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12-01 09:55 熱度:
原發性痛經是指女性生殖系統未在器官組織上發生病理性變化,而在月經期間或者月經前后出現下腹部墜痛感,腹部疼痛和腰部酸脹,惡心嘔吐,四肢發冷,昏厥的臨床癥狀[1,2]。多發生于15~20歲左右的未婚青年女性,痛經嚴重患者甚至出現精神心理癥狀[3]。原發性痛經癥狀的出現與月經期子宮內膜合成與分泌的前列腺素含量增多有關,其中PGF2α含量增高、PGF2α/PGE2比值升高是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目前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方式是服用非甾體抗炎藥、鈣離子拮抗劑等,但也僅只能減輕患者發作時的疼痛,對于患者遠期療效欠佳[4]。因此對于如何能夠增加患者原發性痛經的長期療效越來越受到臨床醫生的關注。本研究探討復方益母膠囊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效果及對患者血液流變學和血清學指標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選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婦科門診就診的原發性痛經患者20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4例。納入標準:①各項體征均符合《婦產科學》中有關原發性痛經的判斷依據;②年齡12~35歲;③全部病例均經臨床和婦科檢查確診。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婦女;②具有精神疾病、造血系統嚴重原發疾病、心血管、肝及腎病患者;③繼發性痛經患者,由生殖系統存在慢性炎癥、纖維肌瘤及子宮內膜在輸卵管甚至盆腔中出現不正常的增生、卵巢出現病理性變化等引發的痛經患者;④生理周期不規律患者;⑤不按規定治療無法判斷療效者。觀察組患者年齡18~34歲,平均(26.4±1.6)歲;病程0.8~5年,平均(1.9±0.5)年。對照組患者年齡17~35歲,平均(25.7±1.4)歲;病程0.7~6年,平均(2.2±0.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給予復方益母膠囊(生產廠家:翔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420 mg,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30006)治療。采取口服方式,經期第2天服藥, 2次/d, 每次用量為5粒,連續服用5 d, 連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如若出現異常反應立即停藥觀察。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包括非甾體抗炎藥、口服避孕藥及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等。
1.2.2、 療效評價
治愈:腹部疼痛、酸脹、惡心不適、手腳發冷及冒冷汗等癥狀不再出現,停止治療3個生理周期不出現復發,疼痛級別為0分;顯效:腹部疼痛、酸脹、惡心不適、手腳發冷及冒冷汗等癥狀減輕甚至消失,疼痛級別減小到治療前的1/3以下;有效:腹部疼痛、酸脹、惡心不適、手腳發冷及冒冷汗等癥狀有所改善,疼痛級別減小到治療前的1/3~2/3;無效:腹部疼痛、酸脹、惡心不適、手腳發冷及冒冷汗等癥狀不見好轉,疼痛級別在治療前的2/3以上。
1.2.3 、觀察指標
1.2.3.1 、子宮動脈血流參數測定
治療3個月經周期后, 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系統, 腹部探頭頻率 3.5 MHz, 于行經第26~28天, 受檢者膀胱中度充盈, 取子宮橫斷面, 進行子宮動脈血流取樣, 測定血管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及收縮期峰值/舒張期峰值(A/B)。
1.2.3.2 、血液流變學檢測
治療3個月經周期后, 月經來潮24 h內清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樣, 采用眾馳自動血流變測試儀, 檢測全血黏度和血漿黏度。
1.2.3.3 、血清檢驗結果
用藥期間,對患者進行采血,患者經期第2天服藥前第1次采血,在治療3個月經周期后,于第4個月經周期的月經第2天第2次采血。分別檢測PGF2α、PGE2及β-內啡肽水平。
1.3 、統計學分析
運用 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子宮動脈血流參數和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3個月經周期后,觀察組患者PI、RI、A/B、全血黏度及血漿黏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PGE2、PGF2α及β-內啡肽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PGE2水平高于對照組,PGF2α水平低于對照組,PGE2/PGF2α值高于對照組,β-內啡肽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原發性痛經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多發于青年女性,尤其是青春期或者未婚女性。常以月經期間下腹部痙攣性疼痛為臨床癥狀,疼痛程度過大,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有研究[5]表明,原發性痛經與患者子宮發育情況、子宮屈曲、子宮內分泌情況及患者的精神狀態有關。治療方式多以對癥治療減輕患者疼痛程度為主,服用非甾體抗炎藥、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但長期服用機體會出現耐受性,甚至出現消化道潰瘍等不良反應,因此西醫治療原發性痛經有一定的局限性[6]。
復方益母膠囊以木香、益母草、干歸及雀腦芎為主要成分[7,8,9,10],益母草能有效去除瘀血、使血流通暢,能有效減少子宮組織內前列腺素的含量[11],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并能有效緩解子宮收縮和減輕腹部痙攣引起的疼痛,多用于治療婦科疾病[12,13];當歸、川芎能夠雙向調節子宮平滑肌,配合益母草起到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活氣補血的功效,加大子宮收縮幅度,促進血液循環,還有利于組織的修復和生長[14]。益母草和當歸再配雀腦芎蜜香為輔佐可以有效治療某些婦科疾病,這些均為復方益母膠囊有效治療相關婦科疾病提供了理論依據[15]。同時,在治療血液循環不流暢、有瘀血的痛經患者過程中,患者的生殖系統血流圖檢測顯示,復方益母膠囊能明顯提高生殖系統內出血的速度和增大血管的緊張力度,且該藥物能顯著改善患者全血黏稠度,減少紅細胞比容量,減小血管外阻力,表明該藥物能促進盆腔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16]。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3個月經周期后,觀察組患者PI、RI、A/B、全血黏度及血漿黏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PGE2水平高于對照組,PGF2α水平低于對照組,PGE2/PGF2α值高于對照組,β-內啡肽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復方益母膠囊可以有效恢復原發性痛經患者血液流變學和血清學指標至正常水平,治療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吳燕痛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217-2219.
[2]李涵,伏春玲,呂亞楠等低能量 放散式體外沖擊波治療原發性痛經的臨床研究[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7.23(12):919-922.
《復方益母膠囊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效果》來源:《中國婦幼保健》,作者:陶金,朱鵬
文章標題:復方益母膠囊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效果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linchuang/4729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