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6-06-07 12:01 熱度:
任何現代設計門類,包括人居環境和工業設計都需要方法論的指導,并且他們有許多的共通之處,因此想通過人居環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影射工業設計的方法論問題,從而就方法論的問題展開一些思考。我們人類生存在于一個復雜的巨系統之中,這其中有各種物質的、人的、人文的因素的綜合影響。目前建筑設計的研究已對這方面的問題做了比較深入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同樣是對人造物進行設計的工業設計行業,目前在我國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鑒于二者有在研究方法和對象上有著很強的共通性,因此欲通過分析建筑設計中方法中的人居環境科學的復雜巨系統研究,借鑒吸收一些對工業設計發展有宜的思想和方法。
《建筑設計管理》的宗旨是以建筑勘察設計企業管理為核心,堅持科學與嚴謹的原則,強調理論性與實踐性并重、知識性與可讀性并重,圍繞為勘察設計和建筑企業改革與發展,面向基層,注重實用,全方位、多視角觸及建筑領域,發布權威信息,宣傳和交流建筑企業改革與管理、建筑設計與技術、建筑施工與材料等方面的新成就、新經驗、新知識、新成果、新技術,推介管理經驗與技術成果,探索建筑業建康發展的新理論、新方法,為我國社會主義城鄉建設和發展服務,為廣大建筑業職工和讀者服務。
美國建筑設計大師沙里寧提出“method of thinking”即思想方法,引出——哲學理論加學習、綜合研究實踐問題,作為現代人居環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我國吳良鏞教授在此思想基礎之上,主張采用“系統觀”和“融貫的綜合研究”的方法,并指出作為科學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學修養。
復雜巨系統與復雜性科學是相對于簡單原則、簡化方法而言的。因此需要首先明確簡化方法與復雜巨系統的概念。簡單原則(principle of simplicity)常常會流于概念而過分地簡單化。例如《雅典憲章》提出城市“四大功能”——居住、交通、工作、游憩。但《馬丘比丘憲章》指出“四大功能”使建筑物成了孤立的單元,否認了人類的活動的流動、連續性,規定城市功能過于機械化,缺乏系統思考,沒有把城市作為一個有機體來認識。應當指出系統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綜合體”,系統內各單元聯系緊密,系統是開放的、發展變化的,并在一定的時間、空間范圍內有一定預測能力。
人居環境系統是包括物質環境、人的因素和人文系統的一個復雜性科學體系。因此科學研究應順著這一脈絡展開,所以“科學是內在的整體,它被分解為單獨的整體,取決于人類認識能力的局限性。”也就是說科學本身就是一個整體,人類認識能力的局限性人為地割斷了這一鏈條。而今天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有了很大發展,從而就有連接起來研究的可能,其中新方法很容易使他們發生關聯。
第二要明確復雜性科學包括非系統整體和系統整體。前者具有累加性,整體等于各部分之和;后者是“整體大于部分之和”,部分之間存在各種關聯,相互作用、激發而“涌現”出系統整體的性質,稱之為整體性科學。建筑、城市及區域等人居環境科學,就是關于整體與整體性的科學,其目標是“整體協調發展”,發揮整體作用,以“競爭與協作”、“區域治理”為途徑,使其既有良好的內在組合,又有美好的外在表現形式。復雜巨系統中各組成要素之間不斷地相互作用形成自組織自適應現象。近代城市設計中亦有“自覺”地設計與“不自覺”地設計之別。人居環境的“自適應”發展,很大程度上是人們基于切身的生活需要,因此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但更能切合實際,形成 “管而不死,違而不亂”的系統特性。
那么針對開放的復雜巨系統應如何求解呢?首先,進行融貫的綜合研究。以建筑學為中心,在相關科學中尋找結合點,以解決具體問題。從外圍學科中有重點地抓住有關部分,加以融會貫通、綜合集成。人居環境科學是一個學科群,每個學科都提供了一個側面。
第二,歸納出以問題為導向“提出問題——努力求解”的研究方式。由于問題所在往往也是科學突破的希望所在。并列舉在舊城治理中提出“有機更新”論;規劃布局上探索“類四合院”;建設方式上嘗試“住房合作社”形式等等�?梢钥闯鲆詥栴}為導向的工作方法,是劃定范圍,選取重大問題,分析與綜合并舉,進行融貫研究。
我們可以總結出“庖丁解牛”與“牽牛鼻子”兩個要點,第一將復雜內容簡化為若干方面,第二抓住問題要害。這是一個綜合集成、螺旋上升的過程。前者可以把復雜的“尖端”化為可操作的“一般”,化整體為局部,分頭把問題展開,運用后者進一步概括融會,進而不斷深化。由于系統的開放性和復雜性,因此必須進行宏觀地觀察。
系統學中,庫恩的“范式”理論,描述科學活動。認識論中,范式具有確認認識框架的作用。范式即從已知問題到求解,這種模式導致科學的進步。以范式形成的“科學共同體”用以共享智力資源,避免不必要的重復。人居環境科學任務之一就是尋找范式。
由于無序性和有序性共同構成世界的本質,因此科學發展需要理性的推理和實踐直覺共同作用。戰略中包含著對世界事物發展中的無序性因素的正視和反抗。如何認識現實,引導它向有利于實現規劃理想中發展�?茖W的重大突破往往基于傳統理論與新實驗基本矛盾的解決,源于傳統理論思想的解放和充滿自信的創新突破。
《千年報告》中總結了上世紀末規劃的主要趨勢:
——全球化趨勢的影響,經濟和競爭的整合;
——尋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與社會的不公平、失業等進行斗爭,并允許流動;
——探索更多參與和協作的城市治理,強調新型的伙伴關系;
——強調權力的分散、轉移以及對地方政府的支持;
——試圖消除貧困的持續努力。
現代工業設計漸漸從以功能為中心轉向以市場、消費者心理需求為中心。工業設計不僅關系產品,更關系到使用者、社會和時代。因此同樣我們需要思考工業設計的方法論問題,那么人居環境科學的方法論對于工業設計是否適用呢?因為二者都是為人類的生活而設計,立足點是共同的,都是以人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所以其中有很多普遍適用的原則。
工業設計同樣需要對產品的相關內容進行系統地研究。工業設計也是在對產品與環境、市場、使用人群、材料、生產技術、加工工藝等諸多方面的關系進行全面系統地分析基礎之上展開的,否則設計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工業設計師善于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尋求解決之道,并且始終站在使用者角度上考慮通過產品應該提供什么樣的服務,使生活、工作或學習變地更方便省事、省時。工業設計師的工作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并且關懷到我們生活中的每個細節、每個角落,這就是一名設計師的社會使命。
特別是工業設計的現代意義,不僅與人類人常生活相關,與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網絡相關,而且與社會文化、地域、民族性息息相關。因此這一復雜系統之中不僅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領域,也包括人文因素的影響。鑒于此,人居環境科學方法論對工業設計這一復雜巨系統的分析與設計,有著很強的實踐意義和方法論的指導意義。
工業設計與建筑設計不僅在設計的方法論上可以相互借鑒,而且二者也存在著許多內在的聯系。工業設計的產品大都是要在建筑設計營造的環境中使用的。因此工業設計師需要通過現代建筑設計了解現代人的生存、生活方式和他們的思想情感,這樣才能設計出真正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參考文獻:
人居環境科學導論,吳良鏞,中國建筑工業出版,北京,2001年10月,第一版
文章標題:人居環境科學的開放性系統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ligong/jianzhusheji/3165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