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11-17 13:55 熱度:
晚稻是一種生長周期長,成熟期晚的稻,晚稻米相比早稻米品質更好,口感更佳,由于晚稻自身的特性,晚稻種子發芽也比其他稻要慢一些,這樣一些農戶誤認為買到了假種子,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糾紛。
《中國水稻科學》為中國水稻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水稻學術性季刊,主要報道以水稻為研究對象的未經發表的中、英文原始論文。本刊主要刊登以水稻為研究對象的原始科研論文。為中文核心期刊,在我國農業和生物類期刊中影響因子名列前茅,被20余種國內外數據庫及檢索刊物收錄。
分析了影響種子發芽的因素,總結了晚稻種子浸種催芽過程與技術,以為晚稻種子的浸種催芽提供參考。
晚稻種子發芽率是衡量晚稻種子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農業生產中誘發種子質量糾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影響種子發芽的因素與浸種催芽技術有利于農民增產增收,促進社會和諧。
1影響種子發芽的因素
1.1種子質量對發芽的影響
種子質量主要指標包括種子發芽勢和種子發芽率。發芽勢是指在發芽試驗初期在規定日期內正常發芽種子數占供檢種子總數的百分率[1]。發芽率是發芽終期在規定日期內全部正常發芽種子數占供檢種子總數的百分率。一般來說,發芽勢高,說明種子活力強,發芽整齊,幼苗健壯;發芽率高,說明存活種子多,苗數多。根據《種子法》第四十六條和第五十一條規定,生產、銷售、進口的種子必須符合我國種用標準。目前,我國已頒布一系列強制性種子質量標準,低于國家強制執行標準的種子一般不能在生產上應用(特殊情況需報批)。其中,水稻常規種(大田用種)發芽率單項指標合格為85%、水稻雜交種(大田用種)發芽率單項指標合格為80%。
1.2水分對種子發芽的影響
晚稻種子發芽所需的最低吸水量為18%,約相當于種子飽和吸水量的60%[2]。但在這種情況下,種子發芽慢且不整齊,要使發芽良好,必須使種子吸水達到飽和程度,即種子含水量約相當于種子重量的30%左右。達到這個含水量所需浸種時間因水溫而異,當水溫30 ℃時約需35 h,水溫20 ℃時約需60 h以上,10 ℃時則需80 h以上。農業生產中播種時期因氣溫高低不同,達到飽和吸水程度所需的浸種時間長短也不相同。不同品種間,種子的吸水速率存在一定差異。此外,在催芽過程中,水分過高或過低不僅影響晚稻種子發芽的整齊度和速率,也會造成晚稻種子根芽的不協調。
1.3溫度對種子發芽的影響
晚稻不同品種的吸水速率和發芽溫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晚稻種子發芽的最適宜溫度為30~35 ℃。發芽期間溫度不僅影響發芽的快慢,對發芽的整齊度也有很大影響。當外界氣溫升高時,浸種溶液的溫度也隨之上升,根據外界氣溫和容器放置地點的不同,浸種溶液的溫度也出現不同的變化。據測試,當氣溫在30 ℃左右時,放置在室內的水溫略低于氣溫,放置在室外的水溫可達到33~35 ℃,放置在陽光下的水溫可達到38~40 ℃,浸種溫度升高必然對種子的發芽率產生影響。
2晚稻種子浸種催芽過程與技術
2.1催芽過程
2.1.1保溫催白。從開始進入催芽到露白,主要影響因素是溫度,一般30 ℃開始萌動露白,到35 ℃左右達到快而齊,但要防止溫度過高[3]。
2.1.2控溫通氣催根。露白后的種子本身發熱,應注意溫度變化,溫度宜保持在30~35 ℃,此外,注意通氣,若通氣不好,則阻礙種子呼吸作用的正常進行,影響催根。
2.1.3保濕催芽。齊根后要適當控制根的生長,促進芽的生長,確保根與芽平衡。要求根短芽壯。但要注意水、溫都不能過高,保持30 ℃左右[4]。
2.2浸種過程
2.2.1藥劑浸種。藥劑浸種是防治水稻惡苗病、線蟲病(種子帶菌)最經濟、簡易、有效的措施。按照用藥說明,做到藥量、水量、種量正確,將藥劑與水攪勻,然后將種子與藥液混勻;浸種時間要足,不少于48 h;浸種容器置放要避免日曬雨淋。
2.2.2入“發芽床”催芽。選擇好“發芽床”,用透氣性好的草囤、草墊或直接選擇稻草鋪地作“發芽床”,“發芽床”置放于避風、避太陽處,以防止風吹、太陽曝曬。選用的麻袋、稻草作保暖物鋪墊、覆蓋并用水淋濕。在遇氣溫低催芽時,可在保暖物外面采用薄膜覆蓋,應注意“發芽床”的底部不能包裹。
進入催芽前,將藥液浸好后的種子瀝起用清水淘洗干凈,去除濁水和異味,即可進入催芽。凡用溫水淋種、淘種的,溫水控制45 ℃。
催芽24 h后可作第1次種溫檢查,檢查時不要過早或全部打開,以防止溫度散失。檢查時憑手摸感溫或看種子的胚陷與飽度。露白前一般不需淋水。種溫達33~35 ℃時,種子大部分露白,這時要揭掉薄膜,同時翻動種子以達到增氧、控溫,促進根的生長。應注意最高種溫應控制在38 ℃內,露白后種子本身產生熱量,須重新檢查勤翻動,防止高溫燒種。根齊后攤薄種子淋水催芽,揭掉覆蓋的保暖物,及時淋水,并適當降溫,待芽齊后適當煉芽,以適應外界氣溫,煉芽時應避風、避太陽、保濕潤,待根長一粒谷芽長半粒谷時搶晴播種。
3參考文獻
[1] 農業部全國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作物種子檢驗員考核學習讀本[M].北京:中國工商出版社,2006.
[2] 鐘方紅,范東恩.不同浸種溫度對晚稻種子發芽力的影響[J].種子科技,2008(6):43.
[3] 王玉龍,劉榮寶,夏斯飛,等.浸種溫度和時間對水稻種子發芽率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2007(5):15-16.
[4] 郁忠英,姚云峰.浸種藥劑對不同晚稻品種發芽率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技,2008(3):332-334.
文章標題:晚稻種子浸種催芽的技術要點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402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