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2:05:54
1. 篇名
篇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一般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篇名,用較小字號另行起排。篇名應盡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和公式。
2. 作者署名及工作單位
2.1 文章均應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譯文的署名,應著者在前,譯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號標明國籍。
2.2 中國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復姓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字,姓氏與名均不縮寫。示例:
ZHANG Ying(張 穎),WANG Xilian(王錫聯),ZHUGE Hua(諸葛華)
2.3 對作者應標明其工作單位全稱、所在省、城市名及郵政編碼,單位名稱與省市名之間以逗號分隔,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2.4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用逗號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注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隔開。示例:
熊易群1,賈改蓮2,鐘小鋒1,劉建君1
(1.陜西師范大學 教育系,陜西 西安710062;2.陜西省教育學院 教育系,陜西 西安710061)
3. 摘要
論文應附有中英文摘要。摘要應能客觀地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具有準確性、獨立性、簡潔性等特點,一般應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要素,字數不超過300字為宜,以楷體字排在作者署名與關鍵詞之間。英文摘要的內容一般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中文摘要前以“摘要:”作為標識;英文摘要前以“Abstract:”作為標識。
4. 關鍵詞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一般每篇可選3-8個,應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和地區、人物、文獻等名稱,也可作為關鍵詞標注。關鍵詞應以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字號編排在摘要下方。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中文關鍵詞前以“關鍵詞:”作為標識;英文關鍵詞前以“Keywords:”作為標識。示例:
關鍵詞:中國教育研究;國際影響力;專家評估
5. 收稿日期
5.1 收稿日期是指編輯部收到文稿的日期,必要時可加注修改稿收到日期。
5.2 收稿日期采用阿拉伯數字全數字式日期表示法標注,以“收稿日期:”作為標識,排文末,并用10字距正線與正文分開。
收稿日期:2003-08-18
6. 基金項目
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項目編號。原則上只列一個與文章內容最相關的基金項目,如果確有多項基金項目支持,可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基金項目排在收稿日期之后。示例: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教育學重點課題“中國教育研究的國際影響力研究”(ADA170009)
7. 作者簡介
對文章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單位、職稱、學位等作出介紹,其前以“作者簡介:”作為標識。置于收稿日期(或基金項目)之后。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簡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簡介:”標識后相繼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示例:
作者簡介:烏蘭娜,1968年生,女,蒙古族,內蒙古達拉特旗人,內蒙古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博士。
作者簡介:崔麗媛,1987年生,女,吉林長春人,中國醫科大學圖書館館員,從事醫學教育評估研究;朱亞鑫,1992年生,女,河南周口人,中國醫科大學國際醫學教育研究院講師,從事教育政策研究工作;曲波(通信作者),1977年生,男,遼寧沈陽人,中國醫科大學國際醫學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醫學教育。
8. 正文
8.1 文內標題力求簡短、明確,題末不用標點符號(問號、嘆號、省略號除外)。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5級。大段落的標題居中排列,可不加序號。層次序號可采用一、(一)、1、(1)、1);不用①,以與注釋號區別。文中應做到不背題,一行不占頁,一字不占行。
8.2 用字應符合現代漢語規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漢語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舊體字、異體字和繁體字。簡化字應執行新聞出版署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1992年7月7日發布的《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簡化字總表》(1986年版)、《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
8.3 標點符號使用要遵守《標點符號用法》(GB/T 15834-2011)的規定(參考文獻著錄中的標點作為標識的用法另據后文規定),除前引號、前括號、破折號、省略號外,其余都應緊接文字后面,不能排在行首。夾注及表格內的文句末尾不用句號。著作、文章、文件、刊物、報紙等均用書名號。用數字簡稱的會議或事件,只在數字上加引號;用地名簡稱的,不加引號。外文的標點符號應遵循外文的習慣用法。
8.4 數字使用執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凡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各種記數與計量(包括正負數、分數、小數、百分比、約數),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星期幾一律用漢字。非公歷紀年用漢字,并加圓括號注明公元紀年。多位的阿拉伯數字不能移行。4位以上數字可采用3位分節法,即節與節之間空1/4字距。5位以上的數字尾數零多的,可以“萬”“億”作單位。數字作為語素構成定型的詞、詞組、慣用詞、縮略語,應使用漢字。鄰近兩個數字并列連用所表示的概數均使用漢字數字。
8.5 插圖和照片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圖中文字與符號一律植字。插圖應標明圖序和圖題,序號和圖題之間空1字;圖序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僅有1圖者于圖題處標明“圖1”;圖題一般居中排于圖的下方。圖一般隨文編排,圖較多時也可集中排在文末或其他適當位置。插圖的橫向尺寸不超過版面2/3者,圖旁應串文。圖需臥排時,應頂左底右。插頁圖版可另編頁碼,并在圖版上方標識文章篇名和所在頁碼。
8.6 表格應結構簡潔,具有自明性。盡可能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表格應有表序和表題。序號和表題居中排于表格上方,兩者之間空1字。表序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僅有1表者,于表題處標明“表1”。表內數據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個位數、小數點位置應上下對齊。相鄰行格內的數字或文字相同時,應重復填寫。表一般隨文編排,先見文字后見表。表格的橫向尺寸不超過版面2/3者,表旁應串文。表需臥排時,應頂左底右;需跨頁時,一般排為雙面跨單面;需轉頁時,應在續表上方居中注明“續表×”,表頭重復排出。
8.7 文稿中的計量單位應嚴格執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單位》的規定。
8.8 文稿中的數學公式應簡明、準確地表達各個量之間的關系,一般另行編排,主輔線須區分清楚。在不引起誤解的前提下,某些公式也可夾在文句中間。數學公式的編排,應遵循量、符號的書寫規則。
8.9 每篇文章應盡可能排在連續頁碼上。確需轉頁時應在當頁最末一行標點停頓處注明“下轉第×頁”;在接轉部分之前注明“上接第×頁”,字體與正文區別,加圓括號。轉頁應盡可能少,并不可逆轉。
8.10 分期連載的長文,應在每期篇名之后加注連載序號,文末加注“待續”,最末一期加注“續完”。
9. 致謝
致謝是作者對認為需要感謝的組織或個人表示謝意的文字,排于注釋及參考文獻之前,字體應與正文有所區別。
10. 參考文獻
10.1 參考文獻的著錄應執行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規定,采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論文中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一種文獻在同一文中被反復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示,需表明引文具體出處的,可在序號后加圓括號注明頁碼或章、節、篇名,采用小于正文的字號編排。文中的標示序號除作為正文直接說明語外(如“文獻[1]指出”),都放在加注處的右上角(如“愛因斯坦等[4,8-12]…”)。
10.2 文后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其排列順序以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為準;參考文獻列表時應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識;序號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示;每一條目的最后均以實心點結束。
10.3 各種參考文獻的類型,根據GB/T 7714-2015《文獻類型和文獻載體標識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M-專著,C-會議錄,G-匯編,N-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報告,S-標準,P-專利,DB-數據庫,CP-計算機程序,EB-電子公告,A-檔案,CM-輿圖,DS-數據集,Z-其他。對于非紙張型載體電子文獻,需在參考文獻標識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建議采用雙字母表示:MT-磁帶,DK-磁盤,CD-光盤,OL-聯機網絡,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獻載體類型的參考文獻類型標識:DB/OL 聯機網上數據庫,DB/MT 磁帶數據庫,M/CD 光盤圖書,CP/OL磁盤軟件,J/OL 網上期刊,EB/OL 網上電子公告。
10.4 參考文獻著錄的條目以小五號編排在文末。其格式見《常用參考文獻著錄項目與著錄格式》。
10.5 注釋集中排在文末,參考文獻排在注釋之后。
10.6 參考文獻與注釋的區別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論著時所參考的文獻書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參考文獻序號用方括號標注,而注釋用數字加圓圈標注(如①、②…)。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項目與著錄格式
正文中引用文獻的標注方法采用順序編碼制。
順序編碼制是按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各類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與著錄格式如下:
1. 專著
主要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識/文獻載體標識].其他責任者.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
示例:
[1] 陳登原. 國史舊聞: 第1 卷[M].北京: 中華書局, 2000: 29.
[2] 哈里森, 沃爾德倫. 經濟數學與金融數學[M]. 謝遠濤, 譯.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235-236.
[3] 全國信息與文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信息與文獻 都柏林核心元數據元素集: GB/T 25100—2010[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0: 2-3.
[4] 王夫之. 宋論[M]. 刻本. 金陵: 湘鄉曾國莖, 1865(清同治四年).
[5] 牛志明, 斯溫蘭德, 雷光春. 綜合濕地管理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 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6] 陳崧. 五四前后東西方文化問題論戰文選[G].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5: 15.
[7] 陳桐生. 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D]. 西安: 陜西師范大學文學研究所, 1992: 26.
[8] 白永秀, 劉敢, 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術三大要素市場培育與發展研究[R]. 西安: 陜西師范大學西北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1998: 5-10.
[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遼寧省檔案館.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A]. 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
[10] 楊保軍. 新聞道德論[D/OL].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2012-11-01]. http://apabi.lib.pku.edu.cn/usp/pku/pub.mvc?pid=book.detail&metaid=m.20101104-BPO-889-1023&cult=CN.
[11] 趙學功. 當代美國外交[M/OL].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2014-06-11]. http://www.cadal.zju.edu.cn/book/trySinglePage/33023884/1.
[12]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項點實驗室. 汶川地震災害研究[M/OL]. 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11: 5-6[2013-05-09]. http://apabi.lib.pku.edu.cn/usp/pku/pub.mvc?pid=book.detail&metaid=m.20120406-YPT-889-0010.
[13] 中國造紙學會中國造紙年鑒: 2003[M/OL].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3[2014-04-25]. http://www.cadal.zju.edu.cn/book/view/25010080.
[14] 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 [M].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01.
[15] YUFIN S A. Genecology and computer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of Computer Methods in Geo 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oscow, Russia, February 1-4, 2000[C]. Rotterdam, A. A. Balkema, 2000.
[16] BALDOCK P. Developing early childhood servic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M/OL]. [S.1.]: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11: 105[2012-11-27]. http://lib.myilibrary.com/Open.aspx?id=312377.
[17] BOLOGNIA J L,JORIZZO L J,SCHAFFER J V,et al. Dermatology [M]. 3th ed. Philadelphia: Elsevier Mosby,2012: 305.
2. 專著中的析出文獻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文獻載體標識].析出文獻其他責任者//專著主要責任者.專著題名:其他題名信息.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的頁碼[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
示例:
[1]周易外傳: 卷5[M]//王夫之. 船山全書: 第6冊. 長沙: 岳麓書社, 2011: 1109.
[2] 馬克思. 政治經濟學批判[M]//馬克思, 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5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3: 302.
[3] 賈東琴, 柯平. 面向數字素養的高校圖書館數字服務體系研究[C]//中國圖書館學會. 中國圖書館學會年會論文集: 2011年卷. 北京: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1: 45-52.
[4] 瞿秋白. 現代文明的問題與社會主義[G]//羅榮渠. 從西化到現代化.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121-133.
[5] WEINSTEIN L, SWE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 [M]//SODEMAN W A, Jr, 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74: 745-772.
3.連續出版物
主要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識/文獻載體標識].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
示例:
[1] 中華醫學會湖北分會. 臨床內科雜志[J]. 1984, 1(1)-. 武漢: 中華醫學會湖北分會, 1984-.
[2] 中國圖書館學會. 圖書館學通訊[J]. 1957(1)-1990(4). 北京: 北京圖書館, 1957-1990.
[3]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Science [J]. 1883, 1(1)-.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883-.
4.連續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獻
期刊文章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文獻載體標識].連續出版物題名:其他題名信息,年,卷(期):頁碼[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
報紙文章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文獻載體標識].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
示例:
[1] 菲利普·G·阿特巴赫, 陳運超. 學術殖民主義在行動: 美國認證他國大學[J]. 復旦教育論壇, 2003(6): 1-2.
[2] 李炳穆. 韓國圖書館法[J/OL]. 圖書情報工作, 2008, 52(6): 6-12[2013-10-25]. http://www.docin.com/p-400265742.html.
[3] 武麗麗, 華一新, 張亞軍, 等. “北斗一號“監控管理網設計與實現[J/OL]. 測繪科學, 2008, 33(5): 8-9[2009-10-25]. http://vip.calis.edu.cn/CSTJ/Sear.dll?OPAC_CreateDetail. DOI:10.3771/j.issn.1009-2307.2008.05.002.
[4] KANAMORI H. Shaking without quaking[J]. Science, 1998, 279 (5359): 2063.
[5] 謝希德. 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 人民日報, 1998-12-25(10).
[6] 余建斌. 我們的科技一直在追趕: 訪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N/OL]. 人民日報, 2013-01-12(2)[2013-03-20].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3-01/12/nw.D110000renmrb_20130112_5-02.htm.
5. 電子資源
主要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識/文獻載體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
示例:
[1] 王明亮. 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據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 (1998-08-16)[1998-10-04]. http://WWW.cajcd.cn/pub/wml.txt/980810-2.html.
[2]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第29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現狀統計報告[R/OL]. (2012-01-16)[2013-03-26].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201/P020120709345264469680.pdf.
[3]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轉發北京市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暫行實施辦法的通知: 京政辦發[2005]37號[A/OL]. (2005-07-12)[2011-07-12]. http://china.findlaw.cn/fagui/p_l/39934.html.
[4] HOPKINSON A. UNIMARC and metadata: Dublin core[ EB/OL]. (2009-04-22) [2013-03-27]. http://archive.ifla.org/IV/ifla64/138-16le.htm.
6. 專利文獻
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號[文獻類型標識/文獻載體標識].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
示例:
[1] 鄧一剛. 全智能節電器: 200610171314.3[P]. 2006-12-13.
[2] TACHIBANA R, SHIMIZU S, KOBAYSHI S, et al. Electronic watermarking method and system: US6915001[P/OL]. 2005-07-05[2013-11-11]. http://www.google.co.in/patents/US6915001.
參考文獻著錄中的文獻類型標識代碼和電子文獻載體類型標識代碼
資料來源: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新標準實施的要點提示
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以下簡稱新標準) 已于2015-05-15 發布,并于2015-12-01 實施。參考已發表的解讀舊標準的相關文章,對新標準實施中的要點及可能出現的疑點做出一些提示。
1. 引文文獻應標注“引文頁碼”
凡專著、從專著和期刊中析出的文獻作為引文文獻引用時,均應標注引用信息所在頁碼,即“引文頁碼”。例如:
[4] 陳浩元. 科技書刊標準化18講[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106.
專著僅在作為閱讀型文獻引用時才不標注“引文頁碼”。但從文集和期刊中析出的文獻作為閱讀型文獻引用時,應標注析出文獻的起訖頁或起始頁。
2. 正確放置正文中的文獻序號
無論是引文文獻還是閱讀型文獻,凡是在論著的文獻表中著錄的,應將文獻序號標注在正文中的引用處。按標準給出的示例,可歸納出序號的以下幾種標注方法。
1) 置于主要責任者姓名的上角標處。如:
王偉[7,3]提出……。Baldock等[15,16]認為……。
2) 引用以引號括起的一段完整的文字時,置于引號的上角標處。如:
“以上謂等威之辨,尊卑之序,由于飲食榮辱。”[5]
3) 置于點號前引用信息的上角標處。如:
……《中國青年》雜志創辦人追求的高格調———理性的成熟與熱點的凝聚[3],表明其讀者群的文化的品位的高層次……“方針”指“引導事業前進的方向和目標”[2]354。
該例中的“354”為引文頁碼。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獻時,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在文獻表中,此文獻不重復標注引文頁碼。
4) 在有些特殊情況下,序號也可作為行文語句的組成部分。如:
……式(7) 的具體推導過程見文獻[6]。……按文獻[10]15提供的參數設計出樣機。
3. 正確使用標識符號
為使參考文獻著錄簡明、統一,新標準仍規定了著錄使用的9 個標識符號( “.”“:” “,”“;”“∥”“( ) ”“[]”“/”“-”) 。這些符號多數移植于標點符號,但其功能和用法與標點符號不同,它是一種前置符,置于一個著錄項目或要素之前,將這些項目、要素清晰分隔,而標點符號是后置符。
1)正文和文獻表中的序號應使用“[]”括起( 或由計算機自動生成圈碼) 。
2) 正文中連續序號和文獻表中連續頁碼間用短橫線連接。這短橫線可使用半字線,也可用英文連字符,只要全刊統一即可。如“張曉東等[3-4]指出: ……”“26(6): 517-519.”。
3) 每一條參考文獻的結尾可用“.”號。在著錄實踐中,結尾不加或加“.”均規范,但須全刊保持統一。
4) 論文集、會議錄等專著中的析出文獻的出處項前標識符號用“//”。采用符號“∥”替代以往的“.見:”或“.In:”以及人們慣用的“轉引自:”“參見:”等,具有簡明性、通用性等優點,已為越來越多的書刊采用。
5) 期刊合期出版時,合期號間使用“/”連接,注意不要跟GB /T 3179中采用的“-”混淆。n 期合期,“/”數為n - 1 條。如第4 ~ 6 期合期出版時應著錄為“( 4 /5 /6) ”。
6) 以年、期出版的期刊,其年卷期標注應為“年(期): 頁碼”,標注為“年,(期): 頁碼”是不規范的。
采用著者-出版年制組織文獻表的,“年”放到了題名前,對不設“卷”的期刊,“(期) ”前也不應加“,”。如:
葛都, 2015. 如何充分利用軟資源調節學術期刊出版時滯[J].科技與出版(4): 100-102.
7) 按規則,“‘等’‘譯’字樣”前的標識符號為“,”。當遇到“等”“譯”連用時,參照新標準給出的示例,可著錄為“,等譯.”,即“譯”前不必標注“,”。
8)電子資源的著錄要素“[引用日期]”屬出版項,當其前有出版項的其他要素時,其前不加任何標識符號; 否則(連同可能有的“(更新或修改日期) ”一起) 其前應加“.”。例如:
[2] 李幼平,王莉. 循證醫學研究方法: 附視頻[J/OL]. 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 , 2010, 4(3): 225-228[2014-06-09]. http://www.cqvip.com/Read/Read.=aspx?id=36658332.
[4]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About OCLC: history of cooperation[EB/OL]. [2012-03-27]. http://www.oclc.org/about/cooperation.en.html.
4. 規范責任者項的著錄
1)個人著者一律“姓前名后”,且“姓全部著錄,字母全大寫”。這也是ISO 690 的規范。采納這一規則的目的是為了與國際標準接軌,便于人們快捷、正確地區分著者的姓和名。“姓前名后”規則僅適用于文獻表中的著錄,在其他處仍應尊重其原有的姓名書寫規則。
2)名字可以縮寫并省略縮寫點。這是出于著錄簡明性且不會產生歧義的考慮。新標準的示例中,名字均采用了縮寫并省略“.”,僅表明一種提倡,但不是“要求”。ISO 690 的示例是名字縮寫但保留“.”。新標準對采用縮寫點沒有明文禁止。
3)“責任者不超過3個時,全部照錄。超過3個時,著錄前3個責任者,其后加‘,等’或與之相應的詞”,如“,et al.”。有的書刊統一采用對所有責任者全部照錄的著錄方式,應屬允許。
4)無責任者或責任者情況不明的文獻,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錄的,“主要責任者”項應注明“佚名”或“Anon”。而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的,可省略此項,直接著錄題名。
5)機關團體作為文獻的主要責任者時,其名稱應由上至下分級著錄,上下級間用“. ”分隔,用漢字書的名稱除外。
示例1 :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示例2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5. 規范西文題名的著錄
題名包括書名、刊名、標準名、析出的文獻名等。題名著錄的依據是著錄信息源所載的內容。關于西文題名的著錄,新標準沒有給出具體的條款,只有“西文期刊刊名的縮寫可參照ISO 4 的規定”的原則性指示。根據新標準的示例,可以歸納出以下2 條推薦建議。
1) 題名按原文獻題名全部照錄,僅第1個詞的首字母大寫,其余均小寫(本該首字母大寫的專有名詞例外) 。例如:
[9] SAITO M, MIYAZAKI K. Jadeite-bearing metagabbro in serpentinite mélange of the "Kurosegawa Belt" in Izumi Town, Yatsushiro City, Kumamoto Prefecture, central Kyushu[J].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 2006, 57(5/6): 169-176.
在ISO 690 的示例中,書名、析出文獻題名等,大多數是第1個詞的首字母大寫、其余小寫,也有實詞的首字母大寫的。刊名則均為實詞的首字母大寫。我們在著錄實踐中,可選定一種著錄方法,并做到全刊一致。
2) 刊名可采用縮寫,并省略縮寫點,每個實詞的首字母大寫。新標準中僅有2個示例: “J Math & Phys”和“Br Med J”。關于刊名的縮寫,ISO 690 跟新標準一樣,僅給出原則性意見: “無識別題名的刊名可按ISO 4 有關規定縮寫。如果可能造成混淆,刊名應著錄全稱。”但其所有示例均用了全稱。
6. 正確著錄聯機網絡文獻
聯機網絡文獻的著錄項目應齊全,格式應規范: “主要責任者. 題名: 其他 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識/OL]. ( 更新或修改日期) [引用日期]. 獲取和訪問路徑. DOI.”。由示例可見, “( 更新或修改日期) ”并不是必備的著錄要素,而是有則必備,如果無法確認,也可不標注。DOI 也是有則必備的著錄要素。“[引用日期]”則是必備的著錄要素。
7. 規范數字的著錄
1)應保持信息資源原有的數字形式。如原題名中含有“六十五周年”,不應改為“65周年”。
2)除1) 中的數字外,如卷次、冊次、卷期號、頁碼、出版年、版次、公告日期、更新日期、引用日期、文獻序號等均應采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a)“日期”按“YYYY-MM-DD”的格式著錄。例如: “[2015-06-20]”。
b)“出版年”采用公元紀年,如有非公元紀年,則將其置于“( ) ”內。例如: 1881(清光緒七年) 。
c) “版本”除第1 版不著錄外,其他版本說明均應予以著錄,西文版次用序數詞的縮寫形式表示。例如: “4 版”“5th ed.”。
3)新標準的示例表明,報紙中析出的文獻,其版次是必備的著錄要素; 但如該文獻引自聯機網絡,則版次可不標注。例如:
[2] 張田勤. 罪犯DNA庫與生命倫理學計劃[N]. 大眾科技報, 2000-11-12(7).
[4] 劉裕國, 楊柳, 張洋, 等. 霧霾來襲,如何突圍? [N/OL]. 人民日報, 2013-01-12[2013-11-06].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3-01/12/nw.D110000renmrb_20130112_2-04.htm.
8. 參考文獻著錄不存在“公開性原則”
在新標準和ISO 690 中沒有類似“公開發表”“正式出版”的規定。引用參考文獻時,首選的應是讀者容易查找到的、公開發表的信息資源;但不涉及保密問題的內部信息資源也可列為參考文獻。內部信息資源包括會議主辦者編印的會議文集,已投雜志社的待發表論文,科研單位編印的科技報告、調研報告,論著手稿等等。新標準中就有內部資料的示例。
(摘自:陳浩元《GB/T 7714新標準對舊標準的主要修改及實施要點提示 》)
第三編 文化、教育、歷史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