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機械論文 發布日期:2022-03-16 09:42 熱度:
現代農業是以農業裝備為基礎的農業,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物質基礎和主要標志[1]。近年來,由于人力成本逐年提高,農村的增收壓力逐年增大,降低勞動力成本,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已成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目標,而農業機械化愈來愈成為實現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重要手段。新疆作為我國農業大省,地域面積廣闊,具有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有利條件,農機保有量、農機利用率均已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然而,受經濟、地形、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新疆各地州各縣市之間的農業現代化程度不均衡,差異較為明顯,因此對其農業作業機械化進程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論。近年來,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我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現代化取得了迅猛發展[2]。然而,庫車市農業機械化在發展過程中其農機具配套比例、作業基礎環境、操作人才培養及社會化服務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這導致庫車市農業機械化水平近年來雖然有了長足進展,但仍落后于全國水平。因此,本文從庫車市農業機械結構、農機社會化服務與農業機械化條件等方面著手,分析了庫車市農業機械化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以期為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供幫助。
1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現狀
1.1庫車市農作物種植情況
截至2019年底,庫車市農作物播種總面積17.49萬hm2[3],其中棉花播種面積12.07萬hm2,為庫車市主要種植作物,占庫車市作物播種面積的69.03%。小麥與玉米(含青貯玉米)為庫車市另兩大主要種植作物,其播種面積分別為2.35萬hm2與2.07萬hm2,占庫車市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25.19%。
1.2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發展情況
近年來,庫車市依照國家、自治區及地州的相關政策,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與農業現代化發展,增加農機擁有數量與總動力,推進農業生產全流程機械化,支持引導農機社會化服務,改善農機作業條件,加強農機人才引進與培養,極大地推進了市域內農業機械化進程。1.2.1農機擁有量及總動力增加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庫車市農業生產機械化發展迅速,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程度初步達到79.05%[3]。如表1,截至2019年12月,庫車市農業機械總動力達44.44萬kW,較2015年增長42.30%,年均增長2.64萬kW,拖拉機擁有量12570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擁有量6080臺,較2015年增長27.52%;配套農具擁有量由57864套增至61123套;聯合收獲機擁有量455臺,采棉機103臺,較2015年增幅均在20%以上。農機總動力及拖拉機保有量顯著增加,高性能采棉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業機械增量明顯,農機裝備水平的提高推進了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的進程,極大地改善了庫車市農業作業條件。1.2.2農業生產全流程機械化上升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庫車市的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穩步上升,農機應用逐漸普及,農業機械化生產由單一環節向全流程應用穩步推進。如圖1,2015~2019年,庫車市農業耕地機械化水平由53.29%上升至78.12%,播種機械化水平由47.61%上升至69.24%,收獲機械化水平由45.28%上升至63.50%。庫車市在主要糧食作物的耕地、播種、收獲等重要環節的農業機械化應用推廣逐漸普及。農機作業規模逐漸擴大,機械化水平穩步提升。農業機械技術的應用步伐加快,進一步加大了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生產的推廣運用,有助于實現機械化助農增收[4]。1.2.3農機社會化服務不斷發展創新近些年,庫車市政府不斷推動農機社會化服務進程,從政策支持、專業培訓、交流引導等方面推動農機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等的發展。鼓勵農機服務組織擴大服務規模,提高社會化服務的專業程度[4]。截至2019年年底,已有10家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在庫車市工商行政部門登記,基本上覆蓋了庫車市全部鄉鎮。同時,庫車市政府積極發揮平臺作用,推動農機合作組織與設備廠商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擴大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與服務范圍。積極推動農業服務創新機制,引導農機合作社開展農機跨區作業、農業生產訂單式作業、農業生產托管等的服務,以促進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發展,享受農機化發展的紅利。以庫車市牙哈鎮漢族農場為例[5],該農場為實現統一管理與統一作業,成立了采棉機農業專業合作組織。根據土地實際情況,農民將土地入股合作組織,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有利于大型農機具的使用。此外,通過加大財政補貼力度,通過落實政府支持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的金融支持政策,使農機合作組織能夠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進一步促進了農機合作組織發展。
2庫車市推進農機化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綜上所述,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呈良好態勢,農機保有量及總動力顯著提升,農業機械應用率提高,農機社會化服務更加合理。但由于庫車市前期農業機械化基礎較為薄弱,種植面積較大而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故近年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多為旨在滿足基本生產需求以及縮小與其他縣市差距的基礎性增長。在近年來農業機械化與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農機裝備結構不合理,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業基礎作業條件不完善與農機人才缺失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步伐。
2.1農機裝備結構矛盾明顯
庫車市在農機擁有量與裝備水平等方面都有了較大提升,但農機裝備存在明顯的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在大型農業機械與配套農具供需失衡、主要作物種植規模與配套農機數量不平衡、新型農機更新換代的矛盾。這導致在主要作物的生產方面,庫車市現有農業機械化水平仍不能完全與農業生產規模相匹配。2.1.1大型農業機械與配套農具供需失衡。近年來,庫車市農業機械化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然而現代農業生產對大型農機及配套農具的需求十分巨大。為適應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依據大型農業機械對農業生產的效率提升效果進行分析,庫車市的大中型農機具的保有量、裝備量仍需進一步提升。如表2[6-8],庫車市農用拖拉機擁有量12570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6080臺,大中型拖拉機占比48.37%。雖然高于國家平均水平的19.79%,但與大規模農業發達的先進縣市,如黑龍江蘿北縣(74%)相比,仍有相當的差距。庫車市僅有680臺為80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機,且其中40%為超期“服役”,實際生產作業中難以保證作業質量。在大中型配套農具方面,庫車市目前保有大中型配套農具8400臺套,與農用拖拉機的配套比約為1:1.2,距合理配套比的1:3尚有較大差距,配套農具多為老舊型號產品,缺乏科技含量,功能較為落后,難以滿足農機化推廣發展的要求。與能耗較高的老舊的中小型農機及配套農具相比,大型拖拉機及大中型配套農具的比例偏低,且作業效率高的復式機械數量相對較少。因此,庫車市仍需采取進一步措施提高農機作業水平和作業標準,以適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與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2.1.2主要作物種植規模與配套農機數量不平衡主要作物種植規模與配套農機數量不平衡是當前庫車市農機裝備結構的另一矛盾。庫車市小麥種植面積23500hm2,聯合收獲機擁有量為455臺。同比東部小麥主產區江蘇省溧陽市,2019年小麥播種面積22660hm2,聯合收獲機擁有量929臺[3,8]。相較于東部農業機械化較發達地區,庫車市在生產機械化程度方面仍有較大差距。棉花、小麥、玉米作為庫車市主要作物,與其配套的農機具數量嚴重不足。2.1.3新型農機更新換代的矛盾。隨著農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及農業生產全流程機械化作業需求的不斷提高,對新型農機的需求日益提高。由于庫車市農機新技術的推廣力量較為薄弱,一些在東部地區已經廣泛使用增產顯著的農機技術,如棉花高速插秧、免耕精密播種等在庫車尚未普及利用,農民對新技術的認知和接受程度較低,這也制約了庫車市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9]。
2.2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
2.2.1服務多樣性有待提高。受農機裝備的限制,庫車市域內現有的農機專業合作組織的規模較小,提供農機社會化服務的能力欠缺。目前,農機合作社的服務領域包括棉花的機耕、機播和機收,提供的服務相對單一。在農機社會化服務方面,農產品初加工和設施農業機械化生產服務未得到有效覆蓋。據統計,農閑時節90%的農業機械處于閑置狀態,不能得到充分利用。2.2.2經營規模難以擴大。農機專業合作組織主要由當地農機大戶、農機專業操作人員與從事農業生產人員組成,而合作組織農機具則主要來源于成員攜帶的以及使用合作組織的資金購置的機具[10]。由于大型農機具價格高昂,即使近年來國家推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但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購置。如庫車市惠農聚鑫棉花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大中型農機具的購置一定程度上依靠市級的補助資金。資金的短缺限制了農機合作社對大中型農機具的購置,成為了制約農機合作社進一步發展的阻礙。2.2.3農機合作組織運營不理想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作業規模有限,輻射面積較小,組織化經營程度不高,與有專業化、集約化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難以開展跨區和訂單作業。
2.3農業基礎作業條件有待提高
現階段,庫車市農機維修難等問題較為突出,市域內維修能力不足以匹配快速增長的農機數量。目前庫車市域內農機維修站點較少,維修能力不足。當農機發生故障時,由于維修力量不足,農業機械不能得到及時維修和保養,導致農機無法下地作業,作業效率大幅下降。
2.4專業技術人才較少
隨著農業機械設備的普及與新型農機的發展,市場對農機操作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農機化專業人才數量不足、質量不高是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阻礙。截至2020年底,庫車市農村從業人員中71.62%為初中以下學歷,其中8529人未接受過學校教育,大專及以上學歷者僅僅占3.18%。多數農村從業人員由于知識和技能匱乏,在農業機械化推廣中逐漸處于邊緣位置,使得富余勞動力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抑制了庫車市農民收入的增長。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進城務工,務農人員中老年人所占的比重逐漸增高,導致農機操作人員隊伍老齡化嚴重。而年齡較大的從業人員大多缺乏中高端農機的操作能力,導致農機具的使用效率降低,阻礙了農機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利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3發展對策
針對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根據目前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提出了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對策,為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幫助[9]。
3.1大力推廣新型農機裝備,提升農機科技水平
根據目前農業機械的發展現狀,為了解決農村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問題及轉變粗放經營模式,應通過加大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新技術和農機新產品的推廣運用,尋找適合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方向,將農業機械化和集約化相結合,通過推廣新機械和新技術促進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發展[11]。在大力推廣新技術、新產品的同時要加強科技創新,加大創新力度,將科學技術與傳統農藝相結合,區域特殊地形與特色種植相結合,在創新實踐中普及農機知識,提高涉農科技,降低能源消耗,推動農業機械化高效發展[12]。
3.2推進庫車市農機合作社的社會化服務發展
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夠推動農業機械化更好的發展,放大農業生產機械化產生的效果。要在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與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過程中積極推動庫車市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多元化、多經營模式發展。加快中小型農機具的租賃服務,可有效提高合作組織農機的使用效率;要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模式,如訂單作業,承包作業等,推動農機專業合作社進一步市場化與規范化。
3.3優化庫車市農機裝備結構,加快庫車市農機作業的基礎建設
針對目前存在的大型農業設備較少、高端農機缺乏等問題,可在做好庫車市現有農機具普查的基礎上,根據庫車市現有農機具的結構特點、分布情況、使用狀況及各地區的經濟狀況等科學地制定庫車市的農業機械、農業裝備的結構改善方案,提出優化的調整內容,其次,可加強市域內農機具維修站點的建設,提升市域內農機具維修能力,推進完善庫車市農機作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機作業的環境,解決農機“下田難”的問題。
3.4加強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的人才培養
針對庫車市農業機械化人才短缺,勞動力老齡化等問題,可通過人才培養與人才引進并行的方式開展農機專業操作人員的培養工作,進行農機理論教育、農機具實際作業操作和農機示范推廣的綜合培訓,建立多支具有較好的農機操作技術和農機應用理論的團隊。同時,可聯合疆內農機制造企業、農業科研單位與高校開展如資深技術人員深入一線教授農機操作、農機科研人員進行新型農機介紹推廣、農機維修操作培訓教學等活動,多方面提升庫車市域內農機操作人員的整體技術水平[4]。
4結語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庫車市農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但仍存在農機結構不平衡,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基礎作業條件落后與人才短缺等問題。因此,建議當地政府部門與農機合作組織、農戶共同協作發展,優化農機結構,提升農機質量,同時更高效地發揮農機社會服務作用,建立高效的人才培養與引進政策,使庫車市農業機械化得到進一步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庫車市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淺談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建議》來源:《新疆農機化》,作者:張振國 趙敏義 吐瑪力斯·吐爾洪
文章標題:淺談庫車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建議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ligong/jixie/47976.html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48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30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4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42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30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的海量職稱論文范文僅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使用!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