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21-01-05 09:27 熱度:
技術與動畫制作的協同應用,極大地豐富創新了動畫表現形式,將動畫視聽表現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動畫是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優秀傳統文化一直以來都是世界美術史中的璀璨瑰寶,以傳統文化元素為靈感的動畫設計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喜愛。因此,在VR動畫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是實現對傳統文化創新傳播方式,提高傳統文化傳播時代性與科技性的重要途徑。
一、VR動畫及其優勢
(一)VR動畫
VR技術即虛擬現實技術,是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重要方向。VR技術通過利用計算機及傳感器技術,生成虛擬現實環境,帶給人與傳統3D動畫不同的切身體驗。VR技術創造出一種全新人機交互狀態以及一種更加真實的沉浸式體驗,其具有多感知性,能夠借助傳感器技術,為觀眾帶來視覺、聽覺、嗅覺等多方面的感官體驗;還具有交互性特點,觀眾能夠通過動作與虛擬情境中的物體進行移動、感知,同時獲得物體觸感、重量等方面的信息,增強觀眾與虛擬情境的交互;具有沉浸性特點,能夠讓觀眾沉浸于虛擬情境中,從而獲得與真實情境相同的體驗。VR技術與動畫制作的關聯協同,極大地豐富的動畫制作內容,實現動畫高維度畫面的制作,并通過傳感技術為觀眾提供空間、氣味、聲音等方面的信息,使其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同時通過捕捉用戶細微動作,同時識別至虛擬情境中,使用戶獲得更好的交互體驗。
(二)VR動畫優勢
VR動畫與傳統動畫建模技術不同,其在諸多環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優勢。第一,在動畫劇本設計上,VR動畫不再局限于線性故事情節,動畫創作者可以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將想象空間通過三維模擬出來,然后進入到自己的創作空間中,激發創作者更多的創作靈感,并在虛擬情境中挖掘開發與用戶的互動環節,確保動畫創作與受眾有更強的交互性。第二,在動畫角色設計中,創作者可以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利用VR輸出設備及動作捕捉器等,將人的微表情、動作、神態等投入到動畫角色設計中去,從而增強動畫的真實感,用戶在進入VR動畫中后,能夠獲得更真實的切身體驗。第三,在動畫場景設計中,VR動畫打破了傳統動畫場景的單一性與局限性,以三維為場景,讓觀眾能夠置身于立體化的場景中,場景的自由度和靈活性更高,并且能夠實現場景與觀眾的互動,使觀眾能夠沉浸其中。
二、VR動畫對傳統文化傳播的創新設計
VR動畫在傳統文化傳播中發揮著獨特作用。VR動畫與傳統動畫不同,其在感官交互中具有獨特的表現形式,在制作流程上所提供的人機交互、操作與反饋相較于傳統動畫也有極大的提升。首先,在建模方面,VR動畫主要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建模,包括人物、場景等,人物建模需要神態生動,場景建模需要保留力學特征等,主要是以現實世界為基礎,進行人物與場景的模擬與重塑[1]。在實際建模過程中,需要運用三維掃描儀,對實物進行掃描得到相應的三維數據。其次,利用VR技術,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動畫中人物角色的動作追蹤與捕捉精度,并且還可以實現對人物的還原與二次創作。現階段,觀眾在體驗VR動畫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數據衣實現對觀眾動作的捕捉,通過連接觀眾動作肢體部位與計算機終端,即可實現對數據的傳輸。再次,VR動畫中,觀眾不僅可以享受直接刺激的視聽體驗,同時還可以實現真實的觸覺、嗅覺等感官體驗。通過佩戴相應的設備,人們可以對運動速度、撞擊力、眩暈感等有更加直接的體驗。同時,VR動畫還可以跟隨人的移動,完成相應的反應。通過將人的移動變化數據傳統到計算機系統,然而在根據其對虛擬空間進行即時變化,從而滿足觀眾與VR場景的互動[2]。例如,游客在游覽敦煌莫高窟時,僅僅憑借導游簡單的解說,難以深刻理解其蘊含的深刻文化內。而通過以敦煌莫高窟中的佛像與蛋雕藝術元素進行VR動畫設計,在游客游覽過程中,通過佩戴VR頭盔,身臨其境的感受經典壁畫內容,然后再加上導游的解說,使游客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其蘊含的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體會文物的文化價值,從而更有利于促進其傳承與發展。
三、VR動畫對傳統文化傳播新方式
(一)實現文化形式的二維平面向三維立體轉變
VR動畫中,通過將傳統文化元素運用三維技術進行重現,能夠帶給觀眾更加逼真立體的場景,并且運用動態演繹的形式,將文化元素表達出來。例如:在以泉州風俗民情為主的動畫片《泉州漫游記》中,其通過對泉州當地傳統文化故事的改變,利用三維技術將泉州古城繁華街市場景進行了重現,在場景中融入了當地特色的傳統文化、民族風情以及人文風貌,綜合展現了泉州當地讀個的人文景觀及自然風光。觀眾在利用VR設備進入到場景中,就能夠通過逼真的場景和動態演繹的形式,仿佛置身于泉州古街當中,從而感受其深深的“泉州味”,從而對泉州特色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與體驗。
(二)實現文化內容的單一向富媒體形式轉變
VR動畫中,可以對傳統文化內涵進行有效延伸,借助文字描述、音視頻、3D模型等,對傳統文化特色進行刻畫,從而有效降低觀眾對傳統文化內容的理解難度,提高傳統文化閱讀興趣,尤其對于年輕一代觀眾來說,能夠有效提高傳統文化的吸引力。在VR動畫中,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富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歷史建筑進行還原[3]。例如:以故宮建筑為背景進行動畫制作,觀眾通過佩戴VR頭盔,就如同穿越時間與空間,走進故宮中,跟隨著講解身臨其境地感受故宮建筑文化,感受古建筑雕梁畫棟。同時,借助VR交互工具,觀眾還可以通過觸覺感受建筑表面,自主變化方位,將視覺與觸覺有效結合起來,加深體驗。此外,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彌補在現實世界中為保護故宮文物而未對外開放,人們不能一睹究竟的遺憾。
(三)實現文化傳播的單向向互動形式轉變
隨著時代發展變化,文化環境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產生了極大的改變,眾多地方特色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土壤逐漸消失,面臨著嚴重的消亡危機。以地域性傳統特色飲食文化為例,其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往的傳統文化傳播中,以文字、圖片、視頻的展示形式,具有單一性,難以吸引觀眾的興趣。而通過VR動畫形式,則可以有效打破文化傳播的單向性,實現傳播互動。借助VR技術制作飲食制作工藝流程動畫,不僅可以在動畫情境中融入故事情節,同時還可以借助VR技術的交互功能,讓觀眾通過多感官體驗,直接沉浸到傳統飲食的制作中,從而實現與傳統飲食文化的深入互動,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4]。
(四)實現文化表達的視聽向多感官轉變
VR動畫在對傳統文化傳播中,轉變了以往以音視頻形態傳播的體驗性不足的缺點,有效實現了文化表達的多感官傳播。在VR動畫中,借助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將傳統文化的內涵通過虛擬的場景、傳統文化故事情節、可交互的互動環節以及可以體驗的傳統工藝等充分展現出來。例如:創作者可以設計VR動畫游戲,將傳統故事情節與游戲有效結合起來,將觀眾帶入到傳統故事中進行互動與體驗,從而增強其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深刻理解。如以《三國演義》故事為藍本,設計戰爭冒險類動畫游戲,觀眾可以選擇故事中的人物,以第一視角進入到動畫畫面中,體會古代戰爭場面、英雄博弈場面等,同時實現與虛擬人物的對話、互動,創新觀眾的文化體驗。
(五)實現文化接受的被動向主動轉變
在傳統文化傳播過程中,陳舊的傳播手段難以吸引受眾興趣,其多為被動接受文化傳播,導致傳統文化傳播效果較差。將傳統文化融入VR動畫中,則可以結束VR動畫的體驗性、交互性,實現受眾從被動向主動的轉變,進而提升傳統文化傳播效果。創作者在VR動畫創作過程中,可以為受眾提供沉浸式傳統文化情境。一是在內容選擇上,創作者可以將傳統文化特色融入動畫中,吸引受眾的好奇心,激發受眾的探索欲望;二是在展示形式上,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可以通過與受眾實現交互,創造與傳統文化內涵相適應的互動體驗傳播方式,設計相應的場景,為受眾提供開放的文化體驗場景入口,降低傳統文化傳播的技術障礙;三是VR動畫能夠充分滿足受眾的自我展示心理需求,創作者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創造出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虛擬現實情境,并設置能夠幫助觀眾進行自我表達與身份構建的交互模式,從而使觀眾能夠融入場景當中,進行充分的自我展示,從而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更加強烈的文化體驗[5]。新時代,傳統文化的傳播必須要利用好VR動畫這一高效傳播載體,實現傳統文化的廣泛普及,使傳統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1]蔣衛剛.數字3D動畫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0,49(04):102-103.
[2]李焦龍.淺析動畫場景設計中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20,(10):94-95.
[3]王丹,張琪.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核心價值觀——中華美德故事3D動畫系列短片推廣傳播的實踐與思考[J].藝術家,2019,(10):177.
[4]王秦,曹曉丹.“VR+動畫”時代中水墨藝術特色的構建[J].大眾文藝,2019,(14):132-133.
[5]陳劍.數媒技術下的視聽“烏托邦”——動畫《桃花源記》對傳統文化藝術的融合與傳播[J].四川戲劇,2017,(05):63-66.
作者:顧昕明
VR動畫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設計與傳播相關推薦數字媒體技術在動畫設計的作用
文章標題:VR動畫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設計與傳播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wenyi/donghua/4468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