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12-25 10:29 熱度: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蔬菜的品質越來越重視,高山蔬菜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特點,本文主要探討高山蔬菜產業發展優勢及意義。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月刊)創刊于2002年,是由山西農業大學主辦的學術刊物。本刊辦刊宗旨是: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著重政治、經濟、教育管理和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以及山西人文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社會科學規律,為促進高等院校學術交流,促進文理交融,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服務,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編輯方針是: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求新,求實,求活,求特。
高山蔬菜作為山區農業主要經濟作物調整農業內部結構,會改變過去農業單一種植糧食作物的模式。高山蔬菜種植面積形成規模后,基地與冷藏、包裝、加工配套,形成產業鏈,實現產業化和經營規模化,形成地方特色經濟,成為地方農業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此外通過高山蔬菜的規模化開發,還可以顯著改善當地交通運輸、通訊等條件,可由蔬菜銷售帶動其它農產品的銷售;通過開發高山蔬菜,使農民種田的科技意識得到增強,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信息及商貿等多方面事業都得到發展。
我國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湖北的火燒坪、浙江的云和是典型代表)開始規模化的生產高山商品蔬菜。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重慶、貴州等省市近500萬畝,產值逾70億元,已成為我國夏較季無公害蔬菜供應的新亮點。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高山蔬菜,是指利用高海拔區域夏季的自然冷涼氣候條件,在高山(海拔1200m以上)、半高山(海拔800~1200m)可耕地上,生產的夏秋季上市的天然反季節商品蔬菜。高山種菜自古有之,但傳統的種植方式是零星的、粗放的、山區農民自種自食的栽培形式。傳統的高山蔬菜品種主要有蕓豆、馬鈴薯、生姜、山在藥、魔芋、白菜、蘿卜、山黃瓜等野蔬菜。
一、高山蔬菜具有鮮明的產業發展優勢
1.低成本,無公害,品質優
綠色食品系指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食品。開發高山蔬菜是發展我國夏季無公害綠色食品蔬菜的理想途徑,這一途徑能夠充分利用高山“天然冷庫”的自然氣候條件及優質生態環境,實現山區的“無公害”、“反季節”特點,與山區的“生態”、“效率”優勢的有機結合。具體地說,利用高山可耕地發展綠色食品蔬菜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得天獨厚的條件:
(1)利于生長得條件。由于6~9月份的高溫、暴雨及相伴而來的病蟲害,使廣大低山平原地區蔬菜 (尤其是喜冷涼蔬菜)的生長環境條件變得惡劣,蔬菜生產成本提高,質量與產量下降。而此時海拔800~1600m的高山地區日均溫度僅有15℃~25℃,土壤疏松,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酸堿度適中,非常適合蔬菜(尤其是喜冷涼蔬菜)生長,病蟲害也少,生態環境保護較好的高山基地蔬菜生產基本不使用(或很少使用)農藥,是低成本發展夏季天然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的理想場所。
(2)不受污染的條件。高山可耕地遠離城市,山高人稀,空氣清新,水和土壤無“三廢”污染,是一方未被污染的凈土,各類蔬菜作物的生產基本都能達到無公害綠色食品標準。在很多地方,高山蔬菜已成為無公害的代名詞。
2.天然反季節,市場好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特別是90年代以來,隨著全國性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我國的蔬菜產業獲得了快速發展,尤其是隨著平抑蔬菜市場淡季的需求的提高,各類反季節蔬菜如“春提早”、“返秋”、“秋延后”等,得到了最快的發展。但要看到,所有這些反季節蔬菜都是在逆境下生長,植株生長虛弱,抗逆性差,病蟲為害嚴重,蔬菜生產靠的是大量化 學投入品的過度使用以及大棚和遮陽網等實施來實現蔬菜產 品的錯季節供應,不僅成本高,而且效果差。而高山蔬菜是利 用夏季高山區域天然的冷涼氣候條件,在適宜季節(“順境”下)生產錯季節蔬菜產品,蔬菜植株自身生長健壯,抗逆性強,病蟲為害少,因此高山蔬菜生產屬于天然反季節蔬菜生產,不僅成本低,而且效果好,產品市場競爭力強。
3.致富山區農民,效益顯著
我國高山蔬菜主產基地基本分布于貧困山區,高山蔬菜產業是難得的一個穩定致富山區農民的山區朝陽特色產業。實踐證明,利用山區資源發展高山蔬菜是一條使高山農民脫貧致富的道路,湖北省長陽縣火燒坪鄉就是一個例子。火燒坪鄉地處海拔1800m的高山地帶,全鄉共9800人。1985年人均純收入僅為54元,1986年該鄉發揮高山獨特的氣候優勢,開發高山蔬菜,2005年全鄉共發展蔬菜面積5萬畝,蔬菜收入1億元,人平10204元,被稱為“湖北高山第一鄉”,闖出了高山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新路子。該鄉中許多高山蔬菜專業村不斷涌現出十萬元戶、百萬元戶甚至千萬元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高山蔬菜生產周期短,見效快,并迅速發展成為地方農業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不僅在解決華中、華南、華東大中城市夏秋時節無公害蔬菜供應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高山地區農民提供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同時高山蔬菜作為主導產業形成規模后,還有力帶動了基地與冷藏、加工配套形成產業鏈的延伸,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高山蔬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種子、農藥、肥料、農膜等生產資料的銷售,帶動了工業產品的銷售,帶動了運輸業的發展,帶動了賓館住宿、餐飲業等服務業的發展。每年生產、轉運、冷藏加工、包裝、銷售等環節的第三產業可吸納數萬人就業。高山蔬菜產業的發展有利于在山區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別,有利于山區的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的建設。
二、發展高山蔬菜生產的現實意義
高山蔬菜栽培的區域、生產季節和產品上市時間和平原地區都有所不同,發展高山蔬菜具有其特殊的意義。
1.高山蔬菜產品彌補蔬菜“秋淡”市場不足,是我國避災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方面由于我國長城內外及周邊地區受季風氣候影響,周期性的蔬菜供應的兩大淡季——“春淡”和“秋淡”期間蔬菜市場供應相對緊張,此時高山蔬菜產品能很好地彌補蔬菜“秋淡”市場不足,在穩定菜價上發揮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夏秋時節常常是我國農業自然災害的多發時段,每年的洪澇水災、蟲災旱災、臺風冰雹等時有發生,而此時正值高山蔬菜的主產期,實踐證明,高山蔬菜在幾次大型自然災害時期對保障市場的蔬菜供應都起到了關鍵作用。
2.高山蔬菜基地是我國夏秋時節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戰略資源,是優質農產品生產和節能低耗型生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保障蔬菜食品安全已成為蔬菜生產的最重大課題,而現有階段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們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在冬季由于蟲害較少和棚膜覆蓋作用還相對容易實現,但在高溫多濕和病蟲普發的夏季,能保障蔬菜食品達到無公害的有效手段卻不多,至少是成本很高。
3.山蔬菜產業是最具出口潛力的外向型產業,是創匯農業的一部分
高山蔬菜產業的最根本優勢在于能在高溫季節為高氣溫區域提供優質廉價的喜冷涼蔬菜產品,其產品市場是每年6~9月份山下的高溫市場區域,此時我國大部地區是高山蔬菜供應穩定的目標市場(該區域基本消費人口12億以上),此外由于高山蔬菜的優質無公害,高山蔬菜在港澳臺日韓等地出口量與日俱增,只要在高山蔬菜的采后處理方面的技術跟上,高山蔬菜的出口潛力是廣闊而巨大的。
4.高山蔬菜作為幫助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區域性優勢產業,是帶動山區三產業發展和促進山區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推進器高山地區和半高山地區歷來比較貧窮,交通落后、信息閉塞,冬季氣候寒冷,溫飽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高山蔬菜產業在這里的興起,可使這里的農民的劣勢變為優勢,利用夏秋溫涼氣候特點開創出致富新局面,高山蔬菜產業已成為山區的特色產業,是高山農民脫貧致富的好門路。
特別是蔬菜產業化形成后,可以增加很多就業崗位,搞活第二、第三產業,推動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文章標題:高山蔬菜產業發展優勢及意義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nongye/gongcheng/3744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