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6:05:21
1來稿要求
1.1稿件內容:論文要求有一定的文獻量分析作基礎,展現國內外前緣研究態勢,分析時應重橫向評述,輕縱向追溯。本刊重點刊出前緣研究成果,支持對地學難點、熱點問題作有益探索以及對重大學術問題提出創新觀念和獨到見解。論文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圖表清晰、簡明;文字精練,一般在9 000字以內,要有4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和與之對應的英文摘要(成果型論文英文摘要須加長),并各配3~8個關鍵詞。主要成果由作者獨立完成。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時應按《著作權法》中的有關規定指明其出處,由此引發的一切著作權責任都由作者自負。
1.2來稿注意事項:(1)來稿需附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學位,職稱,學術職務,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及從事科研情況。注明研究受何種基金(編號)資助。(2)圖表名需中英文對照,圖例、圖注無需英譯。表中測試數據應注明測試者、測試手段、測試條件、測量精度及誤差范圍等。(3)文中要使用法定計量單位。(4)文中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www.termonline.cn)審定的科學技術名詞。
1.3參考文獻寫法:參考文獻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在引用處以阿拉伯數字排序,并加方括號后以上角標形式標注于正文中(如遇圖表中有引用文獻,務必按順序引入并標出)。(1)專著的著錄格式為:[序號]作者(編者).書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2)專著中析出文獻的著錄格式為:[序號]作者.題名[M]∥編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3)連續出版物析出文獻的著錄格式為:[序號]作者.題名[J].期刊名,年,卷(期):頁碼.;(4)學位論文的著錄格式為:[序號]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時間:頁碼.;(5)會議錄著錄格式為:[序號]作者.題名[C]∥會議錄編者.會議錄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6)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編者、譯者不超過3人時全部寫出,超過者只寫前3名,后加“等”或“et al”;(7)書寫外文作者或編者時,姓前名后,姓字母大寫,名用縮寫。
1.4交稿方式:正文及圖件均需提交電子文檔和打印件(正文請存為*.doc或*.pdf格式);所有圖、表排于正文中,每圖必須提供單獨的圖文件(請轉成*.tif文件格式);圖中使用線段比例尺,漢字用華文中宋或宋體(一般為7.8磅或6號),西文及數字用Times New Roman體(7.8磅或6號),圖中內容要與圖注和正文敘述相符。涉及地圖的圖件,應遵守《地圖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到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標準地圖服務網站(http://bzdt.nasg.gov.cn)下載標準地圖作為底圖,并嚴格遵守《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若干規定》(2003-05-09),例如,“比例尺等于或大于1∶50萬的各類公開地圖均不得繪出經緯線和直角坐標網”等。
2投稿約定
(1)編輯部收到稿件后一般在2個月內決定是否刊用并通過E-mail通知作者。(2)被《地學前緣》錄用的稿件,將會以網絡首發方式在中國知網(CNKI)快速傳播平臺——CAJ-NP上發表(作者可及時上網下載獲得該單篇論文的出版證書)。(3)我刊除印刷版外,還具有光盤版和網絡版等電子版本。凡本刊錄用的稿件將同時編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4)來稿一經發表,本刊將向作者收取發表費,并一次性付給作者稿費(含光盤版、網絡版等的稿費),如作者不同意文章進入光盤版、網絡版及數據庫,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為了能與作者及時商榷文中問題,請提供便捷的聯系方式。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