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11:05:48
稿件編寫要求
1 、論文題目:應精練,概括主題(研究什么),一般不超過20個字。
2 、論文作者:只列出主要參加者,一般不超過6個,其余者可在腳注中說明。
3 、作者單位:應寫全稱,單位所在城市名稱,郵政編碼。
4 、論文摘要:應簡要介紹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主要結論,尤其要說明論文的創新之處。一般300字左
右。給出3~8個關鍵詞,要緊扣文章主題。
5 、首頁腳注:注明基金項目或其他來源項目及編號;可寫上通訊作者、作者單位的論著標注號。
6 、正文:應包括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或結論等部分(怎樣研究)。
6.1 標題: 引言的序號為"0",其余標題用阿拉伯數字依次編寫。
6.2 引言:應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歷史、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本文的研究方向與目標(為什么研究)。?
6.3 插圖: 要主題突出,自明性強,圖面簡潔、線條均勻、清晰。照片層次要分明。請用計算機繪圖。半欄
圖寬不超過7cm,通欄圖不超過14cm。圖例框:7×5(mm)。圖中文字注記都采用7.5P宋體字(僅山系名、
構造名稱(斷裂、地塊、板塊、盆地、隆起等)為黑體、水系名為左斜宋),使用線段比例尺。圖件插入正
文,寫出圖名(中英文)和圖注。圖中內容與正文應一致。坐標軸的標目以“量名稱 量符號/單位”表示,
如長度L/km。插圖如涉及國界,可盡量避開,如必須保留,請將內容直接繪在地圖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地理
底圖上,或通過WWW.shsm.gov.cn下載。
6.4 表格: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去掉豎線。表名中英文對照,量和單位標示同圖。
6.5 文中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和語種。計量單位采用國家標準《量
和單位》。地層符號應采用最新公布的地層表。測試數據應注明測試者、方法(原理)、儀器設備名稱、
精度與誤差范圍等。
6.6 致謝:為論文提供幫助的人和單位可在致謝中表達。
7、 參考文獻
7.1 引用他人資料,必須注明出處,列出參考文獻,并在正文中一一引出(×××,2004)。參考文獻不宜
過少。未公開發表的資料可以在文中加腳注。
7.2 中文參考文獻要中英對照,放在西文參考文獻的前面。請按原文準確提供。
7.3 參考文獻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在文后按中、日、西、俄、其它文種順序排列。中文、日文按漢字
讀音順序排列,西文等按字母順序排列。每條文獻內各項的排序是:
專著——作者.出版年.書名[M].版次(首版不注).出版地:出版者.頁碼.
期刊——作者.出版年.文章名稱[J].刊物名稱,卷(期):頁碼.
文集——作者.出版年.文章名稱[A].見:編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頁碼.
譯著——作者(或中譯姓名).原著出版年.中譯書名[M].譯者.出版地:出版者.頁碼.
學位論文——作者.發表年.題名[D]:[學位論文].學位授予地:學位授予單位.頁碼.
7.4 作者姓名間用“,”分開,第3個作者后加“,等”或“,et al.”。
7.5 中國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采用姓前名后,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復姓應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雙
名中間加連字符, 例: WANG Li-chun(王立春),SHANGGUAN Jing-yun(上官京云)。
8、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中的題目(全部大寫)、作者姓名、單位、關鍵詞應與中文摘要一一對應。為了便于
國際學術交流,英文摘要請加長到1頁左右,并提供對照的中文稿,供編校時參考。
9、 [作者簡介] 姓名,性別,出生年,畢業學校及專業,學位,技術職務,現主要研究方向,電話,E-mail
等。放在英文摘要后面。
10、 請提供身份證號碼(發稿費用)。
注:關于本刊報道范圍、欄目設置、投稿須知等,請參見《地震地質》稿約。 (本刊編輯部)2009-07-09
《地震地質》期刊圖件的要求
一、圖件的格式及提供方式
1. 請用計算機繪圖。
2.請按本刊的要求精心繪圖,由作者負責達到出版要求。
3.圖件直接插入正文中(圖文混排,word文檔)。
4.請注明哪張出彩色圖(加收費)。
5.如印刷時為黑白圖,最好不要提供彩色原圖。
6.必要時可單獨提供圖件:灰度圖、彩色圖輸出tif格式,600線為宜。
二、圖的尺寸及字號等要求
1. 插圖要主題突出,自明性強,圖面簡潔、線條均勻、清晰,要素齊全。
2. 照片層次要分明,最好用彩色。
3. 半欄圖寬不超過7cm,通欄圖不超過14cm。橫排圖:15 cm×21 cm。
4. 圖中文字注記一般采用7.5P宋體字;山系名、構造名稱(斷裂、地塊、板塊、盆地、隆起等)為黑
體;水系名為左斜宋體)。
5. 圖例框尺寸:7 mm×5mm。
6. 圖框的線條應為單條細黑線0.4mm,不采用黑白相間的粗線。
7. 使用線段比例尺,不采用黑白相間的粗線,表示比例尺的線段應為細黑線0.4mm。
8. 表示方向的線條應為細黑線0.2mm。
9. 坐標軸的標目以“量名稱 量符號/單位”表示,如長度L/km,放在圖的左側或下方,要居中。
10. 經緯度只需在圖的左側、上側標注即可。注意加上“°”
11. 年齡樣品的數據最好標在圖內,如:“TL:(23±2)ka BP”。
12. 斷裂代號的格式:F1,…… 。
13. 地層代號:①,…… 。
14. 震級字體:如MS ,ML , MW ,mb 。
15. 圖內的年月日請用:2008-08-08, 中間的短線是英文錄入狀態下的短線。 。
16. 插圖如涉及國界,可盡量避開,或用細黑線勾畫;如必須保留,請將內容直接繪在地圖出版社最新出
版的地理底圖上,或通過WWW.shsm.gov.cn下載。
17. 圖上的線條和文字應是光滑的實線,不能是點或鋸齒狀的。
18.圖件的具體要求可參考本刊已登出的文章。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