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1:05:27
期刊發展歷程:
1961年11月,《福州大學學報》創刊。不定期出版。張孤梅書記題寫創刊詞。組成第1屆編委會(組成人員不詳)。
1966-1977年,停刊。
1978年,《福州大學學報》復刊,刊發了復刊詞。不定期出版。組成第2屆編委會,盧嘉錫院士任總編輯。
1982年,《福州大學學報》成為福州大學第一種正式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刊物,季刊。組成第3屆編委會,盧嘉錫院士任主編。
1985年,《福州大學學報》更名為《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組成第4屆編委會,盧嘉錫院士任顧問,黃金陵教授任主編。
1989年,在全國高校學報首次開展的評優活動中獲全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優秀編輯質量三等獎。成為首批《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統計源期刊。組成第5屆編委會,黃金陵教授任主編。
1990年,使用計算機進行學報編排。
1991年,《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30周年,盧嘉錫副委員長題詞:“‘三十而立’,要繼續堅持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1993年,《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改為雙月刊。
1994年,組成第6屆編委會,錢匡武教授任主編。
1995年,獲全國高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二等獎。
1997年,成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1999年,獲全國高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一等獎(由教育部頒獎)。成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來源期刊。
2000年,實現對學報中插圖的計算機編輯、加工、處理。
2001年,組成第7屆編委會,魏可鎂院士任編委會主任、主編。學報改為A4幅面版本。為紀念學報創刊40周年,整理、編輯、制作、出版了《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世紀光盤》。光盤收集了《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自1961年創刊至2000年末出版的所有論文。
2003年,組成第8屆編委會,魏可鎂院士任編委會顧問,吳敏生教授任編委會主任。顧泉佩編審任主編。
2004年,獲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
2005年,獲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先進集體獎。
2006、2008、2010年,連續三次被教育部科技司評為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
2011年,獲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團隊獎。
2011年,組成第9屆編委會,魏可鎂院士任編委會顧問,付賢智院士任編委會主任。
期刊介紹:
《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由福建省教育廳主管、福州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載校內作者之基礎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及部分校外學者的國家級項目研究成果。于1961年11月創辦,前身為《福州大學學報》。創刊初期為不定期出版,1966~1977年間停刊,1978年復刊后仍為不定期出版,1982年起公開正式出版發行,季刊。1985年更名為《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仍為季刊,1993年起轉為雙月刊至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5-1337/N,國際標準刊號(ISSN)為1000-2243,國際刊名代碼(CODEN)為FDXKEN。
本刊于1999年榮獲“全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自2006年起在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組織的歷次評比中,連續四次榮獲“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在歷次福建省高校學報評比中均榮獲一等獎;2013年榮獲“第二屆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網站”;2015年獲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版權與倫理工作規范單位”。
目前,本刊被國內外多家權威文摘期刊及重要數據庫收錄,多次入選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在《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綜合性科技類期刊評價,及《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中,“期刊影響力指數及影響因子”排名均有較好的上升。
《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誠邀國內外新老作者積極向本刊投稿,誠邀國內外專家學者為本刊審稿,誠邀關心本刊的各界人士為本刊創新發展建言獻策。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