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9:05:05
現代教育管理最新期刊目錄
新時代義務教育學校效能的內涵特征、價值定位與發展向度————作者:張輝蓉;李東香;謝小蓉;
摘要:面對建設教育強國、發展新質生產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等新時代要求,學校教育不僅要達到高質量、高效率,還要做到高效能。學校效能的核心在于如何更好地改進學校,能夠更為直觀且全面地反映學校教育質量,對于學校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時代背景下,義務教育學校效能呈現新的內涵特征,對義務教育學校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發展目標聚焦多方主體、資源利用兼顧投入與產出、學校評價關注過程與公平。對此,為提升義務教育學...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貫徹落實之構建公平優質的基礎教育體系————作者:劉來兵;張勇明;
摘要:《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構建公平優質的基礎教育體系”,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發展進入以公平、高質量為核心的新階段。構建公平優質的基礎教育體系要以實現公平優質為主要目標,以系統推進公平為基本原則,以全面提升質量為核心任務,以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為重要方式。當前,我國基礎教育在普及水平、教育投入、教師隊伍建設、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卻也面臨著人口結構轉型與教育資源適配...
貫徹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的若干政策建議————作者:周洪宇;李宇陽;
摘要:要使《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繪就的藍圖變為現實,須著力破解教育強國建設中的重點難點痛點堵點,全面提升教育強國建設的執行力。為助力《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落地生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適應人口變化形勢,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屬性,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有序推進中考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錨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強拔...
中國教育現代化背景下基礎教育評價生態的重塑————作者:孫杰遠;潘芳;
摘要:在中國教育現代化背景下,構建良好的基礎教育評價生態是重塑基礎教育生態、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基于生態學視角,基礎教育評價生態具有不平衡性,表現在以下方面:評價生態位高度重疊,主體差異性模糊;評價生態因子固化,評價指標缺乏靈活性;評價生態場單一,評價范圍窄化;評價生態環境支持力不足,評價改革乏力;評價生態節律弱化,評價過程簡單化。在重塑基礎教育評價生態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聚焦分化評價生態位、...
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實踐邏輯與實現路徑——基于中介方法論的思考————作者:許曉革;張祥蘭;
摘要:隨著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的不斷深入,家校社協同育人理論發展被賦予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現階段的家校社協同育人理論尚不能很好地闡釋或指導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實踐。究其原因,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實踐沒有真正地遵循實踐邏輯。從中介方法論的角度解釋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邏輯的方法論意蘊,得出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具有融合性、關系性與生成性三大關鍵屬性。基于實踐邏輯的中介方法論,進一步提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實踐路徑,即立足真實情...
多元與一體:加拿大大多倫多地區高等教育系統發展形態、路徑及啟示————作者:吳寒天;曾令琴;嚴天怡;
摘要:加拿大大多倫多地區高等教育系統呈現多元化與一體化發展的特征。這不僅緣于其獨特的發展歷史,更得益于其實施了促進高等教育機構差異化發展、建立高等教育機構間高效且穩定的轉學機制、提升各類高等教育機構及整體高等教育系統的國際化水平等舉措。“多元一體”的發展形態促進了該地區高等教育資源的整合,實現了區域內高等教育機構的錯位競爭,回應了地區發展需求;體現了該地區對高等教育機構及整體高等教育系統國際化進程的重視...
行動主義視域下高等教育治理主體權力互動的內涵表征、邏輯向度與應然建構————作者:林琳;
摘要:行動主義視域下高等教育治理主體權力互動的內源動力、行動選擇和目標指向受到治理主體權力互動中的行為交換、權變調適和公共價值等方面的影響。從工具理性走向實踐理性、從線性思維走向系統思維、從計劃秩序走向自生秩序、從協作治理走向合作治理是高等教育治理主體權力互動的邏輯向度。高等教育治理主體權力互動應消解主客體界限、依托內源性解釋、強化促進性規則、建構行動者網絡,進一步增強治理主體權力互動的主體間性,形成權...
中國教育現代化背景下基礎教育評價的價值轉向及其實現————作者:李廣海;史立民;甘鵬;
摘要:中國教育現代化建設呼吁基礎教育變革,基礎教育變革包含了基礎教育評價改革。基礎教育評價改革的價值定位既決定基礎教育變革的成效,也影響中國教育現代化的實現。基礎教育評價改革的價值定位需要依據中國教育現代化對基礎教育變革的吁求,即教育理念的人本化、教育過程的科學化與民主化、教育結果的個性化與高質化,按照從工具理性向價值理性轉向的邏輯,實現從甄別選拔轉向關注人的發展、從重視結果轉向關注過程、從重視效率轉向...
新時代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三重向度————作者:唐世綱;
摘要:作為現代大學的支持性力量和保護性力量,現代大學制度是一種包括價值理念、規則體系和運行機制在內的“價值-規則-運行”縱橫交織邏輯序列的結構性存在。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是世界現代大學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各國現代大學制度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基于此,新時代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可從結構性視角出發,對其進行問題反思和進路建構。具體而言,從價值向度來看,新時代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
我國縣域教師流動失衡的生成邏輯、現實審視與治理策略————作者:王銳;楊宇軒;柳海民;
摘要:近年來,黨和國家持續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教師結構化流動是推進縣域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必要保障,我國通過政策設計、主體推動等措施大力推進縣域教師合理、科學、穩定地流動。從生成邏輯來看,縣域教師流動更多處在相對穩定的科層組織之中,受政策調控和個人能力意愿雙重因素共同驅動,并通過信息勢能、知識勢能、經濟勢能、制度勢能和關系勢能等單一變量作用或耦合作用,共同影響教師流...
大學可持續發展戰略如何規劃——基于12所世界一流大學戰略地圖的透視————作者:陳玥;董海霞;張峰銘;
摘要:世界一流大學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行為主體,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世界一流大學統籌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系統性規劃。對全球12所世界一流大學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進行戰略地圖分析發現,大學可持續發展依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邏輯和意識與實踐相互作用的行動邏輯,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整個戰略系統,在充分保障人力資源、組織資源和信息資源的前提下,通過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參與和校園運營為核心行動推動大學可持續...
教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博弈困境與紓解————作者:楊茂慶;伍輝燕;
摘要:加強家校社協同育人是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要途徑,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價值旨歸。在以往的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分別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博弈困境,呈現家庭教育缺位、學校教育錯位和社會教育越位等錯綜復雜的局面,進而影響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有效紓解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博弈困境,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應創設家校社協同育人條件,確保家庭、學校、社會三...
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建設的特征、問題與應對————作者:荀淵;潘岳林;
摘要:加快構建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是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和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也是推進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保障。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以各要素優化銜接、結構合理、供需適配、協同聯動、持續改進為關鍵特征,最終指向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政策目標。當前,我國在建設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過程中面臨教師教育機構與制度體系銜接相對不足、教師教育院校分布不均、教師供給體系和培養層次偏低、各教師教育參與主體...
高職教師專業成長的發展邏輯、現實困境與紓解路徑————作者:張家軍;馮筱佳;
摘要:高職教師在專業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外在支持,也離不開自身所擁有的資源以及自身內部的發展動力,即高職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權力、資本、自我規訓。權力為高職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外在的支持力量,資本為高職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資源支撐,自我規訓為高職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內在動力。在現實的教育場景中,高職教師面臨著專業成長自主權受限、專業成長的資本不足、專業成長的內在動力不夠等現實困境。對此,應賦予高職教師專業成...
現場工程師核心能力培養的理論邏輯、行動框架與實踐進路——基于產教融合場域的審視————作者:馬廷奇;王思瑤;
摘要:產教融合作為職業教育的本質要求,是提升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核心能力的關鍵路徑。依據布迪厄場域理論,產教融合場域主要包括行政場域、職業教育場域和產業場域三個子場域,它們相互交織構成“三場協同”的育人框架。在此框架下,現場工程師核心能力培養的關鍵要素包括“三位一體”的產教融合共生場域、“跨界協同”的主體間性關系、“和而不同”的優勢資本累積和“上顯下隱”的多維立體能力。在實踐中,需要強化政府政策和資源支持...
我國中小學教師退出程序公正性的原則、流程與實踐路徑————作者:鮑傳友;任榮;任俐;
摘要:當前,我國中小學教師“退出不暢”現象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成為建設高質量中小學教師隊伍的瓶頸。基于程序公正性理論,借鑒西方發達國家中小學教師退出程序的設計經驗,通過對我國T市部分中小學教師、學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門人員的調研,提出我國中小學教師退出程序公正性的六項原則,即標準性和差別性相結合原則、準確性原則、發展性原則、人際尊重原則、參與性原則及情理結合原則。在這些原則基礎上,細化我國中小學教師...
創新生態系統視角下大學超學科研究的理想圖景、現實境遇與發展路徑————作者:李翔宇;張斌;
摘要:作為大學創新知識生產的新形態,超學科研究在現代知識生產與創新中至關重要,大學超學科研究的知識領域和體系以知識集群和創新網絡為主要特點。創新生態系統視角下,大學超學科研究的理想圖景表現為多元創新主體的參與式研究、不同類型知識的生產性互動、大學主導的政產學研協同創新與支持開放式創新的制度環境。然而,出于多元創新主體參與性不強、異質性知識元素存在沖突、大學協同創新主導力缺失、開放式創新制度環境不佳等原因...
高等教育應對人口變化的多維策略與國際經驗(筆談)————作者:張德祥;盧曉中;陳廷柱;王少媛;修南;黃福濤;
摘要:在人口老齡化加劇和少子化趨勢逐漸增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積極應對人口變化,首先要關注老年教育,通過完善管理體制,創新教育模式,塑造數字治理優勢,加強理論與實踐研究,構建適應全生命周期的現代化老年教育體系。面對人口變化,高等教育應適時適度調整目標指向,以適應人口變化帶來的影響,如生源結構變化等;同時應認識到人口變化整體上有利于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高等教育應通過拓寬生源渠道、...
大學超學科知識生產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組織變革理論————作者:趙哲;李鑫容;張德誠;
摘要:三階段組織變革理論為大學超學科知識生產影響因素研究的邏輯形成與體系構建提供了極具解釋意義和支持作用的理論框架。遵循“理論—實證”的研究思路,經過理論研判和對20所大學的調查分析,識別、篩選并構建大學超學科知識生產影響因素指標,運用熵權法對影響因素的各層次指標重要性進行順位排序,其中,“條件性因素”在一級指標中處于最重要的位置,“教師多樣化構成”等六項二級指標分別在它們所屬的一級指標中處于最重要的位...
互惠理論視域下產教融合相關主體角色關系及功能研究————作者:李夢卿;劉開亞;
摘要:深化產教融合是推進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制度設計,其相關工作涉及政府、職業院校、企業等多元主體,各主體開展以自身角色為基礎的良好互惠合作是提升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基于直接互惠視角,厘清各主體角色認知、認同與踐行的內在邏輯,通過角色認知生成、角色認同增強與角色踐行內化,防范機會主義風險、避免消極互惠、警惕非對稱互惠現象的發生;基于間接互惠視角,著力加強產教融合主體的合作凝聚力,通過互惠...
現代教育管理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11.19投稿,11.29初審退稿,原因:選題較為微觀,不符合宏觀組稿方向。挺快的,退稿意見情商滿滿照顧到了被退稿的心情。有宏觀選題的培朋友推薦嘗試
2024-12-02 17:1511月28號投稿12月4號二審12月18號退稿,總的來說速度比較快,要求文章質量較高
2023-12-29 20:109月26日郵箱投稿,10月21日郵箱退稿。投稿后就能收到自動回復郵件,說審稿時間15個工作日。果真是,很準時的反饋結果。
2023-10-21 16:07通過網站上的郵箱投稿,幾天后收到了圖2的要求繳納稿件處理費的郵件,也不知道是不是騙子,但是那個郵件地址明顯不一樣了!
2023-10-06 16:422022年寫了一篇關于教育類的文章想試試,有導師的幫助,但是投了了一個多月還是沒有通知,打電話催了也沒有反應,后面兩個月了才回消息說我的文章不適合在這個期刊發表把我拒了
2023-10-04 14:15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