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7-02 05:07:33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最新期刊目錄
用于孤島模式下光儲直流微網的改進超螺旋MPPT控制策略————作者:楊建湘;范毅然;熊建斌;張金良;辛妍麗;王頎;
摘要:由于光儲直流微網輸出功率在孤島模式下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為提高系統的最大功率跟蹤特性,采用了正反激變換器的獨立光伏發電拓撲結構。針對傳統滑模控制在光伏最大功率跟蹤(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中存在的滑模抖振和響應速度慢等問題,提出一種基于改進型超螺旋趨近律的MPPT滑模控制實現方法。該方法利用Sigmoid函數的連續性并與快速終端滑模面相結合,優化了超螺旋...
一種模塊化多電平直流變壓器的欠阻尼振蕩抑制策略————作者:李政;孫毅超;鄢寅宇;楊熊;季振東;呂丹;
摘要:模塊化多電平直流變壓器(modular multilevel DC transformer, MMDCT)原邊側串聯的子模塊電容、橋臂電感及寄生電阻之間存在欠阻尼特性,實際運行中易引發頻繁且持續的欠阻尼振蕩,給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帶來挑戰。為改善系統的欠阻尼特性,首先,建立了模塊化多電平直流變壓器原邊側的環流等效模型,揭示系統欠阻尼振蕩產生的機理。其次,引入小量修正角實現每隔半個開關周期對環流抑制電...
數據-物理混合驅動的配電網運行韌性評估方法與提升策略————作者:陳逸飛;鄭子萱;肖先勇;胡文曦;陳韻竹;王玉財;
摘要:配電網多元敏感用戶生產信息的不透明,使得電壓暫降對敏感負荷的影響難以通過構建顯性函數來準確量化,進一步限制了配電網運行韌性提升策略的有效性。為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了基于數據-物理混合驅動的配電網運行韌性評估與提升方法。類比傳統韌性指標及其定義構建了計及電壓暫降對敏感用戶影響的運行韌性指標。考慮到不同敏感用戶對電壓暫降的耐受特性不同,構建電壓暫降軌跡特征體系以表征電壓暫降下不同敏感負荷的響應特性,提出...
海上風電場并網點無功趨優控制區間整定————作者:肖紅燕;鐘康驊;樊瑋;羿應棋;霍嘉興;張勇軍;
摘要:海上風電場并網往往加劇了接入點所在區域的無功電壓波動,現有的自動電壓控制策略難以適應其無功調節需求。為此,以節能為導向,提出了一種適用于海上風電場并網點的實用化無功趨優控制區間整定方法。首先,結合海上風電場的運行特性,研究了并網區域的有功損耗二次曲線。然后,根據海上風電場的有功出力能力進行有功出力場景劃分。并通過以有功損耗差值最小為原則給定趨優代價,根據趨優代價求取無功趨優控制區間。最后將不同場景...
考慮多重不確定性的虛擬電廠可信備用評估————作者:田富豪;包銘磊;惠恒宇;裘愉濤;丁一;
摘要: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s, VPP)可為電網運行提供容量可觀的備用資源。準確評估和量化VPP的備用是VPP參與電網調控的關鍵。然而,分布式新能源出力、負荷用電、電價等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傳統基于確定性方法的備用評估結果不可靠。為此,結合VPP的特征,提出了考慮多重不確定性的可信備用定義及評估方法。首先,給出了VPP架構和可信備用定義。然后,構建了考慮各類資源聚合的...
基于牛頓法和擬牛頓法自適應結合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電網故障計算方法————作者:鄭濤;曲榮淇;陳云飛;艾靜雯;
摘要: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電網給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新的挑戰。現有的短路電流計算方法難以滿足電力系統快速計算的需求,當新能源的滲透率增加時可能出現收斂性變差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牛頓法和擬牛頓法自適應結合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電網故障計算方法。首先,分析了新能源的控制策略對短路電流的影響,建立了新能源故障穩態階段的等效模型。其次,針對牛頓類迭代算法計算速度與收斂性難以同時滿足的問題,建立了新能源接入場景下...
計及儲能充放電特性的交流耦合光儲電站送出線路縱聯保護————作者:劉素梅;王丹楓;韓偉;李偉;沈佳琪;
摘要:因儲能在充放電模式下潮流流向截然不同,所以與同步發電機甚至光伏電站相比,光儲電站的故障特性存在顯著差異,傳統電流差動保護面臨更高的拒動風險。為此,以含有“共享儲能”的交流耦合光儲電站為對象,首先著重分析推導了儲能電站在充放電模式下的短路電流相角變化特性及其計算表達式。進一步分析了交流耦合光儲電站的短路電流變化規律,從而揭示了光儲電站分別作為電源和負荷運行時,傳統電流差動保護不正確動作的成因。針對所...
儲能變流器有源前端模塊化交錯并聯環流抑制————作者:張國澎;華森;劉渤;鄭征;陶海軍;李常志;
摘要:針對交、直流側分別并聯的儲能變流器有源前端模塊化交錯并聯帶來的零序環流問題,提出一種基于無差拍算法的改進環流抑制策略。首先,分析并聯模塊交錯調制對環流的影響,給出系統在三相靜止坐標系下的數學模型,并建立交錯并聯系統環流等效電路。然后,設計了環流控制器,環流控制通過計算每個模塊的環流大小,得出各個模塊的零矢量調節參數。其次,對相應模塊控制過程中空間矢量脈寬調制(spacevectorpulsewid...
基于RLMTS的小樣本風力發電機齒輪箱故障檢測————作者:茅婷;程龍生;張月義;胡靜;
摘要:針對小樣本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給故障檢測模型帶來的過擬合和泛化能力差等問題,提出了基于強化學習馬田系統(reinforcement learning Mahalanobis-Taguchi system, RLMTS)的故障檢測模型。首先將經過正交表和信噪比篩選后的特征作為初始馬氏空間,其次利用強化學習和給定規則對其進行探索和優化,最后采用蟻獅優化器對傳統馬田系統的閾值確定方式進行改進。實驗結果顯示,...
基于編碼規劃矩陣的海上風電基地送出系統規劃方法————作者:邊曉燕;左軒澤;潘汀瑩;周波;楊悅;林順富;
摘要:開發海上風電基地具有統籌布局、統一規劃的優勢。小規模海上風電場送出規劃方法不再適用于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其送出系統規劃包括海上風電基地分區、海上升壓站及匯集站選址、輸電線路及并網點優選。鑒于此,提出一種基于編碼規劃矩陣的海上風電基地送出系統規劃方法。首先,提出改進K-means法對海上風電基地進行分區。其次,考慮到海上風電基地風電機組容量的不同及海纜線路損耗,采用改進重心法對海上匯集站和升壓站...
光伏發電最大功率追蹤的改進電導增量法————作者:程子霞;丁青波;柴旭崢;
摘要:傳統的電導增量法存在內部參數無法適應外部光照變化和外部光照變化時算法誤判兩個缺陷。為此,提出一種基于光照預分組和電壓變化趨勢判別的改進電導增量法。首先,該方法通過將光照水平預分組,預先計算出各分組下算法的最佳參數,根據外部光照所處分組分配算法參數以適應外部光照水平的變化。其次,分析了算法發生誤判問題的原因,根據光照變化趨勢與功率變化趨勢間的關系來預測誤判問題的出現。在預測到算法出現誤判的情況下對電...
基于光儲協調電壓自均衡的光伏直流匯集方案研究————作者:甄新梅;賀宇陽;于大川;于飛;
摘要:光伏直流匯集系統具備效率高、成本低以及穩定性好等優勢。其中,多端口、模塊化的直流匯集系統有可控性強和便于升壓的特點。然而,各發電單元間的功率失配易導致模塊輸出電壓失衡,制約了發電效率與系統穩定性。為此,提出一種基于光儲協調電壓自均衡技術的兩級升壓式直流匯集方案。首先,基于異構子模塊混合,構建了輸入獨立輸出串聯(input-independent-output-series, IIOS)型光伏直流匯...
功率控制型靜止同步機設計及穩定性分析————作者:馬燕君;李歆蔚;馬凱;薛翼程;張哲任;徐政;
摘要:雙碳戰略下,新能源電源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導致電力系統轉動慣量降低,具備同步機的慣量和電壓支撐能力成為并網變流器的重要運行需求。為此,首先提出了一種基于跟網型框架的功率控制型靜止同步機控制策略。該策略通過參考功率點跟蹤環和電壓電流雙閉環實現對同步機電壓頻率支撐特性的模擬。然后,建立了功率控制型靜止同步機并網系統的狀態空間模型,分析了控制參數對系統穩定性的影響,比較了所提控制與經典跟網型、構網型以及基于...
基于柔性合環裝置SAPST的配電網自適應電流保護研究————作者:趙耀;高澤華;李東東;何怡陽;李成志;許江蛟;
摘要:使用單芯不對稱移相變壓器(single-core asymmetric 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 SAPST)進行柔性合環操作可提高傳統配電網合環成功率。但SAPST本身復雜的結構和本體特性增加了保護裝置配置的復雜性,易引起保護裝置拒動、誤動,降低保護靈敏度。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含SAPST合環網絡自適應電流保護方法。首先,建立含SAPST合環網絡的等值模型,分析S...
考慮顯式可靠性約束與燃氣管存的氣電聯合配網分布魯棒規劃方法————作者:何川;周游;劉絢;南璐;劉天琪;
摘要:隨著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提升,氣電聯合配網(integrated electricity-gas distribution systems, IEGDS)發展迅速,其研究的必要性也隨之凸顯。為解決IEGDS考慮可再生能源接入后的多設施規劃及可靠性評估問題,提出了考慮可靠性約束的IEGDS分布魯棒優化(distributionally robust optimization, DRO)規劃模型。可靠性評...
采用匹配控制的構網型光伏并網小擾動穩定性及參數域分析————作者:李爽;汪海蛟;黃越輝;何國慶;王偉勝;
摘要:近年來,構網型控制技術逐步成為一種提升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穩定性的有效措施,但在不同交流電網條件下,可能存在由于控制參數不合理導致的振蕩風險。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采用匹配控制的構網型光伏控制策略,并從同步視角研究構網型光伏并網系統的小擾動穩定機理和參數穩定域。首先,采用組件連接法建立構網型光伏并網系統的傳遞函數模型,并定性分析系統小擾動的傳導路徑。然后,基于同步主導回路小信號模型分析控制環路動...
一種具備雙極輸出電壓自均衡能力的隔離型DC/DC變換器————作者:邾玢鑫;陳思;楊浴金;王凱宏;楊楠;
摘要:雙極直流微電網因其具備較高的靈活性、可靠性和兼容性而受到廣泛關注,但也存在極間電壓不平衡的挑戰。針對雙極直流微電網中源、荷功率的不平衡分布導致極間電壓偏差的問題,提出一種具備雙極輸出電壓自均衡能力的隔離型DC/DC變換器。該變換器由移相全橋逆變單元和可調節的雙極性電壓增益單元組成,可有效支撐雙極直流微電網極間電壓的自動均衡,并且還具備控制簡單、結構可擴展的優點。首先,詳細闡述了所提變換器的推演過程...
臺風災害下考慮源-網-荷協同優化的SCUC復合決策方法————作者:楊楠;產雪振;張志;許丹;郝俊聰;王金鑫;黃悅華;張磊;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導致臺風災害事件頻發,電力設備的故障率大幅上升,嚴重威脅到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為提高電力系統韌性,提出一種臺風災害下考慮源-網-荷協同優化的安全約束機組組合(security-constrainedunit commitment, SCUC)復合決策方法。首先,結合臺風歷史數據以及Rankine風場模型,構建風機出力以及線路故障模型。在此基礎上基于狀態抽樣法構建待決策故障場景不確定...
計及負荷側頻率支持的分布魯棒頻率約束機組組合————作者:許丹陽;武志剛;管霖;劉彥伶;
摘要:“雙高”電力系統中慣量與備用資源匱乏,頻率安全問題凸顯,在調度方案中內嵌頻率約束、協調優化異質調頻資源是應對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為此,提出了一種計及負荷側頻率支持的分布魯棒頻率約束機組組合方案。首先,分析了電力系統頻率響應過程,建立計及負荷側頻率支持的系統頻率響應模型,并構造頻率安全約束集合。其次,采用基于Wasserstein距離的模糊集表征新能源的不確定性,建立納入頻率約束的分布魯棒機組組合優...
計及有功-頻率環動態特性影響的儲能VSG故障特性研究————作者:鄭濤;馬英;王珞秋;馬通芳;
摘要:儲能虛擬同步發電機(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技術是保障系統頻率和電壓穩定的重要舉措。故障時功率的變化使有功-頻率環輸出角頻率呈非線性變化特征,深刻影響儲能VSG故障暫態特征。現有關于儲能VSG故障特性的研究主要圍繞放電狀態展開,且忽略了角頻率的變化,難以保證電壓電流等電氣量的解析精度。為此,對儲能VSG在不同運行狀態及運行狀態快速切換時的電氣量暫態特征...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投稿后很快送了外審,外審一個月后回來,給了小修,一共修改了3次,修改稿的審稿周期為半個月,最后終審大約兩周時間,然后錄用。效率很高,審稿人審稿十分認真,打電話詢問一些情況的時候,編輯也很客氣。最后發表前還會一遍遍確認內容。
2024-08-22 15:07審稿很快,第一次外審回來就10天,被拒了給的意見也比較中肯,期刊比較注重公式邏輯
2023-04-29 20:39常見問題及解答
第七編 工業技術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