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6-07-07 14:11 熱度:
隨著沿海城市的不斷發展,由于經濟建設的需要,很多地方開始圍海造陸,在這些陸域形成工程中,一般利用開山混合料回填后,通過強夯進行地基加固處理。由于這些陸域形成工程面積大,所以對強夯加固處理后的地基進行質量檢測和監測,是十分重要的。利用瑞雷波法檢測強夯地基,輕便、快捷,可以進行原位無破損、連續大面積檢測,而且通過與傳統的靜載荷試驗等相結合,可以檢測大范圍的地基加固效果。文章通過分析瑞雷波的概念入手,介紹了瑞雷波法檢測地基的基本原理、工作方法,并通過應用實例,說明了瑞雷波法在陸域形成工程地基處理中的檢測效果。
《礦床地質》雜志創刊于1982年。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主辦,是中國報道礦產資源最新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刊物,也是國內礦床學及地質學家專業學術期刊。刊載礦床地質基礎理論、礦床地質特征及有關的巖石學、礦物學、區域地質學、成礦學、地球化學和同位素地質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新技術新方法、問題討論、消息報道等。讀者對象為從事礦床地質勘察、礦山開發等工作的生產、科研人員和高校相關專業的師生。
1 瑞雷波法基本原理及工作方法
1.1 基本原理
地震波分為兩類,即體波和面波,體波包括縱波(P)和橫波(S)。當介質中存在分界面時,體波在一定條件下會相互干涉并迭加產生出一種頻率較低、能量較強的次生波,因其主要沿介質的分界面傳播,故稱為面波。面波分為兩類,即瑞雷波和勒夫波,目前主要是利用瑞雷波進行工程勘察。瑞雷波測試原理如圖1所示。
瑞雷波在介質中傳播存在以下幾個特性:
⑴分層介質中,瑞雷波在介質表面具有頻散特性,即不同頻率的波具有不同的傳播速度。利用該特性可以進行介質分層。
⑵瑞雷波的能量占全部波動能量的2/3,絕大部分能量集中在距震源的第一個半波長之內。由半波長理論可知,瑞雷波的測試深度為半個波長。
⑶瑞雷波的波長不同,其穿透介質的深度也不同,波長越長,穿透的地層深度越大。因此,根據波長與頻率的關系,可通過改變激震頻率來測定不同深度介質的平均瑞雷波速度Vr,當速度不變時,頻率越低,測試深度就越大。
⑷從能量衰減特性來看,縱波和橫波的振幅反比于波傳播的距離,衰減與1/r(r是波的傳播距離)成正比,而瑞雷波的振幅衰減與1/ 成正比。因此,瑞雷波的能量衰減要比橫波和縱波慢得多,這是瑞雷波測試技術的優越性之一,可以很好的用來識別瑞雷波。
⑸瑞雷波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物理力學性質密切相關。當地基被夯實之后,地基土中的壓縮比減小,承載力、波速隨介質密度增大而增加,如強夯施工不均勻或夯擊次數不夠,則承載力達不到要求,瑞雷波速度低;如強夯效果好,承載力滿足要求,瑞雷波速度也相應較大。因而,瑞雷波速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承載力的大小。強夯前后瑞雷波速度的變化,即反映了地基巖土力學性質的變化。因此,可直接利用測試瑞雷波速度的方法來檢測強夯效果。
瑞雷波測試方法分為瞬態法和穩態法兩種,這兩種方法的區別在于震源不同。瞬態法是在激震時產生一定頻率范圍的瑞雷波,并以復頻波的形式傳播;而穩態法是在激震時產生相對單一頻率的瑞雷波,并以單一頻率波的形式傳播。一般采用的是瞬態瑞雷波法。
1.2 現場工作方法
瑞雷波法測試儀器主要有激振源、檢波器、放大器、數據采集和分析系統。瞬態瑞雷波檢測現場工作方法主要是現場試驗、檢測布置和面波采集。現場試驗是開始現場正式工作的基礎,主要包括干擾波調查、儀器和檢波器系統的一致性檢查和震源試驗。面波檢測布置包括測線布置和排列布置兩部分,布置的原則是避免干擾,盡量真實地反映地基情況,根據現場測區實際條件確定合理的偏移距、道間距等。面波采集記錄的質量是勘察成果質量的重要環節,應設置合理的采樣點數、采樣間隔,對于不理想的記錄應進行重新采集,以獲得最佳觀測效果。同時要盡可能收集現場所需的工程資料,為后期資料解釋和分析提供依據。一般來說,夯前和夯后的測線布設方式和布設位置等參數應該是一致的。
1.3 室內資料處理
資料處理時首先對實測波形(時間域內)進行二維傅立葉快速變換,得到F—K域(頻率—速度)變換圖,并由此求取頻散曲線,通過對頻散曲線反演擬合,得到地層的厚度及對應的瑞雷波速度值。
2 應用實例
2.1 概況
大連LNG項目位于大連市大孤山南端鯰魚灣水域,30萬噸礦石碼頭和30萬噸級原油碼頭之間,本工程地基處理總面積為20.57萬m2。根據陸域形成的方式和回填料的厚度,地基處理共分為四個區,包括二個強夯區。在大面積強夯之前對強夯I區進行夯擊能為8000kJ、強夯II區為5000kJ的強夯試驗,各試驗區面積1200m2,強夯處理前后需進行瑞雷波測試檢驗。強夯區域地基處理結束,場地平整后,根據工程經驗確定,土基頂面回彈模量應大于60MPa,地基承載力標準值應大于180kPa。瑞雷波測試檢驗完成后,每個強夯試驗區布置一個點進行現場靜載荷試驗。
2.2 方法技術
本次測試工作采用瞬態瑞雷波法,在2個強夯試驗區內進行,每個強夯試驗區抽取4個點進行強夯前、后的瑞雷波法檢測對比試驗,其測點位置及布設方式在強夯前、后完全一致。工作使用儀器為美國產S-12淺層地震儀,震源為18kg大錘敲擊。測試前先進行展開排列,以便設計合適的時間與空間域"窗口",經現場反復試驗后,決定采用重慶地質儀器廠產4Hz低頻垂直檢波器,12道接收,道間距1.0m,偏移距2m,采樣間隔250μs,記錄長度512ms,濾波采用全通。工作前所用檢波器均做了道一致性檢查,儀器設備處于良好工作狀態,所獲取的數據準確無誤,為其后資料解釋及成果分析打下良好基礎。
室內資料整理采用北京市水電物探研究所編制的CCSWSwin瑞雷波頻散曲線分析軟件,其主要流程為:①瑞雷波波數據資料預處理→②生成瑞雷波頻散曲線→③頻散曲線分層、反演瑞雷波速度及確定層厚→④統計分析測點在強夯影響深度范圍內的瑞雷波速度→⑤統計分析各強夯試驗區內強夯前、后瑞雷波速度變化情況,對強夯效果進行評價。
2.3 成果分析
通過對比強夯前、后的瑞雷波測試頻散曲線(見圖2)可知,強夯前的測點頻散曲線較雜亂,拐點多,而強夯后的測點頻散曲線較規則。分析統計強夯前、后各測點在強夯影響深度范圍內的瑞雷波速度。
⑴強夯試驗Ⅰ區(8000kJ)內4個測點強夯前瑞雷波速度為149~257m/s,平均值為202m/s,而在強夯后瑞雷波速度為197~386m/s,平均值為289m/s,瑞雷波速度有了較大的提高,說明了強夯后地基加固效果較好,地基承載力相應得到了較大提高;強夯后4個測點的瑞雷波速度分別為296m/s、284 m/s、282 m/s、294 m/s,測點間的瑞雷波速度差異較小,說明強夯較均勻,強夯后該區域內地基巖土力學性質差異很小。
⑵強夯試驗Ⅱ區(5000kJ)內4個測點強夯前瑞雷波速度為153~225m/s,平均值為195m/s,而在強夯后瑞雷波速度為197~320m/s,平均值為267m/s,瑞雷波速度有了較大的提高,說明了強夯后地基加固效果較好,地基承載力相應得到了較大提高;強夯后4個測點的瑞雷波速度分別為268m/s、263 m/s、264 m/s、273 m/s,測點間的瑞雷波速度差異較小,說明強夯較均勻,強夯后該區域內地基巖土力學性質差異很小。
2.4 結果驗證
在完成強夯試驗區瑞雷波檢測后,分別進行了靜載荷試驗,以驗證瑞雷波法檢測結果。試驗采用堆載法,承壓板為方形,面積 2.25m2,分12級加載,荷載級差為37kPa,最大荷載444kPa。試驗穩定標準采用相對穩定法,測量每級加載量的累計沉降量,繪制P-s 曲線、s-lgt曲線、s-lgP 曲線及lgP~lgs曲線,確定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及變形模量。
⑴強夯試驗Ⅰ區(8000kJ):最大沉降量14.71mm,最大回彈量2.75mm,回彈率18.7%,綜合確定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為280kPa,變形模量為40Mpa,滿足設計要求。
⑵強夯試驗Ⅰ區(5000kJ):最大沉降量11.86 mm,最大回彈量3.96mm,回彈率33.4%,綜合確定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為260kPa,變形模量為55Mpa,滿足設計要求。
3 結論
⑴在沿海陸域形成工程中,應用瑞雷波法檢測地基是一種快速、經濟、有效的方法,可以大范圍檢測地基加固效果,彌補鉆探難以進行、靜載荷試驗不能大規模使用等不足。
⑵在進行瑞雷波法檢測地基處理效果時,適當輔助開展少部分靜載荷試驗、動力觸探等工作,綜合分析后效果更明顯。
參考文獻:
[1]楊成林.瑞雷波勘探[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3.
[2]陳仲侯,傅唯一.淺層地震勘探[M].成都:成都地質學院出版社,1986.
[3]王振東.淺層地震勘探應用技術[M].北京:地質出版社,1988.
[4]JGT/T143-2004 多道瞬態面波勘察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5]李海.瑞雷面波技術在鐵路上的應用[J].物探與化探,2002,26(2):160-162.
[6]耿光旭,趙剛.強夯地基檢測的有效方法-瑞雷波法[J].勘察科學技術,2001,(5):57-60.
文章標題:瑞雷波法在陸域形成工程地基處理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gaodeng/3217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