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21:05:11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補地參連方調節腸道菌群及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型轉換發揮抗結直腸癌效應————作者:周洪立;陳海彬;莊育培;邱雯莉;梁雨薇;周紅光;
摘要:目的 探究補地參連方對結直腸癌(CRC)小鼠腸道菌群及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s)表型轉換的調節作用。方法 40只雄性BALB/c小鼠分為空白組、模型組、陽性對照(奧沙利鉑)組、補地參連方高劑量組、補地參連方低劑量組,每組8只。通過皮下注射CT26細胞構建CRC荷瘤模型。此外,取10只雄性BALB/c小鼠分為補地參連方糞菌移植組(BFMT)以及模型糞菌移植組(MFMT),每組5只,通過四聯抗生素混...
蘇茵解毒方治療腎虛濁毒型3~5期慢性腎臟病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Klotho的影響————作者:舒亮輝;李娜;桑云鶴;雍晨;周恩超;
摘要:目的 探索蘇茵解毒方治療腎虛濁毒型3~5期非透析慢性腎臟病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Klotho、炎癥水平的影響。方法 將符合納入標準的102例腎虛濁毒型3~5期非透析慢性腎臟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51例,共完成84例,其中對照組44例、治療組40例。對照組予西醫常規基礎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服蘇茵解毒方,2組療程均為16周。治療前后觀察2組患者腎功能相關指標[血紅蛋白(Hb)、血清白蛋...
吳鞠通對邪犯少陽的辨治————作者:晏蔓柔;李楠;付靜思;錢琳琳;馬曉北;
摘要:吳鞠通近師承于葉氏,而遠追蹤乎仲景,對邪犯少陽有獨到認識與發揮。吳鞠通認為,少陽具有主升和主樞機兩大功能特性,治療邪犯少陽的原則是順應少陽升發之性與恢復少陽轉樞功能。對于少陽火熱證,順少陽升散以透火熱,常選用輕清透散之品;對于少陽痰飲證,創香附旋覆花湯利肝膽而化痰飲;對于瘧犯少陽,轉樞機以截瘧,以小柴胡湯和青蒿鱉甲湯加減治療;對于陰邪侵入少陽、厥陰,常運用小柴胡湯或柴胡轉少陽樞機且溫通厥陰。并歸納...
基于濁邪害清辨治濕熱疫逆傳心包————作者:祁明明;寇俊萍;應松言;王思錦;魏凱峰;
摘要:通過梳理濕熱疫逆傳心包的機制,認為濕熱疫逆傳心包是濕熱穢濁疫邪由肺衛或肺臟逆傳心包的傳變趨勢,濁邪害清是導致疫邪發生逆傳的重要病理機制。臨床治療應立足于濁邪害清理論,芳化宣肺通陽為先,斬斷疫邪逆傳之勢;若發生逆傳,則應祛痰散瘀宣竅,謹防陰陽離決
基于“風勝則動”探討續命湯在中風后肢體運動障礙中的應用————作者:宋研博;孫永康;徐方飚;王新志;
摘要:中風后肢體運動障礙是中風后常見功能障礙。《古今錄驗》續命湯為張仲景主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的重要方劑,后世對其多有化裁和收錄,其中以《備急千金要方》小續命湯最為常用。隨著中風病“內風論”的發展,續命湯類方以其多用風藥,與“內風”醫理難通而逐漸被批判甚至棄用。論文基于“風勝則動”及“內風乃身中陽氣之變動”等觀點,提出續命湯“引風助動”理論。認為“風即為氣”,中風初起風陽暴亢,風勝則動,發為卒中;...
清腸化濁方調節腸道代謝改善潰瘍性結腸炎的研究————作者:崔媛;胡靜怡;朱磊;李亞楠;徐鋒;童依姮;沈洪;
摘要:目的 基于非靶向代謝組學研究清腸化濁方(QCHZF)對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治療作用及糞便代謝物的影響,探究QCHZF治療UC的作用機制。方法 采用葡聚糖硫酸鈉(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誘導UC模型小鼠,給予QCHZF治療。實驗過程中,每日記錄小鼠體質量、大便性狀和便血情況,計算疾病活動指數(Disease acti...
“逆傳心包”芻議————作者:羅金麗;王亞運;楊映映;李青偉;周凌;閔葉;趙林華;仝小林;
摘要:“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是溫病致病的一般規律,歷代醫家對“逆傳心包”一句看法不一,尤以其中“逆”字最為關鍵。仝小林教授提出,心主神明,心包與心其氣相通,心受邪由心包代受,葉天士所提“逆傳心包”,實為溫邪順傳于腦。將流腦作為本底疾病,可與衛氣營血傳變的典型階段一一對應。結合頂焦理論,認為“心主神明”的功能更側重于現代解剖意義上的腦。將中醫傳統溫病辨治思路與現代醫學有機結合,揭示疾病本質,把握...
基于“甘守津還”理論辨治肥胖型2型糖尿病————作者:劉濱;黃惜茹;劉德亮;李惠林;
摘要:肥胖型2型糖尿病屬于中醫“消渴”范疇,肥胖為其主要病因,從肥邪致渴、肥邪致虛、肥生諸邪三方面總結肥胖型2型糖尿病病機,肥邪壅遏化熱而傷陰,導致消渴;膏脂堆積,耗傷中陽,阻礙脾運;脾虛失運而生痰濕,凝滯脈中而成瘀熱,痰濁瘀熱搏結,導致消渴病情反復或發展。基于“甘守津還”理論,針對性治療肥邪傷津所致的“渴、虛、瘀”病機,巧用甘味之品,配合其他性味,以達清熱補陰、健脾護中、化濁行瘀之功,使津液生化有源,...
國醫大師鄒燕勤教授“甘補淡滲法”治療膜性腎病思路探析————作者:孫卉;劉力嘉;仲昱;
摘要:總結國醫大師鄒燕勤教授“甘補淡滲法”治療膜性腎病的臨證思路,認為脾腎虧虛、濕熱瘀阻是膜性腎病的基本病機,其病機演變復雜,導致變證叢生,健脾補腎、清利逐瘀是治療關鍵。鄒教授宗孟河醫派“和法緩治”理念,以“甘補淡滲法”作為膜性腎病諸治療法則的基礎。從甘溫補氣、甘涼濡潤、淡味滲泄三個方面系統闡述鄒燕勤教授使用“甘補淡滲法”治療膜性腎病的思路與遣方用藥規律
兒童積滯中醫診療指南————作者:趙霞;邱夢婷;胡思源;秦艷虹;薛征;吳力群;
摘要:遵循基于證據的兒科常見病循證診療指南研制方法,通過文獻檢索、專家問卷調研、專家論證會、征求意見等環節,修訂《兒童積滯中醫診療指南》。修訂內容包含指南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診斷、辨證、治療、預防和調護建議等,旨在更新積滯中醫臨床診療方案,為臨床醫師在兒童積滯防治中合理應用中醫藥診療方案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
溫經湯多成分揮發油β-環糊精及其衍生物包合物的制備、表征及包合行為研究————作者:陶琳;李卓遠;沈雯;謝薇;李文;張雯;李俊松;
摘要:目的 制備溫經湯揮發油環糊精包合物以提高其穩定性,并表征包合物的形成;對比不同環糊精對溫經湯揮發油中主要成分桂皮醛、丹皮酚、藁本內酯包合行為差異,探究不同環糊精對溫經湯揮發油中多成分包合的影響。方法 采用超聲法制備溫經湯揮發油β-CD及其5種衍生物包合物,HPLC法測定各成分包合率。采用TGA、FT-IR表征包合物的形成。通過相溶解度試驗、分子對接研究其包合行為及影響因素。結果 成功制備溫經湯揮發...
基于圖神經網絡的中藥系統生物學信息挖掘算法研究————作者:張代峰;卞國強;何佳怡;謝佳東;胡晨駿;胡孔法;
摘要:目的 構建中藥-基因-蛋白復雜網絡,優化中藥潛在關聯基因的挖掘方法,提升中藥系統生物學信息的挖掘效能,為進一步探究中藥作用機制提供幫助。方法 提出融合注意力機制的圖神經網絡模型HERBGAT,以公開數據平臺中少量的中藥關聯基因數據為輸入,在中藥-基因-蛋白復雜網絡中進行深度挖掘,輸出潛在的中藥關聯基因,將預測結果通過生信平臺進行Disease關聯分析、KEGG信號通路分析闡明其作用機制,并借助文獻...
基于UPLC-Q-TOF-MS/MS結合響應面法與主成分分析優化腸炎合劑Ⅱ提取工藝————作者:汪樹林;商晶;劉文君;蔡澤榮;錢夢雨;胡曉欣;曹亮;王振中;肖偉;
摘要:目的 基于UPLC-Q-TOF-MS/MS技術結合響應面分析構建腸炎合劑Ⅱ提取工藝方法,并對其提取工藝進行優化。方法 通過UPLC-Q-TOF-MS/MS技術對腸炎合劑Ⅱ中化學成分進行定性分析,并挑選出質譜響應度有較好線性關系的化學成分為工藝考察指標;利用Box-Behnken設計對提取工藝參數(加水量、提取時間及浸泡時間)進行考察;通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
黃芪-莪術-蚤休配伍調控PINK1/Parkin信號通路抑制小鼠結腸癌生長轉移的研究————作者:陳思;梁眾擎;蘇婷婷;張慧蘭;梁研;祁恒奕;陳懷祖;唐德才;
摘要:目的 探討黃芪-莪術-蚤休(芪-術-蚤)角藥配伍基于PINK1/Parkin/EMT信號通路抑制結腸癌生長和轉移的影響。方法 30只BALB/c雄性小鼠,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陽性對照組、芪-術-蚤高劑量組(5.85 g·kg-1)、芪-術-蚤低劑量組(2.925 g·kg-1),每組6只,使用結腸癌CT26.WT細胞構建小鼠原位結腸癌模型。給藥15 ...
薯蕷皂苷的脫糖基代謝及其對人結腸癌細胞增殖的影響————作者:張國強;陸振耀;王歡;胡冰;蔡紅;
摘要:目的 研究薯蕷皂苷的脫糖基代謝過程,探討薯蕷皂苷的脫糖基代謝過程對其抗腫瘤活性的影響。方法 建立同時測定薯蕷皂苷及其脫糖基代謝物的LC-MS/MS分析方法,研究大鼠灌胃給予薯蕷皂苷后糞便中薯蕷皂苷及脫糖基代謝產物的累計排泄量;為模擬其脫糖基代謝過程,采用HPLC法測定薯蕷皂苷在人工胃液中孵育不同時間后的原型成分及代謝物的含量變化過程。采用固相萃取技術制備薯蕷皂苷經人工胃液水解后的產物,在人結腸癌細...
國內外典型蜂膠樣本關鍵質控指標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作者:王夢園;袁冬平;吳秋媚;阮曉雯;江俞辰;楊積文;李濤;李璇;
摘要:目的 對來自于6個國外和5個國內不同地區典型蜂膠樣本乙醇提取物、總酚、總黃酮含量和HPLC指紋圖譜進行分析,優化提取工藝并進行抗氧化活性評價,為完善蜂膠質量控制體系提供數據支持。方法 以黃酮含量為指標優化蜂膠提取工藝,對比三氯化鋁法、硝酸鋁法、聚酰胺粉法三種黃酮檢測方法,并檢測各樣本乙醇提取物含量、總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進一步分析了HPLC指紋特征圖譜。結果 80%乙醇為提取溶劑、50...
甲鈷胺穴位注射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作者:張倍瑋;葛偉;
摘要:目的 觀察穴位注射甲鈷胺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CSR)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4年4月至10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老年醫院針灸推拿科門診CSR患者90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5例,治療期間對照組脫落1例,治療組脫落2例。2組均接受常規電針治療,對照組加予甲鈷胺(彌可保注射液)常規肌肉注射,治療組加予甲鈷胺穴位注射治療,隔日治療1次,共治療20次。治療前后觀察2組患者疼痛視覺模擬評分...
基于代謝組學解析血清代謝物與抑郁癥因果關聯及梔子豉湯的干預機制研究(英文)————作者:徐露熒;孫植藝;張梓澄;劉頁;趙依萌;江若雨;王靜;白于凡;紀芝萍;耿知畫;陶宇杰;喬丹;陶偉偉;
摘要:目的 探索血清代謝物對抑郁癥的影響及梔子豉湯的干預機制。方法 通過孟德爾隨機化方法(MR)分析1 400種血清代謝物與抑郁風險的關聯性,并采用薈萃分析整合效應量以增強因果推斷的穩健性。對因果關聯顯著的代謝物進行代謝通路富集分析。為進一步驗證MR結果,我們利用CSDS小鼠模型,給予中藥梔子豉湯(ZZCD)干預,分析行為學表型及血清代謝組學變化。結果 確認6種代謝物與抑郁發生具有因果關聯,其中趨勢一致...
基于網絡藥理學研究滋陰明目方抑制激光誘發小鼠脈絡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及機制————作者:周欣;熊彩建;楊寧;金青子;陶康;袁媛;施煒;馮哲;徐新榮;
摘要:目的 結合網絡藥理學和模型動物驗證,研究滋陰明目方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的作用及可能機制。方法 通過TCMSP、BATMAN數據庫獲取滋陰明目方的活性成分,PharmMapper數據庫查詢成分作用靶點;通過Gene Cards、DrugBank、OMIM和TTD數據庫獲得AMD疾病靶點;Venny分析得到活性成分和疾病的交集靶點;采用String數據庫構建蛋白-蛋白互作網絡(PPI),使...
基于結腸癌與2型糖尿病共病“免疫-代謝”互作探討其“脾不散精”病機生物學內涵————作者:肖祥;吳宣諭;李雪珂;由鳳鳴;肖沖;
摘要:目的 基于轉錄組數據探索結腸癌與2型糖尿病共病基因的“免疫-代謝”互作機制,探索共病“脾不散精”病機生物學內涵。方法 通過癌癥基因組圖譜計劃和基因表達數據庫獲取結腸癌與2型糖尿病基因表達譜。以R軟件進行差異表達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篩選、功能富集分析、免疫細胞浸潤分析、加權基因共表達網絡分析(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3天退稿,挺快的,不給意見。
2023-03-26 20:27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