研發和診斷中的應用潛力,為進一步探索人類和動物α皰疹病毒US4基因的功能及其防控策略提供一定參考
卡瑞利珠單抗聯合TDF系統治療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肝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作者:唐晶;溫秀梅;郝桂鋒;
摘要:探究卡瑞利珠單抗(Camrelizumab,Cam)聯合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系統治療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肝細胞癌(HBV-HCC)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納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診于我院的HBV-HCC患者255例,根據不同治療方法分為TDF組125例,Cam+TDF組130例。治療3個療程后,Cam+TDF組客觀緩解...
利用CRISPR/Cas9技術構建RIPK1基因敲除的Neuro-2a細胞系及其功能研究————作者:劉佳琪;李夢瑤;郝晨琳;曾權;許夢瀟;丁雪燕;靳曉慧;胡慧;張紅壘;
摘要:通過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構建受體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基因缺失的小鼠神經母細胞瘤細胞(Neuro-2a),并探究敲除RIPK1基因后對乙型腦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復制及對JEV誘導的細胞死亡的影響。根據NCBI數據庫中小鼠的RIPK1基因序列(Gen...
病毒性角膜內皮炎的誘因及治療研究進展————作者:敬琳琳;楊楨;鄧紹東;楊小麗;
摘要:病毒性角膜內皮炎是一種眼部疾病,可致盲,復發性高,癥狀多樣,誘因復雜,有多種致病病毒,間接免疫熒光法、聚合酶鏈式反應等可給予輔助診斷,但仍存在誤診可能,抗病毒聯合糖皮質激素是常見治療方法。本文總結了病毒性角膜內皮炎的誘因、癥狀、診斷、治療等,有助于進一步探討病毒性角膜內皮炎治療的新方法
器官移植患者HCMV感染的研究現狀及防治策略————作者:宋瑞瑞;張嶺;楊克儉;
摘要:人巨細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皰疹病毒,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感染高度流行。HCMV感染是移植患者術后常見的感染性并發癥,以及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給移植患者增加了巨大的疾病負擔。當前,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日益增加,雖然監測和防治策略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其防治方案效果有限,HCMV感染仍是器官移植臨床上的未解決難題。因此,本文全面綜述了移植患者HCM...
宮頸癌患者HR-HPV DNA載量、Th1/Th2細胞因子與LEEP術后復發的關系研究————作者:董惠民;李宇燕;周近宸;宋建玲;
摘要:本研究為探討宮頸癌患者高危人乳頭瘤病毒HR-HPV感染程度、輔助T細胞1(Th1)/輔助T細胞2(Th2)相關細胞因子與LEEP術后復發的關系,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宮頸癌患者148例,隨訪5年根據其復發情況分為復發組和未復發組,其中復發組39例,未復發組109例。術前檢測兩組HR-HPV DNA載量、Th1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2(IL-2)及干擾素γ(IFN-γ)、Th2細...
移動流行區間法在新疆手足口病流行強度閾值研究中的應用————作者:邱瑞瑩;郜振國;董言;夏皮卡提江·艾海提;陳子涵;夏衣旦木·阿布都賽買提;尹哲;馬媛媛;王琪;甫爾哈提·吾守爾;
摘要:利用移動流行區間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 MEM)構建新疆手足口病流行分級預警閾值,為手足口病防控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科學依據。收集2014-2023年新疆手足口病的周發病率,通過繪制周發病率流行曲線確定新疆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峰;剔除不穩定數據和年份后,選擇2014-2019年及2022年6周-36周的數據,運用MEM建立流行分級預警模型;選取最優模型評價2023年手足口病...
抗SVCV中草藥提取物的體外篩選及對宿主免疫基因表達的影響研究————作者:萬偲佳;黃文吉;邵玲;
摘要:鯉春病毒血癥是由鯉春病毒血癥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 SVCV)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可導致多種鯉科魚類發生暴發性出血癥,嚴重危害漁業生產。目前,針對SVCV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中草藥及其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多種病毒的復制,對環境友好且不易產生耐藥性。本研究選取了黃芪甲苷、甘草酸及鹽酸小檗堿3種中草藥提取物進行抗SVCV活性研究,并評價了鹽酸小檗堿對感...
溶瘤腺病毒抑制食道腫瘤的實驗研究————作者:張世尚;謝麗瓊;何正秋;
摘要:研究荷載MYCN基因小發夾RNA(shMYCN)的溶瘤腺病毒對p53突變和MYCN基因擴增的食道腫瘤細胞株TE10的生長抑制作用。用BglII從pCAl3-shMYCN酶切出包含CMV啟動子及shMYCN模板DNA序列的表達框,將此表達框克隆進選擇性增殖腺病毒質粒pZD55,構建重組質粒pZD55-shMYCN。將pZD55-shMYCN與含有腺病毒右臂的質粒pBHGE3共轉染293細胞。將病毒Z...
鴨坦布蘇病毒非結構蛋白NS1和NS3誘導Neuro-2a細胞不完全自噬的研究————作者:陳星宇;姜雅倩;宋春麗;宋臣陽;王晴;
摘要:本研究在鴨坦布蘇病毒(Duck Tembusu virus, DTMUV)誘導小鼠神經母細胞瘤細胞(Neuro-2a)不完全自噬促進病毒復制的基礎上,鑒定誘導Neuro-2a細胞自噬的病毒蛋白,探究病毒非結構蛋白NS1、NS3在誘導Neuro-2a細胞不完全自噬中的作用。用載體pCMV14-Flag構建DTMUV十個編碼蛋白基因的真核表達質粒,分別將其轉染至Neuro-2a細胞,Western b...
牛結節性皮膚病病毒間接ELISA抗體檢測方法的建立————作者:李靜;張蕾;董春娜;肖進;
摘要:本研究基于實驗室前期篩選鑒定出的牛結節性皮膚病毒L1R、A27L、A33R和P32上的4個優勢抗原肽等量混合作為包被抗原建立了牛結節性皮膚病病毒間接ELISA抗體檢測方法,并對其敏感性、特異性、重復性進行驗證。結果顯示,該方法靈敏度可檢測到1:640稀釋的陽性血清;對健康牛血清和其他病毒陽性血清的檢測結果為陰性,特異性100%;批內變異系數在2.3%~11.9%之間,批間變異系數在3.4%~12....
一株豬源N4樣肺炎克雷伯菌噬菌體的分離鑒定及全基因組分析————作者:楊心怡;李淑雅;朱偉云;林焱;
摘要:肺炎克雷伯菌在動物生產中易引起多種疾病,而多重耐藥性問題使得尋找替代抗生素的產品變得尤為迫切。噬菌體作為潛在的替抗產品受到關注,關于動物源肺炎克雷伯菌噬菌體鮮有報道。N4樣噬菌體因其基因組特性被稱為“基因組孤兒”,目前已報道的N4樣肺炎克雷伯菌噬菌體僅10株。本研究成功從仔豬糞樣中分離出可靶向裂解肺炎克雷伯菌的烈性噬菌體vB_KpnP_P184(簡稱為P184),其最佳感染復數(MOI)為0.01...
全球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流行株變異變遷研究進展————作者:楊馥熒;馮曄囡;陳操;
摘要:新型冠狀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簡稱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期間,通過不斷積累有利于自身傳播和免疫逃逸的突變而持續進化,導致其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流行。世界衛生組織根據潛在的公共衛生風險程度,將新冠病毒變異株劃分為關切變異株(Variant of concern,VOC)、關注變異株(Variant o...
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合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病毒載量與血清標志物的相關性分析————作者:喬曉丞;申娜;郭東梅;
摘要:本研究為探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載量與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CVA)合并RSV感染病情嚴重程度及血清TGF-β、ET-1水平的關系,選取了我院2021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咳嗽變異性哮喘合并RSV感染患兒128例進行研究。檢測患兒RSV-RNA,依據檢測的RSV載量,將患兒分為高RSV組(78例)和低RSV組(50例)。觀察患兒病情嚴重程度,記錄患兒年齡、性別、發病季節等臨床資料,檢測患兒...
EBV感染對宿主免疫應答及免疫逃避的研究進展————作者:鄭海濤;丁櫻;任獻青;胡曉娜;趙倩義;李向峰;孫曉旭;張慧娟;劉玲玲;張驍;閆永彬;
摘要: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作為一種廣泛存在于人類社會并傳播的皰疹病毒,其感染對機體免疫應答系統產生深遠影響。本文將從EBV感染的免疫學基礎、感染機制、宿主免疫應答反應、免疫逃避、細胞因子的分泌及其功能等方面進行詳細綜述,這對深入了解機體感染EBV后的宿主免疫應答特點,為后續EBV疫苗研發、相關疾病的預防和診治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6種蚊媒病毒調查————作者:郁麗琴;韓坤;陳漢;王瑞晨;張術斌;馬江濤;殷啟凱;崔倩倩;聶凱;付士紅;李樊;王環宇;許松濤;
摘要:為了調查寧夏地區蚊蟲攜帶主要蚊媒病毒的種類及其流行情況,本研究于2023年在寧夏采集蚊蟲樣本,采用實時熒光定量逆轉錄PCR(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RT-qPCR)篩查6種蚊媒病毒核酸,包括塔希納病毒(Tahyna virus, TAHV)、乙腦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辛德...
豬急性腹瀉綜合征冠狀病毒鏈特異性SYBR Green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應用————作者:黃拓欣;李程;李汶潔;吳珺;陳凝雪;孫媛;
摘要:為對豬急性腹瀉綜合征冠狀病毒(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SADS-CoV)復制過程中基因組正負鏈RNA進行定量檢測,以實現更好地了解SADS-CoV的復制和轉錄機制。本研究根據SADS-CoV N基因序列,通過生物學軟件SnapGene和Primer Premier 6.0設計含有非病毒核苷酸標簽序列的鏈特異性引物,建立了針對SADS-Co...
C3L敲除改變痘苗病毒天壇株生物學特性并降低小鼠體內致病性————作者:韓一澤;翟玉倩;吳長城;劉士元;任皎;趙莉;陳思研;田厚文;王文玲;譚文杰;
摘要:痘苗病毒C3L編碼的補體控制蛋白(Vaccinia virus complement control protein,VCP)具有抑制補體系統激活等生物學功能,但其對病毒復制擴散及致病性的影響及具體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術將痘苗病毒天壇株(Vaccinia virus Tiantan strain,VTT)C3L缺失構建了重組病毒rVTT-mCherryΔC3L,并通過細...
非疫苗防控策略下山東麻疹防控實踐與啟示————作者:吳宗震;高婉瑩;相強宇;張璐;劉歡;
摘要: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傳染性疾病,對兒童群體構成嚴重威脅。1949年至1967年,在疫苗及冷鏈技術尚未普及、醫療資源極度匱乏的背景下,山東省曾多次遭遇麻疹流行高峰,公共衛生體系面臨嚴峻挑戰。本文系統回顧了該時期山東地區在衛生宣傳與社會動員、易感人群隔離與保護、成人血清注射與中西醫結合治療,以及基層衛生網絡建設與資源分配等方面的防控實踐。研究表明,這些措施在降低病死率、遏制疫情擴散以及完善...
人冠狀病毒229E體外感染與復制特征研究————作者:劉冠雅;吳依依;劉士元;王夢微;張越;李兆卿;高尚卿;葉飛;陸柔劍;黃保英;譚文杰;
摘要:本研究旨在明確HCoV-229E在多種細胞中的感染特征與復制動力學。首先比較了33℃和37℃下HCoV-229E在MRC-5中的致細胞病變效應、核酸增殖與感染活性等特征,確定病毒培養溫度;通過RT-PCR(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rRT-PCR)比較了HCo -229E在不同種屬與組織來源的13種細胞系(Huh7.5、He La、MRC-5、A549、RD、...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