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16:05:42
一、征稿范圍
來稿應重點反映國內外疾病預防控制領域最新研究進展和成果,及時報道具體而最詳實的監測工作和最先進的檢測技術及最重要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調查等;不倡導缺少創新性而僅利用網絡現有數據進行簡單的流行病學分析。投稿范圍包括:
(1)疾病監測快報。
(2)傳染病實驗室研究或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分析。
(3)重點地區疾病監測、預防與控制。
(4)食品衛生與食源疾病實驗室研究和現場調查。
(5)慢性非傳染病實驗室研究或現場流行病學調查。
(6)重點人群如流動人口與疾病流行病學調查。
(7)行為心理障礙與疾病調查與研究。
(8)實驗研究與流行病學研究的新技術與新方法。
(9)環境污染與健康調查以及與疾病預防和控制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等。
二、稿件要求和類型
來稿要求:(1)觀點鮮明,論據充足,論述簡練,資料和數據務必準確。論著與綜述等欄目的文章每篇以12000 字左右為宜,其余欄目文章在5000字左右,請提供中英文摘要(500~800字)和中文關鍵詞(5~8個)。引言應說明課題的背景,引述該領域的國內外同行已經取得的進展,以說明本文的選題意義和創新點所在。(2)圖表采用中英文標題。(3)參考文獻引用應遵循“最新、關鍵、必要和親自閱讀過”的原則;在正文中順次引述;綜述文章25條以上文獻,其他文章10條以上文獻。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引用。(4)計量單位和符號請按照有關國家標準,量和單位應符合國家規定。外文字符要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字符的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稿件撰寫等說明見
稿約。(5)稿件為原始稿件,未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物上發表過,非一稿多投。此外,本刊不接受任何語種的翻譯稿件。(6)稿件屬作者本人的創造性勞動成果,凡引用或參考了他人的論述、數據、結果,請將文獻信息查新查全并在文中明確標引,以示對同行工作的尊重。(7)正文中用精煉的語言描述本文創新點和對前人或同行貢獻的學術評論句。涉及使用病原微生物菌(毒)種的研究論文。在“材料與方法”等相應部分,作者應說明并標注研究所用菌(毒)株來源的保藏機構名稱及其編號。可描述為:“本研究菌(毒)株來源于XX機構,編號XXX”。
1病例分析(1500字左右):摘要:不含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字數100字左右。前言:簡述疫情的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與處置結果�;厩闆r:交代清楚發生的時間、地點(不要用符號或某字替代)、主要疫情背景。流行病學調查:(包括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方法:不可以文獻替代)。討論:分析疫情特點,總結處置經驗。
2論著、調查研究、方法研究類稿件(5000字左右):格式為結構式摘要,分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結論(Conclusion)四個層次。正文包括前言、資料(材料)與方法、結果和討論。
3評述(1500字左右):評論分析當前研究的發展,但作者不以討論自己的研究工作為主。
4綜述:文章討論具有該領域的最新進展,著重于尚未解決的問題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包括摘要、概括主要觀點的引言和反映章節主要內容的小標題及展望三部分,一般為約稿。通訊作者是該研究領域的資深專家為宜。參考文獻建議25條以上文獻但不要超過40條。
5專家論壇(不超過6000字):主要是約稿,內容是作者本人專長研究領域的新進展和以本人系列研究工作為基礎的綜合性述評。歡迎資深學者撰寫具有新觀點、新見解、有指導性的述評。
6技術方法(不超過5000字):交流具有創新性的實驗新技術和方法改進,和金標準進行比對。方法介紹要詳細、要突出創新和改進。
三、投稿方式
本刊只接收在線投稿,不接收紙質投稿或郵箱投稿,且不收取審稿費。期刊網址http://www.jbjc.org,作者通過本刊網站“作者登錄”進行網上投稿、查稿。作者注冊時請提供真實姓名、單位、詳細通信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電子信箱等。來稿及回復說明均以word格式。本刊未委托任何中介機構代發論文,也無相關合作,注意虛假網站。
四、投稿前準備
1從本刊網站“下載中心”下載“論文模板”和“自檢報告”按要求對待投稿論文進行修改,首頁附自檢報告。200字簡短地概括文章對領域的貢獻,即重點簡述創新性。學術評論句用于對他人研究的評價。創新性不足的文章可能被退稿。(必填在OSID開放科學內容與數據中)
2從本刊網站“下載中心”下載“著作權轉讓協議”和“介紹信(可用作者單位模板)”,填寫完整,經所在單位學術機構審核蓋章。全部填寫并按照要求簽字蓋章后,掃描或照相獲取電子版備用(在投稿過程中必需上傳)。介紹信要確保稿件內容的真實性和公開性,且無一稿多投,無保密問題等。稿件可能涉及機密資料時,應由作者單位出具非泄密證明。如果論文涉及倫理學問題,還應提供倫理委員會批準和受試者知同意書。提供對可能存在的經濟或其他利益沖突的聲明。將介紹信(授權書)、基金資助項目復印件、無利益沖突聲明、知情同意書等材料上傳原件掃描版至系統。
3上傳論文文件與投稿附件(基金項目書首頁掃描件或者實驗相關視頻和調查問卷等不體現在文中的內容)。如果是新作者(即第一次投稿),請先注冊,如果已經擁有用戶名和密碼,直接登錄即可。
4投“研究快報”或“監測快報”欄目請作者提供200字左右的自薦材料,說明工作的創新性及發表快報的理由;同時提供1份同行專家(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者)的書面推薦信,在信中必須對稿件的創新性做出客觀評價。
友情提醒:編輯部通常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聯系,請務必確認兩者郵箱和手機號準確。請在投稿前仔細查看所需材料是否齊全,材料不全不予受理。
五、快速發表
為了保證優秀科研成果能夠在本刊盡快發表,該論文的早日公布將對科研工作產生重大影響,本刊可快速發表。論文需具備創新性、重要性和科學性,投稿要求如下:①作者在投稿前應與編輯部說明研究的情況;②稿件應符合本刊要求,同時附上單位介紹信、相關證明材料及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個人信息;③作者需提供500字左右的自薦材料及省級及以上圖書館或醫學信息研究所等單位出具的“查新報告”;④同時至少提供2份同行專家(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者)的書面推薦信(點擊下載),在信中須對稿件創新性進行客觀評價。審稿流程:(1)收稿后2天內由編輯部集體討論做出進入快速發表、同行評議或退稿的決定。編輯部的意見應在1周內通知作者。對于通過初審稿件,并不意味著該稿件能夠最終被發表。(2)對決定進入快速發表的稿件,責任編輯至少請2名具有權威性的專家審閱,必要時同時請統計學方面的專家審閱,然后將審稿意見交給編委會討論,做出通過快速發表、退修、按普通稿件處理或退稿的決定。該過程應在1個月內完成并通知作者。(3)需退修稿件,責任編輯應在2天內將審稿意見通過Email反饋給作者,作者應在2周內完成修改并將修改稿返回。(4)最終通過快速發表的稿件安排在最近期發表�?焖侔l表的稿件必須參加雙語出版項目,同時推薦優秀論文和TOP5000評選。(5)正文中用精煉的語言描述本文創新點和對前人或同行貢獻的學術評論句。
六、審稿和改稿事項
1.審稿:本刊實行以同行評議(雙盲審稿制度)為基礎的四審制(編輯初審、特約專家初審、外審、定稿會會終審)。對與期刊收錄范圍不符或創新性不足的來稿不經過同行評議直接拒稿。通過編輯部和特約專家初審的稿件進入外審,送至少2名專家外審。修回稿經定稿會終審后確定是否刊登(可能會復審)。審稿過程中編輯部和審稿人會保護作者稿件的私密權,同時引入利益回避制度,作者投稿時應說明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并在文中作出聲明,提出希望回避的審稿人名單。同時鼓勵作者推薦2~4 名可以評審所投稿件的審稿專家(非本單位),并注明專家的研究方向、職稱、聯系方式(聯系電話、E-mail、郵寄地址、郵編)等,以豐富專家庫。
2稿件錄用參考標準: ①選題前沿性--是本學科研究的熱點,讀者面較廣;②研究的理論性--對同行以后的研究工作有指導價值;③論述的邏輯性--論述正確、表達清楚、語言精練;④寫作的規范性--圖表清晰、標注規范,量單位使用正確,參考文獻著錄完整;⑤摘要的信息量--要素齊全(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清楚明了地反映出論文的創新之處;⑥參考文獻引用科學、合理。
3 退修和定稿:通過外審后由編輯部匯總專家意見,通知作者修改,作者應在限定時間內盡早返回修改稿(標上修改痕跡)及作者修改回復說明,通過網絡上傳,逾期(3個月)未修回、未說明原因自動退稿處理。被錄用文章將陸續收到錄用通知、編輯加工定稿確認通知、版面費通知和清樣。
4.出版周期:稿件處理時間一般為3個月,如超過3個月未處理完畢,作者可打電話咨詢或者郵件、QQ(518068636)咨詢;如在3個月內,則作者可自行上網查看審稿結果。本刊稿件從投稿到紙質印刷出版通常在8個月左右;論文一經錄用,即可在本刊網站“最新錄用”欄目與“中國知網”優先出版,在線出版周期通常在半年以內。
七、著作權事項
根據《著作權法》和本刊具體情況,作者在接到本刊回執后滿3 個月未接到處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與本刊聯系。文責自負, 編輯部有權對稿件作技術性、文字性修改 , 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以進行實質內容的修改,作者如不同意修改,請在投稿時說明。所有來稿一律文責自負。如涉及保密問題,需附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發表的證明。投稿著作所有作者皆同意所投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財產權即讓與給本刊:(1)匯編權。(2)翻譯權。(3)數字出版權。(4)印刷版和電子版的復制權。(5)網絡傳播權。(6)發行權。本刊被國內外多家權威數據庫和文摘雜志收錄,或摘要轉載、全文上網、全文進入光盤版雜志,作者來稿時如無特別聲明,即視為同意納入這些信息服務系統,以供國內外學術交流。以網站轉載或衍生作品等方式使用本刊的資源,需征得本刊的同意并取得授權,同時注明出處,否則,本刊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八、網絡首發
本刊為“刊為“引用網絡首發期刊”。網絡期刊指收錄到知網的出版物的網絡版,而“首發”,就是在紙質刊物出版前,先以知網的網絡形式出版,您就可以在文章所在頁下載和打印,同時知網會給作者提供相關收錄證書(包括姓名、題目和出版時間等),方便作者提供給單位的科研部門使用。凡是在“網絡首發期刊”成功發表文章的作者,可以在知網實名注冊后,收到知網的福利包,可以免費下載自己的文章,不受地域、時間等影響,還將免費提供已發文章的統計數據等資料。一經網絡首發,不接受,作者更改信息及署名順序、撤稿等行為。具體操作為登錄知網網站http://www.cnki.net/,輸入文章題目,打開后在文章題目右上角有“網絡首發證書”,點擊即可下載。
九.費用事項
稿件一經錄用需作者繳納版面費(1000元/版),刊印彩圖者須另付彩圖印制工本費(1000元/版),特邀稿及優秀稿件版面費減半或免收,優秀稿件的標準由編委會確定。稿件刊出后酌致稿酬,并贈第一作者當期3冊。其他作者若需要紙質期刊免費提供,需作者自付郵費。
十、學術不端
本刊所有在處理稿件不得同時投往其他刊物,如編輯部發現有一稿多投現象,則該稿件直接按退稿處理;本刊嚴禁一稿兩發,如經發現,則取消該稿在本刊發表的資格,同時稿件第一作者與通信作者在兩年內不得向本刊投稿。我刊有權進行相關處理(處理包括但不限于不予發表、不退版面費、撤銷發布和對外公布信息等),由此產生的相關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責任由作者承擔。
十一、撤稿流程與更正
撤稿通常分為兩種情況,即作者主動撤稿和編輯部撤稿。編輯部根據具體情況,對撤稿做出如下規定:
1.作者主動撤稿:在線投稿系統成功投稿后,在同行評議流程因極特殊原因提出撤稿,需向編輯部說明情況,同時須單位提供說明并加蓋公章,寄給編輯部后同意方后可撤稿。稿件一經編輯部錄用不得撤稿。累計撤稿2次者,編輯部將在1年內拒收其作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稿件。
2.編輯部撤稿:
(1)稿件錄用后,編輯部若發現稿件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將與作者溝通,并將相關材料提交至編委會,做出撤稿決定。
(2)若稿件未正式公開發表,發現謬誤或者學術不端行為,則由編輯部撤稿并填寫撤稿說明書。
(3)若稿件已正式公開發表,編輯部發現以下幾種情況:①已經證實論文存在較嚴重的不可信、學術不端(包括捏造數據和篡改數據)或者非主觀的錯誤,以至于該論文所報道的發現和結果不可信;②論文存在剽竊問題;③論文所報道的研究違反醫學倫理規范;④重復發表;⑤在稿件發表流程中存在嚴重缺陷等。 編輯部將在網站以及本刊最新一期刊登“撤稿聲明”,并向相關數據庫收錄機構發送“撤稿聲明”,撤回其稿件的所有數據信息。
(4)對于稿件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的執筆作者,編輯部將在1年內拒收其署名稿件。
3.更正:出版物中小部分被證明是錯誤的、作者/貢獻者名單不正確(即稱職的作者被省略或不符合著作權條件者被列入)、數據、內容、拼寫等。以上問題將及時公布,以盡量減少誤導性出版物的有害影響。
十二、申訴流程
根據編輯部的規定以及國際慣例,被退稿的作者一般可有一次申訴機會。凡退稿需申訴的作者,請將申訴意見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待編輯部審核受理后,將為此稿件開通申訴窗口并郵件通知作者。全體作者簽名之后通過投審稿系統重新投稿,并在備注中注明申辯稿件及原稿號方可啟動申辯程序。對于申辯稿件編輯部會另請第三方專家審查,然后由編委會或進行仲裁。申訴稿需是包含以下內容的Word文件:①稿件首頁附有原審稿意見、作者的申訴意見和修改說明(逐條列出);②稿件正文部分(修改和補充的地方請用紅字或其他形式明顯標識)。
申訴意見屬于學術交流,文中請避免任何對審稿專家個人評價的詞語,否則將無法繼續送審。收到申訴稿后,編輯部會請專家再次評審論文,通過定稿會終審,評審情況作者可以登錄作者中心查詢。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