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10-17 14:19 熱度:
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這兩種腦出血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不論哪一種腦出血,致死率致殘率都是相當高的,主要病因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等都有密切聯系,患者往往在情緒激動是發病,一旦發病無論程度如何都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威脅。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于2004年1月18日創刊發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國醫師協會、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主辦。我國著名腦血管病專家劉承基、凌鋒教授擔任主編。內容涉及腦血管病的基礎研究、臨床研究、新技術的開展和應用等。
總結蛛網膜下腔出血及腦出血護理干預要點,并將其充分應用在患者日常護理工作中,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少病死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54例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并選擇同期55例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患者作為參照對象,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54例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患者設為觀察組,年齡23~85歲,平均年齡(56.9±5.7)歲。觀察組蛛網膜下腔出血28例,腦出血患者26例;選擇同期55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年齡21~86歲,平均年齡(54.7±6.0)歲。對照組蛛網膜下腔出血30例,腦出血患者2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干預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加強護理人員巡視力度,了解并掌握患者飲食情況、睡眠情況,并做好對應護理工作;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全面護理干預,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病情觀察、飲食護理、康復護理等多個方面。根據多年臨床經驗,認為在對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和腦出血患者實施臨床護理干預時,存在相同護理干預方法。但是,根據疾病類型不同,又存在一定不同點。
1.2.1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相同護理干預要點
①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兩種疾病發病急、病情兇險,給患者帶來嚴重心理負擔。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表明現階段先進治療手段。盡量爭取家屬的理解和配合,使患者情緒得到穩定,積極配合治療,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實際病情及時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對患者和家屬提出的問題,要予以耐心解釋,做好疾病宣傳和教育工作;
②生命體征觀察: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及腦出血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首先,嚴格將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避免血壓升高引發再出血。但應注意患者出現低血壓癥狀反應,防止腦供血不足,增加患者護理風險;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進一步預防患者出現肺部并發癥和窒息。及時為患者清楚口腔內不良分泌物,并定時為患者翻身,必要時做吸痰處理。觀察患者呼吸節律,若呼吸變快,提示可能出現感染。若呼吸過慢,則可能出現顱內壓增高征象,應值得重視;
③絕對臥床休息: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和腦出血患者均應該絕對臥床休息4~6周,不能過早起床活動。這段時間護理人員應重視日常查房,及時為患者更換衣物和床單。保持病房干凈整潔,避免強光刺激。做好大小便護理,若患者精神狀態不佳,并出現嘔吐、頭痛等癥狀,應根據醫囑適當給予脫水劑或鎮靜劑。同時,由于患者臥床休息,活動減少,應充分預防便秘,保持患者大便通暢。
1.2.2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不同護理干預要點
①病情觀察側重點有所不同: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臨床特征為頭痛,引起頭痛的相關因素包括血壓升高、腦血管痙攣及顱內壓升高等。消除誘因,并嚴密監視患者頭痛發作時間、程度;腦出血合并水腫后,患者會出現嚴重嘔吐癥狀,并出現意識障礙,應重點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瞳孔及意識變化情況。根據醫囑用藥,充分降低顱內壓,嚴格控制腦水腫;
②病情穩定后護理干預有所不同: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穩定后,應重點預防和控制相關并發癥。其中消化道出血屬于潛在并發癥,應予以重視。觀察患者大便,若便樣呈黑色,則及時送檢。回抽患者胃液,顏色若為咖啡色,則提示消化道出血可能性很大,必要時配合醫師做止血處理;腦出血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穩定后,要給予早期康復護理,如被動按摩、被動肢體鍛煉等,促進患者局部位置血液循環,避免形成肌肉萎縮。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實施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積極治療和護理干預,兩組均未出現死亡案例。隨訪6個月,應用WHOQOL-BREF評分法對兩組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等領域改善程度進行評分,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都屬于神經系統疾病常見病和多發病,由于出血類型不同,應根據患者不同臨床癥狀表現實施護理干預。除必要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飲食護理、環境護理干預外,在開展臨床護理工作時應有所區分和側重。
本研究觀察組患者實施全面護理干預,并充分根據不同疾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與文獻報道結果相符[2]。
文章標題: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的護理干預方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linchuang/3369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