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新聞論文 發布日期:2018-12-03 10:40 熱度:
新聞發展模式以及對于新聞上的各項研究政策技巧來說都是當前新聞改革建設的重點,這篇文章主要針對縣級電視新聞點擊率方面的發展和新改革趨勢研究。
摘要:在新媒體整合發展的大形勢下,作為最基層的縣級電視新聞工作者如何突圍?找到基層電視新聞的支點和方向,提升自身新聞的點擊率,成為大家面臨的問題,筆者認為,唯有保持新聞的本真,用事實說話,才能初步突圍,擺脫困境。
關鍵詞:縣級電視,新聞發展,新聞類論文
一、獨辟蹊徑“絕境求生”
現如今的縣級電視臺,受客觀多層管理局限,做新聞很難形成自己縣臺風格,地域特色,除了從省級、市級照搬照抄,就是仿做新聞,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花架子”居多,新聞含量少,標題不新,立意不明,縣級工作重點不突出,讀起來還有許多省級臺、市級臺的痕跡,沒有很好發揮縣級臺最基層的作用。歸納下來,主要有以下特征:
推薦期刊:《新聞傳播》旨在通過刊登論文、剖析實例、交流經驗、溝通信息,提高新聞隊伍素質,促進新聞事業發展,繁榮新聞學術研究,為新聞信息傳播類專業院校師生、新聞理論研究者和新聞從業人員及新聞愛好者,開展學術交流與研討,汲取當今業界新鮮的理念、咨詢與實踐經驗,提供了巨大而堅實的平臺,更為全國業界人士發表學術成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一是三段式材料介紹中間穿插三個同期拼湊一條成片。此類結構的新聞占各縣級臺新聞的80%以上;二是用大量的描寫語言來代替新聞的內涵,顯得花架子十足,新聞無味,此類結構的新聞雖占新聞總量的10%;三是交待一個新聞事件,新聞語言沒有邏輯性、遞進性。目前許多縣級臺都設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但在新媒體及互聯網、自媒體盛行的情況下,人們對新聞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各家新聞平臺都以短、新、奇、快作為殺手锏,以新聞的獨家性抓搶視覺贏得更多點率。然而,點開各家縣級臺,除了老三篇:時政、基層、簡訊的結構外,縣級臺做的新聞策劃、系列報道、現場報道少之又少,排除這些同他性,試問還剩余多少點擊率。在這種情況下,有時候,反其道而行,找別人不找的新聞視覺,做別人沒想到的選題,反而能獨辟蹊徑,絕境中求生。
目前,全省各市及各縣級臺都將脫貧攻堅主題作為新聞報道的重點,大家都將目光聚焦到產業部局上,很少關注脫貧攻堅的主要受眾———脫貧戶。有的關注,多是為各級政府落實國家各項優惠歌功頌德,而忽視了貧困戶本身在這種大環境下的轉變。從硬件方面來說,很多人都會叫苦,這類人的新聞難做,因為他們不會說“同期”,因為他們的畫面不像產業部局那樣來得輕松,咋拍咋好看,同期聲逮幾個群眾說說種包谷和種經濟作物的比較,找幾個官員說說如何增收,這樣的片子,做起來取巧又討好、省事,但這樣的新聞沒有人看。關注貧困戶,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這樣翻天覆地的大扶持下,他們的內心起了什么變化?心理變化,這是電視新聞最難捕捉的畫面,也是大家望而生畏的客觀存在。筆者在多次深入實際走訪中,聽到當地鎮干部說起一個苗家漢,本身很窮,但是他不想當貧困戶。
這本是一句閑話,但是他的志氣和勇敢卻擊中了我敏感的神經,在當前許多地方,由于覬覦國家的各項優惠政策,想吃現成的爭當貧困戶的人不在少數,而在人人爭當貧困戶的影響下,他不當貧困戶,為何不要國家的補助?如何生存?帶著這一系列的疑問,我走進了這個苗家漢———貴州省六盤水市木果鎮巖腳村楊成強的家。這個家徒四壁的苗家漢正在大興土木改擴建新房,將原來的小獨戶住房改成150平方米的二層小洋樓,而且,他做起了包工頭,請了工人。
筆者從這一變化入手,以全景式推進的方式,進行全方位的跟蹤采訪,跟他聊家常,說過去的苦日子和今天的好日子,他也坦誠地告訴筆者,不是不想當,而是當貧困戶,自然就形成一種依賴思想,眼巴巴地盼著國家的政策,不管是建房補助還是低保補助,國家要照顧的人太多,他們排著隊,伸長脖子等,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產業進不來,再等下去,不是辦法,趁著自己還身強力壯,自尋出路———外出打工。
當然,采訪他也是相當困難的,最難的是讓他敞開心扉。作為最基層的老百姓,他想的是認定一個死理,就要去做,就是這么做的,沒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想法和大道理。而面對這樣一個執拗的人和事,最好的選擇不是去找什么詞匯,而是他做什么,我們拍什么,他說什么我們錄什么。
這樣的片子在后期制作中是相當費勁的,因為要從他上萬句大白話中提練出精典的襯托主題的同期聲,簡直是大海撈針,但是,這幾根針一經撈起,串成一片,我才發現,電視新聞的魅力出來了,并且成了別家媒體無法復制粘貼盜取的成品。這條新聞《巖腳村有一個不愿當貧困戶的苗家漢》在本級縣臺播出,點擊量就高達4113個,居所在縣級臺當時的新聞點擊之首。在采訪中我深深體會到:新聞報道要想接地氣,必須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對于市縣級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來說,本身就是生活在基層,我們只要平視就會發現所接觸的人都是普通老百姓,報道他們身邊人和身邊事,他們就喜歡看。
二、勤練基本功提高報道“新聞性”
要練基本功,最好的戰場在新聞發生的現場,電視新聞不能做秀,不是拿幾個材料湊幾個漂亮的形容詞,找幾個人來說同期聲就完事了。一個好的選題需要記者到現場蹲點、探尋好的新聞由頭,多方探訪新聞現場以及新聞相關人員,找到切合主題的亮點,為下一步的開機拍攝和采訪作好案頭扎實的基本功。筆者在一個特別偏遠的鄉村采訪時聽說,當地有一個苗家漢,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師范專業畢業的中專生,看到本民族不通漢語,族人因為沒有文化外出打工也受阻,和當地干部溝通存在許多誤會,因此,本地區失去了許多發展機會。
他就算沒有國家正式編制,就算受村人譏笑,他也一樣堅守信念,30余年堅持做一個沒有名份的鄉村教師,兩袖清風初衷不改。最初接觸這個老師,我只是和攝影溝通一直拍攝,我則不停地和他聊天,當一個主題在心中構思完成后,又連續走訪了村里的每一屆學生,不停地交談、挖料、總結,第三天才正式開拍那些需要心理活動的畫面,雖然餓著肚子爬了許多山路,吃了許多苦,但卻做成了新聞《奢旮雙語老師楊發文:兩袖清風堅守脫貧攻堅一線30年》。把一個名不見經傳,堅守在大山為年輕人傳道授業的鄉村教師全方位地呈現出來,通過平實的講述,寫實的拍攝手法,將他的精神從平實的生活和教學中得以體現。片子播出后,獲得了一周1314的點擊量,其中的寫實拍攝手法,長鏡頭的推進和故事性情節的穿插,為其他紙媒不可模仿,邁出基層臺形成自己風格的初步嘗試。
這在剛剛創立不久的縣級臺來說,做出了初步的有益嘗試。在基層摸爬滾打數次后,我將本區所承擔的五個貧困鄉鎮在區委區政府及各級各部門扶持下正在發生的變化初步作了梳理,擬出了《脫貧攻堅如何破》《脫貧攻堅我在五鄉鎮看變化》等系列報道的選題,為縣級臺作好深度報道、連續報道做了初步嘗試,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強了新聞媒介與基層以及黨委政府的溝通與橋梁作用。
當前受新興媒體的沖擊,縣級臺還應組建一支策劃采寫深度報道的專業隊伍。在策劃選題上,緊扣時代脈搏,圍繞黨委、政府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問題、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等展開全面的策劃,拿出更多選題方案;在內容的采寫上,創新采訪方式,創新寫作手法,把解決問題的措施融入報道內,用報道引導各級各部門解決問題、突破“短板”;在宣傳效果上,讓每一篇深度報道都能為黨委政府的決策提供參考,讓各級各部門都能借鑒、都能將媒體尤其是做報道的記者銘刻于心,真正形成讓各級各部門在開展工作中有先進典型找記者、有困難突破找記者、人民群眾有想法找記者,有效地提升媒體的公信力、影響力。
文章標題:縣級電視新聞點擊率提升技巧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wenyi/xinwen/3960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