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學前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05-08 10:59 熱度:
摘 要:幼師舞蹈創編能力與今后走入幼兒園崗位以后的實際工作密切相關,涉及到音樂舞蹈教學、演出活動舞蹈編排等,因此作為職業中專的舞蹈教師,培養幼師有關幼兒舞蹈創編能力,離不開理論為前提、實踐為基礎、創新是重點三個方面。本文通過對幼兒舞蹈創編能力內涵進行闡述的基礎上,提出幼師在舞蹈創編中應了解幼兒心理、生理、生活環境特點,在此基礎上理論聯系實際,在由易到難的幼兒舞蹈創編實踐中不斷的提高幼兒舞蹈創編水平 。
關鍵詞:中文核心期刊論文發表,幼師,幼兒舞蹈創編,能力,培養
職業中專幼師專業的舞蹈教學于其他藝術院校的舞蹈教學不同,職業中專幼師專業舞蹈教學目的不是培養舞蹈演員,而是通過舞蹈理論知識的學習與舞蹈技能的訓練相結合,使幼師能夠在幼兒教師崗位進行舞蹈創編與教學工作,因此在職業中專幼師培養當中,培養學生舞蹈創編能力就至關重要。幼師舞蹈創編能力與今后走入幼兒園崗位以后的實際工作密切相關,涉及到音樂舞蹈教學、演出活動舞蹈編排等,因此作為職業中專的舞蹈教師,培養幼師有關幼兒舞蹈創編能力,離不開理論為前提、實踐為基礎、創新是重點三個方面。
一、幼兒舞蹈創編能力內涵
幼兒舞蹈創編能力指的是創編者將舞蹈理論知識與舞蹈技巧巧妙的結合到一起,融合音樂、美學、戲曲、心理學等相關舞蹈素材,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理解力來將這些舞蹈元素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具有豐富內涵和中心思想的舞蹈作品,舞蹈作品質量高低取決于創編者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高低。因此幼師想要提高自身舞蹈創編能力不能脫離生活,對生活的體驗、認知到最后提煉元素與舞蹈動作融合是優秀舞蹈作品形成的過程。在舞蹈創編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在動作的編排上不失童真童趣,不脫離幼兒認知范圍內的生活環境,這樣的舞蹈作品才能夠得到幼兒的共鳴。
二、幼師在舞蹈創編前的準備
優秀的幼兒舞蹈創編者首先應該是一名優秀的幼兒舞蹈教師,其專業素養直接決定了所創編舞蹈的質量。在實際的教學中,加強幼師有關幼教理論知識的學習,掌握幼兒心理、生理特點,注重幼兒舞蹈理論知識與舞蹈技巧的融合,提倡源于生活的舞蹈創新,有助于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提高。
(一)深入了解幼兒心理、生理特點
幼兒舞蹈創編作品的應用對象是幼兒,因此了解幼兒心理、生理特點,有助于創編出的作品能夠在幼兒表演中得到最好的預期效果,能夠獲得幼兒的喜愛。在幼兒舞蹈的創編過程中,幼師學生要充分的了解到幼兒生理方面的特點,比如骨骼較軟易變性,在舞蹈動作的設計上要充分的考慮到其動作發展的實際水平,所設計的動作要符合幼兒生理規律。另外幼兒天真、活潑的心理特點,決定了幼兒舞蹈應不失童真童趣的根本,在創作時將藝術創作與兒童個性發展特點結合到一起。音樂歡快向上,動作不失童真童趣,內容極具想象力是吸引幼兒的要點。
(二)了解幼兒生活環境
生活是一切藝術作品的源泉,即便是幼兒舞蹈作品也不例外。在幼兒舞蹈作品中舞蹈內容、形象、動作都來源于幼兒實際的生活環境。教授幼師學生在生活中仔細觀察生活、挖掘幼兒在生活中的大量形象和動作,將這些素材進行再加工后形成具備象征意義的幼兒舞蹈素材,只有對幼兒生活環境有詳細深入的了解,并且有較為真切的體會和感受以后,才能夠創編出打動心靈的作品。
例如在作品《童謠》中的幾個畫面就展現出創編者對兒童心理、生理的準確定位以及對起生活細節的把握。在該舞蹈中不僅有孩子們拿著小凳子排排坐的畫面,還有“老鷹捉小雞”等游戲畫面,這些畫面的組合讓觀看者回憶起童年中的點滴畫面,不禁感慨萬千。
觀察幼兒生活中的動作,用夸張的手法在藝術作品中表現出來,將生活中的美麗畫面用藝術手法升華,讓一個個鮮活的舞蹈形象躍然心中。例如一頂雨傘在舞蹈中可以使小船、搖籃,也可以使蘑菇,在《彎彎的月亮》中可以使那一彎月牙;在《采蘑菇的小姑娘》中可以是美麗的蘑菇;在《水鄉》中可以是湖水中的小船等等,創編者的想象力造就了幼兒舞蹈作品中夸張又不失真實的內容。
(三)創編理論的學習
舞蹈不單純的是肢體上的表演,通過動作來表達來源于內心更深層次的世界需要依靠舞蹈知識作為理論基礎。幼兒舞蹈創編學習的基礎是相關的舞蹈理論知識其中包括對各個國家、地區、民族不同舞蹈風格、動作的學習。比如新疆舞的移動脖子、繞手腕;蒙古舞的馬步;芭蕾舞的立腳尖這些需要掌握的基本特點,與該民族服飾、生活環境、舞蹈風格相融合,才能夠創編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
幼兒舞蹈創編者同樣需要較為敏感的樂感。幼兒舞蹈中所用的音樂多為歡快向上的,創編者對歌曲內容的理解,以及對音樂旋律的理解都是創作中應考慮的問題。將對音樂的理解與舞蹈服裝、燈光、動作編排結合到一起,做到與主題相符頗具內涵的幼兒舞蹈作品。
三、培養幼師進行幼兒舞蹈創編的方法
(一)明確舞蹈創編的目的
幼兒舞蹈創編的教學與學習目的都不同于藝術院校的舞蹈專業。教學與學習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成為優秀的舞蹈演員,而是通過一系列的教學訓練,讓幼師學生掌握舞蹈的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能,通過對幼兒生理、心理、生活環境的了解,加之舞蹈創編理論的學習,提高幼師自身舞蹈創編水平,為將來幼兒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其在實際的幼兒教學工作中,無論是大型演出的舞蹈編排,還是日常的舞蹈教學中,都能夠展現出不凡的舞蹈創編能力。
(二)循序漸進的將理論聯系實際
幼師的舞蹈創編過程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三個階段分為三個學年進行,學生在第一個學年中的主要學習內容是舞蹈隊形變化以及舞臺調度,在學生心中形成一定的基本舞蹈隊形概念,提高組織舞蹈隊形的能力。在第二個學年則是學習一些國內外舞蹈,通過對這些舞蹈動作的學習嘗試使用這些舞蹈元素來編排一些簡單的舞蹈。第三個學年在各種舞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學習音樂與舞蹈融合的要點,在掌握大量的舞蹈素材和音樂素材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實踐創編自己的舞蹈作品。
如果說所有的藝術作品都來源于生活,那么舞蹈作品也不例外。在舞蹈創編的的過程中,并不是單純的將一個個舞蹈動作連接在一起與音樂融合,而是將這些舞蹈元素和音樂元素通過人的頭腦,經過再次加工賦予它們生命力,將這些源于生活的舞蹈元素加工以后,讓它們比生活更美、更集中,更具有感染力。在幼兒舞蹈創編中要時刻圍繞著幼兒心理和生理特點來進行創作,避免“成人化”。
(三)由易到難的創編過程
在實際的創編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A較好的學生會專注于較為復雜的舞蹈編排,而基礎稍差的學生在編排中連接又過于生硬,出現“照搬”舞蹈動作的現象。復雜的幼兒舞蹈動作看似美感十足,但由于復雜性高缺乏童趣,難以得到小朋友的喜愛。連接生硬的編排,幼兒在學習中難度更大。因此在幼兒舞蹈創編中要遵循由易到難的創編原則,簡單有規律、律動性強的幼兒舞蹈動作更容易被接受,也有助于增強創編者的自信心。
四、結語
職業�?茖W校的幼師舞蹈創編教學工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培養幼師舞蹈創編能力能夠提高幼師本身的教學素養,在培養幼師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以肯定和鼓勵為主要手段,多創造實踐機會,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更多有能力、有創造力的幼兒教師為幼兒教育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喬艷紅. 淺談幼師高專學生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J]. 黃河之聲,2013,12:61-62.
[2]劉寬宏. 淺議如何指導幼師學生進行幼兒舞蹈創編[J]. 學周刊,2014,10:27.
[3]吳明靜. 淺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J]. 成功(教育),2012,07:95.
文章標題:中文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教學中如何強化幼師的幼兒舞蹈創編能力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xueqian/2659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