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09-04 09:27 熱度:
幾內亞比紹水稻常年種植面積10×104hm2,由于生產技術落后,水稻1hm2產量僅0.4~1t。為了全面提升水稻種植水平,提高生產效率,根據該國農村的現狀和政府的發展政策,中國農業技術援助項目,應該重點提升受援國農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質及農技操作技能,加大水稻栽培及配套農業機械實用技術培訓推廣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培訓與推廣,才能為農民增收提供保障,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1水稻栽培及配套農業機械實用技術培訓與推廣績效
目前,中國針對幾內亞比紹水稻種植配套技術援助項目已經使受援國水稻生產產量及質量明顯改善,經濟效益得到提升,對幾內亞比紹糧食特別是水稻及相關的栽培技術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水稻栽培及配套農業機械實用技術培訓與推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幾內亞比紹Bafata省,接受援助的Condupoer、Canposa農民協會Cabu省的Crantaba農場、已經初步形成了集水稻品種選育、良種繁育、新品種試驗示范為一體的良種生產繁殖基地,常年水稻種植面積50hm2,為全國稻區提供良種260t。專家組選育的優良品種Sabe12已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并被列為西非共同體水稻優良品種推廣名錄。還有一批從現有引進的“福稻88”“粵農絲苗”等品種中,篩選和培育出來的新的高產優質品系即將接受幾內亞比紹國家科研部門的審定。優良品種示范推廣在Bafata省Contuboel,Campossa,Abalcof,Oio省Mambonco,Manhau,Mansode,Cabu省Carantaba,CoiataCanjadude,卡謝烏省Calequisse,等四個省村11個示范點,無論直播、育苗移栽、鹽堿地壟作等各種種植方式的高產示范展示,無論旱季雨季示范種植,1hm2單產均達到5~7t。各示范點水稻種植與農業機械運用能手很多成為了當地或國家水稻生產的骨干力量。如:Bafata省Contupoer農場種田能手Lasana、Agosdo,他們由一個普通農民,一位成長為Contupoer國營農場主管生產的副廠長,一位成長為主管Bafata省的本土農業專家。Cabu省Coiata村示范點農民Mamatu,主動承包該村2hm2水稻示范田,每年雨季水稻單產5~6t,既發揮自己一技之長,又帶領周邊農民增加收入,同時為本村和鄰近幾個村提供良種,成為了那一方土地農民最熟悉的水稻專家。還有Canposa農民協會的機械運用能手Lai,從一名對農業機械一竅不通的門外漢,現已成長為Bafata省內外知名的機械維修專家,不僅自己增加了收入,還帶出了兩名徒弟。上門找他維修的農業機械的人都得預約和排隊。這些典型戶、示范帶頭戶在技術運用中,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著眼于幾內亞比紹糧食特別是水稻生產的長足發展,筆者認為:援助幾內亞比紹農業項目應當以逐步擴大糧食生產規模,大范圍提升糧食單位面積產量為中心,努力促進水稻品種潛力發揮,促進栽培技術集成發展,并且應當關注選育與推廣水稻優質高產品種、改進和推廣適用高效配套的農業機械,形成適合當地的規范化栽培技術、農業機械維修保養技術資料,不斷強化對新品種栽培技術、配套農業機械實用技術的培訓與推廣工作,才會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2水稻栽培技術及配套農業機械實用技術培訓的必要性
2.1幾內亞比紹農民受教育的程度低,科技文化素質差,新技術接受能力差
2.1.1幾內亞比紹農民的整體科技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全國80%左右人口從事農業生產,農民普遍受教育的程度低,農村當家人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5年,小學初級文化程度占16.54%,基礎教育占14.61%,初中初級占8.85%,完成基礎教育占3.49%,大學占0.23%,56.25%是文盲,無農村職業教育,農民文化程度低,不利于新技術的運用。2.1.2幾內亞比紹農業耕作方式落后農業生產幾乎無科技含量,農業機械完全依靠外國援助,且初步掌握維修保養技術的使用者不到10%。90%以上農業生產還在“刀耕火種”的原始狀態,主要依靠人力耕作,勞動效率十分低下。2.1.3新技術接受能力不高農民由于受教育的程度整體偏低,科技文化素質差,導致農民接受新技術的能力太差,有的農民甚至聽不懂國家通用語言,村與村之間溝通交流還要依靠當地翻譯,他們看不到也看不懂農業科技報紙或刊物,農事操作中也未運用農業增產技術,就連專家的言傳身教,讓他們照葫蘆畫瓢,也屢屢出現偏差。
2.2農民學習吸納科技知識自主性較差
大多數農民參加技術培訓的意識不夠,守舊觀念嚴重,學習熱情不高。不少的農民和農業機械的操作工,他們在進行農作物種植和操作、維修農業機械時,依靠過去的經驗,不能自主的去學習掌握一些新的技術、新的理念,因而勞動效率低下,農作物產量低、品質差,農業機械破損不堪、甚至癱瘓。
3水稻栽培技術及配套農業機械實用技術培訓方式
3.1實踐理論結合,開展職業教育
中國的農業技術援助項目在幾內亞比紹啟動了農作物特別是水稻試驗示范、品種選育、良種繁育、配套農業機械推廣和維修保養、農民技能培訓及大面積技術指導等工作,已經具備了實踐教學的學生校外實習基地,在此基礎上,把援助工作的重點逐步轉移到職業教育與實踐基地示范并重的工作重點上來,援外專家能有效地應用“理論實踐一體化專業教室”和校外實習基地,讓職業學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員的綜合職業能力。
3.2援助項目帶動,現場指導推動
對于水稻栽培技術及配套農業機械實用技術,應當通過分片的方式組織參觀學習,現場觀摩交流與指導,進行現場的培訓、依照當地栽培模式和耕作實際,努力推行“一村一個特色”的培訓方法。向農民推廣新品種水稻栽培技術及配套農業機械實用技術中的一些實用手段、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和農業機械的操作、維修保養技巧等,使新品種農作物、新的栽培技術模式以及新的播種方法等得以推廣,并對新品種農作物栽培和農業機械使用、維修和保養過程中的一些管理手段加以培訓。通過分片培訓,現場指導,現場觀摩交流等方式,提升農民生產勞動技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援助成效。
3.3重點技術突破,促進技術普及
農民對推廣一些新技術、新品種、新的農業機械,心存顧慮,嚴重影響了農技推廣的進程,要讓農民接受,普及農業技術知識,必須有針對性地選擇那些既有相對接受能力、又有文化知識、有一定經濟實力,又想增加收入的農民,來實行重點的專業技能培訓工作,使農民掌握栽培技術及配套農業機械實用技術中的一些管理手段、病蟲害防治技術、機械維修保養技術等,把他們培養成專業大戶、典型戶、帶頭戶。在每個項目示范村培養1~2戶種植大戶和農業機械使用能手,使他們更好的起到帶動和示范作用,更有效的促進當地種植業發展。
4水稻栽培技術培訓和農業機械實用技術培訓的具體做法
4.1強化宣傳工作力度,推動科技成為生產力
水稻栽培技術及配套農業機械實用技術的培訓工作,是讓農民致富增收的有力舉措,是推動幾內亞比紹農業發展的關鍵工作。因此,通過多種宣傳手段,通過豐富多樣、高效、高速的方法,對水稻栽培技術及配套農業機械實用技術宣傳,讓農民認識到掌握這些技術的重要性,使農民擁有學習技術的良好氛圍,提高農民對農作物栽培技術、農業機械實用技術學習的熱情。4.1.1農用國家農業部、各級行政組織及涉農部門加強宣傳、落實政策幾內亞比紹國家農業易耕土地“誰開墾,誰占有”,國家不存在任何農業稅收,且國外援助的種子、農藥、肥料、及農業機械等農業生產資料向糧食產區、重田大戶傾斜,充分利用這些政策環境,宣傳種植典型,鼓勵增加投入,科學種田,同時大面積開發糧食生產基地,增加單位面積產量。4.1.2主流媒體廣播、電視等部門加強宣傳,營造輿論氛圍利用好現階段幾比國家農業部門對糧食種植業的高度重視,使越來越多的農民知曉實用技術帶來的好處,知曉種植大戶和農業機械能手創造的經濟效益,才會起到示范推動作用,才會吸引更多有理想,有知識、有能力、有眼光的農民主動參加技術培訓或職業教育。4.1.3加強資料宣傳,擴大技術普及的覆蓋面利用現代科技媒體,以國家農科院、農場、農民協會、中國農業專家組為依托,通過撰寫、編印或出版發行電子版和紙質版的農業科技書刊資料和職業教材,錄制高產試驗示范、技術指導、典型大戶種植經驗和各級發展生產、增加投入、改進設施等的視頻及音響資料,采用多種宣傳手段,讓廣大農民耳聞目睹科技增收、科技致富的典型,從而改變傳統的種植方式方法,使用良種良法,提高種田水平,逐步增加農業產出。
4.2強化職業教育,培育新型農民
職業教育既可以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又可以使學員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程度。學生回到農村后,馬上就可以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種植農作物、修電器、開拖拉機、種果樹、養牲畜等,讓這些在農村土地上生活的青年農民也有一技之長。采取短期職業培訓與長期職業教育相結合進行。在短期培訓上,主要是結合農時對農民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培訓和指導。這種培訓結合各產區的農業生產實際安排培訓內容,并且把培訓送到田間地頭,真正解決農民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長期職業教育則主要是一年及一年以上的圍繞提高農民素質的職業技術和技能培訓。在農作物栽培與農業機械實用技術培訓的基礎上,可以選擇培訓農民最需要的技能和技術,如果樹栽培、家畜養殖、電器修理等,通過專家及多媒體教學、讓學員既注重理論,更注重實踐,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加深農民對科技知識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提高。使部分農民依靠職業教育盡快成長,助推全社會職業教育的發展。
5結論
回顧水稻栽培技術及配套農業機械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只有根據幾內亞比紹國家農村的現狀和政府的發展政策,科學制定我國對外農業援助項目的實施方案,才能努力提升受援國農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質及農技操作技能,為農民增收提供保障,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黃代金,宋發菊,何寶會.雜交稻在幾內亞比紹的示范效果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000(017):17-17.
[2]朱穆君,唐章林,居朝清,等.幾內亞比紹稻谷生產考察及中國援助工作的反思[J].世界農業,2012(10):122-125.
《水稻栽培及配套農業機械探討》來源:《農業技術與裝備》,作者:鄧志榮 金云
文章標題:水稻栽培及配套農業機械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4371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