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1:05:17
地質力學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南秦嶺佛坪穹隆南緣韌性剪切帶構造變形及其年代學研究————作者:余坷成;孫圣思;董云鵬;惠博;程超;張彬;張一寧;李欣雨;
摘要:秦嶺造山帶中段佛坪地區集中發育麻粒巖-混合巖-片麻巖穹隆,是研究大陸地殼變質變形和秦嶺中生代構造演化的關鍵地區。秧田壩-十畝地韌性剪切帶位于佛坪穹隆南部,記錄了晚三疊世末擠壓伸展轉換階段中中-深構造層次變質變形的信息,能夠為探討佛坪穹隆隆升機制提供依據。通過構造解析、礦物地球化學、礦物晶格優選方位以及年代學等手段對剪切帶典型變質變形巖石樣品展開研究。野外觀測以及運動學渦度分析指示剪切帶發育受控于純...
贛南珠坑鎢礦賦礦花崗巖獨居石年齡、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探究————作者:高原;王穎;王海;徐喆;張勇;周渝;張芳榮;孫超;賀彬;張思遠;張福神;
摘要:珠坑巖體為贛南地區少有的與鎢礦和鈮鉭礦密切相關的由二云母花崗巖-白云母花崗巖構成的復式巖體。通過對贛南廣昌縣珠坑鎢礦賦礦巖體白云母花崗巖、二云母花崗巖開展系統的巖石地球化學分析和成巖時代研究,并結合區域成巖成礦最新研究結果,探討巖體成因和構造背景。LA-ICP-MS分析結果顯示,細粒白云母花崗巖中的獨居石206Pb/238U加權平均年齡為156.7±1....
粵北瀾河片麻狀黑云母花崗巖的成因:鋯石U-Pb年代學、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學約束————作者:王海洋;鐘福軍;潘家永;夏菲;陳正樂;李文麗;劉軍港;孫岳;嚴杰;祁家明;
摘要:粵北瀾河巖體位于諸廣山巖體東南緣,主要巖石類型為片麻狀黑云母花崗巖,其巖石成因尚未厘定。因此,對瀾河片麻狀黑云母花崗巖開展了LA-ICP-MS鋯石U-Pb年代學、巖石地球化學和鋯石Hf同位素研究。U-Pb定年結果顯示瀾河片麻狀黑云母花崗巖的侵位年齡為427±2Ma,為加里東期巖漿活動的產物。巖石地球化學特征顯示其SiO2含量為71.53%~75.41%,具有較高的全堿含量(K...
2023年積石山MS6.2地震的地震裂縫及其成因機制————作者:張波;王愛國;姚赟勝;何小龍;姚賽賽;朱俊文;蔡藝萌;
摘要:2023年積石山MS6.2地震在地表形成了大量的地震裂縫,但對地震裂縫的成因存在較多分歧。為了更好地認識中強地震中地裂縫的發育特征及其成因機理,采用野外觀測、統計分析、無人機攝影測量等方法,系統調查積石山地震形成的246條地震裂縫,總結其發育特征和成因機理,研究結果如下。第一,2023年積石山Ms6.2地震在Ⅶ-Ⅷ度區內形成了大量的地震裂縫,總體可分為構造微裂縫和非構造裂縫兩...
鄂東緣臨興地區深層煤層頂底板與含氣性耦合關系研究————作者:霍少偉;馮興強;吳見;張守仁;周磊;錢竹良;晃巍巍;
摘要:鄂爾多斯盆地東緣臨興地區的深層煤層氣有巨大的勘探開發潛力,已經成為重點勘探開發區。研究表明,煤層頂底板對煤層氣的富集保存有重要作用,目前尚未開展深層煤層頂底板對含氣性影響的系統研究,二者的耦合關系不清楚,為豐富深層煤層氣富集理論。綜合應用測井、鉆井和錄井等資料,針對8+9號煤層頂底板特征與含氣性的耦合關系展開了研究。研究結果發現,臨興地區本溪組-太原組發育障壁-潮坪-潟湖沉積體系,8+9號煤層主要...
贛西北大湖塘礦田石門寺鎢礦床控礦構造解析————作者:陳柏林;高允;
摘要:大湖塘鎢礦田位于贛西北九嶺近東西向隆起帶,是近年發現的一個世界級超大型鎢多金屬熱液礦床聚集區,由石門寺、昆山兩個大型礦床和獅尾洞、大嶺上、新安里中型礦床等組成。石門寺大型鎢礦床位于礦田北部,礦體發育于新元古代花崗閃長巖和燕山期花崗巖中,礦化類型有石英大脈型、細脈浸染型和熱液隱爆角礫巖型,三種礦化類型圍繞成礦巖體有規律產出,構造控礦作用明顯但研究基本空白。構造是控礦的最重要因素,開展控礦構造解析和構...
金沙江上游蝕變蛇綠巖型滑坡形成機制與穩定性分析——以堆絨通滑坡為例————作者:冉麗娜;張永雙;任三紹;李金秋;
摘要:青藏高原構造縫合帶具有復雜的巖體結構和特殊的巖性組合,是特大滑坡易發帶,但蝕變蛇綠巖型滑坡形成演化涉及的影響因素較多,目前對其孕生機制尚不明晰,制約了災害隱患有效判識和風險防范。以金沙江構造縫合帶堆絨通滑坡為例,基于現場調查、無人機測繪、年代學測試和環剪試驗等方法,剖析了蝕變蛇綠巖型滑坡的發育特征和形成機制,并對滑坡堆積體的穩定性進行了模擬分析。結果表明:①堆絨通滑坡是形成于晚更新世的巨型滑坡,所...
弧形構造帶構造特征及其數值模擬分析——以紅河斷裂中南段為例————作者:王晨旭;李西;
摘要:以紅河斷裂中南段為主體的滇東南弧形構造帶作為川滇地塊的西南邊界和向南南東滑移的前端,現今的運動性質是以擠壓為主的逆走滑運動還是以拉張為主的正走滑運動仍存在爭議,這與青藏高原東南緣周圍復雜的應力-應變模式有著強烈的關聯。為進一步研究滇東南弧形構造帶的運動學特征及成因,結合野外地質調查及已有研究成果,建立三維地質模型進行有限差分數值模擬,研究結果表明:紅河斷裂中南段沿線大量地質剖面顯示正走滑運動性質,...
《地質力學學報》2024年度優秀論文、優秀編委、優秀審稿人和最佳新媒體文章評選結果
摘要:<正>為擴大期刊影響力,提高期刊刊文質量,鼓勵作者積極性,《地質力學學報》評選出了2024年度優秀論文、優秀編委、優秀審稿人和最佳新媒體文章。優秀論文考察2022—2023年發表在《地質力學學報》的論文在2024年底的總下載量和總被引頻次,共評選出優秀論文文章20篇
藏東南輸電走廊北線區域地質環境與主要地質安全問題————作者:田旭文;王彥兵;朱姝;姚鑫;李顯鑫;
摘要:藏東南地區獨特的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特點,使之蘊藏著非常豐富的水電資源。為保障藏東南輸電走廊北線的地質選線、建設和運營工作,文章通過歸納總結國內外文獻資料,詳細闡述了輸電走廊北線沿線區域地質環境和主要地質安全隱患,并對藏東南輸電走廊進一步災害識別與監測工作提出了合理建議。結果表明:藏東南輸電走廊沿線構造活動強烈、活動斷裂發育、強震頻發、地形地貌差異顯著、巖土體結構損傷和劣化等獨特的區域地質環境,極易...
新疆東天山哈爾里克山早二疊世超基性巖墻鋯石U-Pb年齡、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構造意義————作者:杜曉飛;王威;張傳林;馬華東;朱炳玉;邱林;
摘要:在東天山哈爾里克山發育多期巖漿活動,形成了大面積的花崗巖和超基性巖墻。為限定古亞洲洋在該區的閉合時限,同時闡述超基性巖墻形成的構造環境,文章報道了哈密沁城超基性巖墻(角閃石巖)巖相學、巖石地球化學和鋯石U-Pb年齡。研究表明,角閃石巖SiO2含量為39.00%~45.48%、TiO2(1.60%~3.01%)、Mg#在50~60之間...
基于微動方法提高淺層橫波波速結構反演精度——以海口江東新區為例————作者:張前;吳小潔;鐘宙燦;蔡水庫;
摘要:微動方法不受地震源時空分布的限制,已成為探測淺層地下橫波速度空間結構的重要方法。在海口江東新區開展微動與鉆孔、橫波測井的對比試驗,試驗顯示:微動反演結果與測井曲線形態一致,對應深度地層的橫波速度基本吻合,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效果;但在分層上微動和鉆孔結果并非完全對應,就波速而言,微動結果未反演出一個波速差異較小界面,鉆孔結果未區分出一個波速差異較大界面,對兩者在微動反演結果中的影響機制進行研究,有助于...
河北興隆國家地質公園溶洞的成因及時代探討————作者:張皓月;姜群鷗;王姍;張緒教;
摘要:巖溶洞穴作為地球關鍵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兼具景觀和科學研究價值。前人對與溶洞形成密切相關的構造少有關注,對溶洞形成時代的定量分析更是鮮有研究。本文基于河北省興隆縣陶家臺洞穴形態特征、組成洞穴的地層產狀尤其是構造的詳細調查,結合礦物X射線衍射和地球化學元素分析,對興隆溶洞成因及時代開展了系統研究。組成溶洞的中元古代含燧石團塊白云質灰巖中發育兩條斷層,溶洞自上而下順斷層傾向發育,屬斷裂構造形成的差異溶蝕...
阿爾金斷裂帶東西兩端構造轉換與擴展過程:從三聯點談起————作者:衣可心;Marc Jolivet;郭召杰;
摘要:阿爾金斷裂帶作為青藏高原北緣的關鍵構造邊界,其演化歷史和構造轉換機制對理解青藏高原的生長極為重要。阿爾金斷裂帶不同分段的構造環境與演化歷程不同,其各自與祁連山造山帶和祁曼塔格-東昆侖斷裂帶的構造轉換研究也仍有不足之處。三聯點分析是板塊構造學中的重要分析方法,速度三角形反映了斷裂屬性,三聯點穩定性則從運動學角度揭示了斷裂的演化方向和歷程。綜合地質、地貌與地震資料,系統分析了阿爾金斷裂帶中段與東西段代...
豫西九仗溝金礦床黃鐵礦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找礦意義————作者:司建濤;白德勝;趙志強;梁貞;陽靜楠;劉建平;丁濤;Osama Ahmad;
摘要:黃鐵礦是金礦床中重要的載金礦物,其地球化學特征不僅在礦床成因中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也是重要的找礦信息。豫西九仗溝金礦床作為熊耳山金礦集區典型的構造蝕變巖型金礦床,是探討黃鐵礦對金礦床成因指示及找礦標志的理想礦床。通過開展九仗溝金礦床構造蝕變帶調查,采集+260 m至-20m垂深280 m的構造蝕變巖樣品8件,對蝕變巖中黃鐵礦進行礦物電子探針及激光剝蝕等離子體質譜分析,探討不同蝕變帶黃鐵礦的元素含量...
準南逆沖褶皺帶霍-瑪-吐逆沖巖席發育力學機制與模擬實驗————作者:楊庚;陳竹新;魯雪松;張欲清;
摘要:逆沖巖席發育的力學機制厘定是認識沖斷帶變形過程的基礎與難點。文章以準南沖斷帶為研究實例,結合力學模型與物理模擬對逆沖巖席發育的力學機制進行探討。依據地質調查、地震資料解釋和鉆井資料證實霍-瑪-吐背斜核部和南翼發育有逆沖斷層,斷層向南延伸到第一排背斜之下,并形成廣泛分布的霍-瑪-吐逆沖席體,席體內部基本上無構造變形。霍-瑪-吐構造帶的鉆井資料顯示準南逆沖帶前緣逆沖斷層及滑脫斷層均發育在流體壓力系數較...
李四光對地質力學(Geomechanics)的開創性貢獻——紀念李四光誕辰135周年————作者:童亨茂;
摘要:中國學術界熟知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但學術界對該“地質力學”的理解還存差異,部分學者對李四光創立Geomechanics(地質力學)還存在疑問,導致對李四光學術貢獻的理解存在偏頗,對李四光創立的“地質力學”和國際上使用的“geomechanics”屬于同一術語還明顯存在爭議,這或多或少地影響地質力學(Geomechanics)術語的使用和該學科的發展。筆者在長期從事地質力學研究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對...
隧道穿越斷層破碎帶突水機制及巖墻最小安全厚度研究————作者:袁東;肖坤;
摘要:隧道穿越富水斷層破碎帶時,掌子面前方的隔水巖體在高滲壓作用下容易發生水力劈裂破壞,誘發圍巖塌方突水等災害。基于翼裂紋模型,文章從斷裂力學角度分析了巖體含水裂紋擴展及巖橋貫通破壞機理,并且重點考慮了隧道開挖擾動導致巖體損傷弱化,提出了臨近斷層隔水巖體的最小抗劈裂厚度計算方法。通過對不同影響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發現巖體抗劈裂厚度隨隧道斷面尺寸、斷層水壓力、開挖擾動因子的增大而增大,隨隧道豎向應力和巖體強...
《地質力學學報》2025年重點選題指南
摘要:<正>《地質力學學報》刊文方向主要為地質力學理論研究及在解決地球演化中的成礦、成藏、成災等重大資源環境等問題中的應用研究。2025年重點選題如下:構造體系與構造地質欄目·中國大陸東部新華夏構造體系與盆嶺構造·特提斯演化與資源-環境效應·華北克拉通前寒武紀構造演化·華南大陸形成與再造·造山帶演化與構造解析·構造古地磁在大地構造中的應
《地質力學學報》2024年(第30卷)總目錄
摘要:<正>~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