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10-22 10:16 熱度:
隨著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和人們對自然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河道治理中傳統的護坡技術所存在的弊端日趨顯露,對河流水生態功能與社會服務功能的提升產生嚴重的制約。因此,綜合考慮生態環境、人文景觀和形態布局的河道生態治理逐漸引起工程技術人員的關注。當前,我國部分河道治理中生態護坡技術得以充分地應用,將傳統的人工材料與林草植被相結合用于河道治理的案例較多[1-4]。例如,紹興市通過大規模綜合治理河流水系,以“水清、景美、岸綠、流暢”河流為現代化水系建設目標,在水生態保護與現代化水系建設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上海浦東區河道治理項目將生態理念滲透至工程管理、施工、設計等每個環節,遵循因地制宜、生態治水的原則,對河道水系實行水邊栽植物、多樣化水流、河岸與邊坡種植林草等護岸形式,為重塑江南水鄉風光和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成都府南河整治項目將文化、生態、綠化、交通、排水、防洪融為一體,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環保和社會效益。近年來,人們對河道景觀、自然環境、水文化等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防洪、排澇治理理念逐漸轉變為安全、舒適、優美型近自然水環境觀念。
1河道治理生態護坡技術
1.1傳統的護坡技術
傳統的河道護坡技術比較注重河流的排水能力,一般利用流水的排導功能沖刷攜帶污染物,采用混凝土或漿砌石改建河道護坡形式,以達到加固穩定岸坡及保持河道順暢的效果。通過硬化處理可以提升河道水流和岸坡的穩定性,工程中常用的方式有兩種:其一,為確保水力沖刷下岸坡不發生傾覆對邊坡澆筑混凝土;其二,為保護岸坡穩定性利用石材的強固化作用,將人工石材漿砌至坡體之上[5]。
1.2生態護坡技術
河道生態治理為提升水資源承載力與恢復水生態環境的有效方法,為建設濱河宜居城市、打造綠色生態河流及推動水生態文明發展的根本途徑[6]。將生態植物材料與工程措施相結合或者利用生態型的植物,來保證河流沖刷時岸坡穩定性及完整性,這也是實施生態護坡的關鍵。生態學、水力學、水土保持學、水文地質學等為生態護坡技術的理論依據,通過實施植物與工程措施形成良性循環、綠色生態的護坡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生態工程自我修復、自我組織和自支撐功能達到邊坡生態修復、抗滑動、抗沖蝕目的,實現生態環境、人類社會、河道治理與水資源的協調統一,減少洪澇災害與坡面水土流失,改善自然環境與小流域氣候的目標。因此,生態護坡工程屬于一個涉及動植物與微生物的綜合系統[7]。一般地,工程中比較常用的生態護坡技術主要包括:1)混凝土預制磚護岸:采用混凝土預制而成的一種存在大量連續空隙且具有抗壓強度的空心磚護坡,此種護岸模式的透水、透氣性較好,可以將草、灌植物播種至空隙內以形成近自然的生態護岸,從而達到凈化水質和保護堤岸不受侵蝕的目標。2)堤岸栽植植物防護技術:該技術可以改善河流水質和減少堤岸硬質感,營造的小氣候條件為河流水生植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其主要做法是在河道底固定堆砌填裝種植土的編織袋,以供植物生長。3)石籠護岸:將種植土、碎石等裝入柳條、噴塑鐵絲網或鍍鋅籠內,結合植物碎石堆砌成砌體擋土墻或臺階狀護岸,由此增大河岸的生態性與穩定性,對于塊石缺乏而沙子或碎石來源廣泛的區域,石籠護岸具有較強的適用性與可行性。4)石材-木樁復合型護岸:為保證護坡安全性與穩定性于坡底實施生態混凝土護岸,同時為滿足水生植物生長創造較好的空間,將卵石或礫石放置于木樁框架內以防護坡面上部結構,此類生態護岸結構融合了凈水、景觀、親水等功能。
1.3生態護坡與傳統護坡的區別
傳統的硬質式護坡在增強岸坡穩定性與河流行洪能力的同時,也會對水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且此種護坡的造價往往較高。采用硬質性護岸材料會改變河道的自然屬性,降低對地下水的補給及水陸系統的能量物質交流,對水生物種棲息環境產生破壞;此外,各類污染物因無法被硬化裸露的護岸過濾吸收,在徑流作用下被排入河道產生污染;河道裁彎取直將明顯增大水流速度,從而使得水力沖刷河底和河岸的能力大大增強[8]。河道治理工程存在的主要矛盾是行洪安全與生態需求,針對傳統護坡存在的不足生態護坡逐漸得到廣泛的應用。結合岸坡實際地質條件和不同的河道治理狀況,在創造良好生境條件及達到生態需求的情況下,生態護坡還可提升岸坡的抗沖與防洪能力。
2生態護坡技術的應用分析
大凌河某河段治理工程有一高坎岸坡,前期護坡設計選用了傳統護坡形式,該傳統的護岸模式對水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破壞,無法滿足人們對河道景觀、濕地生態和自然環境的要求。因此,施工方和設計方考慮將工程措施與自然植被相結合,合理設計生態護岸模式。
2.1生態砌塊擋墻護坡
RXP生態砌塊具有節約土地面積、操作方便和施工速度快等優點,結合RXP生態砌塊的特點以及治理河段的地質條件,考慮到C25混凝土已經澆筑至擋墻底部,所以可繼續澆筑成厚10cm、寬60cm的基礎。然后選用RXP280-10型主砌塊、RXP300-100型生態砌塊分別對頂層與中間層、基礎層處理,并將土工格柵鋪墊至擋墻背后坡面,為增強巖土體之間的摩擦力利用單項聚丙烯土格柵作為施工用土工格柵,逐步壓實過程中應確保此處壓實度超過90%。此外,為了能夠播種植物種子保持砌塊之間的縫隙寬度為80mm,同時為微生物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空間。最后,采用C20混凝土對擋墻頂澆筑成寬2m、厚10cm的結構。2.1.1穩定性分析設計完成生態護坡方案后,為更好的分析其穩定性采用ANSYS建模仿真運算。將計算網格劃分為2215個單元,節點數共有4670個,應變變形單元體由四邊形八節點構成。充分考慮河道治理工程相關資料合理設定邊界條件,水流水平方向的靜水壓力作為左、右邊界的約束條件,自由邊界為河道上部,岸坡底面為完全約束。合理劃分幾何模型網格后計算岸坡的穩定性,結果發現坡腳處為引起岸坡失穩的薄弱環節,其穩定性系數Fs=2.0符合工程設計要求。2.1.2生態協調性分析RXP砌塊擋墻設計預留了一定的聯通縫隙,擋墻上下砌塊之間的縫隙將進一步打通河岸的生態結構。連通狀態的水流有利于水下生物的自由活動,為水體植物的生長和微生物之間的交流傳輸創造了良好的空間,有助于維持水系統的良性循環。為遏制岸坡水土流失及美化生態環境,可以將適宜的植物栽植于RXP生態砌墻坡面處,植物的生長有助于提高岸坡的穩定性。協調使用人工燈光美化和植物體措施,將形成一個具有自然人文景觀、光影、美麗的旅游休閑場所。2.1.3成本分析每平方米的造價按照工程實際成本來換算,并且折合生態砌塊擋墻護坡的輔助性費用及機械費,該方案的最終的造價為782.57元/m2。
2.2林草植被護坡
針對河道治理中的高坎邊坡,遵循自然和諧、人水相親、宜寬則寬、易彎則彎的原則設計成植物護坡方案。為保證河流的防洪安全,岸坡上栽植固土能力強且生命力旺盛的喬木或灌木,如銀杏、水杉和楊柳等;岸坡濕地區和淺水區應盡可能選取濕生植物,結合生態學知識和土壤的物理性質可供選取的植物類型有扁干草、水蔥、香蒲、菖蒲、白蠟樹、國槐等。設計樁基礎以增強坡腳的抗沖刷能力,排樁間距5cm,樁直徑15cm,其施工工藝是將木樁打入坡腳以增大其強度,然后采用木材橫向放置于木樁上方,按照不同的景觀要求可以將木欄設計成各種形狀。為進一步加固坡腳還可在圍欄后回填土料或堆積石料,將草坪植物種植于圍欄以上坡面,同時配備木質臺階以實現多目標的協調統一,營造良好的環境滿足水生動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9]。2.2.1穩定性分析岸坡面和坡頂處交錯布置植物帶,選取的草本植物應具有發育完善的根系和快速生長的能力,以確保坡面土壤不被侵蝕為原則選取合適的喬灌植物。充分發揮植物截留雨水的功能,減少坡面的水土流失量,通過植被固土和留住水分降低水流對岸坡的沖刷。植物護坡設計方案選用樁基護腳,因此增強了坡腳的抗沖刷能力,確保了河岸的生態性和穩定性[10]。2.2.2生態協調性分析植物護坡技術能夠有效截留水分、涵養水源,有利于促進植物水分吸收和岸坡的生態協調性。這種方法具有改善生態環境和河流水質,以及增強水體自凈能力與抗沖刷的優點,此外岸坡栽植的植物還具有慣性,為動植物的生長、繁衍提供良好的空間,從而實現環境景觀美化與水質凈化、防洪治理、生態修復的有機統一,創造人水和諧、周邊環境與河道景觀有機相容的自然生態場所[11]。2.2.3造價分析單位面積的養護費、人工費和材料費為構成林草植被護坡的主要成本,此方案的綜合成本為142.525元/m2。
3結論
生態護坡技術為河道治理領域一個長期研究的熱點問題,應綜合考慮生物和工程措施,增強河流的自然景觀效果,最終打造出水環境改善、自然景觀和諧的生態型河流。通過對比分析傳統護坡與生態護坡技術,合理設計了植被護坡和生態砌塊擋墻護坡方案,從岸坡穩定性、生態協調性和成本造價等方面分析了設計方案的優勢。結果發現,生態護坡的成本較低、穩定性好且人文景觀性強,可為其他河道生態治理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蔡杰龍,楊永民,盧偉偉.生態護坡技術在廣東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應用[J].廣東水利水電,2016(7):51-57.
[2]汪洋,周明耀,趙瑞龍,等.城鎮河道生態護坡技術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5(3):88-92.
[3]趙彥偉,楊志峰.城市河流生態系統修復芻議[J].水土保持通報,2006(1):89-93.
[4]夏繼紅,嚴忠民.國內外城市河道生態型護岸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水土保,2004(3):20-21.
[5]崔國強.遼寧省河道生態治理模式初探[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4(4):48-49.
[6]李強.關于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探討[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4(6):30-31.
《生態護坡技術在河道治理的應用》來源:《水土保持應用技術》,作者:黃廣玲
文章標題:生態護坡技術在河道治理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nongye/huanjing/4407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