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7:05:20
環境工程最新期刊目錄
生物炭強化生物濾池對堆肥尾氣中NH3去除效果及填料微生物群落變化————作者:郭文袖;程紅勝;沈玉君;丁京濤;張蕓;王黎明;周海賓;吳疆;張迎;
摘要:目前惡臭污染已成為制約堆肥產業化的關鍵問題。為研究生物炭對生物濾池強化作用及其填料微生物群落變化,以堆肥尾氣中NH3為目標污染物,以竹子生物炭強化生物濾池為研究對象,開展了不同生物炭添加量(體積比分別為10%、20%以及不添加)、不同高度(20 cm、40 cm)的生物濾池對NH3去除效果的試驗,深入分析了填料中NH4+<...
雙碳背景下AI耦合太陽能技術的污泥干化系統應用————作者:王偉龍;張蒙納;劉兆鵬;甄勝利;李骎;龍少鵬;
摘要:研究AI對污泥太陽能干化系統的賦能作用,用智能視覺系統提升污泥太陽能干化系統運行效率和安防智慧化程度,簡化配置,提升系統安全性和穩定性。以此為基礎,運用大數據孿生模型,分層次自動比對分析各層因子的影響作用,找出關鍵表征性控制指標,簡化控制流程,提升系統運行效率,加強節能降耗效果。運行結果表明,出泥含水率可以用造粒干化區長度高度表征調控,二者具有高度線性關系;在系統孿生最佳運行工況下,系統非冬季污泥...
蘇州市土地利用強度與碳排放量脫鉤空間效應分析————作者:詹宏娟;陳德超;郎崢;楊子豪;蔣如喬;
摘要:基于碳排放核算和土地利用強度測度法,從縣域角度分析2005-2020年蘇州市碳排放水平與土地利用強度的時空分布特征,并結合脫鉤模型深入研究蘇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脫鉤關系,結果表明:(1)2005-2020年蘇州市碳排放量總體呈現上升趨勢,15年間凈碳排放量增長2.183×107t。空間上呈現明顯異質性。(2)蘇州市土地利用強度在2005-2020年間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形成...
慶陽市2022年夏季一次臭氧污染過程的氣象成因及潛在源區研究————作者:蔡曉倩;王鵬波;周佳;安偉銘;潘峰;
摘要:由于2022年隴東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區慶陽臭氧超標天數陡增,選取6月23~25日為典型臭氧污染過程,基于WRF模式和HYSPLIT4模式,結合污染特征、地形地勢等分析了其氣象成因及臭氧潛在源區,為隴東黃土塬區臭氧污染治理提供參考。研究結果表明:(1)24日慶陽市高空處于槽后,氣流下沉,不利于污染物垂直擴散,日間最大臭氧八小時濃度達到174.5μg/m3;25日凌晨臭氧小時濃...
基于環境風險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碳封存場地源匯匹配研究————作者:楊凌雪;許曉藝;馬晶;楊川楓;王楠;程國強;劉桂臻;李鳳洋;虎亭;許宗紅;景萌;李琦;
摘要:二氧化碳(CO2)地質封存是實現碳中和目標愿景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也是實現化石能源CO2近零排放的重要舉措。CO2地質封存面對環境安全性不確定的突出問題,因此,基于環境代價最低角度,部署CO2地質封存優先發展戰略,是決策者關心的核心問題。寧夏回族自治區當前的化石能源消費占比、碳強度及人均碳排放達均位于全國前列,...
尾氣分析法測定微孔曝氣器工藝狀態下氧傳質效率的優化研究————作者:高偉;李小冬;陳祥春;齊魯;王洪臣;劉國華;羅云湘;
摘要:曝氣器的氧傳質效率對污水處理廠的現場運行狀況至關重要,測定準確的氧傳質效率(Oxygen Transfer Rate, OTE)能夠指導污水處理廠節能降耗。為滿足在實際工藝狀態下,對曝氣器傳質性能測定的需求,本研究選用了尾氣分析法測定曝氣器工藝狀態下氧傳質效率(αSOTE),并進行影響優化研究。本研究首先對比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摩爾分數對動態、靜態完全尾氣分析法的測試精度的影響。此后,選取不同...
基于LCA法評價鋼鐵行業焦爐煙氣超低排改造工藝————作者:史美學;孫斯佳;肖利平;鄧志毅;趙成;陳志航;
摘要:焦爐煙氣超低排改造是長流程鋼鐵企業的重點、難點之一,采用量化的評價手段來合理選擇和優化焦爐煙氣超低排改造工藝,是實現焦爐煙氣穩定、高效達到超低排標準有益技術支撐。以某大型S鋼鐵企業現有兩種焦爐煙氣超低排改造工藝為研究對象,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采用生命周期評價法構建相關的模型,借助Simapro 軟件計算,獲得了兩種工藝量化的環境影響結果。結果表明:活性焦吸附法脫硫脫硝工藝(A 工藝)相比密相干脫硫...
微乳液的制備及頁巖氣鉆井平臺含油污泥原位脫油性能研究————作者:何凌林;廖松;趙子宇;趙萌婷;高文;王威;劉盛余;
摘要:頁巖氣的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危險廢物含油污泥。微乳液法具有耗能少、成本低、無需加熱、除油效率高等多種優點,可實現頁巖氣鉆井平臺含油污泥原位脫油。目前需要探索一種復配微乳液,在提升微乳液對含油污泥的洗脫能力的同時,兼備較好的循環利用性能。本研究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鈉(SDS)、α-烯基磺酸鈉(AOS)分別作為表面活性劑制備單配微乳液,研究其相行變化規律和表面活性劑濃度、醇度、鹽度對其脫油效果的影響。在此基礎...
直接空氣捕集二氧化碳技術研究進展————作者:向小鳳;邵亞茹;高榮澤;王志超;晉中華;王利民;車得福;
摘要:直接空氣捕集(DAC)技術近年來備受矚目,其靈活的布置、簡便的操作以及適用于分布式和點源碳排放的特點使其在碳捕集領域脫穎而出。為了更充分地挖掘各項DAC技術在工程實踐中的潛力,我們對多種直接空氣捕集技術進行了系統綜述,深入探討了不同DAC技術的原理和發展歷程。歸納總結了液體直接空氣捕集技術、固體直接空氣捕集技術、新興直接空氣捕集技術的優缺點,淺析了不同技術目前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了適用于不同技術...
基于LCA的低碳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環境和經濟效應評價————作者:馬麗麗;曾慶鑫;吳峰;李彪;
摘要:推廣應用由工業廢渣和建筑再生混凝土骨料制備的低碳高性能再生混凝土(LC-HPRAC)符合我國“雙碳”戰略目標的要求。基于生命周期評價(LCA)方法,綜合考慮LC-HPRAC材料力學性能、環境影響和經濟性,對不同鋼纖維體積摻量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LC-HPRAC進行環境和經濟效應量化分析,并采用極差和析因法分析各項指標的顯著性。結果表明:普通混凝土的碳排放量為426 kgCO2-...
波紋多孔電極電除塵器電場特性分析及除塵性能預測————作者:代聰;黨小慶;鄒吉明;吉碩;屈嘉鑫;
摘要:工業電除塵器受微細粉塵、高比電阻粉塵以及二次揚塵等因素的影響,出口煙塵排放濃度不穩定,開發新型電極可以從根本上保證電除塵器穩定高效運行。本研究針對一種新型波紋多孔收塵極板,通過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波紋多孔電極電除塵器數值模型,以C型板電除塵器為參照研究對象,分析波紋多孔電極電除塵器的電場、湍流場以及粒子荷電和遷移特性。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板形對電場內空間電荷密度分布影響不大,相...
考慮優勢滲透條件下的溶質運移特征模擬研究————作者:王鑫;程鈺鑫;胡佳晨;劉磊;王俊光;
摘要:地下介質的非均質性顯著影響溶質遷移規律,是地下水污染防治和水資源管理中的核心科學問題。研究圍繞非均質介質中的優先流通道和基質死區效應,構建了雙重滲透模型(DPM)及其改進模型(DPMIM)。DPM區分了裂隙域和基質域,能夠描述復雜介質中的溶質遷移特征;DPMIM進一步考慮了基質死區效應,對滯留與緩釋現象的模擬能力得到提升。基于現場注抽示蹤試驗數據,初步驗證了這兩種模型在捕捉非均質效應下溶質遷移行為...
焦爐上升管放散廢氣擴散規律分析及低能耗高效集氣系統設計————作者:趙晨豪;黨小慶;晉海廷;馬帥;黃家玉;吉碩;鄭華春;屈嘉鑫;
摘要:低能耗高效控制焦爐推焦前晾爐過程所產生的高溫含塵煙氣無組織排放,是焦化行業超低排放亟待解決的難題。針對某焦化廠現有上升管廢氣收集系統收集效率低、運行能耗高的問題;采用數值模擬方法對上升管放散廢氣擴散規律進行分析,優化廢氣收集系統提高煙塵收集效率,并提出基于PLC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結果表明:現有廢氣收集系統集氣罩吸入速度衰減幅度較大,煙塵逸散嚴重,收集效率為40%;增設屋頂集氣倉室能夠緩沖煙氣流速,...
基于隨機森林的區域土壤重金屬污染影響因素識別研究————作者:崔釋文;陳堅;廖磊;周睿;錢江波;黃國鑫;
摘要:準確識別重金屬污染來源,是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的重要前提。由于缺乏土壤重金屬污染影響因素有關信息,污染溯源分析的效果往往受到限制。本文以廣東省某典型工業地區為研究對象,基于577個采樣點的土壤重金屬濃度實測數據和18個環境協變量數據,采用隨機森林(RF)和雙變量局部空間自相關方法,識別了土壤Cd、Pb和Cr濃度的影響因素,確定了18個影響因素對Cd、Pb和Cr濃度的定量貢獻,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土壤環...
場地土壤重金屬精細化暴露評估研究進展與展望————作者:王一鵬;梅丹兵;苗秋慈;韓穎;張紅振;
摘要:暴露評估是場地人體健康風險評估中的關鍵環節,在環境標準體系建立及土壤修復治理目標制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精細化暴露評估是近年來人體健康風險評估研究熱點之一。在分析場地土壤重金屬暴露因素基礎上,通過文獻搜集和整理歸納暴露評估中概念模型構建和計算模型優化的主要方法,提出場地土壤重金屬精細化暴露評估技術路線,進一步總結基于行為模式的土壤經口攝入量模擬技術、生物可給性測試技術、空氣顆粒物濃度模擬技術等3種暴...
雙物化耦合OHO生物工藝的協同優化及水處理增效機制:以焦化廢水為例————作者:王晴;成曉倩;柯雄;陳啊聰;陳堯;楊璇;邱光磊;韋朝海;
摘要:當前的工業廢水處理中普遍存在能源消耗高的問題,節能降耗和資源回收已成為關鍵的應對策略。對此,以焦化廢水為研究對象,通過雙物化耦合OHO生物工藝平臺,尋求資源化與污染控制協同的新途徑。研究表明,亞鐵鹽在前物化單元中表現出優越的CN-和S2-去除能力,聚合硫酸鐵(PFS)與活性炭(AC)對生物出水表現出高效凈化效果。借助相關性分析耦合模型優化前物化單元的操作...
寧夏銀川市再生水景觀水體回用可行性分析————作者:齊婭榮;鐘艷霞;胡洪營;陳卓;巫寅虎;魏東斌;
摘要:銀川作為一座重度缺水城市,高度依賴黃河水,亟需高效利用再生水。然而,隨著再生水應用途徑的不斷拓展,其可能帶來的生態環境風險也逐漸顯現。本研究立足于銀川市再生水利用現狀,結合國內外再生水應用于生態補給的相關案例與面臨的挑戰,評估再生水景觀利用中可能出現的富營養化、新污染物等潛在生態風險,針對銀川具體情況提出應對策略。研究從水環境、水生態及水安全三個維度進行深入探討,從水文特征和水質狀況兩個層面出發,...
除磷藥劑對生物除磷效能精準評估的影響及改進策略研究————作者:王剛;李魁曉;高媛;王慰;許騏;于瀾;吳從從;
摘要:針對污水處理廠生物除磷效能由于受系統中殘留化學除磷藥劑的影響而無法精準表征導致除磷藥劑投加過量的問題,通過小試與現場生產性試驗相結合的方式,闡明了化學除磷藥劑對生物除磷效能評估的影響。采用聚磷酸鹽、聚磷菌、PHB等表征指標,結合層次分析法構建了新型生物除磷效能評估體系。同時利用新構建的評估體系對北京市3種不同處理工藝的污水廠開展了生物除磷效能評估工作并提出改進策略。結果表明化學除磷藥劑在系統中的殘...
農村有機廢棄物處理現狀及商業模式探索————作者:陳冠益;唐彤彤;孫昱楠;劉元元;穆蘭;程占軍;顏蓓蓓;
摘要:農村有機廢棄物年產量巨大且較為分散,目前主要以就地填埋、集中焚燒發電以及堆肥處理為主,存在無害化處理率低、資源化利用率不高等問題。針對高含水率的果蔬廢棄物,厭氧發酵、熱解炭化和生物轉化技術能夠有效實現資源回收利用;對于禽畜糞污,秸稈協同厭氧消化、過腹轉化技術顯著提升了資源化利用效率。結合不同農村區域的分布特點與處理需求,分析城鄉一體化模式、集中處理模式和分散處理模式的適用范圍與特點,并建議村莊較為...
環境技術驗證評價在醫療廢物新型高溫熱處理技術的應用————作者:曹云霄;高強;林立;趙巖;于曉東;
摘要:我國醫療廢物處理處置技術經過不斷發展,部分新型處理處置技術已在國內不同區域實現了落地應用,其中很多新型處理處置技術經過了環境技術驗證評價,尤其對于新型消毒處理技術,已形成較為成熟的驗證評價方法和模式。但對于醫療廢物新型高溫熱處理技術,目前僅形成一項驗證評價案例,需要深入探討其開展驗證評價工作的要點。本文以醫療廢物裂解技術為例,在系統梳理現有環境技術驗證要求基礎上,充分分析技術工藝過程,明確驗證評價...
環境工程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速度挺快的,官網說兩個月有結果,基本時間控制在了兩個月,審稿專家也比較專業的,還是感受愉快的一次投稿經歷。
2024-12-04 20:2524年過年期間投稿,過完年的第一個工作日退稿。編輯部效率可以的。官網上的版面費很貴,而且今年退北核了,沒有基金,感覺性價比已經不高了。還好它沒有收我的文章。
2024-06-07 17:13這個期刊特別具有包容性(選題特別豐富),然后呢,可以努力去灌灌水,雖然我第一次就失敗了(我覺得主要是選題太不相關了),一周退稿,良心期刊,不耽誤時間,大力推薦
2023-12-06 20:44環境領域一篇實驗論文,無基金,投了兩禮拜發郵件通知錄為增刊,無任何意見,審稿速度還可以。
2023-07-02 10:42審稿時間漫長,期刊里面很多書評及廣告,想要發這個需要打提前量,溝通總是不及時回復,等待期間一度想放棄
2023-05-31 05:42第七編 工業技術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