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8-31 14:37 熱度:
我國現當代的文學作家有很多,雪漠就是當代較新的一位作家,很多文學愛好者對他的大漠三部曲都不陌生,也有一些文學家對雪漠的作品進行過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是一篇編輯之友征稿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雪漠筆下女性形象。
摘要:雪漠(原名陳開紅)是當代較新的一位甘肅省專業作家,被譽為“甘肅八駿之一”和當代文壇的一匹“黑馬”。他將自己的故土“涼州”(武威)作為創作的取材地,用靈魂和信仰向詩人展現出一幅“涼州生存現狀圖”,引起了諸多學者的關注和研究。有人把他的《大漠祭》《獵原》和《白虎關》合并稱為“大漠三部曲”,認為這三部作品串聯出中國西部乃至其他邊緣農村的生態和農民及其生活的基本情況。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加快了城市化進程,大量的農村“自由勞動力”開始涌向城市,其中不乏“鄉土女性”,這些女性人物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作家的作品中。本文將回歸“大漠三部曲”的文本,通過其中幾位女性形象的生命歷程和精神成長探究雪漠的“鄉土書寫”。
關鍵詞:雪漠,女性神祗,女性意識,生態
一、從女性神祗的選擇看作品
金剛亥母,藏文名“多吉帕姆”,是藏傳佛教的噶舉派中的一位女性神祗。修金剛亥母法可與上師相應,斷除煩惱、所知二障,啟發俱生智,調柔氣脈證無死果,降伏魔仇,設施法界,乃了脫生死的殊勝法門。金剛亥母同其他佛教神祗一樣對眾生特具悲心,她是空樂的根本,也是一切成就之源。現實中,金剛亥母洞位于今天武威新華纏山,她被當地人奉為守護神,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當地農民都會向她求助。在作品《獵原》中有一片段:“道爾吉悄聲說:‘你打聽一下,哪兒有治不生養的方子?你說,這丫頭,查時沒病,誰也沒病,可就是不生。不管娃子丫頭,生一個就成。’孟八爺道:‘沙灣那金剛亥母洞,可靈得很。有個屠漢,女人不生養,一算命說他殺生太多,叫他到亥母洞發個愿,懺悔一下不在殺生,還把用了幾輩子的刀子供在洞里。頭年四月八發愿,第二年四月八就抱上孫子了,靈得很。’”生兒育女本應遵循生命科學規律,但是人們依舊向神祈福。一方面可以看出這些農民的迂腐、迷信,另一方面可以感受到作者此處借助金剛亥母之口揭示了“因果報應”這樣淺顯的佛教思想。在《白虎關》中作者也借助金剛亥母運用了典型的佛教故事敘事結構:“遇師――入夢――覺悟”,展現蘭蘭痛失引弟后選擇了走進洞中修煉金剛亥母法,最終求得了頓悟,實現了人生的“第二次成長”,擺脫封建落后的“換親制度”犧牲品的悲劇命運。
近幾年雪漠對于佛教的研究成為諸多學者談論并研究的熱點。他一直致力于“大手印”文化的研究與繼承,并將其融入作品中。“研究作家作品中體現的精神內涵,以及作家與宗教之間的關系,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作家個人獨特的身世經歷,有時會成為作家通往宗教的橋梁。”涼州不僅是金剛亥母的圣地,又是作者的生長地。有歌謠稱嘆道:“秦川中,血沒碗,唯有涼州倚柱觀。”作者將當地風俗及宗教文化與文學作品相結合,使得讀者對于涼州有更深層次地認識,在還原作品創最的真實性的同時,更能體會當地的宗教色彩為文學作品帶來的獨特意味。涼州當地的賢孝思想就是“大手印”文化中的精髓之一,這樣的思想也在作品中貫穿始終。
二、女性意識的突出代表――瑩兒、蘭蘭
“大部分情況下,女性意識指即使女性主體意識,是女性自覺作為‘人’這一主體的‘意識’,除了具有和男性一樣‘獨立、自由、平等、博愛’等人道主義普遍內涵外,還包含有女性性別意識,女性生命意識與超越性別和自我的超越精神超越意識等。” 現當代現實生活中國女性依舊受男權制倫理的束縛,文學作品中亦是如此。那些勇于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新時代女性”都成為時代先驅的代言人。現實中關于女性地位的討論日趨激烈,就連“商亡于妲己,周滅于褒姒”這樣的歷史性問題也被重新探討著。雪漠塑造的幾位女性形象雖然只是來自貧苦的農村農民,但她們身上的光輝是不能被遮擋的。
她們的命運在一些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起初,她們都做了封建落后的父權制的奴役者。她們在家庭經濟能力無法承擔娶親的情況下被拿來“換親”,而且,兩人面對換親都沒有反抗。瑩兒面對患有“陽痿”的憨頭,面對有名無實的夫妻關系,表現得麻木;蘭蘭面對丈夫白福酗賭成癮以及強烈的重男輕女思想也一步步退讓。兩人的成長具有同步性。靈官的出走和蘭蘭女兒的死亡使得兩人開始反抗。她們走進鹽城,途中一起經歷了生死考驗,最終成為三部曲中成功地進行自我拯救的女性。在《大漠祭》中瑩兒對靈官唱了一段花兒:“雨點兒落在石頭上,雪花飄在水上,相思病害再心肺上……端起飯碗就想起了你,面條兒拉不著嘴里。”作者用這種情至深處而不由自主的脫口而出的情感獨白,大膽地袒露出自己的感情。雖然,瑩兒在父母一再施壓下選擇了死亡,但是我們認為她的死不是一種逃避,而是對于佛教主張的“萬法皆空”這一理念的呼應。她看透了生死,舍棄了命運卻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和信仰。死,成全了她的永恒。唯有此,我們才會對于“包辦婚姻”這樣落后的制度進行更加深沉的批判。
三、女性與生態的關聯――從拉姆談起
“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商業時代,愛情理想主義,多多少少能喚起人們對物質,財富,功利的質疑,填補一部分人的精神空白。”作品《獵原》中拉姆對于黑羔子的愛也是那樣純粹,直到死前最后一刻還是放不下深愛的人。她帶著遺憾閉上雙眼而留給讀者無限的惋惜。佛教教徒中只有剃度參禪者,如和尚、尼姑才是不能擁有愛情的人,所以對于拉姆這位僅僅將佛教作為自己信仰的人,當然有權力追求愛情。只是她的愛情悲劇除了使我們更多地產生一種對類似于“疤雞”、“矮個兒”這樣的打獵者的痛恨和對自身的反省。
可以說,雪漠一邊作為作品的主觀創作者,一邊作為客觀社會的審視者――他巧妙地安排小說情節的同時也冷峻地旁觀著這個現實社會。雖然作者并沒有直接捕獵者的結局進行描述,但是作為文本接受者的我們不難根據經驗進行推測。舉一耳熟能詳的例子,《西游記》中有一回:觀音院金池長老貪占了唐僧的袈裟,最終招致禍患,走向死亡。這就是佛教思想當中“因嗔貪而導致滅亡”的最典型例證。反觀我們生存的現實生活,因過度索取自然資源而導致土地荒漠化,物種滅絕等惡果足以警醒我們要盡快消除“人類中心主義”。佛說:“一切苦惱,起于貪嗔癡三種意惡,即貪欲、嗔恨、傲慢。”拉姆的死亡不僅僅是自身肉體的毀滅,也可以說是作品中象征著華夏文明哺育下的人道主義也進一步走向死亡。作者給予拉姆同情的同時,也對當代人類賦予了深沉的擔憂。
結語
在《白虎關》的扉頁上,雪漠作出題記道:“當一個時代隨著風而逝時,我搶回了幾撮靈魂的碎屑。”由此可以看出雪漠對于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中人類精神危機的擔憂。處于科技文明主導的快節奏生活中,我們不可能回歸老子提出的“鄰國想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時代。更不可能沉溺于追求《桃花源記》中的神秘而靜謐的境界。現實中絕對的靜與美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只有為自己爭取到一種“清凈”,創造出一種“真誠”,最終求得“六根清凈”。作品中的幾位女性形象:瑩兒,蘭蘭,月兒,拉姆等,成為了讀者心目中的精神領袖,我們應該借助這幾位女性形象來反思怎樣才能使得我們的心靈境界得到提升。雪漠的創作對于我們這個時代來說無疑是一劑良藥。雪漠在談及自己創作時曾說:“我只是想和自己對話。”這就說明他的文學創作是回歸到自身對佛教思想的深刻領悟。雪漠的創作被視為現當代文壇中的一朵奇葩,我們應該繼續從中汲取更多養料。(作者單位: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參考文獻:
[1]崔彥玲:近二十年女作家小說中的“鄉土女性”書寫[D].2013年5月
[2]李財仁加.《神奇瑰麗的傳說 西夏文化的寶庫――涼州金剛亥母寺》[J].中國宗教.2010(11):54-55
[3]雪漠.《獵原》[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3年10月
相關期刊簡介:《編輯之友》是中國第一個公開發行的編輯專業學術性刊物。該刊力爭反映編輯出版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最高研究水平。以編輯理論研究為中心,主要刊登編輯出版科研論文,兼及編輯工作的其他方面,努力在保持學術性的同時兼具實用性。 本刊倡導編輯科學研究、探索編輯工作規律,提高編輯隊伍素質,促進出版事業發展。
文章標題:編輯之友征稿范文雪漠筆下女性形象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wenyi/shehui/2787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