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偷偷伊人-色偷偷综合-色无五月-色香蕉影院-色亚洲影院

農業論文發表期刊投稿巴馬縣石山區良種玉米推廣實踐研究

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05 16:34 熱度:

   摘要 以東山鄉、西山鄉為例,對2007—2012年巴馬縣石山區良種推廣實踐進行深入總結,指出提高良種推廣率可改善石山區農民群眾種植習慣,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對巴馬縣石山區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 農業論文發表期刊,玉米,良種推廣,廣西巴馬,石山區

  巴馬縣地處廣西西北部,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全縣103個行政村中,有49個行政村地處大石山區,自然環境惡劣,農業基礎設施落后,生產條件較差。東山鄉和西山鄉共轄24個行政村,人口3.01萬人,全部地處石山區,2個鄉總耕地面積1 153.3 hm2,除63.3 hm2是水田外,其余都為旱地,主要種植作物為玉米。一直以來,東山、西山兩鄉大多數農戶在生產中都是以老品種玉米為主,管理粗放,產量低。2007年,筆者參加了縣里組織的調查隊,針對這2個鄉鎮的“三農”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1]。據調查數據顯示,東山鄉玉米推優率為20.8%,西山鄉玉米推優率為59.4%,分別比全縣平均水平低65、27個百分點。2007年,東山鄉人均有糧144.7 kg,西山鄉102.6 kg,只占全縣人均有糧數的54.5%和38.7%;東山鄉農民人均純收入為778.6元,西山鄉為630.1元,僅占全縣平均數的48.8%和39.5%,均達不到全縣平均數的50%。可見,由于地處石山區,自然環境惡劣,生產條件差,東山、西山兩鄉農民群眾普遍缺糧缺錢。

  2007年,巴馬縣黨委政府做出了實施東西山扶貧解困工程的決策。農業部門切實履行部門職能,積極組織實施以推廣優良玉米品種為主要內容的“種子工程”,對石山區貧困群眾購買優良玉米品種實行補貼制度[2-3]。作為技術服務部門,要推動“種子工程”的順利實施,積極深入生產一線,搞好玉米良種種植示范推廣工作,為促進石山區群眾增產增收提供技術保障。

  1 巴馬縣石山區良種玉米推廣的主要做法

  1.1 對困難群眾進行全額補貼

  2007—2012年,巴馬縣財政共撥專款413.5萬元,按用種22.5 kg/hm2的標準,對石山區農民群眾推廣良種玉米進行全額補貼,累計推廣良種玉米7 440 hm2·次,其中東山、西山鄉5 047 hm2·次(表1)。

  1.2 大力開展高產示范創建工作

  為確保“種子工程”的深入實施,6年來,技術指導保障組成員全程參與了石山區良種玉米推廣的高產示范創建工作,結合農業部糧食(玉米)高產創建、廣西區“多播一斤種、增收百斤糧”高產創建等活動,于2007—2012年在東山鄉弄謨村13.33 hm2、優雅村13.33 hm2、江團村13.33 hm2、文錢村13.33 hm2、弄謨村20.00 hm2、卡橋村13.33 hm2和西山鄉福厚村20.00 hm2、林覽村33.33 hm2、巴納村20.00 hm2、合樂村26.67 hm2、加而村13.33 hm2、福厚村66.67 hm2創建良種玉米高產示范片(點),總面積266.65 hm2,均取得成功,起到了樣板示范作用,以點促面,推動巴馬縣石山區“種子工程”的順利實施。

  1.3 加強農民科技培訓工作

  圍繞實施“種子工程”需要,立足培養新型農民,從提升農民群眾科學種植技術入手,認真制訂培訓計劃,有序開展石山區農民科技培訓工作。6年來,投入縣、鄉農業技術力量120人次,對東山、西山兩鄉勞動力進行輪訓,通過舉辦培訓班、召開培訓會、現場培訓、播放技術光碟等形式,累計培訓農民群眾1.5萬人次,培訓內容涉及玉米地膜覆蓋、間套種、測土配方施肥、免耕栽培、病蟲綜合防治等技術,使他們掌握了相關技術,逐步形成了縣、鄉、村3級技術服務體系,為石山區玉米良種推廣提供了堅強的技術保障。

  2 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

  2.1 玉米地膜覆蓋種植技術

  由于石山區耕地以坡地、石縫地為主,土壤保水性能較差,易干旱,著重推廣了玉米地膜覆蓋種植技術,由于該技術可操作性強,保水保溫作用顯著,得到了巴馬縣石山區農民群眾的認可和推廣,全縣石山區玉米高產示范片全部采用地膜覆蓋種植技術,面上累計推廣4 900 hm2·次,占總面積的65.86%,為實現石山區玉米增產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2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2007—2012年,巴馬縣結合國家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的實施,將石山區作為重點區域,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土壤采樣、土樣檢測、田間試驗等工作,在東山、西山兩鄉完成土樣采集313個,土樣分析化驗313個,研究確定配方9個,為2個鄉近萬戶農戶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服務,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3 866.7 hm2,實現節純肥量48 kg/hm2,節本增收690元/hm2,總節本增效近270萬元,體現了良好的效果。同時,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開展,改善了玉米品質,減輕了石山區農業面源污染,促進了石山區生態農業的迅速發展。

  2.3 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由于巴馬縣石山區石縫多,非常有利于玉米黑毛蟲的隱藏、化蛹及安全越冬。因此,黑毛蟲防治是石山區良種玉米推廣過程中最主要的任務之一。通過認真研究防控措施,深入開展技術培訓,組織農民群眾建立統防統治機制,并采取消滅蟲源、堆草誘殺、毒餌誘殺,組織農民群眾人工捕殺、藥劑噴殺等綜防技術措施,將病蟲害造成的損失減少至最低限度,確保玉米生產安全[4]。

  3 取得的成效

  巴馬縣在石山區開展玉米良種推廣的一系列舉措,加之配套了一系列技術保障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各年度示范點測產驗收結果見表2,可以看出,巴馬石山區(以東山、西山兩鄉為例)玉米良種平均單產最高年份達6 175.20 kg/hm2,最低年份4 239.45 kg/hm2,增幅最高年份為45.29%,最低年份為20.24%。通過推廣玉米良種,6年來為東山、西山兩鄉石山區農民群眾累計增產玉米6 775.5 t,實現產值1 431.51萬元,農民群眾年人均增收近200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4 結語

  實踐表明,在石山區實施良種玉米推廣,基本上解決了石山區群眾的溫飽問題,使東山鄉、西山鄉群眾的農業生產習慣得到根本轉變。同時也進一步優化了巴馬石山區農業產業結構,有力推動了石山區群眾增產增收,值得借鑒推廣。

  5 參考文獻

  [1] 劉愛莉,燕春霞,萬麗,等.鳳縣玉米品種演替及良種推廣對策[J].吉林農業:學術版,2011(4):177-178.

  [2] 史小軍.對加快商洛市玉米良種推廣的思考[J].種子科技,2011,29(12):10-11.

  [3] 凌源市農村經濟委員會.完善玉米良種補貼的供種方式和補貼方法[J].新農業,2008(10):13-14.

  [4] 劉海新.陽信優質專用玉米良種補貼到戶[J].中國牧業通訊,2007(13):32-33.

文章標題:農業論文發表期刊投稿巴馬縣石山區良種玉米推廣實踐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nongye/gongcheng/25546.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一级片网站 | 男女在线观看啪网站 | 成人夜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免费观看黄色a一级录像 | 久草2| 久久优 | 国内精品小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欧美精品blacked中文字幕 |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福利入口在线观看 | 欧洲美女大片免费播放器视频 | 成人a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 欧美一级特黄一片免费 | 精品国产电影 |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 久草黄色|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男 | 日本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 久草福利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不卡 | 欧美人成毛片在线播放 | 国产高清厕所盗摄视频 | 亚洲夜色夜色综合网站 | 美日韩一区二区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 尤物在线影院点击进入 | 亚洲 国产 日韩 欧美 | 亚洲黄色片一级 | 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 午夜精品久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99 | 91全国探花精品正在播放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午夜 |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 | 久久综合网久久综合 | 曰曰碰天天碰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