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12-25 10:27 熱度:
輸血不僅是一種重要的臨床治療手段,也是常用的治療血液科疾病的主要方式[1]。輸血屬于替代治療方式,大部分患者屬于異體性輸血,輸血過程中均具有一定的風險,其風險源是輸血本身、護理操作、疾病以及環境等[2]。臨床輸血安全與患者生命存在直接關系,近年,各國輸血機構雖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以保證血液安全性,防止血液傳播性疾病的發生,滿足患者需求。但伴隨快速發展的醫療技術與日漸復雜化的輸血治療,臨床輸血過程中仍然會出現一定比例的差錯[3]。因此,加大臨床輸血過程各個環節的把關,盡可能避免輸血差錯的出現,才可確保輸血治療患者的生命安全。“零缺陷”具有“全球質量管理大師”之美譽,實施零缺陷護理干預,能有效避免輸血糾紛與輸血差錯[4]。本研究主要探討血液科住院輸血患者臨床治療中選用零缺陷護理干預的效果及價值。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血液科輸血治療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組間基線資料匹配的原則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20~58歲,平均45.17±4.73歲;白血病12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20例,化療后骨髓抑制18例。觀察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19~59歲,平均45.28±4.42歲;白血病11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19例,化療后骨髓抑制20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申報本院倫理委員會并獲得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條件
納入條件:(1)符合《血液病診療指南》中血液病診斷標準[5];(2)均屬于異體輸血者;(3)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排除條件:(1)合并有惡性腫瘤者;(2)存在重要臟器嚴重功能不全者;(3)神經系統、認知障礙、精神疾病,治療配合度差者;(4)淋巴細胞、干細胞輸注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即遵醫囑采血,與醫師共同核對,確認血液無誤后給予輸注,并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觀察組實施零缺陷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加強輸血知識的學習。定期組織科室護理人員對零缺陷管理理論、輸血法律、法規及輸血閉環管理制度等內容進行學習;結合輸血不規范事件的報道,對其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后果與預防措施,并做好貫徹落實;結合臨床輸血法規、條例,制定科學合理的操作流程,并將其訂成手冊發放給全科護理人員,使其能進行全面學習,并能熟練掌握輸血閉環操作流程;科室成員相互監督,以2人1組的形式進行練習,待熟練后,護士長負責進行考核,對所發現的問題給予及時糾正,確保每個護理人員都能熟練掌握。(2)完善輸血制度。結合相關政策與具體情況對輸血制度進行修訂與完善;每個輸血環節嚴格遵守雙人核對制度,以確保輸血信息一致性;于“三基”必考內容中融入輸血查對制度,進行不定期考核,并確保成績與年終考核掛鉤。(3)強化薄弱環節的管理。著重管理與控制輸血過程中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和層面,初入血液科、進修或實習護士均屬于輸血問題易發群體。在實施輸血操作時,需由上級醫護人員陪同并給予操作指導,盡可能將低級操作失誤率降至最低;無其他護理人員在場、夜間、中午、節假日等均屬于輸血問題易發時間,需保證在以上時間段有一位經驗豐富、年資高以及較強責任心的護理人員在崗,以便及時處理突發事件;夜班、交接班期間、輸血高峰期及患者緊急用血等均屬于輸血問題易發情形。操作人員需嚴格按照輸血閉環管理流程操作,不可擅自省略環節,確保輸血過程不出錯、不慌忙、有條不紊地進行。(4)加強核對環節。采血時,雙人需持掌上電腦(PDA)床旁掃描患者腕帶二維碼及試管條碼,雙核實信息匹配后采集血樣;取血時,掃描標本條碼,并進行雙核對;輸血前,雙人持PDA到床旁掃描患者腕帶、血袋條碼,確認信息匹配后開始輸血;輸血過程中,保證兩人嚴格執行正規操作流程,操作過程中需手動簽字,避免出現錯誤;操作結束后,需再次掃描患者腕帶、血袋二維碼,結束輸血,并于輸血單上雙簽字;每例患者每次僅可輸注1袋血液,避免產生混亂;將血型標識卡掛于輸液架上,并隨時觀察患者輸血反應,確保零差錯、零缺陷。(5)強化溝通,加強心理疏導,并嚴格執行信息化閉環管理。護理人員嚴格做好輸血交接班工作,輸血過程中,如發生不良反應,可查詢PDA輸血不良反應菜單,并及時上報處理;做好有關部門負責人與相關人員的溝通交流工作,制訂好應急預案,對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健全相關制度;全院落實輸血閉環管理,實現從血液入庫到血袋回收的全程監控。
1.4、 觀察指標
(1)護理滿意度評估:選用醫院自擬滿意度問卷調查表,評估患者滿意情況,100~85分為非常滿意,84~60分為基本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
(2)患者負性情緒評估。以抑郁自評量表(SDS)[6]與焦慮自評量表(SAS)[7]為依據評估患者負性情緒,SDS與SAS臨界值依次為53分、50分。兩個量表內容均涵蓋了軀體、精神、心理、行為4個方面,共20項內容,每一項采用4級評分法,得分轉化為百分制,總分100分。分值越高,抑郁、焦慮情況越嚴重。
(3)輸血不規范事件:包括信息核對不規范、未懸掛血型牌、輸血滴速不符合病情、輸血過程記錄不規范、未執行閉環操作等。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秩和檢驗:u=2.246,P=0.024。
2.2、 兩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SDS與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DS與SAS評分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輸血不規范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輸血不規范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χ2=5.005,P=0.025。
3、 討論
血液科較常使用的治療方式即輸血,且具有非常大的輸血量,僅次于心外科[8]。輸血質量直接關系著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保證血液輸注效果的關鍵。目前,血液科輸血過程中仍出現很多缺陷與不合理的輸血現象,對輸血效果造成嚴重影響。有研究指出,在臨床中提升護理人員輸血管理質量,能有效降低輸血不良事件發生率[9]。血液科每天的輸血量巨大,且因患者輸血次數較多,護理人員每天需核對的信息量較大,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輸血差錯風險隱患。常規輸血護理僅注重于輸血過程中基礎性的護理,護理人員對于輸血風險的關注度較為薄弱,因此具有較高的輸血差錯發生率,護理效果欠佳[10]。
“零缺陷”又名為無缺點,質量管理重點強調事情需一次做對,摒除了“缺點難免論”[11]。輸血管理過程中運用零缺陷理論進行干預,可實現輸血過程中的零缺陷、零失誤,滿意度較高[12]。本研究中,觀察組對患者采用了零缺陷管理模式進行干預后,患者護理滿意度得到了明顯提升,且還能有效控制輸血不良事件的發生概率,同時輸血不規范事件發生率較低(P<0.05)。說明在輸血過程中應用零缺陷護理干預,可獲得明顯的護理效果。
輸血零缺陷管理模式強調任何一個環節均不能出現一絲一毫的錯誤。血液科護理人員是負責臨床輸血操作的主要人員,其對輸血知識的掌握程度會對輸血效果造成直接影響[13]。零缺陷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通過對零缺陷管理的錯誤理論和有關輸血法律、法規及制度等的定期學習,能有效轉變其“不可能不犯錯”的傳統錯誤觀念,使其能明白輸血過程中一旦發生差錯,后果是無法彌補的,使零錯誤理念深入每位護理人員的心中,促使其在輸血過程中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到零缺陷,盡可能避免失誤,不僅能提升護理效率,還能使護理人員有充足的時間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從而有助于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強化護理人員對輸血知識的學習以及專業技能的培訓,培訓不僅能夠提高醫護人員相關知識的了解度、臨床操作技能,還能降低輸血不規范事件的發生概率,提升護理效果與滿意度,也能增加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使其能在患者出現不良情緒時耐心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從而有效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加強輸血核對環節的管理,健全患者信息核對制度、交接制度及操作流程,使每位護理人員能正確且規范地實施輸血操作,確保輸血的準確性,進而降低輸血不規范事件等的發生;完善輸血過程中的薄弱環節,保證輸血工作的順利進行;給予問題易發人群、事件以及情形等針對性的干預,可進一步確保輸血質量,科室常有人員調動及實習生、進修生的加入,增強各個層次人員輸血專項技能的培訓,確保每位護理人員掌握輸血技能,降低輸血不規范事件的發生。一次輸血涉及多個環節、多個部門以及多方面的工作人員[14],因此若無法做好各環節之間的協調工作,各部門與人員之間將無法有效配合,進而無法確保血液質量、零錯誤,而血液科患者其病情通常均較為嚴重,患者通過長時間與病魔做斗爭,較易出現焦慮、恐懼等心理,進而阻礙治療與護理工作的進一步開展[15]。零缺陷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加強了與醫師、患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及時有效疏導患者不良情緒,不僅能進一步保障輸血信息的準確性,還能有效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調動其配合積極性,有利于輸血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護理滿意度。應急方案的制訂以及應對措施的提前整改,超前防范,能及時消除缺陷,有效預防不規范事件的發生。信息化閉環管理,不僅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還能預防因模糊的人工書寫與誤差所至的風險隱患,進一步降低不規范事件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血液科住院輸血患者臨床治療中選用零缺陷護理干預方案,能有效控制輸血過程中輸血不規范事件的發生概率,提升輸血安全性,并能有效緩解其不良情緒,提升治療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Yee MEM, Josephson CD, Winkler AM,et al.Hemoglobin A clearance in children with sickle cell anemia on chronictransfusiontherapy[J] Transfusi on,2018,58(6)-1363-1371.
[2] Anne-Pauline Bellanger, Gabriel Reboux, Florent Demonmerot,et al.Fungal aerocontamination exposure risk for patients in 3 successive locations of a pediatric hematology unit department:Infuence of air equipment and building structure on air qualityJ]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17,45(10)-:109-113.
[3]唐雯范許洲,,李娜等無償獻血者ABO初篩血型錯誤原因分析[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8,31(11):63-65.
[4]王永莉寧園吳麗娜零缺陷護理管理理念在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圍手術期的干預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21,18(15):2263-2266.
《零缺陷護理在血液科輸血風險控制中的應用》來源:《護理實踐與研究》,作者:徐琳潔 殷丹 李麗
文章標題:零缺陷護理在血液科輸血風險控制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linchuang/4750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