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3:05:40
電子顯微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AI時代中的電子顯微學研究:嚴峻挑戰(zhàn)、無窮機遇與壯闊前景————作者:劉錚;沈慶濤;隋森芳;
摘要:近十年來結構生物學的發(fā)展突飛猛進,取得的標志性突破有兩個,一是以冷凍電鏡為代表的結構解析技術方向上的突破,二是以AlphaFold算法為代表的結構預測模型上的突破。2024年5月Google DeepMind更新了其生物結構預測工具,最新版本的AlphaFold 3擁有可以預測幾乎所有分子類型的蛋白質復合體結構的能力,在藥物互作預測方面也實現(xiàn)了很高的準確性。AlphaFold 3的發(fā)布為結構生物學...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細胞中脂褐素的體電鏡研究————作者:陳澤崧;加蘇爾·阿力甫;郭帥;朱夢云;李海玲;劉偉靜;祝建;徐亞偉;車文良;劉錚;
摘要:脂褐素又稱為“年齡色素”,是一種不可被溶酶體水解酶降解的黑色或褐色脂溶性物質。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在炎癥等病理情況下會加劇脂褐素的形成,并在心臟早衰癥以及心肌肥大的患者心肌細胞中觀察到了脂褐素的堆積。本研究首次在長新冠誘發(fā)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肌活檢組織中觀察到大量堆積的脂褐素,并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與離子束掃描電子顯微鏡對脂褐素進行了二維平面和三維立體結構上的觀察和重構,為研究線粒體與脂褐素形成之間的聯(lián)系提供...
不同狀態(tài)禽呼腸孤病毒的冷凍電鏡結構研究————作者:劉京路;高立;王有望;祁小樂;張雪利;包珂巖;高玉龍;王笑梅;朱平;
摘要:禽呼腸孤病毒(Avian reovirus, ARV)是一種雙鏈RNA病毒,對家禽養(yǎng)殖業(yè)構成嚴重威脅。本文利用冷凍電鏡技術解析了ARV病毒的完整病毒顆粒(virion)以及處于轉錄狀態(tài)的病毒核心顆粒(T-core)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對比分析表明,ARV病毒virion和T-core顆粒的塔狀突起蛋白λC存在明顯結構差異,顯示其在病毒轉錄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病毒轉錄態(tài)核心顆粒中,作者發(fā)現(xiàn)σA蛋白與...
《電子顯微學報》征稿簡則
摘要:<正>《電子顯微學報》是中國物理學會主辦的學術刊物,主要刊登電子顯微學和其他新興顯微學的理論研究、儀器研制生產(chǎn)以及在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納米科技、醫(yī)學、金屬、地質、化工、半導體等應用方面的學術論文,及時反映我國顯微學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面向的讀者是從事上述領域的科學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與大專院校師生等
塞姆利基森林病毒的冷凍電鏡結構研究————作者:賈旭東;李鍶鐸;于宏洋;張勤奮;何鍵;
摘要:塞姆利基森林病毒(Semliki Forest virus, SFV)是一種典型的甲病毒,主要通過節(jié)肢動物作為媒介進行傳播,對人類及多種哺乳動物構成潛在的感染威脅。然而當前針對SFV的結構生物學研究相對不足,限制了對其在病毒-宿主互作、入侵機制以及病毒顆粒組裝與成熟過程的認知。本研究采用冷凍電鏡技術對SFV成熟顆粒的三維結構進行了高精度解析,并系統(tǒng)分析了囊膜蛋白E1和E2上的N-糖基化位點及二硫鍵...
《電子顯微學報》2025年征訂通知
摘要:<正>2025年《電子顯微學報》全年定價人民幣360元(雙月刊,定價:60元/期)。【如果選擇快遞郵寄的訂戶,另需要繳納120元順豐快遞費(6期+發(fā)票稅),總計480元/年。建議選擇快遞郵寄,這樣既可以避免丟失,也可以隨時追蹤物流信息】訂刊電話(Fax):010-82671519編輯部電話:010-826715192025年訂單回執(zhí)電子版可到www. china-em. cn或www. dzxwx...
轉運必需內體分選復合物螺旋纖絲Vps24-Vps2的冷凍電鏡結構研究————作者:劉德生;李耀旺;孫珊;
摘要:轉運必需內體分選復合物-Ⅲ(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Ⅲ,ESCRT-Ⅲ)介導了一系列細胞膜重塑事件,包括多囊體的形成、細胞分裂和病毒釋放等。這些過程的關鍵步驟之一是將ESCRT-Ⅲ蛋白亞基組裝成纖絲狀結構。在本研究中,作者利用冷凍電鏡技術解析了由Vps24和Vps2融合蛋白(Vps24-Vps2)形成的雙鏈螺旋纖絲的結構,分...
利用果蠅模型篩選可用于動物組織光電關聯(lián)的綠色熒光蛋白變體————作者:陳捷;石丹妮;齊佳苗;孫玲;楊宇豐;王道彪;
摘要:熒光蛋白能夠將分子分布與超微結構聯(lián)系起來,對于光電關聯(lián)(CLEM)技術的應用至關重要。然而,常規(guī)的綠色熒光蛋白及其變體在活體組織的電子顯微鏡(EM)制樣過程中,常因諸多不可控因素導致熒光信號顯著減弱,這限制了它們作為光電關聯(lián)分子探針的應用。本研究在果蠅大腦神經(jīng)束膜膠質細胞中特異性表達多種GFP變體(mEmerald、hfYFP、mhYFP和CoGFPv0),以評估它們在活體組織光電關聯(lián)中的應用潛力...
冷凍電鏡揭示長期低溫保存的冰凍人血漿中全長補體C3仍可穩(wěn)定存在————作者:朱莉;武迪;武一;
摘要:補體是血漿中存在的一組重要蛋白質,在機體遭受病原體感染或組織損傷時通過先天免疫途徑被激活,發(fā)揮抗感染和清除損傷細胞的作用。補體C3是補體系統(tǒng)的核心成分,在三條補體激活途徑中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且在血漿中的含量最為豐富。冰凍人血漿通常由健康志愿者獻血后采集,通過迅速冷凍保存制備而成,廣泛用于多種醫(yī)學治療。然而,關于冰凍人血漿的低溫保存條件和時長對補體C3結構完整性的影響尚缺乏準確詳細的評估。在本研...
應用單張冷凍電鏡顯微照片解析近原子分辨率的單顆粒三維重構————作者:楊梓;范瀟;王宏偉;
摘要:冷凍電鏡單顆粒三維重構方法解析生物大分子結構通常需要收集大量的照片進行分析。本工作證明當冷凍樣品質量足夠好時,僅使用單張冷凍電鏡顯微照片上的蛋白顆粒圖像就可以獲得近原子級分辨率的單顆粒三維重構密度圖,并分別解析了apoferritin和20S蛋白酶體的三維結構。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蛋白分子顆粒在樣品中Z軸不同位置的分布和電子顯微鏡的像散作用對單張照片中襯度傳遞函數(shù)零點缺失形成了綜合補償效應,從而在單顆粒...
CryoSeek(酷尋)——利用冷凍電鏡開啟結構生物學發(fā)現(xiàn)的新范式————作者:王彤彤;李張強;顏寧;
摘要:隨著冷凍電鏡技術的突破以及AI輔助的結構預測和自動模型搭建算法的發(fā)展,結構生物學正在經(jīng)歷由目標結構解析到結構引導的未知生物大分子發(fā)現(xiàn)的范式轉變。本綜述回顧了冷凍電鏡的發(fā)展歷史,并介紹CryoSeek(酷尋)研究策略:利用冷凍電鏡探索自然環(huán)境中完全未知的生物大分子結構。作者從清華大學的荷塘采集水樣作為CryoSeek研究的起點,經(jīng)過過濾和富集后,通過冷凍電鏡觀察到多種纖維結構,并獲得了兩種相似螺旋T...
冷凍電鏡結構揭示RNA修飾對核糖體組裝和翻譯的影響————作者:張云陽;高寧;
摘要:RNA修飾廣泛存在于所有主要RNA類別(包括信使RNA、轉運RNA和核糖體RNA)中,核糖體RNA (ribosomal RNA, rRNA)因其剛性的結構,為使用冷凍電鏡(Cryogenic electron microscopy, Cryo-EM)技術探討RNA修飾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平臺。rRNA的修飾主要包括甲基化修飾和假尿嘧啶化修飾,這些修飾不僅擴展了rRNA的化學和拓...
噬菌體phi92非對稱結構揭示了一種新穎的多套尾纖維的納米機器————作者:劉媛媛;周俊權;張燁偉;鄭靜;劉紅榮;
摘要:肌尾噬菌體phi92具有廣泛的宿主范圍,能感染有polySia(聚唾液酸)莢膜和沒有polySia莢膜的細菌。然而完整高分辨率結構的缺失阻礙了對phi92感染和尾部收縮機制的理解。本研究利用冷凍電鏡單顆粒技術獲得了phi92成熟顆粒近原子分辨率對稱失配結構,搭建了包括頭部、頸部、尾軀干域以及基板各蛋白分子的全原子結構模型。值得注意的是,phi92作為首次被報道的基板上有三套尾纖維(Ⅰ,Ⅱ和Ⅲ)的肌...
人源谷氨酸轉運蛋白EAAT2的結構研究————作者:夏凌云;張媛媛;施儀;黃晶;周強;
摘要:谷氨酸是脊椎動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主要興奮性神經(jīng)遞質,它啟動快速信號傳遞并涉及學習、記憶和突觸可塑性。信號傳遞的最后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是從突觸間隙迅速清除釋放的谷氨酸,以防止神經(jīng)元的興奮毒性,這主要是由興奮性氨基酸轉運體2(EAAT2)完成的。這里描述了人類EAAT2向內開口的結構,包括具有開放HP2門的無配體構象,抑制劑阻斷的開放構象以及激活劑結合的閉合構象。這些結構顯示EAAT2向胞內轉運神經(jīng)...
退火促進變性蛋白的正確折疊————作者:黃清藝;楊留艷;沈慶濤;
摘要:退火技術是冶金工業(yè)常用的熱處理工藝,通過對金屬、合金和半導體材料進行先加熱后降溫的處理,可以同步化其微觀結構,改善其物理和化學性質。前期,本課題組率先把退火引入生物大分子的結構生物學研究,實現(xiàn)對生物大分子構象的同步化,進而提高冷凍電鏡解析分辨率。為了拓寬退火的應用,本文以綠色熒光蛋白(EGFP)為研究對象,對熱變性的EGFP進行退火處理,發(fā)現(xiàn)退火處理的EGFP展現(xiàn)出更快的復性速度和更高的復性效率,...
嗜熱紅藻藻膽體光熱穩(wěn)定性研究與應用————作者:李凱倫;李文軍;馬建飛;秦松;
摘要:藻膽體作為藍藻和紅藻最主要的捕光蛋白復合體,主要功能是捕獲光能和傳遞到類囊體膜內的光系統(tǒng)。本文研究了嗜熱紅藻藻膽體在高光強下的光穩(wěn)定性和高溫下的熱穩(wěn)定性,以嗜溫紅藻紫球藻的藻膽體作對照,不同時間梯度處理之后,測定二者蛋白功能完整性變化。結果表明,嗜熱紅藻在高光強和高溫下的光熱穩(wěn)定性均比嗜溫紅藻要強,其光熱穩(wěn)定的性質,使得嗜熱紅藻藻膽體適合于應用于太陽能下的產(chǎn)光熱的環(huán)境中,應用在光電轉換的人工光合作...
石墨烯載網(wǎng)在冷凍電鏡樣品制備中的應用研究————作者:宋佶嶺;張晨輝;付韻橋;王宏偉;劉楠;
摘要:在冷凍電鏡結構解析過程中,樣品制備是關鍵限速步驟之一,經(jīng)常受到氣液界面等問題困擾。石墨烯支撐膜能夠富集生物樣品顆粒、降低電子束照射導致的樣品漂移和充電效應,并且具有較低的背景噪音,已經(jīng)被應用于冷凍樣品的制備,緩解氣液界面等問題造成的影響,提高樣品制備成功率。為了更廣泛地將石墨烯載網(wǎng)用以冷凍電鏡樣品制備,本文介紹了石墨烯膜覆蓋度的表征辦法和對比了不同親水化處理條件對石墨烯支撐膜產(chǎn)生的影響,著重針對使...
賀隋森芳先生八十華誕————作者:楊曉萌;
摘要:<正>螣蛇駕霧,辰巳相承,律轉鴻鈞,新元肇啟。在這凜冬之末,新春復始之際,隨著寒意漸消,萬物都孕育著新一輪的生命周期。在年復一年的時光中,周而復始的四季里,無數(shù)的生命在這蒼茫天地中,生生不息。生命是這顆藍色星球上最神奇,最復雜,最特殊的存在。從一萬五千年前,人類就已經(jīng)開始觀察生命的樣貌,并記錄在石刻上。三百六十年前,通過光學顯微鏡,人們才發(fā)現(xiàn)了生命活動的最基礎單位—細胞,數(shù)十萬億的細胞組成了一個人...
四十年科研生涯的自我突圍——我眼中的隋森芳老師————作者:施一公;
摘要:<正>隋森芳是我的老師。他不僅僅是因為卓越的學術成就而被我尊稱為老師,還因為他的的確確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教過當時還是本科生的我,講授《生物物理》,是實實在在的任課老師。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清華生物系剛剛復系重建,百廢待興,方方面面都無法與擁有強大生物學基礎的北大復旦武大相比。但得益于中國改革開放的國策,第一批留學生開始回國教書育人了,清華恰好是理想的回歸之處
界面影響B(tài)FO鐵電薄膜極化翻轉行為的原位電學研究————作者:陳瀟忻;劉中然;李柱;李吉學;田鶴;
摘要:鐵電薄膜在高密度存儲器等微型功能器件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在外場下研究鐵電薄膜極化翻轉機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用原位透射電鏡技術對BFO薄膜電容器的鐵電極化翻轉動態(tài)行為及界面因素進行了研究。原位結果觀察到“面內層狀”與典型“成核生長”兩種鐵電極化翻轉模式;HAADF高分辨與高斯擬合分析結果表明界面幾何構型的影響作用,界面幾何曲率的不同導致局部電荷密度不同,并進一步影響局部內建電場和成核勢壘,使得鐵電極...
第七編 工業(yè)技術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