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11:05:48
保險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貨幣政策對通脹預期的影響機制研究————作者:張成思;蔣仁智;林夢瑤;
摘要:預期決定行為,所以經濟主體的通脹預期或通縮預期對宏觀政策實施效果具有關鍵性影響。已有研究多關注通脹預期如何影響貨幣政策,較少關注貨幣政策如何影響通脹預期,特別是不同層級的貨幣政策變量調整對不同經濟主體通脹預期影響的時效性特征鮮有研究。為此,本文從適應性學習理論和信息粘性理論出發,根據經濟主體的信息集差異,在傳染病學模型基礎上分別構建居民和專家通脹預期形成機制模型,從貨幣政策操作目標和中間目標兩個層...
人口流動對養老保險參保行為的影響——基于流動層級與經濟水平的視角————作者:邊恕;劉為玲;楊琬琨;
摘要:隨著我國流動人口數量的增長,流動人口的養老保險問題日益突出。本文利用產出方程和收入方程構建了流動人口跨地區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決策模型,從理論層面分析了流動層級和流入地經濟水平對流動人口跨地區參保行為的潛在影響,同時使用中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數據(CMDS)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跨地區流動的行政級別越高,流動人口的參保比例就越低;流入地經濟水平越高,流動人口的參保比例越高。以上兩種效應在城鎮職工基...
服務或現金:長期護理保險如何影響子女勞動參與——基于三重差分法的效應識別分析————作者:楊紅燕;鄧智宇;周致遠;
摘要:本文基于2013~2020年4期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數據,使用三重差分法,實證分析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政策對失能家庭子女勞動參與的影響。研究發現,試點政策總體上擠出了失能家庭子女的勞動參與。提供現金補貼的試點政策使失能家庭的子女勞動參與率顯著降低6.9個百分點;僅提供照護服務的試點政策未產生顯著影響。作用渠道分析表明,試點政策通過促進失能家庭子女提供非正式照護,擠出其勞動參與。異質性...
醫養結合試點政策緩解了老年人健康不平等嗎?————作者:歐陽宇明;申曙光;
摘要:推動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是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實現健康老齡化、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途徑。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數據(CHARLS),運用雙重差分法、集中指數分解法等計量方法,實證分析了醫養結合試點政策對老年人健康以及健康不平等的影響。研究發現:醫養結合試點政策顯著改善了老年群體的健康狀況;加深不同收入水平老年群體之間的健康不平等程度。機制分析表明,試點政策通過加深了不...
“3S”技術賦能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精準監管————作者:孫蓉;萬梅雨;吳舒祥;阮江;
摘要:虛假投保、虛假理賠(以下簡稱“兩虛問題”)不僅影響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作用發揮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還會降低農戶參與農業保險的獲得感,抑制我國政策性農險的可持續發展,對保險行業形象產生負面影響。2024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保險工作做出重大部署,提出“精準投保理賠”,顯示該問題亟待解決。由于此類問題具有隱蔽性,且監管力量有限,解決此問題需提升監管精準性。本文聚焦政策性農險中的兩虛問題,構建了基于“3S”技...
農業保險對農村產業融合的影響機制研究————作者:魏超;陳盛偉;牛浩;李政;
摘要:農村產業融合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舉措,作為農業風險管理的核心工具,農業保險要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保駕護航。本文基于2009~2021年26個省(區、市)的面板數據,利用面板固定效應等模型實證分析了農業保險對農村產業融合的影響。研究發現:農業保險能夠顯著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這一結論在經過內生性處理和穩健性檢驗之后依然成立。機制分析表明,農業保險通過激勵農戶增加土地、資金、技術要...
ESG信息披露對企業融資的影響實證分析————作者:武政勛;
摘要:在全球產業綠色轉型背景及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探究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對企業融資的影響具有現實意義。本文將ESG信息披露視為一種制度安排或公共政策,研究ESG評級對企業短期融資、長期融資以及商業信用融資的影響。基于華證指數ESG評級數據,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本文研究發現,ESG信息披露水平對短期融資和信用融資具有負向影響,對長期融資具有正向影響,且企業規模、所有...
安寧療護、善終與社會保障制度——概念厘定與理論分析————作者:張躍華;閻文溯;盧倞;杜曉雪;
摘要:臨終痛苦、因病返貧以及醫療資源配置優化等老齡化社會的幾個重要社會問題,皆可以通過安寧療護制度進行一定緩解。安寧療護是一種尊重臨終患者自主權、致力于減輕患者臨終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為患者和家屬提供相關社會支持的整體醫護方案。適當的社會保障制度安排可以促進安寧療護發展,降低因病返貧的可能并實現醫療資源優化。本研究圍繞理論模型中個體效用的假設,對安寧療護在醫學實踐中的相關概念進行厘定和銜接,分析不同...
保險中介監管框架的重構:從二分法到三分法————作者:鄒星光;
摘要:“保險代理人與保險經紀人分別代表保險人與投保人的利益”是一個被域內外保險法確立的、但極具誤導性的二分框架。保險代理人與保險經紀人的主要收入來源都是保險公司端支付的傭金,本質上都屬于賣方中介,保險經紀人提供的服務也是由賣方端驅動的,故無法真正地代表投保人的最大利益,從而也就與二分框架的區分邏輯存在明顯矛盾。面對二分框架的悖論及投保人面臨的利益沖突風險,在原監管框架下試圖通過法律變革將保險經紀人改造為...
長期護理保險、臨終醫療費用與價值醫療效應————作者:趙明;趙正堂;佘佐萱;陰奕雯;劉璐;
摘要:探究長期護理保險對老年人臨終醫療費用的影響及其價值醫療效應,對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CLHLS)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18年的四期數據,使用雙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長期護理保險對老年人臨終醫療費用及臨終生命質量的影響。研究發現,長期護理保險對老年人醫保支付臨終醫療費用具有顯著的抑制效應,而對自付醫療費用和總醫療費用的影響不顯著。...
日本保險法“打破剛兌”的模式與啟示————作者:陳昊澤;
摘要:為分散保險業系統性風險、應對保險公司經營危機、保護投保人利益,本次《保險法》修訂擬“合理打破剛性兌付”,設置保險合同變更、轉移制度。相關條款設置與適用的完善需要理論研究之助力。日本保險法經歷過打破剛兌的轉型過程,分析其間原因、法理、制度能夠為我國立法論、解釋論的建構提供有益參考。戰后型保險系統的強行政監管下,日本形成了業界兜底保險公司經營危機的體制。因泡沫經濟崩壞導致社會環境大幅改變,自由化轉軌中...
保險公司持股能穩定股價嗎?——基于過度關聯交易的視角————作者:仲賽末;谷文臣;
摘要:本文整理了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關聯交易數據和持股數據,并結合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和市場信息,分析過度關聯交易保險公司和普通保險公司持股對資本市場穩定性的影響。研究發現:普通保險公司持股會顯著降低上市公司股價崩盤風險,而過度關聯交易的保險公司持股會加劇股價崩盤風險。機制分析表明:過度關聯交易的保險公司會加劇投機行為,包括降低持股穩定性、提高股價同步性及引發羊群效應,其持股特征和交易...
美國投資型保險獨立賬戶的監管規范研究與啟示————作者:文欣平;李敏;
摘要:當前我國針對投資型保險獨立賬戶的險資投資與風險管控規則還不完善,美國投資型保險獨立賬戶的聯邦證券與州保險雙重監管可為完善我國保險監管制度提供借鑒。在功能性監管理念之下,美國以判例法形式判定投資型保險屬性為“證券”,繼而判定獨立賬戶屬性為“投資公司”,由此,獨立賬戶須嚴格遵守1940年《投資公司法》下對于賬戶設立、管理基本原則、信息披露以及對外投資的限制。美國投資型保險在產品與賬戶管理層面遵循州保險...
堅持中國特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政治性、人民性與專業性:一個學理闡釋————作者:卓志;熊博;
摘要:本文立足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視域,結合相關理論和經驗事實,從學理的角度闡釋中國特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為什么要、堅持怎樣的和怎樣堅持政治性、人民性與專業性。首先,通過比較分析中西市場經濟中政治性的差異,闡釋了在中國特色保險高質量發展中,堅持政治性發揮的重要保障和指導作用。其次,基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理論與方法的分析,為中國特色保險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堅持人民性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
保單服務會激發保險需求嗎?————作者:鎖凌燕;尹曄;
摘要:推動壽險代理人從重前端銷售、輕后端服務,向提供保單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轉型,是實現保險中介專業化、助力壽險業高質量增長的重要方向。本文采用斷點回歸方法克服內生性問題,嘗試為這一轉型方向提供基于保單數據的經驗證據。本文發現,代理人提供保單服務能夠顯著促進消費者購買壽險,消費者特征和代理人專業素養都會影響保單服務的壽險銷售效果。其中,專業素養較高的代理人能夠通過保單服務有效促使消費者購買壽險;而代理人的專...
糧食安全戰略下農業收入風險測度、區劃與收入保險定價研究————作者:陳燕;林樂芬;
摘要:糧食安全戰略下,農業收入風險測度、區劃與收入保險定價成為保障糧農收入的重要課題。本文以玉米為例,測度、區劃代表性省市的農業收入風險,獲取省、市雙層風險等級,并精算定價縣級收入保險費率,形成省市級風險區劃下聯結縣級收入保險定價的風險“測度-區劃-定價”框架。研究表明:省級風險測度與區劃中,大部分省份為低風險等級地區,陜西、安徽、河南的風險等級為中,遼寧為高風險等級地區。市級區劃則具有地區連片性。省市...
基于不同氣象數據的天氣指數保險產品基差風險分析————作者:趙艷霞;陳思寧;李心怡;婁偉平;張祎;
摘要:基差風險是天氣指數保險與生俱來的缺點,可以有條件的降低,但無法完全根除。本研究以浙江省新昌縣烏牛早茶樹凍害為研究對象,從茶樹凍害天氣指數保險設計的思路入手,構建了受氣溫影響明顯的茶樹開采期模型及不同低溫等級下的茶樹凍害理賠模型。分別利用三種不同的氣象數據——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數據、區域氣象觀測站數據及通過觀測數據和空間插值方法加工制作的格點氣象數據,計算并詳細對比了新昌縣烏牛早茶樹的開采期及茶樹...
延遲退休政策下職工彈性退休意愿與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性————作者:陳肖華;楊再貴;朱冠平;
摘要:2024年9月《國務院關于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辦法》出臺,于2025年1月起實施提高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的延遲退休政策。這一政策的實際效果如何,能否如期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財務可持續性?政策強調“彈性實施”的原則,那么職工的彈性退休意愿又會對基金可持續性產生怎樣的影響?本文采用理論分析與精算模擬相結合的方法探討了上述問題。研究發現,延遲退休政策在實施的15年間會顯著增強基金可持續性,當期結余和累計結...
致謝2024年度《保險研究》審稿專家
摘要:<正>2024年,《保險研究》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推動學術研究更加貼近保險業實踐,嚴格把握學術標準,進一步優化審稿流程,刊物影響力穩步增長,各項影響因子持續提升,連續入選多項權威評價體系。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外審專家的辛勤付出。過去一年,共有131位專家學者于百忙之中參與了《保險研究》審稿工作,每次外審平均用時約19天,各位審稿專家以嚴謹的治學態度、深厚的專業素養、無私的奉獻精神為《保險研究》遴選優...
醫療保險參保人信息發掘、共享的處理規則——以社會法權利保護理念為指導————作者:王逸倫;
摘要:為打破“數據孤島”,《醫療保障法(征求意見稿)》及各地現行醫療保障條例和相關制度文件均提出應大力推動醫保數據有效發掘與共享。然而,從信息流通與隱私保護的法律層面分析,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僅針對個體信息,其第13條列舉的允許數據處理的情形難以應對醫療保險參保人信息發掘與共享的需要。傳統的基于個人與數據處理方的二元責任結構,以及簡單對立或統一個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的二元理念,都難以直接應用于醫保信息領域...
保險研究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投稿后系統一直為初審狀態,三個月滿給編輯部打電話詢問時候態度挺好的,隔了一周給退稿,沒有退稿意見。雜志這些年注重保險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對于偏模型創新方面的文章不感冒。
2024-07-26 16:42快速,專業,靠譜,強烈推薦。
2024-06-05 13:47根據我自己和同事的審稿、投稿經歷,本期刊存在明顯的“名額導向”——一些大教授每年配額一到兩篇,他們(學生)所投邏輯性、數據可靠性存在明顯問題甚至實證方法完全錯誤的文章,經過審稿人多次拒稿后依然被接受。近期保險研究編輯部在各大配置有保險專業的高校走穴宣講,似乎打算恢復一下近年來被砸得差不多的牌子,具體效果如何,還待明年分曉。 ps 根據編輯部的說法,送外審比例大約1/5,進了外審的文章有大約2/3可以發出來。
2024-01-01 23:49之前過了一審二審,終審時候被卡了。審稿速度還可以吧,二審一共用了三個月差不多,供大家參考這個時間。可以說是保險屆的最高期刊了。
2023-06-06 10:48初審一個月左右通過,然后一直在評審中,評審了一年多之后,顯示編輯部處理完畢(退稿)。評審意見就是告知退稿,沒有給出實質性的的論文問題及建議。
2023-04-21 13:20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