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7:05:27
經濟地理最新期刊目錄
農旅融合發展對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基于動態空間杜賓模型與門檻效應的檢驗————作者:王晶晶;王曉潔;周發明;
摘要:農旅融合發展以良好的農業生態資源為基礎,反過來也將推動農業綠色發展,進而提升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基于2008-2019年中國30個省的面板數據,運用SBM-GML法測算了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水平,借助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灰色關聯度模型評估了農旅融合水平。運用動態空間杜賓模型和門檻效應模型論證了農旅融合發展對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結果表明:(1)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AGTFP)和農旅融合水...
數字基礎設施對區域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影響及其空間效應————作者:張建平;許潤達;孫愛軍;戴一鑫;
摘要: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是引領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關鍵引擎,也是新型基礎設施賦能綠色發展的應有之義。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國城市面板數據,探究了數字基礎設施與土地綠色利用效率之間的關聯及作用機理。研究發現:(1)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提高了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主要影響機制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城市創新。(2)數字基礎設施對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存在城市規模與地理區位的異質性影響。(3)數字基礎設施對城市...
信息流對黃河流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同性的影響機制————作者:劉洋;王坤;趙延桐;
摘要:文章以協調發展為研究視角,基于2012—2021年黃河流域58個城市面板數據,研究了信息流對黃河流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協同性的影響。結果表明:①黃河流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協同性水平呈上升趨勢,其耦合協調值由2012年的0.503增加到2021年的0.579,存在“中下游高、上游低”的空間分布特征;②黃河流域信息流與技術轉移網絡均呈現“多中心”的空間格局;信息流每增加1個單位,黃河流域經濟發展和生態...
長沙市新能源汽車充電站供給格局及其空間適配性————作者:馮玉銘;彭鵬;黃軍林;高曉彤;許雷寧;
摘要: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是中國新基建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充分考慮新能源汽車司乘人員在充電和接受公共設施服務之間的步行便利性,借助高德POI和OSM路網數據,運用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改進型高斯兩步移動搜索和盲區分析等方法對長沙市三環內充電站空間分布格局及其與公共設施的空間適配性進行探究。結果表明:(1)充電站空間分布在全域尺度呈現出明顯的“T”字型集聚格局,站點密度從中心城區到郊區遞減,與路網和公共設施...
湖南省紅色資源優勢度空間分異格局與保護利用策略————作者:何峰;張瑞雅;王剛;
摘要:紅色資源優勢度能夠體現區域紅色資源稟賦及相對優勢,是紅色資源整體保護利用的物質基礎。文章以湖南省不可移動文物中的1227處紅色資源為研究對象,以縣域為基本單元,采用豐富度、品位度、集聚度以及可達度4項指標,構建紅色資源優勢度測度模型,對湖南省紅色資源的優勢度進行了綜合測度,并分析了其空間分異格局。研究發現:(1)湖南省紅色資源總體呈集聚型分布,且在桑植縣形成了一個高密度核心區。(2)湖南省紅色資源...
區域旅游開發強度與生態系統功能的耦合協調及驅動機制————作者:郭向陽;穆學青;楊春宇;明慶忠;吳玉清;
摘要:厘清旅游開發強度與生態系統功能的動態交互關系及驅動機制,對于推動生態脆弱型旅游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以貴州省為研究對象,基于人地關系耦合理論建構旅游開發強度與生態系統功能耦合框架,采用集對分析法測度旅游開發強度與生態系統功能得分,運用面板向量自回歸模型和耦合協調模型分別揭示旅游開發與生態系統功能長期存在的動態交互關系、耦合協調類型,并采用地理探測器模型揭示了二者耦合協調度時空分異的驅...
“土地—產業”雙轉型下國土綜合整治助力城鄉融合發展的機制與模式————作者:應蘇辰;金曉斌;張蘇樞;梁坤宇;胡靜;周寅康;
摘要:探究國土綜合整治助力城鄉融合發展的機制與模式,對于促進城鄉關系健康演變和區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基于“土地—產業”雙轉型視角,剖析了國土綜合整治助力城鄉融合發展的理論機制,構建了城鄉融合評價體系,探索了國土綜合整治模式識別思路,并針對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開展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1)土地利用和產業優化協調轉型是城鄉融合的關鍵特征,國土綜合整治以工程組織和要素整合的優勢促進“土地—產業”雙轉型...
碳中和目標下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產業生態可持續性演化特征與影響機制————作者:劉耀彬;劉嬌;李汝資;李碩碩;魏國恩;
摘要:產業生態可持續性是反映產業與生態協同發展的重要指標,市域碳平衡能力是衡量其能否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文章以碳中和為目標,構建產業生態可持續性指數定量測度2005—2020年長江中游城市群產業生態可持續性,并揭示其碳中和目標下的空間匹配分區與影響機制。結果表明:(1)2005—2020年長江中游城市群產業生態可持續性指數呈波動上升趨勢,空間分布逐漸演變成以武漢為中心的“高—低—高—低”的圈層空間格局。碳...
黃河流域城市群生態安全能級:區域差異、動態演化及提升路徑————作者:柴國榮;李佳音;付文昊;
摘要:文章在深化WSR方法論學理認知的基礎上,按照“理論指標構建—生態安全能級測度—時空特征刻畫—提升路徑剖析”的研究脈絡,運用博弈論組合賦權法、Dagum基尼系數、核密度估計及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揭示了2010—2020年黃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生態安全能級的區域差異、動態演化及提升路徑。結果表明:(1)流域整體生態安全能級呈波動上升的趨勢且存在明顯的梯度效應。(2)在區域差異上,黃河流域城市群生態安全能級...
近百年來華北縣域村級人口的演變——以山西省平遙縣為例————作者:李慶鵬;周宏偉;
摘要:文章基于民國以來平遙縣7期村級人口數據,利用GIS空間分析、位序—規模模型、地理探測器、多尺度地理加權回歸等方法,從空間分布、規模結構、人口變化3個維度分析了1920—2010年平遙縣人口的時空演變特征,定量探究了人口演變的影響因素和機制。結果表明:(1)在城鎮化的驅動下,研究期內平遙縣人口由“雙核兩翼”分布模式向單核分布模式演變,鄉村人口熱點主要分布在縣城及周邊地區,冷點主要分布在丘陵和低山地區...
城市居住區綠色空間可達性的社會與制度影響機制——以寧波為例————作者:陳陽;馬仁鋒;岳文澤;
摘要:綠色空間可達性是推進社區生活圈建設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關鍵環節。文章借鑒歐美政治哲學解釋綠色資源分配的社會與制度雙重維度,構建了中國城市居住區綠色空間可達性的理論分析框架,采用基于高德地圖API的可達性模型和隨機森林模型,測度了寧波居住區的綠色空間可達性,并揭示其影響機制。結果表明:(1)寧波居住區與綠色空間具有較好的空間匹配度,擁有高可達性的居住區規模較大,但居住區可達性由市中心向繞城高速外遞減,...
全球移動游戲貿易網絡格局及其影響因素————作者:劉怡君;金雪濤;
摘要:文章利用社會網絡分析法,探討了2018—2022年全球移動游戲貿易網絡格局演進及影響因素。研究發現:(1)從整體視角來看,全球移動游戲貿易量逐年增長,貿易連通程度較高。(2)從聚類視角來看,中國和美國一直是核心子群領導國家(地區),高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地區)是移動游戲貿易主要參與方。(3)從進出口來看,全球移動游戲貿易網絡已經形成以中國和美國為主要核心,韓國和日本為次要核心,多個高收入國家(...
中國積極老齡化事業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與收斂分析————作者:李磊;黃志紅;王震;黃保聰;
摘要:文章基于2006—2022年中國積極老齡化事業發展水平測度指標體系,采用Dagum基尼系數與方差分解法對中國及八大區域積極老齡化事業發展水平空間差異進行分解,并依托變異系數法和空間面板數據模型揭示其σ和β收斂特征。研究發現:(1)觀察期內中國積極老齡化事業發展水平持續上升,但表現出明顯的結構非穩定性與區域非均衡性特征。(2)區域間差異是地區總體差異的主要來源,結構差異的最大來源為友好環境維度的差異...
青藏高原生態空間貧困陷阱時空格局及阻滯因素——以青海省為例————作者:胡西武;耿強艷;
摘要:文章以青海省為例,選取2010—2020年相關數據,基于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理論和空間貧困、生態貧困理論,從“人、地、業、生”4個維度構建青藏高原生態空間貧困陷阱評價體系,并進行水平測度和時空格局與阻滯因素及因子分異特征分析。結果表明:(1)青海省生態空間貧困陷阱指數處于較高水平但整體呈下降趨勢,主體貧困和經濟貧困得到明顯緩解,但地理貧困比較頑固,生態貧困仍在持續加深。(2)青海省生態空間貧困陷阱空間...
數字普惠金融對農業產業鏈韌性影響的空間效應————作者:曾雄旺;張湘琦;李志勝;楊亦民;楊文濤;
摘要:文章運用2011—2022年中國31個省份的數字普惠金融指數和基于農業研產加銷服宏微觀數據測度的農業產業鏈韌性指數,探究了數字普惠金融對農業產業鏈韌性的影響與空間效應。研究發現:(1)研究期內中國數字普惠金融和農業產業鏈韌性值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東中西部區域差異顯著且存在東部地區“高—高”、中西部“低—低”的空間集聚特征。(2)數字普惠金融可拓展傳統金融覆蓋面、緩解涉農企業金融約束、促進產業結構升...
城市居民旅游景區偏好的代際差異————作者:吳晉峰;徐雪;任雪寧;
摘要:正確認識城市居民的景區偏好及其代際差異是提高旅游業精準服務能力的前提和基礎。文章以北京、西安、成都、上海、武漢、長春6個城市為案例地,采用大樣本問卷調查獲得的136個高級別景區、516個到訪率數據,通過構建景區偏好度指標,定量研究6代城市居民旅游景區偏好的代際差異。研究發現:(1)景區偏好及其代際差異均符合二八法則;(2)景區偏好具有代際傳遞效應,且呈現“3代一組”的特點;(3)景區偏好度主要與景...
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非農就業與農民農村共同富裕————作者:王金偉;王啟翔;崔佳鑫;馮凌;
摘要: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組成部分,厘清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對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影響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文章基于2011—2019年面板數據,測度評價了中國30個省份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水平的時空演化格局,并利用空間計量模型檢驗了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對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影響效應以及非農就業的中介機制。結果表明:(1)研究期內,中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水平與農民農村共同...
文化創新對省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及其空間效應————作者:羅君名;楊立根;
摘要:文化創新孕育獨特魅力的文化旅游資源與產品服務,激發旅游消費升級需求,提高旅游業附加值和目的地競爭力,是實現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文章利用熵值法測度中國2013—2022年30個省域的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與文化創新水平,借助固定效應模型和中介效應檢驗,分析了文化創新對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驅動機制,利用空間杜賓模型分析了文化創新對旅游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效應。結果表明:(1)文化創新效應顯著提高地區旅游高質...
多尺度旅游資源空間信息圖譜構建——以海南島為例————作者:張桐艷;張生瑞;王英杰;虞虎;韓瑩;
摘要:文章基于地學信息圖譜理論,從多尺度視角對旅游資源的空間單元進行界定,針對不同尺度旅游資源空間關系構建了空間尺度、空間關聯、空間組合和空間結構4類空間信息圖譜,并以海南島為案例地進行實證分析,揭示了多尺度旅游地的空間差異變化規律。結果表明:(1)海南島全部旅游資源與人文類旅游資源的特征尺度相同,自然類特征尺度差異較大;在全域尺度下,人文類旅游資源的特征尺度為600 m,自然類旅游資源的特征尺度為14...
全球生產網絡中領先企業策略合作伙伴對區域產業發展的影響——以鄭州富士康為例————作者:趙建吉;王艷華;苗長虹;
摘要:全球生產網絡與區域發展是國際經濟地理學研究的熱點和前沿,而對于全球生產網絡中領先企業策略合作伙伴主導的地方企業網絡的研究更應引起重視。文章基于鄭州富士康的典型案例,通過構建“權力關系—制度安排—產業發展”的分析框架,研究了領先企業策略合作伙伴對區域產業發展的影響。研究發現:(1)富士康落地鄭州后,發揮權力關系吸引了其原有部分供應商轉移到鄭州。地方政府依托富士康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優惠政策及塑造的產業...
經濟地理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想問一下這個外審周期是多久呢?第一個外審意見回來一個月了第二個意見還沒回來,是串審嘛
2024-10-18 10:40兩個月了,外審意見還沒出來……………………
2024-10-11 22:04投稿體驗非常好!感謝地理研究編輯部老師,之前都是做經濟學因果推斷的論文。第一次做經濟地理方面,耦合協調類的論文,經過搜集數據并完成論文,于3月初投稿至地理研究編輯部,初審兩周,5月底外審意見回來,6月 7月分別返修一次,然后8月錄用待刊,投稿體驗非常好。
2024-08-26 18:49我相當于來還愿望了。此前評論還是十月多好像。終于在24年3月初受到錄用通知。事實上第一次外審最后有三家不同的意見回來,我猜應該是理論行文章要更嚴格些,不能出現基礎性問題。我自己第一次返回修改說明有差不多兩萬字?第二次似乎又有幾千字。然后就是兩次復審,直到錄用的最后階段依然還有專家意見,我確實太佩服了,更是受益良多!!對邏輯的把控太強了,我大概能猜到是哪位專家,他的大作無論是下載量還是引用量都高得離譜哈哈哈。真的很幸運能遇到專業懂我良心專家,我的小小研究也是基于他的大作展開。目前正準備退學重考博士哈哈哈,我沒有把自己當做千里馬,但我渴望遇到伯樂,而非……。扯遠了,這篇論文從23.9月投到24.3月錄用,經歷了外審復審終審等環節。編輯老師也特別好,能及時返回,有時候還在第二天早上返回,那會兒我還在睡覺哈哈哈,效率高,不拖沓,在國內中文期刊里來說屬于很良心的了。總之無論是期刊專業水準還是辦刊效率質量等都是我的夢中情刊,期待下一篇再繼續投地理研究,還有地理學報!!期待自己有更好的學術生活。希望廣大科研人能扎實研究,服務國家!
2024-03-06 10:40第一次投地理研究,好激動。 我寫理論性的文章,一萬多字,9.26投稿的,初審國慶期間通過(感謝編輯部老師假期還在幫忙審核,太敬業了!),然后27號得到的外審1意見,可以說相當飽滿,富有建設性,一千多字,從綜述到論文的邏輯,再到相關概念的內涵等等,做了極其細致、專業和嚴謹的點評,讓我立馬認識到論文的不足,甚至覺得自己寫得很一般哈哈哈,都是些關鍵性的問題,一針見血!就這個角度來看,修改起來也是有較大難度的。另一個意見還沒到,不知道是不是朋友們說的一個專家通過了才有第二個專家審核哈?也請學友們解答為謝!總之外審很好很好,編輯部也特別及時。即使不中(我自己能預料意見雖然沒有像有的專家那樣批評和針鋒相對但是我做的部分有很多不足是事實)也挺開心了。此為我博士階段的第一篇理論探討,之前碩士有幸在自然資源學報發表過,也是理論,也在此表示感謝,這一次的文章也是受益于此前的經驗和外審所獲得的感悟,才敢一次次挑戰頂刊!當然還有中國土地科學,目前回來一部分了,希望順利啊!也希望大家都能accepted!
2023-10-29 15:44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