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基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9-11-30 10:20 熱度:
【摘要】目的: 探究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運用行動導向教學的效果。方法: 選取某醫高專 2017 級護理學專業 2 個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每個班的人數均為 45 人,隨機將 1 個班作為研究組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另一個班作為對照組實施傳統教學方案。分析比對兩組的期末理論考核成績、實驗考核成績、學生的教學效果滿意度。結果: 研究組理論考核成績為 ( 89. 36 ± 2. 13) 分、實驗考核成績為 ( 91. 35 ± 3. 14) 分,較對照組對應值高 ( P < 0. 05) ; 研究組的教學滿意率 ( 97. 78% ) 較對照組 ( 80. 00% ) 高 ( P < 0. 05) 。結論: 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有助于促進課堂效率,鞏固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 基礎護理學; 實驗教學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某醫高專 2017 級護理學專業 2 個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每個班的人數均為 45 人,隨機將 1 個班作為研究組,另一個班作為對照組。研究組: 男 4 例,女 41 例; 年齡 19 ~ 21 歲,平均 ( 20. 03 ± 0. 87) 歲。對照組: 男 5 例,女 40 例; 年 齡 18. 5 ~ 21 歲,平 均 ( 20. 18 ± 0. 74) 歲。兩組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 ( P > 0. 05) ,具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學生的課本、教材、任課教師等均相同。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展開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即教師進行護理實驗操作示范、學生根據教師教導內容進行練習、教師總結。研究組學生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展開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展開方式如下。 ( 1) 預習準備: 以自由組合為原則將學生分為 6 ~ 7 人組,教師在上實驗課前 1 周,向學生布置下節課基礎護理實驗任務,例如在學習心肺復蘇的實驗課程中可布置學生查找視頻實驗操作等相關資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與護理方案設定,進行情境模擬。( 2) 教學實施: 小組將擬定的護理方案提交后,由教師對小組的實施方案進行分析與點評,對學生擬定的方案中存在的問題與學生共同探討,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護理實驗訓練。要求學生在練習中將心理護理、健康宣教等護理知識與具體相關的護理實驗進行結合,例如在鼻飼護理實踐操作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操作中遇到回抽胃液中出現凝塊應如何處理?” “病人不愿配合應如何處理?”等,啟發學生對于護理實驗操作的思考,以小組合作情境模擬的方式進行階段性考核。 ( 3) 教師總結: 學生進行操作練習后布置其書寫護理實驗操作總結,將操作訓練中所練習操作與預習時擬定的護理方案進行結合,重新書寫一份基礎護理實驗方案,交由教師進行評定與總結。教師在評定成績后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與評價,使學生清楚自身存在的不足。除此之外,教師還會隨機對學生基礎護理學理論知識進行隨機抽查,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加深實踐操作的印象。
2 結果
2. 1 兩組期末考核成績比對 研究組理論考核成績 為 ( 89. 36 ± 2. 13) 分、實 驗 考 核 成 績 為 ( 91. 35 ± 3. 14) 分,較對照組對應值高 ( P < 0. 05) ,見表 1。
2. 2 兩組教學效果滿意度比對 研究組的教學滿意率 ( 97. 78% ) 較對照組 ( 80. 00% ) 高 ( P < 0. 05) ,如表 2。
3 討論
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專業學生的主要課程之一,學生護理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運用情況關系著其未來的職業生涯。傳統的基礎護理實驗教學主要是以教師演示、學生練習等為主,學生通過不斷重復教師演示操作進行鞏固練習具有一定的機械性,不能夠充分的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不利于提高學生在實際應用中的隨機應變能力[3]。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是一種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 題 的 能 力,對學生進行引導的教學方式[4]。在基礎理論護理學中,教師通過行動導向教學指導學生展開相關的基礎護理實驗操作學習,有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使學生認識自身在實驗操作中的不足。教師通過提前布置學生預習任務,分組進行護理實驗操作資料查找與制定護理模擬方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并交由教師評閱,有助于啟發學生對于基礎護理知識的思考,使學生站在病人的角度進行實驗方案擬定,形成對于臨床護理情境的認知并在實驗操作中深化認識。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擬定方案、實驗過程、實驗報告進行點評,有助于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進一步促進學生對于基礎護理學實驗的理解,鍛煉了其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能力[5]。在本研究中,研究組理論考核成績、實驗考核成績與較教學滿意率均優于對照組對應值,表明了在基礎護理實驗教學中實施行動導向教學可加深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對于基礎護理實驗教學的滿意度。
總之,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通過行動導向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課堂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吳淑昆,張朔瑋,王雨,等 . 操作視頻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科教文匯( 下旬刊) ,2019( 2) : 99 - 102.
[2] 高莉 . 行動導向教學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 14) : 14 - 15.
《行動導向教學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來源:《黔南民族醫專學報》,作者:王 丹。
文章標題:行動導向教學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jichu/4138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