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04-24 09:44 熱度:
從1964年開始,在我國中西部地區開展了一場以調整工業布局、加強國防為主要目的的經濟建設,史稱“三線建設”。綿陽地區為三線建設的主要部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數以萬計的知識分子奔赴綿陽,投入三線建設大會戰中。綿陽三線建設的教育事業服務于經濟建設,為當時綿陽三線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持,豐富了綿陽地區的文化服務,是三線建設的有力支撐。新建的各大廠礦企業為了解決職工子女教育問題以及滿足三線建設對人才的需求,紛紛以“企企辦學”的模式開辦了各類型、各階段的學校,助力于企業發展和人才的擴增。
一、教育對人力資本的優化
三線建設前夕,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六歲以上人口為2624094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的有4149人,占六歲以上人口的0.16%;高中(含中專)學歷的有28298人,占六歲以上人口的1.08%;初中學歷的有97116人,占六歲以上人口的3.7%;小學學歷的有807424人,占六歲以上人口的30.76%;文盲1687107人,占六歲以上人口的64.3%。由此可以看出,到1964年前在三線建設開始之前,綿陽基礎教育雖然相比建國有提高,但是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文盲的數量占了總人數的絕大多數。
當時工礦企業的職工文化程度也普遍偏低,根據當時的新華內燃機廠的數據來看,在建廠初期,職工的文化素質很低。1956年初統計,初小以下文化程度的約占職工總數的70%,其中文盲占40%。1956年,舉辦了職工業余學校,開展以掃盲為主的教學活動。入學人數:職工84人,占職工總數的70%;家屬46人,共130人,編了五個班。通過一年的教學,基本掃除了文盲,初步改變了職工的文化結構。黨中央發出“工廠辦學校”的號召后,于1959年開辦了紅磚學校,把政治、技術、文化三者學習融為一體。從1956年6月開始又舉辦了文化學習班。新華內燃機廠內部進行職業教育和掃盲運動主要針對本廠的職工和家屬。這正好說明,當時工廠發展在人才上的制約。
為了提高國民素質,解決工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除了工廠辦學外,綿陽地方也大力發展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例如,基礎教育中的小學教育。三線建設剛開始的時候。1965年,綿陽各類小學達到9326所,學生49.57萬人。其中,農村普遍辦起的耕讀小學4408所,占總數的47%,耕讀小學學生11.51萬人,占學生總數的23.3%。從1977年開始,提出“讀小學不出隊”的口號兒。各村社又一次大辦民辦小學,1975年小學發展到5050所,學生人數74.49萬人,其中民辦41.67萬人,其他部門1.32萬人。
在三線建設時期,職業中學也有所發展,綿陽三中的建設就如此。1975年三中學校面積達到6.6畝,學校共16個班,學生達到800余人。土地面積除修教學大樓和辦公用房外,學生活動場地也很少,上體育課和鍛煉均有困難。此外,還有學校教師生活用房,無地可修。于是,三中向綿陽縣計委申請將校門左側公產平房,三間面積104平方米的范圍用作教學使用。而在此之間,由于三中的擴建,已于8月申請征用城郊公社農場一隊土地4畝,并于9月2日得到綿陽縣計劃委員會的審批同意。前者是請求撥給公產房,后者是申請占用農村公社用地。1984年綿陽三中改辦為四川省綿陽職業中學。據1985年統計綿陽已有職農業中學四所,設有職業班的普通中學兩所,開設蠶絲財會農技工藝美術家用電器維修幼兒師范無線電近十個專業,在校學生678人,占全市高中學生的17%。
四川省綿陽水利電力學校的前身是1964年8月創辦的四川省綿陽地區農業水電職業學校,1965年5月,綿陽地區水電職業學校同綿陽地區農業水電職業學校合并,合并后定為四川綿陽地區水利電力職業學校。該校開辦的當年,招應屆初中畢業生100人,開機電排灌專業,學制三年,實行半工半讀。1965年下期,該校在校學生已達600人,班級12個,教職工49人。1972年復校到1976年,該校共招收四屆工農兵學員,計17班,758人,開水電工程和農村電氣化、農機修理三個專業。1977年修復招生,定學制為三年,開水電站及電力網、水工建筑兩個專業,至1979年,該校共招三屆11班429人。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綿陽的教育事業又有新發展,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全市每千人擁有各種文化程度的人口與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比較。大學(含大專)由1982年的千分之三點九增加到1990年的千分之八點八五,高中(含中專)由千分之三十四點二三增加到千分之五十二點零五,初中由千分之一百四十一九增加到千分之二百一十七點一四,小學由千分之四百零一點六九增加到千分之四百三十一點八七。各種文化程度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都有增加[1]。
二、教育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企業效率的提高
從1982年11月起,對1968年至1980年入新華內燃機廠的高初中程度的職工進行初中文化補課教育,采用短期脫產輪訓,舉辦業余學習班和自學相結合的辦法,經市主管局統考獲得合格證的145人,占應參加補課人數的48%。1984年4月又開展初級技術工人的技術培訓,按工種分專業編成8個業余學習班。技術理論經四川省機械廳統考,技術操作經綿陽市農機局統考,兩項考試均及格,從而獲得合格證的144人,占應培人數的89%。根據機械工業部(85)機教字77號文件精神,于1986年7月對專業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應培訓36人,通過四川省機械廳統考獲得專業合格證的26人,占72%。1986年3月,對參與評定技師的中高級技術工人進行技術理論培訓,經綿陽市農機局統考評定,技師6人,助理技師19人,對招收的新學工都要進行入廠教育。技術工人除了廠里組織培訓外,還經常派出外地,外廠舉辦的技術培訓班學習對口專業知識和新技術,以提高技工的素質。從1986年到1989年共502人次,其中培訓高級技工13人。在職職工大中專教育從1972年9月推薦工農兵大學生開始,根據工廠需要,逐年輸送,到1989年,共培訓大專生37人,中專生11人,其中1979年自辦大班畢業的5人,自學參加國家舉辦的高等教育考試獲得畢業證的4人[2]。
1965年,經綿陽縣人民政府批準開辦了半工半讀技工學校,招收一個班,有56名學生,均是高小文化程度,3月1日正式開學,半天學習,半天參加生產勞動,學制四年,其中25人在1967年轉入生產崗位,24人于1969年3月畢業分配到各車間。1976年,四川省農機局確定在廠開辦錦江油嘴油泵廠技工學校新華技工班。于1976年初招生98人,5月7日開學,學制兩年,分鑄造機、加兩個專業。第二期招生99人,分機加工、鉗工兩個專業于1977年6月30日開學。第三期招生100名,于1979年1月開學。1979年,經四川省革委批準,將學校名稱改為綿陽地區新華農機廠技工學校。學校成立初期只有教職工5人,逐步發展到14人,其中專職教師11人。1980年底第三期學生畢業分配后,由于經費困難,學校停辦,機構撤銷,教師隊伍解散。1984年,綿陽市機械電子工業局召集18家市屬農機企、事業單位集資籌辦了綿陽市機械電子技工學校。1986年7月20日,市機械電子工業局與四川礦山機器廠協議,將綿陽機械電子技工學校與四川礦山機器廠技工學校合并,校址由綿陽遷往江油,生源仍有各集資股東單位按入股的份額輸送。
1969年9月26日,綿陽專區文教局生產辦公室發布了一條公文,名為關于六七年中等師范學校畢業生分配計劃請示報告的批示。這條批示明確讓國營893廠、建工部一局、103工程處、江油水泥廠、江油礦山機械廠、國營132廠、綿陽縣絲廠進行抄送,意味著這些工礦企業要落實分配任務。在分配任務中指出,畢業生必須堅持面向農村,面向工礦,面向基層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方針,重點應放在邊遠山區縣。綿陽地區的九洲師范學校,1969年共有中幼師畢業生651名,分配到邊遠山區縣等439名畢業生占總數的66%。分配到省屬以上廠礦的35名,約占畢業生總數的5%,除此以外,在實際分配中,需適應照顧各縣急需,由綿陽專區統一分配。因此從三臺、鹽亭、射洪、江油、綿陽、遂寧等縣的畢業生中抽調了126名約占總數的19%支援山區縣和1969年畢業生太少的個別縣,以及在我區的個別中央,省屬廠礦[3]。
三、教育對生產影響的相對滯后性
在三線建設期間,基礎教育培養了大量人才。但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這個時期,知識分子大多響應國家號召,上山下鄉。當時,許多畢業生到農村去插隊,隨著上山下鄉運動的結束,大量的知識青年返城,用自己的知識和文化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做出貢獻。在綿陽地區,許多三線建設的企業職工都有過此種經歷。長虹退休職工劉某本人回憶,經歷了上山下鄉后回到長虹工作,曾就讀于長虹子弟校,畢業去農村插隊,八十年代后期再返回綿陽就職于長虹企業。由此可以看出,在三線建設時期,文化教育的發展對當時的經濟發展有延遲效應,這與當時時代背景相關。但其培養的建設人才對當時和對以后有了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綿陽市地方志編纂辦公室.綿陽市志[Z].綿陽,2007(12):213-215.
[2] 綿陽市新華內燃機廠廠志1950-1989[Z].綿陽,1990(7):142-144.
[3] 綿陽市涪城區文教局文書檔案131-01-0121-005.
《教育對三線城市綿陽的經濟和社會作用》來源:《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作者:吳丹楊
文章標題:教育對三線城市綿陽的經濟和社會作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jiaoyuxue/4254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