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0:05:11
“摘要”的撰寫要求 “摘要”是文章內容的準確概括,用第三人稱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的重要內容,應該以事實、數據為依據,不加評論、推測和詮釋,避免過于籠統,忌發空洞評語。摘要一般包括四要素: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應該短小而獨立(即拋開原文只閱讀摘要即可了解全文關鍵內容),盡量在短小的篇幅中(中文摘要應不少于300字)給出完備的內容。
“英文摘要”(應不少于1500個字符)不必與中文摘要對譯,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應有簡要的研究方法、關鍵的觀測、實驗、統計數據和基本觀點,擁有與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使英文摘要具有可引用性。要求采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結構嚴謹、語義確切、表述簡明、無語法錯誤。英文摘要主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和其他部分。其中:1)目的——研究、調查等的前提、任務和目的,所涉及的主題范圍;2)方法——所用原理、適用條件、程序等;3)結果——實驗及研究的結果、確定的關系、得到的效果等;4)結論——結果的分析、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啟示、建議、預測等及今后的課題設想。5)其他——不屬于研究、調查的主要目的,但就其見識和情報價值而言也是重要的信息。
“引言”的撰寫要求 “0引言”作為論文的開端,主要回答“為什么研究”這個問題,簡介論文的撰寫背景、相關領域前人研究的歷史、現狀及其不足,文獻綜述內容需強化學術意義和學術價值,最好按照研究內容或進程進行綜述,進而引出本文的研究切入點,包括論文追求的目標、研究范圍和理論、技術方案的選取等。“引言”文字要開門見山、言簡意賅,避免與主題無關或關聯不密切的鋪墊及冗余表述(包括常用概念術語、方法等詳介)。
“正文”的撰寫要求 “正文”充分闡明論文的觀點、原理、方法及具體達到預期目標的整個過程,反映論文的科學性、首創性。在明確主題(即明確作者擬通過該文解決什么問題、提供什么創新性啟示)的前提下,全文需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組稿,按照事物客觀過程或認識的邏輯順序劃分章節,章節內容應緊密銜接,以達環環相扣、逐層深化;應避免課題報告或教科書式松散結構以及羅列、堆砌資料現象。
科技論文受版面限制,貴在突出重點、突出技術關鍵和創新之處,應刪減公知公認內容或與文章關聯不密切的內容(可以參考文獻方式列出),以突出主題。語言表述應采用規范化科技術語,力求簡潔、明快、準確、嚴謹,應避免語言的口語化、隨意化、模棱兩可甚至不符合漢語語法規范。引用內容請與原文獻反復核對(并標注參考文獻序號),避免有失原意;作者自己的見解、推論需反復斟酌、推敲,以做到無懈可擊。全文圖表宜精選(能用文字概述的盡可能不用圖表形式,能用灰度圖顯示的則不用彩圖),文中盡可能不涉及中國地圖!!!否則需以地圖出版社最新版中國地圖為底圖,圖下標注審圖號并注明底圖無修改;插圖需提供TIF格式、300像素,圖中注記用6號字,單欄圖寬不超過8cm,雙欄圖款不超過17cm,且圖表應與正文論述緊密結合,避免羅列圖表。
“結論”的撰寫要求 “結論”是對該項研究成果的提煉和展望,要完整、準確、精練、有條理性,應避免簡單重復正文內容。它應該以正文闡述分析為依據,由此完整、準確、簡潔地指出:1)該研究得到的結果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2)研究中有無發現例外或本文尚難以解決的問題;3)與先前已發表的研究工作的異同;4)本文在理論和實用上的意義與價值;5)對進一步深入研究本課題的建議。
聲明 本刊已加入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其以《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和大量國際學術文獻為全文比對資源,輔助編輯部檢查抄襲、一稿多投、不當署名、偽造、篡改等學術不端行為。來稿文責自負(需所有作者同意投稿且無知識產權異議),杜絕抄襲、過度引用、引用內容不標注文獻來源、一稿(含未作實質性內容變更的學位論文)重復發表等學術不端現象,如有發現將退稿并通報批評,已交納發表費的則不予退回。
附1:制圖要求
發送修訂稿需提供獨立的附圖文件(tiff格式,精度大于300dpi),文中盡可能不涉及中國地圖!!!否則需以地圖出版社最新版中國地圖GS(2020)4619為底圖,圖下標注審圖號并注明底圖無修改。所有地圖均需符合國家測繪局制定的《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若干規定》及《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補充規定(試行)》。制圖要求如下:1)圖片為灰度圖或三色(RGB)彩圖(圖例不超過5種的建議用灰度圖),單欄圖寬度不超過8 cm,雙欄圖寬度不超過17 cm;2)圖中數字和漢字為宋體、小6號字,英文字體為Times New Roman,4位以上數字留千分位空格(如“1 000”),數字之間范圍用~表示;圖中變量用斜體表示,向量或矩陣用粗斜體表示,常量符號、化學符號、單位用正體,字符大小寫、上下標、正斜體等與正文中一致;圖中比例尺一律采用線段比例尺,單位統一為km(或m),與數字水平對齊并留1/2間距,地圖經緯度標示如“115°27′10″E、“37°51′20″N”,有經緯網時不加指北針;3)涉及流程圖時,圓角矩形表示開始、結束,執行過程用矩形,菱形表示判斷分支,平行四邊形表示輸入輸出數據。圖中各文本框大小、間距適當,不留大面積空白,且文字在框內居中;4)圖中有坐標系的,保留坐標軸和刻度線,數據對齊刻度線,坐標軸名稱位于平行于軸居中位置,表示為:名稱(單位),如“距離(m)”;4)涉及子圖的,子圖名(編號為(a)、(b)…)位于各子圖下方居中位置,各子圖高度、字體字號、圖例位置等要統一(文中所有插圖的字體字號一致,圖例、指北針位置統一)。
附2:正確區分字母的正、斜體
變量(如x,y等)、變動附標(如∑i x i中的i)及函數(如f、g等)用斜體表示;點A、線段AB及弧CD用斜體表示;在特定場合中視為常數的參數(如a、b等)也用斜體表示。例如:Mk(k=1,2,3)中的k應為斜體,ymax中的max應為正體。
幾何圖形中表示點、線、面、體的字母,如三棱錐S-ABC、平面∑等,其中的字母都應用斜體。
對具有特殊定義的函數(如sin、exp、ln等)用正體表示;其值不變的數學常數(如e=2.718 281…,i2=-1等)用正體表示;具有特殊定義的算子(如div,df/dx中的d)也用正體表示。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