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6-03-02 17:23 熱度:
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閱讀不僅能讓學生更認真的去理解一篇文章,也能加強記憶,是一種學習中的好習慣。本文是一篇高級職稱論文發表范文,主要論述了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
摘 要: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在語文教學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其中,朗讀作為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是學生完成閱讀的起點和基本功,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特別重視朗讀的指導,依據教材,強調教師的范讀作用,對于重點段落,應著重朗讀,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關鍵詞:朗讀,范讀,教材,誦讀
朗讀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它把無聲的文字語言轉化為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在朗讀的過程中,眼、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并用,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詞匯和句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利于發展學生智力,使其獲得思想的熏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恰當地運用朗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感,使學生做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朗讀指導過程中,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教師范讀,感染學生
范讀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離不開教師的范讀,每位語文老師都應具備朗讀的技能。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有些地方讀不好就不能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有時教師的范讀還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因此,教師朗讀好課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才能讓師生共同進入角色。當然,教師范讀時也要讓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聽出節奏、停頓以及情感態度,讓學生進入課文意境。像《十里長街送總理》和《再見了,親人!》這類感情色彩很濃厚的課文,更應該通過朗讀,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此時教師的范讀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教師在學生面前朗讀得平平淡淡,甚至結結巴巴,那就無法表達出全國人民在十里長街盼靈車、送總理的悲痛情景,學生就難以體會到人民永遠懷念總理的那份深情,也難以體會到中朝兩國人民同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依依惜別之情,更難體會到中朝兩國人民之間用生命和鮮血凝成的深情厚誼。為了更好地感知課文,感染學生,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首先,必須做到聲情并茂,起到示范作用,只有這樣,學生在聞其聲、視其人、悟其情時才能提高閱讀水平,深刻地感知,課文中表達的感情。
二、依據教材,指導朗讀
朗讀作為閱讀的一項基本功,必須依據教材,從教材出發,根據不同文體的課文進行朗讀指導。朗讀指導也要講究方法。首先,筆者讓學生在理解語言文字以后浮現畫面,導入情意,教師在課文分析的基礎上,又作范讀引導,要讓學生自己多讀,自己去咀嚼、品嘗。然后對朗讀的節奏、速度、抑揚頓挫等方面進行指導,同時還要引導學生用恰當的情感朗讀課文,訓練語感,注意有的放矢地組織訓練。這樣,朗讀的過程,就不僅是進一步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而且是潛移默化地接受情感教育的過程。
例如,在課文《青山處處埋忠骨》的教學中,教師范讀“主席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岸英奔赴朝鮮時,他因為工作繁忙,未能見上一面,誰知竟成了永別!‘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體吧!’……”這段文字時,應先分析課文,啟發學生:“偉大的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主席面對兒子的死訊,抬頭望著天花板,強忍住淚水,對岸英遺體是否回國歸葬的抉擇過程中,內心極度痛楚,作為一個父親,他想見兒子,可是作為一位國家領導人,岸英為國犧牲在朝鮮戰場上,面對朝鮮領導人金日成的請求,他艱難地做出了決定”。依據課文內容,面對學生講解須導入情意,從教材實際出發,讓學生進行自我情感體會,自由朗讀、咀嚼,然后提示學生把某些字詞讀得或重些,或輕些,或快些,或慢些。因為教師范讀了一遍,學生朗讀起來便十分投入,十分動情,由讀生情,讀出毛主席抉擇的矛盾心理以及他不同凡人的情懷和胸襟。朗讀指導只有這樣依據課文內容,感情落到實處,才能收到實效。
三、重點段落 著重朗讀
課文中出現的重點段中,有些詞語表達生動準確,有些句子含義很深刻,與文章的中心思想息息相關。指導學生讀好、讀準確這些詞語句子,可以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在《第一場雪》的教學中,讀到“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和“落光葉子的柳樹條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堆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這些語句時,教師就要先指導學生理解句子中的重點字詞,然后反復朗讀,重點詞語讀重音,讀好兒化韻,從而使學生體會到雪后美麗迷人的景象,感受到雪景的千姿百態,在朗讀中不知不覺和作者一樣愛上這美景。又如課文《難忘的一課》中的第十五自然段,通過對重點字詞的理解以及反復深情的朗讀,才能深刻理解“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份深沉濃厚的感情。由此可見,教師對重點語句和段落的朗讀指導,既可以促進學生對重點段中含義深刻的語句意思的理解,訓練語感,又可以加強學生對課文主旨的掌握,從而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 激發興趣 熟讀成誦
背誦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它在實施語文素質教育中具有水滴石穿、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學生在理解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水到渠成。因此, (下轉95頁) (上接29頁)教師在指導朗讀時,熟讀成誦是必備環節。
要做到熟讀成誦,必須要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文章大意,達到這一點,首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學《大道之行也》一文時,通過問題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由發揮,談談他們治理社會的準則是什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要準確理解文章大意,為誦讀打好基礎。接下來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白儒家所講的“大道”包括哪幾個方面,抓住“天下為公”這個詞理解整篇文章,突出儒家“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思想,教師要特別指導學生讀好第一句,換語氣反復讀,讀出藺相如對敵狠、對己和的高尚品質。通過這樣的朗讀訓練,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把學生的思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從而引導學生誦讀文章。
綜上所述,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依據教材,抓住重點有感情地范讀,有目的地指導朗讀,不但能使學生從正確的朗讀中理解課文,感受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喚起學生的讀書熱情,調節課堂氣氛。讓學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筆者深深地體會到,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加強感情的朗讀訓練,是上好語文課不可忽視的環節。
參考文獻:
[1] 許賢.中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3,(1).
[2] 施新燕.語文閱讀教學中感情朗讀的指導策略[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9,(7).
[3] 張海濱.小學語文有感情朗讀指導策略[J].現代教學,2007,(9).
高級職稱論文發表期刊推薦《當代教育論壇》國內刊號:CN43-1391/G4國際刊號:ISSN1671-8305,由湖南省教育廳主管,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屬全國教育科學類核心期刊。被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為全國核心教育期刊。讀者對象為廣大教育管理人員、教育科研人員、廣大教師及關心教育的有關人員。
文章標題:高級職稱論文發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jishu/3028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