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戲劇論文 發布日期:2022-02-23 09:32 熱度:
隨著高校音樂課程創新改革持續推進,音樂教學中所涉及的藝術形式呈現出多元化特征,以音樂劇為代表的音樂資源在高校音樂教學活動中被廣泛運用,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具有積極意義。因此,高校音樂教師在推動音樂劇與音樂教學融合的過程中應側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劇欣賞能力、音樂劇的即興創作及表演能力,提升大學音樂教學的層次性和有效性。
一、音樂劇基本特點
音樂劇融合了音樂、舞蹈以及戲劇等藝術形式,是對人們藝術審美和文化選擇的一種綜合體現。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藝術審美也在不斷變化,音樂劇與時俱進,形成了《悲慘世界》《西貢小姐》等具備極高藝術價值的作品。從某種角度來說,盡管藝術形式一直有所變動,但音樂劇卻始終走在時代前沿,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藝術沖擊力較強
音樂劇所蘊含的藝術價值是不容小覷的,高水平的音樂劇能夠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聽沖擊。而且,在我國音樂劇的發展歷程中,美聲唱法的局限性被逐漸打破,具有民族特色的唱法被應用于音樂劇演唱中,形成了更加靈活、更加豐富的演唱形式,使音樂劇情感展現更加淋漓盡致、人物刻畫更加細致動人,藝術沖擊力極強。
(二)大眾基礎廣泛
除藝術價值之外,音樂劇還具有較高的娛樂性,符合大眾審美需求。因此,音樂劇的受眾幾乎覆蓋老、中、青等各年齡段的人。具體來說,音樂劇既具備專業人士所熱愛的流行元素,也符合普通群眾的音樂審美,憑借雅俗共賞的特點,積累了大量的群眾基礎。
(三)現代性特征濃郁
和我國本土的、傳統的各類戲劇藝術形式有所不同,音樂劇展現出較為強烈的現代性特征,其藝術形式不拘一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技手段被應用于音樂劇舞臺表演中,大幅提升了音樂劇的舞臺效果,提升了音樂劇的觀賞性,這也間接體現了音樂劇中所蘊含的較強的商業操作潛力。
二、音樂劇應用于大學音樂教學的價值優勢
(一)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高校音樂傳統教學模式以理論教學為主,側重向學生傳授基本的音樂理論和演唱技巧,并不重視學生的審美體驗,導致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認知始終局限于表面。而音樂劇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將會從根本上打破這一模式,其蘊含的豐富教學資源將會為學生帶來更加豐富而多元的審美體驗。
(二)開拓學生音樂視野
在傳統高校音樂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依據教材開展按部就班的理論教學,很難令學生真正對音樂藝術產生深刻的印象。但是,劇情跌宕起伏的音樂劇卻能令學生產生如臨其境的體驗,從而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促使學生獲得更加真實的音樂審美體驗,心靈產生震撼,獲得藝術與情感的熏陶。
(三)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作為一種以綜合性著稱的藝術形式,在賞析和參演音樂劇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深化對文學、戲劇表演等領域知識的學習,同時也可以有效塑造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社會綜合實踐能力,推動學生各項素養的均衡發展。
三、大學音樂教學中音樂劇的應用方向
(一)創新音樂教學方法
音樂劇資源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本就是高校音樂課程的創新探索。在音樂劇資源的支撐下,大學音樂教師可以為學生打造別開生面的音樂教學課堂,激活學生的興趣和思維。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創新音樂教學方法,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加速音樂劇與大學音樂教學的融合。比如說,教師可以嘗試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加強對聲樂教學的深入推廣,為學生創設具有多元化色彩的任務情境,令課堂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興趣特征。事實上,音樂劇本就具備生動的故事情節,在特定的場景表演中能夠令觀眾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因此,大學音樂教師應該對這部分音樂素材進行整合,將其設計成音樂表演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團隊協作完成音樂表演任務,在班級中進行表演或錄制并提交表演視頻,在班級內進行民主評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音樂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打造高校音樂課程體系。
(二)促進師生互動交流
大學階段音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較為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大學音樂課程的性質。但是,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無疑可以為趣味音樂課堂的構建提供媒介。具體來說,教師首先需要借助多元化教學手段和信息化教學技術,構建師生互動交流平臺,以音樂劇為依托,設置豐富的音樂教學活動,從宏觀角度觀察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并合理運用音樂表演相關技法。與此同時,教師應該致力于構建新型師生關系,與學生共同創編并表演音樂劇,彰顯音樂劇的開放性、互動性以及生動性特征,在師生的協調配合中促進雙方對彼此的了解,為學生音樂劇表演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發揮音樂教學素質教育功能
之所以要在大學音樂課程體系中融入音樂劇內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并借助學生所感興趣的音樂活動提升其綜合素質,這與高校立德樹人的育人宗旨相一致。所以,在推動音樂劇和大學音樂相融合的過程中,教師應想方設法發揮音樂劇的素質教育功能,運用音樂劇引人入勝的情節以及豐富的情緒感染力,幫助學生細致入微地了解音樂表演的情感和韻味呈現技巧,體現音樂劇的審美功能與價值。從某種角度來說,大學音樂教育不僅僅是審美教育,更是一種情感教育,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道德涵養具有重要驅動作用。所以,在音樂劇的欣賞與表演過程中,教師既要傳授給學生表現音樂作品內在韻味的方法和技巧,同時也需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用表演來展現作品的情感內涵。如此一來,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就會留心觀察,不斷積累藝術素材和情感經驗,在潛移默化中實現音樂素養和文化素養質的飛躍,使音樂教學素質教育的本質功能,能夠被充分發揮。
四、大學音樂教學中音樂劇的應用舉措
近幾年來,音樂劇與大學音樂教學融合的趨勢愈加明顯,為充分調動廣大高校學生的音樂鑒賞興趣,為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營造愉悅的氛圍,高校音樂教師必須不斷創新優化音樂劇的應用舉措,切實提升大學音樂教學效率。
(一)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和教學操作均是影響高校音樂教學效率的客觀因素。合理的教學目標可以幫助教師明確教學模式和細節規劃。所以,教師必須根據高校音樂教學本質要求以及基本學情,制定與學生發展需求相一致的音樂劇教學目標,確保音樂劇教學活動的可行性。具體來說,大學音樂教學往往分為音樂專業課和藝術選修課兩種模式。其中,音樂專業課側重培養全能型音樂人才,提倡學生各項能力素質的均衡發展。所以,在音樂專業課中開展音樂劇教學,教師需要根據班級內學生的基礎水平和音樂能力,有的放矢地制定專業性更強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而在藝術選修課音樂劇教學中,教師則需要通過教學資源的合理整合與運用,增強學生的藝術審美體驗,培養其基本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所以,高校教師必須根據音樂課程的具體設置情況以及人才培養需求,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教學目標的指導作用。
(二)開發優質教學資源
歷經一個世紀的繁榮發展,無數音樂劇作品問世。因此,高校音樂教師在推動音樂劇和音樂教學融合的過程中,必須立足音樂劇的人文內涵以及藝術價值,為學生篩選優質的音樂劇教學資源,為高質量教學活動的開展保駕護航。具體來說,在選擇音樂劇資源時,教師首先要根據青年學生群體熱情、活潑的特點進行選擇。一般情況下,高校學生對于題材新穎、現代感強的音樂劇更感興趣,如以校園生活、信念理想為主題的音樂故事等,大學音樂教師可以視情況增加這類音樂劇資源的比重,側重激發學生對于音樂劇這一藝術形式的興趣,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其次,豐富多元的音樂劇資源令人眼花繚亂,教師應該盡可能避免選擇與學生生活聯系不緊密、對學生綜合素養發展無益的音樂劇資源,注重質量而非數量,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和精神內涵。
(三)創設寬松教學環境
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寬松融洽的教學環境更有利于激發他們對于音樂劇等藝術的學習熱情。事實上,生活中的音樂藝術無處不在,音樂劇同樣起源于生活。所以,高校音樂教師應盡可能避免將音樂劇的教學范圍局限在封閉的課堂內,否則可能會導致音樂劇所帶來的藝術審美體驗大打折扣。具體來說,教師首先要為學生營造寬松的音樂劇欣賞氛圍,確保學生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是獨立的、自由的,能夠暢所欲言,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理解,從而推動學生的個性發展。另一方面,音樂劇學習同樣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藝術鑒賞思維和創作思維。所以,大學音樂教師可以定期發起音樂劇表演或劇本創作活動,為有創作熱情和表演熱情的學生提供藝術舞臺,提升藝術人才的培養水平。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音樂劇素材的合理發掘與整合能夠為大學音樂課堂注入新鮮血液,提升大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大學音樂教師應針對音樂劇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教學目標、開發并篩選優質教學資源,并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破除傳統教學中枯燥乏味的教學局面,促使學生在賞析和表演音樂劇的過程中獲得心靈與精神的震撼,提升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吳春強.音樂劇在大學音樂教學方面的應用研究[J].作家天地,2019,(22):173-174.
[2]王霓雯.互助式教學方法在大學音樂劇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9,(09):209-210.
[3]邴露.音樂劇在大學音樂教學方面的應用思考[J].北方音樂,2019,39(01):162+173.
[4]楊潔.音樂劇在大學音樂教學方面的應用思考[J].明日風尚,2018,(07):362.
《音樂劇在大學音樂教學方面的應用思考》來源:《戲劇之家》,作者:于淼
文章標題:音樂劇在大學音樂教學方面的應用思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wenyi/xiju/47829.html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48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30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4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42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30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的海量職稱論文范文僅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使用!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