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營養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6-22 13:41 熱度:
隨著人年齡的增加,體內各種維生素的吸收和含量不斷降低。文章總結了老年人體內幾種常見維生素缺乏帶來的影響、不同維生素缺乏對應的不同病癥,希望對老年人身體健康有所幫助。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雜志為中華醫學會主辦的老年醫學專業學術期刊,以廣大老年醫學工作者為主要讀者對象,報道老年醫學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和臨床診療經驗,以及對老年醫學臨床有指導作用且與老年醫學臨床密切結合的基礎理論研究,介紹國內外老年醫學研究動態及現狀。本刊的辦刊宗旨是: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老年醫學臨床科研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老年醫學學術交流,推動我國老年醫學研究事業的發展。
老年人由于胃壁細胞萎縮的生理變化、小腸吸收功能的下降,容易發生維生素缺乏,或者在應激和身體不利條件下可出現潛在性的缺乏,并且在生物化學方面也有代謝障礙,所以老年人容易發生Vit缺乏,但出現癥狀較少,一般都很輕或不典型,多因合并多種疾病才會導致缺乏。確定老年人Vit缺乏的因素有血液中Vit的濃度、機體內Vit的代謝,以及組織或細胞對Vit的反應性等。隨著社會高齡化和老年人增多,潛在性的Vit缺乏癥也在增加。本文就老年人的上述有關問題作一簡介。
1 水溶性維生素缺乏
1.1 維生素B1(VB1) 通常VB1進入組織細胞后被磷酸化而生成VB1磷酸酯;老年人因磷酸化酯化功能減退,或有大腦退行性病變維生素B1利用率明顯降低,故血中VB1的濃度比青年人稍高。這種病人與吸收障礙、飲酒和鎂缺乏有關,少見典型的腳氣病癥狀,僅偶見浮腫,適宜補充花生米、半糖、麥麩、動物內臟、肉、蛋等VB1含量豐富的食物。
1.2 維生素B2(VB2) 血中VB2的濃度隨年齡增長而略減;VB2在體內被酯化作用發生障礙。VB2生物化學上缺乏很少產生癥狀,但其中有的會出現口角炎。
1.3 維生素B6(VB6) 血中VB6的濃度隨年齡增加而降低。VB6與免疫功能有密切關系,缺乏時,抗體生成減少,細胞免疫功能發生障礙,淋巴細胞減少而嗜酸性細胞增加。
1.4 維生素B12(VB12) 維生素B12的生理活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鈷。鈷能夠減少組織的耗氧量,從而提高對缺氧的耐受性,促進機體組織在缺氧環境中的活力。
血中VB12的濃度隨年齡增加而降低,其向細胞內轉移的蛋白減少,并且體內分布異常。老年人VB12缺乏多因萎縮性胃炎致消化功能降低和內因子缺乏而引起,缺乏時表現為: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神經障礙和舌炎等。
1.5 維生素C(VC) 人和猿猴體內不能合成VC。隨年齡增長,攝取和吸收VC的量及體內貯存也均減少,血中濃度明顯降低。維生素C缺乏,會使膠原蛋白的合成受阻,而導致骨骼發生脆變,引起骨折。VC缺乏雖可因經常飲酒、手術、心肌梗賽和吸煙等引起,但很少出現癥狀。為了降低膽固醇,減少或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用VC是有益的。
2 脂溶性維生素缺乏
2.1 維生素A(VA) β-胡籮卜素等前體物可在體內轉變和生成維生素A。在患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減退時其生成減少,而年齡增加是否影響VA吸收、代謝尚不清楚。
VA對皮膚和粘膜的基底細胞向正常上皮組織分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當VA缺乏時,各種致癌物質可阻止上皮細胞正常分化,使致癌傾向增加。由于VA在大劑量時有毒性作用,故不能長期維持其高濃度。當VA缺乏可發生暗適應障礙;老年人的暗適應能力降低,可能存在著VA缺乏。
2.2 維生素D(VD) 近年來對VD3的代謝途徑研究基本明確。從食物攝取的VD3經小腸吸收運至肝臟被合成為25-羥D3(25-OH-D3),其對kuru病的治療作用為VD3本身的1.4~1.5倍,且促進小腸吸收鈣的效果亦較好。正常血清中25-OH-D3約為20~30毫微克/毫升,肝損害或長期服用腸平滑肌解痙劑后,此量明顯降低,當增加VD攝取時升高。另外,肝臟分泌到血液中的25-OH-D3運至腎臟,經羥化變成1,25-二羥D3〔1,25(OH)2D3〕或24,25-二羥D3〔24,25(OH)D3〕。1,25(OH)D3的小腸,腎臟和骨組織等靶器官的活性代謝產物。
老年人血中1,25(OH)2D3的濃度低,骨質疏松癥發生率較高;最近發現此癥血液中1,25(OH)2D3及24,25(OH)2D3濃度比正常人低,因此認為老年人骨疾患的病因與上述二者有關。Riggs等因血中1,25(OH)2D3與甲狀旁腺激素值低,而把女性激素減少→骨吸收增加→腎產生1,25(OH)2D3減少→腸吸收鈣降低作為閉經后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理。伊丹用1α(OH)D3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經雙盲法證明有防止骨減少和改善腰背痛作用。
2.3 維生素E(VE) VE主要具有抗氧化劑的功能,其與動脈硬化的關系被注意。Glarind等發現主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序與過氧化脂質間存在一致關系;但這種過氧化脂質的蓄積是粥樣硬化的原因或結果還不清除。
Lin和Horming報告腦卒中病人血液中VE濃度降低。木畑及里和等發現腦猝中急性期,血液中過氧化脂質增加。最近平井報告腦卒中病人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且HDL-c與血液中過氧化脂質間存在逆相關系。由于VE的抗氧化作用,可調節花生四烯酸代謝生物合成旁路,使PGI-c生成增加,而使TXA2合成減少。所以,其可能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有重要意義。
參 考 文 獻
[1]張書平,楊文革.B族維生素對防治老年血管疾病的重要性.河北醫藥,2007,29:478.
[2]陳孝曙.老年人群膳食指南.營養學報,1999,21: 130-132.
文章標題:老年人缺乏維生素的影響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yingyang/3188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