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0:05:45
作者(包括通訊作者)簡介格式
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學位,研究方向,通訊作者同時提供E-mail。
1 投稿方式
請通過E-mail:[email protected] 進行投稿。
2 編輯時限
審稿周期:10個工作日;刊登周期:約18個月。
3 論文要求
論文應理論清楚、正確,有詳細實測數據,應提供中、英文的題名、作者與單位、摘要、關鍵詞、圖與表題名,提供中文的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來稿提供word文件,文中圖為灰度或彩色模式,不要附加路徑名,壓縮時用winrar。為方便專家審稿,除題名采用三號字外,文中(包括摘要、參考文獻)采用小四號字、1.5倍行間距;提供的圖表應清晰,信息完整,函數圖的坐標給出物理量中文名稱和相應單位(SI單位),圖題、表題采用小四號字。正文可不分欄。作者聯系方式附在文后。
3.1 題 名
中文題名不應超過20個漢字。并應譯成相對應的英文題名,題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共用的縮略語。
3.2 作者及工作單位
1)作者的英譯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格式,姓全大寫;并且兩個字及以上的名,拼音之間不加連字符。外國作者姓名遵照國外習慣;作者不超6人。
2)所有作者的工作單位,均應包括單位名稱(院校給到系),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多作者的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序號,中間用“;”隔開;工作單位的英譯文給出全稱,不能用縮寫詞(系名除外)。還應在郵編之后加“,China”;給出的工作單位不超3個(含3個)。
3.3 摘 要
1)中文摘要為150~300字。摘要的內容應包括目的、方法、實驗結果和結論;綜述性、評論性文章可寫指示性摘要。摘要中不應出現“我們、作者”之類的詞語。
2)英文摘要必須與中文摘要一一相對應,準確譯出。一般使用第三人稱和被動式。
3)中文摘要前加“摘要:”;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
3.4 關鍵詞
1)3~8個關鍵詞。按GB/T 3860的原則和方法選取。
2)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中文前冠以“關鍵詞:”,英文前冠以“Keywords:”。
3.5 中圖分類號
在中文關鍵詞的下行,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五版,2010年9月版)給出文章的“中圖分類號”(鏈接網址:www.clcindex.com)。
3.6 文獻標識碼
在“中圖分類號:”后填寫“文獻標識碼:”本刊文獻標識碼:A--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論文(包括綜述報告);B--實用性技術成果報告。
3.7 正文
1)一般文章不超過7000字(包括圖、表、參考文獻),綜述的文章不超過9000字(包括圖、表、參考文獻)。
2)所有標題號均左頂格排。正文中的非公認的縮略語出現時,應給出中文名稱和英文全稱。
3)標題號格式如下:
0 引言 1 ××××× 第一級標題 1.1 ×××× 第二級標題 1.1.1 ××× 第三級標題
3.8 文章中的圖表與公式
1)圖(包括分圖)/表須標出中文圖題/表題。
2)圖須按標準量化圖給出,標出坐標參數名稱,量化刻度,計量單位(SI單位)。表格用三線表。
3)公式中的符號出現時,應給出其物理意義與法定計量單位。
3.9 參考文獻
1)主要責任者姓名(無論中外)均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錄格式,姓全大寫。外國著者的名和用漢語拼音書寫的人名可以縮寫, 縮寫名后省略縮寫點。外國著者的中譯名可以只著錄姓和名的首字母。無論縮寫與否,要求全文統一。主要責任者(個人或團體), 三名以內的,全部列出,之間用“,”相隔;超過三名時,只列出三名,中文后面加“,等”;英文后面加“,et al.”。
2)參考文獻類型與標識:
3)非正式出版物不宜列入參考文獻。
4)參考文獻在正文中標出引用位置。用方括號標在引用詞語末的右上方,或作為語句的組成部分。
5)文后參考文獻編排格式:
a.普通圖書:作者名.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b.會議錄:作者名.文獻題名[C]//會議名,會議地點:主辦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c.學位論文:作者名.文獻題名[D].收藏地:收藏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d.報告:主要責任者.題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期刊:作者名.文獻題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f.專著中的析出文獻:析出文獻作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專著主要責任者.專著題名:其他題名信息.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的起止頁碼.
g.國際、國家標準:起草責任者.標準代號-發布年.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后三項可省略).
h.申請者或所有者.題名:國別,公告或公開日期[年-月-日].引用日期(聯機文獻必備).
細則:
1)出版地著錄出版者所在地的城市名稱。對同名異地或不為人們所熟悉的城市名,應在城市名后附省名、州名或國名等限定語。
2)無出版地的中文文獻著錄“出版地不詳”,外文文獻著錄“S.l.”并置于方括號內。
3)無出版者的中文文獻著錄“出版者不詳”,外文文獻著錄“s.n.”,并置于方括號內。
4)文獻需詳細著錄出版日期,其形式為“年-月-日”。
5)對從合期中析出的文獻,在圓括號內注明合期號,兩期號中間用“/”分隔。
6)引用的中文文獻同時給出英文翻譯。
3.10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簡介按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要求寫出,通訊作者同時提供E-mail和長期有效的聯系電話。
3.11 基金項目
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一般為國家或省部級基金項目。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中間用“;”隔開,每個項目須給出基金編號。
4 注意事項
1)嚴禁一稿兩投,文稿必須是國內尚未公開發表的文章,與軍事題材有關的論文應經單位審查解密。提供可公開發表證明后,見刊發行。
2)所投稿件,因泄密、數據不實、一稿兩投、署名先后、剽竊等不良行為由作者(或本人)負責。
3)來稿請寫明作者的通信地址、單位、姓名、郵編、電話(必有)、E-mail地址。
4)本刊已入編多家網絡數據庫、已開通中國知網期刊優先數字出版,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給付,特告知。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