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21:05:17
節水灌溉
北大核心Water Saving Irrigation
節水灌溉最新期刊目錄
降雨強度對斷陷盆地石漠化生態修復初期土壤養分流失的影響研究————作者:徐寬炫;劉云根;章宇辰;吳昌焱;奚要軍;
摘要:旨在探討斷陷盆地石漠化生態修復區土壤養分地上和地下流失的機理。以期為斷陷石漠化區土壤養分流失及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有效參考。以斷陷盆地的石漠化區為研究對象,采用不同土石比,模擬重度、中度和輕度3種石漠化的試驗樣地,同時設置不同的降雨強度(25、50、75和100 mm/h),探析斷陷盆地石漠化生態修復初期土壤、地表徑流和垂直徑流中養分的流失情況。結果表明:(1)不同石漠化生境土壤養分流失特征差異顯...
微納米加氣和腐殖酸添加對滴灌加工番茄產量、品質和土壤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作者:王靖程;朱艷;汪楚博;馬嘉瑩;盧宇航;鄭繼亮;
摘要:研究腐殖酸添加下微納米加氣灌溉對加工番茄產量品質、經濟效益與土壤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并兼顧增產提質、提高經濟效益與溫室氣體減排進行綜合評價,優化加工番茄肥氣耦合方案。采用雙因素完全隨機試驗設計,設置2個腐殖酸施加量(占肥料總質量比例:0%(H0)、0.5%(H1)),以常規地表淺埋滴灌(S)為對照,進行微納米加氣灌溉(O)。研究4個處理對加工番茄產量品質、經濟效益與土壤溫室氣體排放指標的影響差異,同...
基于敏感變量篩選的多光譜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研究————作者:楊文舉;李奮華;康德奎;段威成;趙文舉;
摘要:土壤含水率是農田生態系統敏感性的重要表征,為提高近地遙感土壤含水率反演效率和精度,基于無人機多光譜影像數據,提取覆膜耕地、苜蓿和小麥3種地物特征的光譜反射率,通過覆膜干擾消除技術和紅邊波段特征重構方法優化光譜信息質量。采用變量投影重要性分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 VIP)、灰色關聯度分析(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GRA)與...
秸稈混摻對石漠化地區苔蘚群落和土壤質量的影響研究————作者:張恒睿;沈秉濤;黃彩雙;
摘要:針對西南石漠化地區土壤貧瘠和生態修復困難的問題,以小麥秸稈為添加物,典型石漠化地區土壤為供試土壤進行實驗,探究秸稈混摻對石漠化地區先鋒物種苔蘚生長發育特征以及土壤養分和微生物的影響。結果表明: (1) 適宜長度和施加量的秸稈混摻更有利于石漠化地區苔蘚植物的生長發育,不同秸稈長度或者不同施加量處理間苔蘚密度與蓋度差異較大。秸稈長度為粉末、1 cm、2 cm、3 cm時,秸稈施加量為1.4%時苔蘚密度...
浮筒網式旋轉過濾器最佳運行工況研究————作者:陶洪飛;馮瑞鑫;靳楨;陳領偉;馬合木江﹒艾合買提;李巧;姜有為;
摘要:過濾器是微灌系統的核心之一,過濾效率和水頭損失是評價其性能的關鍵指標。為探究浮筒網式旋轉過濾器在渾水條件下的最優工況,開展5組流量(260、295、330、365、400m3/h)、5組含沙量(0.5、1.0、1.5、2.0、2.5g/L)、5組沖洗流量(17、19、21、23、25L/min)和5組過濾時間(0.15、2、4、6、8h)的物理全試驗,利用極差、方差和主效應多重比較分析得到水頭損失...
氣候變化背景下寧夏春小麥灌溉需水量模擬與預測————作者:李鑫龍;譚軍利;王西娜;楊程雅;
摘要:探討氣候變化對寧夏引黃灌區春小麥灌溉需水量的影響。利用本地化處理后的WOFOST模型及優化后的CMIP6數據建立未來寧夏引黃灌區春小麥生長模型,通過模型模擬結果和氣候土壤條件分析灌溉用水需求變化并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降水量在研究區有明顯的南高北低,東高西低的空間分布,在SSP126、SSP245和SSP585模式下平均月凈降水量分別為惠農、惠農和銀川最高,分別為0.025 mm、0.351 mm和...
滴灌蘋果樹莖水勢動態特征及其對環境因素的響應————作者:萬俊良;蔣楠;陳瑞霞;許全悅;馬娟娟;鄭利劍;
摘要:探究滴灌不同灌水水平下蘋果樹的莖水勢連續變化及其對環境因子的響應程度,為基于莖水勢變化構建滴灌果樹水分虧缺診斷方法提供依據。采用PSY1原位莖水勢測量儀實現滴灌蘋果樹莖水勢(Ψs)的連續監測,同時監測果樹周圍環境因子變化,分析不同灌水水平(充分灌溉FI,非充分灌溉NI)下蘋果樹莖水勢(Ψs)的典型晴日及生育期變化特征,探討滴灌蘋果樹莖水勢受環境因子影響程度。(1)在典型晴天,不同灌水水平下蘋果樹Ψ...
基于HYDRUS-2D對淺埋膜下滴灌玉米農田土壤水鹽運移規律研究————作者:李嘉欣;黃爽;江振;辛磊;劉鑫;
摘要:基于HYDRUS-2D數值模擬模型,針對河套灌區地下水淺埋(1.5米)膜下滴灌玉米農田土壤,探究0-100cm土壤鹽分均勻分布、100-150cm土壤剖面不同鹽分分布(“A-先增后減”、“B-一致”和“C-線性增加”)條件下,0-100cm土壤生育期水鹽運移規律及適宜秋澆灌溉定額。結果表明,不同初始鹽分剖面水分運移規律一致,膜下滴灌后0-100cm各層土壤生育期平均含水率呈鋸齒狀逐漸降低,平均含水...
施氮對枸杞||苜蓿系統土壤硝態氮運移及累積的影響————作者:曹喆;劉斌杰;鄭永山;張云亮;王亞玉;于文靜;許立婷;
摘要:水土資源短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過量施氮導致土壤硝態氮累積,嚴重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探索適宜農業種植與管理措施,減少農田中硝酸鹽的殘留及淋溶,成為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本研究以枸杞||苜蓿系統為對象,設置4個灌水水平(W0:45%~55%田間持水量(θFC);W1:55%~65% θFC;W2:65%~75% θFC;W3:75%~8...
大型灌區多級樹狀灌溉渠系的分布式模型預測控制研究————作者:朱哲立;吳永妍;王磊;管光華;
摘要:當前明渠自動化控制研究多以為單渠池或串聯多渠池為研究對象,而忽視了灌溉渠系中多級渠道間的水力耦合影響,難以保證灌溉輸水效率及公平性。作者曾為小規模分岔灌溉渠系提出了一種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分布式模型預測控制算法,即ADMM-DMPC算法。為檢驗該算法的可擴展性和控制效果,本文以湖北省漳河灌區的大規模三級樹狀灌溉渠系為測試算例,并與工程實踐中常用的經典PI復合控制及傳統人工控制結果進行對比。結果顯示...
不同土壤類型條件下微噴灌布置方式對土壤含水率分布的影響————作者:楊皓文;楊赟;鄭健;王春霞;宋浩;
摘要:為探究微噴灌常用布置形式在不同土壤條件下對實際含水量分布和灌溉均勻度的影響,采用試驗的方式,選取黃綿土、黃麻土、黑壚土3種黃土高原典型耕作土壤為研究對象,測定在1.30 g/cm3、1.35 g/cm3和1.40 g/cm3土壤容重條件下的土壤水吸力與土壤含水率的關系,并通過一維入滲試驗獲得土壤入滲參數,同時設置3種微噴灌布置形式,...
深松耕作對冬小麥畦灌水流運動和灌水質量的影響————作者:王萬寧;鄭和祥;孫景生;
摘要:為探究深松耕作方式對華北平原冬小麥畦灌灌水技術參數及土壤入滲特性的影響。設置冬小麥耕作模式(深松PS、傳統耕作對照CK)和畦灌灌水技術參數(畦寬1.7、3.4、5.1m和入畦流量30、40m·h-3)處理8種組合,結合冬小麥拔節、抽穗期灌水數據,采用WinSRFR模型反演不同處理的土壤入滲參數并評價其灌水質量。深松較傳統處理冬小麥拔節和抽穗期畦灌水流推進的總時長分別平均延長了...
基于MPC算法的山地果園智能水肥系統設計————作者:張真真;華珊;華詠竹;李雙偉;韓愷源;許敏界;
摘要:肥料和水分是山地果園作物生長和培育的基礎。灌溉設施和水肥比例不精準會影響山地果園的經濟效益。水肥一體機可以按照山地果園作物需肥規律和特點制定合理的施肥灌溉方案。為了解決傳統水肥一體機存在的管理粗放,智能化水平低,精準性和實時性差的問題,設計了一套基于模型預測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算法的智慧水肥一體灌溉系統。該系統利用藍牙mesh組網獲取果園內信息,通過WI...
基于文獻計量的灌溉排水改良鹽堿地研究進展————作者:閆曉桐;常曉敏;管孝艷;陶園;
摘要:灌溉排水是鹽堿地改良利用的基礎性措施,它通過降低土壤鹽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等方式,為鹽堿地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恢復提供有效保障。基于CiteSpace軟件對1992-2024年國內外關于灌溉排水改良鹽堿地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結果表明:該領域發文量總體呈攀升趨勢,發文較多的期刊有《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農業工程學報》、《灌溉排水學報...
強迫法同化物候的WOFOST模型在水分脅迫下模擬玉米生長的性能評估————作者:鄧又銘;任志鵬;黃介生;
摘要:目前WOFOST模型的物候模塊并不能準確地模擬水分脅迫下作物的物候發展,進一步影響了水分脅迫下產量預測的精度。利用氣象數據、作物參數以及實測的作物物候信息重建玉米的物候發展序列,修改WOFOST模型中的物候子模塊以實現強迫法同化物候,基于2022年武漢大學灌排場的夏玉米試驗數據來驗證同化物候的WOFOST模型對于水分脅迫下的玉米生長模擬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同化玉米全生育期物候信息后,WOFOST...
沿黃灌區玉米滴灌水氮調控效應及優化研究————作者:閆建文;苗世龍;李仙岳;王棟;
摘要:為進一步提高黃河南岸灌區農田水肥利用效率,實現農田水肥節約的目標,于2023年開展了膜下滴灌玉米試驗,設置3種不同的灌水水平:低水W1(1200 m3/hm2)、中水W2(1800 m3/hm2)、高水W3(2400 m3/hm2),3種施氮水平:低肥N1(140 k...
三向流道灌水器水力特征及抗堵性能分析————作者:王亞林;吳涵楓;魏立山;朱士江;吳紅文;
摘要:以一種三向流道灌水器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流場、顆粒運動軌跡等方式來研究三向流道灌水器消能機理及抗堵性能,為后續改良優化提供參考。采用室內試驗與數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發現灌水器的流態指數在0.4832~0.5182之間,當分水角為55°時,流態指數最優,隨著分水角的增大,流道內為分為兩種不同的流態分布,消能方式主要為低速區的漩渦消能和高速區的對沖消能。通過調整流道結構尺寸能夠使匯流段流道內對沖流量比...
不同水肥條件下掛果枝冠幅管理對壓砂地棗林光合特性和產量的影響————作者:宿起坤;李王成;
摘要:為探究不同水肥和冠幅控制條件下掛果枝管理對于退耕壓砂地棗樹光合特性和產量的影響規律。采取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實驗設計,分析水、肥、掛果枝與冠幅四個因素對壓砂地棗樹生長、產量、水肥利用效率、光合作用等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四因素對產量影響的主次順序為掛果枝、灌水定額、施肥量、冠幅,對凈光合速率影響的主次順序為灌水定額、施肥量、冠幅,掛果枝,對水肥利用效率影響的主次效率為灌水定額、施肥量、掛果枝、冠幅;...
再生水灌溉下環丙沙星對生菜生長和抗氧化性的影響————作者:遲雁冰;楊培嶺;許濟凡;黎朋紅;
摘要:針對再生水灌溉下抗生素(環丙沙星)對生菜抗氧化性和生長的影響,本次試驗采用生菜盆栽試驗,設置再生水灌溉下4種環丙沙星(5(T1)、50(T2)、100(T3)、200(T4)mg/kg)濃度為處理組,再生水(T0)和地下水灌溉(CK)不加環丙沙星為對照組,對生菜鮮重、葉片葉綠素相對含量(SPAD)、葉片全氮含量、生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物酶(POD)、過...
地下滴灌水氮管理對庫爾勒香梨園土壤鹽分、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作者:劉德召;王軍;胡海珠;陸琪;李久生;
摘要:針對南疆庫爾勒香梨水肥管理不當造成土壤鹽分累積,進而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的問題,本研究以省力密植栽培香梨為對象,設置3個灌溉水平(375 mm(W1)、525 mm(W2)、675 mm(W3))和3個施氮水平(100 kg/hm2(N1)、200 kg/hm2(N2)、300 kg/hm2(N3)),開展田間試驗探究地下滴灌不同灌水...
第六編 農業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