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9:05:05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優化溫度植被干旱指數的亞熱帶干旱遙感分析——以鄂渝地區為例————作者:張治梅;雷馨雨;吳立新;
摘要:針對中國亞熱帶地區炎熱多雨、地形復雜的自然特征以及植被綠度飽和對干旱遙感監測的限制,采用改進的多光譜植被指數與地表溫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特征空間,構建優化的溫度植被干旱指數(Optimized 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ought Index,OTVDI),并以長江中游鄂渝地區為例,利用MODIS地表反射率和LST產品計算OTVDI...
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耦合協調發展及驅動因素研究——以黃河流域中下游21個地級市為例————作者:蔡潔;趙揚;杜智民;夏顯力;
摘要:探究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耦合協調發展水平及驅動因素對促進鄉村振興、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該文基于2013—2022年黃河流域中下游21個地級市的面板數據,測度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的耦合協調度,分別應用空間自相關方法和灰色關聯度模型揭示兩系統耦合協調度的空間分布格局與驅動因素。結果表明:研究期內各地級市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的發展水平提升明顯,區域間呈現均衡發展態勢,由城鄉二元結構向城...
基于ICESat-2/ATL08的新疆昆侖山地區全球多源DEM數據精度驗證與評價————作者:章詩芳;趙尚民;樊晶瑩;
摘要:對全球多源DEM數據的高程精度進行驗證與評價可為其在不同領域的廣泛應用提供可靠性保障。該文以激光雷達測量衛星ICESat-2/ATL08測高數據為參考數據,利用數字地形分析法和數理統計法對新疆昆侖山地區的全球6種DEM數據(SRTM1 DEM、NASA DEM、AW3D30 DEM、COP DEM、FAB DEM和ASTER GDEM)在不同地形指標和地表覆蓋類型下的高程精度進行了驗證與評價。結果...
基于CiteSpace的生計韌性研究進展與趨勢展望————作者:李博;熊煥順;
摘要:隨著全球性風險沖擊持續加重,提高人類生計韌性成為維持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與創新途徑。該文以1990—2022年Web of Science數據庫收錄的2 850篇生計韌性相關文獻為樣本,利用科學計量工具CiteSpace繪制生計韌性研究知識圖譜,梳理生計韌性研究的知識基礎和演進脈絡,總結其研究主題和趨勢。結果表明:生計韌性研究相關文獻數量逐年上升,發展演進歷程可劃分為概念演化階段(199...
基于雙變量分區的KMeans++-ConViT-CA建模方法及土地覆被變化模擬————作者:王恩銘;劉明皓;王琨;代俊;許汀汀;
摘要:分區建模和多尺度信息挖掘是當前解決空間異質性建模的主要途徑。該文針對現有模型對空間異質性挖掘不充分的問題,提出一種耦合分區與多尺度信息挖掘的KMeans++-ConViT-CA建模方法,在綜合考慮因變量地類的鄰域元胞活躍度和自變量驅動因子的空間相似度并采用KMeans++聚類算法進行分區基礎上,應用ConViT模型挖掘土地適宜性的尺度信息,并以重慶都市圈為例從分區效應、尺度效應、模型效應3個角度進...
顧及地物類型重要度的城市傾斜攝影模型輕量化算法————作者:張洪瑋;申申;范虹;阮文陽;
摘要:近年來城市傾斜攝影模型已廣泛應用于城市規劃等領域,但因數據量巨大易造成模型應用困難,且現有簡化方法面對具體應用需求尚不能針對不同地物靈活調整簡化比例。該文提出顧及地物類型重要度的城市傾斜攝影模型網格簡化算法,并以一個重點關注建筑物對象的城市場景為例,基于具有語義信息的城市傾斜攝影數據集,對該算法與Quadric Error Metrics(QEM)算法、結構感知網格簡化算法(SAMD)、魯棒的通用...
融合道路特征的動態卷積遙感影像道路提取網絡模型————作者:陳濤;葛小三;
摘要:受道路特性和卷積池化等操作影響,現有遙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仍存在空間特征和地物細節信息丟失問題,造成提取錯漏。該文基于遙感影像中道路狹長特點設計了一種語義分割網絡模型OSPNet,基于條狀注意力機制使模型更專注于道路信息,減少錯提取;同時,使用動態卷積構造模型的編碼器,從而增強模型對不同類型道路提取的泛化能力和對不同場景的適應性;在模型訓練過程中,采用骰子損失函數和焦點損失的混合損失函數解決遙感影像...
崗南水庫上游柳林河流域非點源氮污染時空變化特征————作者:王云霞;史密偉;張艷杰;孟令堯;范銳博;白雙艷;張焱;張媛;侯翔龍;
摘要:崗南水庫是石家莊市重要的地表水源地,存在氮濃度超標問題。為掌握崗南水庫氮非點源污染的分布情況,以其上游支流柳林河為研究對象,于2020年12月和2021年3月(平水期)、5—6月(枯水期)、7—8月(豐水期)分季采集水樣進行實驗測定,分析氮的濃度水平、形態特征及時空變化。結果表明:柳林河總氮(TN)濃度平均值為6.34±3.04 mg/L,自源頭區便超出Ⅴ類地表水體限值,是影響氮水質評價的關鍵指標...
基于規模—功能聯系的徐州都市圈網絡結構和多中心研究————作者:朱虎嘯;歐向軍;楊振;湯爽爽;
摘要:都市圈作為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承上啟下的空間載體,是城市網絡結構研究的重點區域。以徐州都市圈為研究對象,基于夜間燈光數據、人口普查數據和企業總部分支等多源數據,從規模聯系和功能聯系視角揭示2010—2020年都市圈網絡結構演變特征,并探討其潛在的多中心趨勢和優化路徑。研究發現:(1)徐州都市圈縣區間規模聯系強度提升明顯,呈現出中心城市放射型規模網絡結構,規模聯系網絡密度和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不斷增強,不...
中國主要光學天文臺址觀測環境質量綜合評估————作者:譚秀娟;吳志峰;鄭子豪;
摘要:光學天文觀測對天文臺址周邊環境異常敏感,臺址選擇直接影響觀測的頻率、時間和質量。該文綜合選取大氣環境、地表下墊面和社會經濟3類共16個指標,開展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中國主要光學天文臺址觀測環境質量綜合評估,并利用地理探測器分析臺址觀測環境質量的影響因子及其解釋力。結果表明:2000—2020年中國主要光學天文臺址觀測環境質量呈現“西高東低、內陸高沿海低”的特征,青藏高原地區臺址的觀測...
長三角地區綠色制造企業空間格局及驅動因素研究————作者:吳儒練;古雄;蔡俊興;毛丹丹;
摘要:基于2017—2022年長三角地區綠色制造企業位置數據,運用核密度估計、最近鄰指數及地理探測器方法研究長三角地區綠色制造企業空間分布格局及驅動因素,結果表明:(1)研究期內長三角地區綠色制造企業空間分布不均衡,省域尺度上呈現浙江>江蘇>安徽>上海的空間差異;市域尺度上,省會或中心城市是綠色制造企業空間布局的優選地,形成合肥、滬蘇錫、杭嘉湖三大綠色制造業核心圈;(2)長三角地區綠色制造企業整體集聚特...
COVID-19疫情對九寨溝景區游客量影響測度與短期預測研究————作者:譚素雅;祝磊;趙雙;
摘要:新冠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下的旅游流、信息流表現出非周期性、非平穩性和非線性特征。該文以九寨溝景區為研究區,基于新增確診病例數、新冠疫情關鍵詞搜索量、景區關鍵詞搜索量,綜合運用完整集成經驗模態分解(CEEMDAN)方法和去趨勢互相關分析(DCCA)方法研究新冠疫情對游客量的動態影響,并利用灰狼優化的長短期記憶人工神經網絡(GWO-LSTM)方法對景區游客量進行短期預測。結果表明:新冠疫情暴發影...
基于夜間燈光數據的中國城市空間結構測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作者:王妍;劉凱;
摘要:研究城市空間結構及其影響因素對于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以2007—2022年中國292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為研究對象,基于夜間燈光數據計算赫芬達爾指數以表征城市空間結構,通過空間自相關研究其空間分異規律,建立雙向固定效應的空間杜賓模型分析其影響因素。結果表明:研究期內全國和不同類型城市均呈現多中心演變趨勢,且全局空間自相關性明顯,局部空間自相關以高—低型和低—低型為主;空間杜賓模型回歸結果顯...
基于出游模式的旅游交通碳排放核算與低碳優化研究——以廈門市為例————作者:盧璐;曾堅;于天虎;
摘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核算與低碳優化研究對低碳旅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文基于出游模式策劃明確旅游交通碳排放核算與低碳優化的原理,闡明出游距離和交通設施類型對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影響過程,進而構建研究框架并以廈門市為例進行實證。結果表明:出游模式能充分反映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形成過程和原理,為旅游交通碳排放核算和低碳優化提供較可靠的核算方法;廈門市游客出游需求與目的地吸引力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間錯位,游客對交通設施的...
基于門檻效應的貴州省縣域人口老齡化對新型城鎮化的影響研究————作者:郭興;李旭東;田俊;曹明浩;楊琦;
摘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深,在推進以縣域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研究人口老齡化對新型城鎮化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該文綜合運用熵值法與門檻效應模型,分析2010—2020年貴州省縣域人口老齡化和新型城鎮化水平時空變化特征,揭示人口老齡化對新型城鎮化的影響機制。結果表明:(1)研究期內貴州省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呈現出自東向西遞減的分布格局;(2)2010—2020年貴州省新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
虛擬社群互動與網紅旅游目的地打卡意愿——基于互動儀式鏈理論————作者:文彤;楊春雨;石少湘;
摘要: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打卡網紅旅游目的地為旅游目的地的經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該文基于互動儀式鏈理論構建“虛擬社群互動—人際易感性—共情—網紅旅游目的地打卡意愿”理論模型,通過424位旅游消費者的問卷數據,分析虛擬社群互動對網紅旅游目的地打卡意愿的影響機制以及群體情感與個體特質等因素在網紅旅游目的地打卡中的重要作用。實證研究發現:虛擬社群互動正向影響網紅旅游目的地打卡意愿,人際易感性、共情分別在...
基于文化景觀基因的傳統聚落健康評價————作者:胡最;肖愛華;劉沛林;
摘要:針對當前缺乏從文化因子傳承角度分析和評判傳統聚落景觀的健康狀態(保存特征)現象,該文借鑒健康評價的思路,結合景觀基因理論提出傳統聚落健康評價的概念和指標體系,通過熵權法確定指標權重,并將權重值輸入SPSSAU中,利用AHP進行一致性檢驗,采用多目標線性加權函數法對湘南地區傳統聚落進行總體健康評價。結果表明:湘南地區的37個傳統聚落中,Ⅲ級(較差)、Ⅱ級(一般)、Ⅰ級(良好)健康聚落分別有7個、16...
武陵山片區旅游城鎮化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機制————作者:王凱;趙燕;譚佳欣;景程宇;劉美倫;
摘要:旅游城鎮化是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徑。基于2010—2021年武陵山片區71個縣域單元的面板數據,運用基準回歸模型、面板門檻模型、中介效應模型和調節效應模型探究旅游城鎮化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機制。結果表明:(1)研究期內武陵山片區旅游城鎮化水平呈現“N”形演化特征,空間上呈現“核心—外圍”結構,武陵源區、永定區等縣域形成旅游城鎮化高水平區;城鄉收入差距呈現逐年下降趨勢,空間格局由“西低東高”向“...
基于文獻計量的新世紀地圖可視化研究演變和熱點分析————作者:柯文清 ;陳業濱 ;趙志剛 ;韓德志 ;郭仁忠 ;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地圖可視化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也帶來豐富的創新地圖成果。當前國內外大多從單一視角開展地圖可視化研究,該文從全局視角基于文獻計量法對2000—2023年國內外地圖可視化研究進行綜合分析,識別地圖可視化的演變規律以及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時代的研究熱點。結果表明,近25年地圖可視化研究經歷了電子地圖→網絡地圖→泛地圖...
SSPs情景下基于BP-CA的山地丘陵城市增長邊界劃定————作者:冉百松;曹琦;周正東;
摘要:城市增長邊界(Urban Growth Boundary, UGB)劃定是協調經濟發展與自然關系、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但當前UGB劃定方法缺乏考量氣候變化情景。該文以山地丘陵型城市綿陽市為例,構建共享社會經濟路徑(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 SSPs)核心理念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空間映射關系,基于優化自適應慣性系數模塊的神經網絡—元胞自動機(BP-CA)模型和膨...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碩士一作無基金投稿, 兩天初審被拒,區域生態方向,理由:整體而言,創造性不高,研究深度不足, 建議改投它刊。處理速度較快
2024-04-07 16:05博士生一作投稿,區域經濟方向文章,從投稿到終審排版不到4個月時間,其中包括元旦假期和新年假期,這篇文章曾投地理科學和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均被拒,沒有意見,自己琢磨修改后投稿至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周三晚投稿后,次日即送外審,編輯部處理速度非常快,不歧視作者身份,不看關系,唯水平論,感覺期刊也更加偏好人文(而非自然)方面的研究,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投稿后40天收到審稿意見,其中包括編輯部意見和專家意見,這個時間也很快了,意見豐富詳實,對于論文水平提升有很大幫助,專家水平很高。 收到意見后沉淀思考了2天,然后就著手修改,6天集中精力寫作,修改后上傳稿件。復審2個月后進入終審排版錄用。
2024-02-24 14:17審稿專家提出的問題難為人,一定要我加上某人的文獻
2024-01-23 14:46期刊地理與地理信息的科學 投稿時間12月1號12月中旬進入外審 在一月左右結果返回修改 外審三個專家 中間修改過兩次 圖片的處理 技術方法的應用 對地理方法要求很細致 描述分析也很細致 審稿專家有水平 感謝這個期刊 三月份錄用 十一月份發表這個
2023-12-15 15:34初審很快,一天 外審比較慢,兩個半月,退稿 不要審稿費
2023-12-12 17:18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