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工業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20-12-28 09:34 熱度:
車鉤是連接鐵路機車與車輛之間的關鍵部件,它直接關系到列車的運行安全和可靠性。隨著我國鐵路運輸不斷向高速和重載方向發展,列車的縱向沖擊力急劇增加,車鉤鉤舌接觸面摩擦磨損嚴重,鉤舌的性能已越來越難以滿足使用的要求,嚴重影響到鐵路運輸的安全和利益[1-3]。鉤舌是車鉤的關鍵部件,其內在質量直接關系到鐵路貨車運行安全及運用部門的經濟效益[4]。我國先后設計制造了13和16號鉤舌,有必要對鉤舌生產工藝進行優化設計,以提高其生產效率及質量。本文以雙牽引鉤舌為研究對象,針對鉤舌結構特點,運用Pro-E軟件對鉤舌進行三維建模,在此基礎上對其他鉤舌傳統鑄造工藝進行優化,新工藝采用通用外型設計,型芯內包工藝形成鑄件本體,提高生產效率,保證鑄件精度。
1 鑄件的結構特點及工藝
目前,國內外使用鉤舌種類較多,但其結構具有相似性,鑄件重40~50kg,輪廓尺寸相差不大。某鉤舌產品結構如圖1,鉤舌表面大多以光滑圓角復雜結構形成,內腔有復雜的減輕結構,鉤舌關鍵受力部位在S面部位,且S面的工藝要求為直面,鑄造難度很大。國內鉤舌材質為C級鋼,國外采用AAR標準的E級鋼,生產方式采用自動化水玻璃自硬砂造型線生產,冶煉采用20噸高功率偏心底堿性電弧爐和25噸LF鋼包精煉爐雙聯工藝,采用氧化法進行冶煉。鉤舌傳統鑄造工藝如圖2所示。工藝為:一型8件,四件為一組,鉤舌中間部位設計為分型面,每組中間放置一個Φ150mm×300mm的保溫冒口,起補縮集渣作用;設計一個直澆口,一條橫澆道,每四件分流一條橫澆道,每件鉤舌再設置一條內澆道;設計5個芯子形成內腔和S面結構,S面及上下牽引頸部放置鉻鐵礦砂20~30mm,內腔芯子用覆膜砂制芯。
2 通用外型工藝設計
新工藝設計為多種鉤舌使用同一外型,以雙牽引鉤舌為基礎,綜合分析多種鉤舌尺寸,設計外型工藝,設計通用外型。外型的輪廓尺寸要包含所有在制鉤舌的輪廓尺寸,表1為對現有在制鉤舌輪廓尺寸的統計。通過表中鉤舌輪廓尺寸的對比,結合生產方式、工裝尺寸及總體布局情況,將外型尺寸定為372mm×308mm×410mm。通用外型工藝如圖3所示,外型設計為上下盒裝結構,鑄件本體采用型芯內包結構形成,形成鉤舌外輪廓的型芯設計為No.1和No.4芯。形成不同鉤舌的No.1和No.4芯輪廓尺寸相同,均為372mm×308mm×410mm,內部的工作面尺寸因不同鉤舌設計即可。生產時,不同鉤舌型芯下到通用外型中形成對應的鉤舌,鉤舌內腔由No.2和No.3芯形成。模型分型面和型芯分型面采用不同平面設計,分型面設計如圖4所示,鉤舌中心為型芯分型面,而模型分型面比型芯分型面高10mm,目的是當No.1和No.4芯對接時,用來固定上面的No.4芯,保證型芯的穩定性。另外,No.1和No.4芯之間增加砂型退讓孔定位,加強型芯的定位,提高鑄件精度,如圖3b所示。
3 三維建模及外型布置
根據工藝設計進行三維建模,圖5為新工藝模型立體圖,圖6為工藝平面布置圖。為了保證設計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對鑄造工藝進行三維建模,結合現場生產工裝對外型、澆道、冒口進行合理布置。由圖可見,澆道設計與傳統工藝相同,采用一型8件布置,每4件為一組,中間設置共用冒口定位,每個外型設計兩個退手槽,方便生產時下芯,合理運用型板空間,實現生產資源的利用最大化。圖7a、b為No.1和No.4芯盒的三維圖,型芯與外型四周間隙為0.2mm,No.1和No.4芯4個頂點處縱向為圓角設計,而且比外型圓角大,減小下芯時的磨損,也可用作集砂槽。
4 生產驗證及通用外型的優點
4.1 提高鉤舌尺寸精度,降低成本
圖8為新舊工藝外型和型芯砂型。傳統鉤舌工藝設計由外型和型芯形成鉤舌本體,舊工藝中除“S”面外,鉤舌其余外輪廓本體均由外型形成,4個芯子形成內腔,所以各種鉤舌有其對應的外型,存在型種類多、制作費用大的問題。另外,不同外型生產鉤舌時,易受到造型、下芯、合箱等工序對鉤舌尺寸精度的影響。新工藝設計為型芯內包形成鑄件本體,消除了舊工藝模型生產時因砂型不穩定造成的產品精度問題,只需在制作時保證No.1芯和No.4芯結構尺寸的準確性,驗收合格后即可保證鉤舌尺寸精度,外型對鉤舌的精度影響很小,可以有效避免傳統工藝鉤舌外輪廓受生產影響造成的精度問題。此工藝在鉤舌產品上進行推廣,可提高鉤舌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4.2 實現生產快速換型,提高生產效率
新工藝生產過程如圖9所示。通用外型的設計,可實現多種鉤舌快速換產,采用通用外型同時生產多種鉤舌時,不同鉤舌不用換型,只需將對應的型芯放到通用砂型即可生產出對應的鉤舌。圖10為新舊工藝生產時各工序所需時間對比。新工藝無需換型,各工序操作統一,外型不用刷涂料,型芯改為線下刷涂料,線上只需很少的涂料補刷;舊工藝設計5個芯子,而新工藝共4個芯子,芯子總數比傳統工藝少,下芯操作簡單,提高了生產效率。而采用舊工藝時,存在型種類多,鉤舌的多種類,小批量生產特點難以適應自動化生產線的節奏,生產不同鉤舌時需要換型,導致生產時浪費大量換型時間,線上造型后砂型需要刷涂料,下芯復雜,芯子定位效果差,浪費生產時間。表2為采用新舊工藝生產不同鉤舌時現場生產效率統計。表中以一天同時生產4種鉤舌進行統計,每天生產8小時,可以看出不用換型時生產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4.3 生產準確定位
從圖4和圖6可看出,通用外型設計了2種定位方式。(1)分型面定位:從圖4可以看出,型分型面比型芯分型面高10mm,用來固定No.1芯和No.4芯。(2)芯子定位:型芯定位方式如圖11所示,圖11a中No.1芯和No.4芯之間制作砂型退讓孔,合芯時直接固定型芯位置。另外,內腔芯也可直接通過No.1芯和No.4芯子上的定位孔固定,將內腔芯下芯頭插入No.1芯定位中,如圖11b所示。當No.1和No.4芯合芯時,將No.4芯上的定位孔固定在內腔芯上心頭,如圖11c所示。雙重定位可以防止合箱不穩帶來的芯偏問題,可以有效保證鑄件尺寸精度。而舊工藝所有芯子只靠上下砂型合箱后定位,容易造成合箱不穩帶來的芯偏問題。
5 結論
(1)鉤舌新工藝設計,實現了多種鉤舌外型通用,適合多種類型、大批量鉤舌的生產,不同鉤舌的生產轉換實現零換型,統一了生產過程,可減少線上生產工序時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2)新工藝采用型芯內包形成鑄件本體,采用分型面定位和型芯自身定位方法,消除了舊工藝模型生產時因砂型不穩定造成的產品精度問題,提高了鉤舌精度。
參考文獻:
[1]孫建偉,高建華.C級鋼車鉤、鉤尾框、鉤舌皮下氣孔的原因分析[J].機車車輛工藝,2003(6):44-45.
[2]杜云慧,張勵忠,刑書明,等.鉤舌常見失效形式與機理[J].金屬熱處理,2003,28(6):48-51.
[3]朱海龍,楊軍,陳美玲,等.13A型車鉤鉤舌鑄件工藝設計及優化[J].鑄造工程,2015(3):26-29.
[4]劉濤,董中友,武永亮,等.鐵路貨車鉤舌鑄造工藝優化[J].鑄造,2016,12(65):1234-1237.
《鉤舌通用高精度外型工藝設計研究》來源:《鑄造》,作者:韓寶 李衛國 杜志強 李志杰 于海洋 張曉敏
文章標題:鉤舌通用高精度外型工藝設計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ligong/gongyesheji/4464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