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7-01 23:07:20
花生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發芽條件對花生芽生物胺降解能力的影響————作者:王秋蓉;徐瑩;李逸林;
摘要:食品中生物胺控制問題是當前食品安全研究熱點之一。本文將花生芽與毛豆、蠶豆、黃豆、玉米、高粱、小麥和大麥七種種子芽進行降解生物胺能力比較,發現花生芽的降解能力最強。勻漿液中具有生物胺降解活性的物質經驗證為蛋白質,且具有胺氧化酶活性。通過單因素和優化試驗研究表明,花生最佳發芽條件為:不避光條件下發芽溫度25℃,發芽時間7 d,赤霉素質量濃度1.00 mg/mL,該條件下花生芽的組胺降解率為(58.86...
多試驗點分期播種篩選耐低溫花生品種及建立田間耐低溫評價模型————作者:張琪;李雪瑩;潘麗娟;白冬梅;許靜;孫成彬;趙旭紅;馬俊卿;遲曉元;陳娜;
摘要:花生種植區域不斷向高緯度地區擴張,其抗低溫能力成為主要限制因素,培育篩選耐低溫品種至關重要。本研究在多個試驗點對7個花生品種分6期播種,進行耐低溫性鑒定。利用隸屬函數分析法確定耐低溫適宜播種期,對花生苗期的主莖高、側枝長、飽果數、出苗率、莢果產量、莢果相對產量、總分枝數7個性狀進行隸屬函數分析和聚類分析,將花生耐低溫性分為高耐、中耐、低耐、不耐四個等級,從參試品種中篩選出4份高耐低溫花生品種:花育...
彩色花生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綜合評價————作者:王光浩;王子豪;蘇磊;韓林婕;賀梁瓊;王培云;鄧麗;王興軍;潘教文;趙傳志;
摘要:花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產品約50%用于榨油,40%用于各種食用。彩色花生指具有黑色、紅色、白色、彩斑等種皮顏色花生的統稱,是高端的食用型花生,市場需求旺盛且種植效益較高。本文從國內外收集彩色花生種質資源158份,普通粉色花生種質資源50份,對種皮顏色、種子長度等10個性狀進行表型鑒定。統計結果顯示,各性狀之間的變異系數范圍在12.15%~35.14%之間,其中百仁質量、顏色指數、種子...
花生萌發期耐冷性狀的綜合性評價及生理指標分析————作者:張宇;于樹濤;陸巖;王海新;董敬超;殷業超;王騰蛟;劉立峰;
摘要:萌發期耐冷性狀的綜合性評價是篩選花生耐冷資源和基因挖掘表型鑒定的重要基礎。本研究利用四粒紅×冀農黑3號的RIL群體中10個耐冷家系和10個不耐冷家系對大田早播中9個性狀和室內模擬低溫的9個性狀進行綜合評價,并通過主成分分析在大田早播條件下共提取4個主成分,其累計貢獻率為84.064%,可全面反映原有指標的絕大部分信息,最終篩選出相對出苗率、相對主莖高、相對單株飽果數、相對單株秕果數作為大田條件下評...
花生雜交種AhMITE分子標記及近紅外光譜技術的鑒定研究————作者:畢競男;樊兆博;殷祥貞;趙旭紅;趙健鑫;陳娜;姜驍;馬俊卿;許靜;遲曉元;
摘要:雜交育種是花生品種改良的主要方法之一,對雜交后代進行雜種的真實性鑒定是雜交育種成功的前提。本研究以12個雜交組合F1代和3個雜交組合F1代自交獲得的F2種子為材料,利用微型反向重復轉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 MITE)標記和近紅外技術對F1 花生中鐮刀菌抗性相關WRKY轉錄因子的挖掘及功能分析————作者:朱立飛;王冕;唐月異;張初署;陳靜;周海翔;曹世寧;張建成; 摘要:由鐮刀菌感染引起的根腐病、果腐病等花生病害嚴重制約花生產業的發展,鐮刀菌相關抗性基因的挖掘以及抗病新品種的培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以接種鐮刀菌的花育20幼苗為材料,利用轉錄組測序挖掘花生中的差異表達基因。通過轉錄因子預測、功能注釋等方法篩選獲得31個受鐮刀菌誘導表達的WRKY轉錄因子;利用多序列比對、保守基序分析、GO分類和KEGG富集分類分析以及蛋白互作網絡分析等方法對31個轉錄因子進行分... 高水平開放背景下中國花生動態競爭力研究————作者:楊習銘;代瑋; 摘要:本文選用國研網貿易數據庫中SITC4中的Rve.4分類數據得出:2013-2023年中國花生進口額總體呈快速上升趨勢、出口額呈略微上升的趨勢,且進口額遠超過出口額;2023年中國花生出口產品以花生油和花生制品為主,而進口產品以花生原料和花生制品為主;2023年中國花生出口貿易對象國相對分散,而進口貿易對象國較為單一;2023年中國花生制品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花生油具有極強的比較優勢;20... 山西省區試花生品種(系)特性研究————作者:寧東賢;楊秀麗;張澤;謝咸升;李楠;牛芮;劉博; 摘要:區試是育種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研究區試花生品種(系)特性,有助于開展育種工作。利用描述統計、方差分析、多重比較、相關分析、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回歸分析等方法對山西省花生參加區試的15個品種(系)的8個重要性狀進行了研究。參試品種(系)來源于山西、河南、山東3省,共9個試點,分布在山西省的忻州、晉中、呂梁、長治、臨汾和運城6個地級市。結果表明,不同品種間單株莢果數變幅最大,為38.08%,生育期變幅... 山西省區試花生品種(系)特性研究————作者:寧東賢;楊秀麗;張澤;謝咸升;李楠;牛芮;劉博; 摘要:區試是育種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研究區試花生品種(系)特性,有助于開展育種工作。利用描述統計、方差分析、多重比較、相關分析、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回歸分析等方法對山西省花生參加區試的15個品種(系)的8個重要性狀進行了研究。參試品種(系)來源于山西、河南、山東3省,共9個試點,分布在山西省的忻州、晉中、呂梁、長治、臨汾和運城6個地級市。結果表明,不同品種間單株莢果數變幅最大,為38.08%,生育期變幅... 花生突變體對黃曲霉侵染的抗性鑒定————作者:崔夢杰;陳琳杰;郭騰達;郭敬坤;黃冰艷;董文召;韓鎖義;張新友; 摘要:以理化誘變花生“遠雜9102”種子獲得的60份高代(M12)穩定突變體為試材,采用室內接種法對不同“環境”下繁殖的花生籽仁進行黃曲霉侵染抗性鑒定,以期為花生黃曲霉抗性新品種培育及遺傳研究奠定種質基礎。結果表明,大部分突變體材料侵染指數較高,表現為中感或高感黃曲霉侵染;而三個“環境”下繁殖收獲材料“C461”(Co60誘變突變體)的侵染指數均低于15,為穩... 不同培土方式對花生生長特性和產量的影響————作者:張巧;白興勇;薛金濤;肖從忠;張敏;朱金芬;劉成偉;解志;呂冉; 摘要:花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與經濟作物,培土是田間常用的生產管理措施,但培土對花生生長發育影響的研究報道較少,特別是不同培土時間和培土深度對花生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尚未見報道。本試驗采用裂區設計,設置2個培土時間和4個培土深度處理,系統研究不同培土方式下花生生長特性和產量的變化,以期確定適宜的培土時期和深度。結果表明:兩年數據均表明培土深度、培土時間、培土時間×培土深度互作均顯著影響花生植株的營養生長... 花生粕多糖抗炎活性研究及構效關系分析————作者:張奇志;劉亞;齊杰;李延琪;王秀秀;徐同成;杜方嶺;宗愛珍;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H2O2-Vc法降解處理不同時間花生粕多糖對抗炎活性的影響。用液相色譜和紅外光譜測定其單糖組成和結構特征;利用LPS誘導建立炎癥細胞模型來評估花生粕多糖的抗炎活性。結果顯示,花生粕多糖中的單糖主要由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等組成。與未降解組相比,降解組中葡萄糖相對含量顯著下降,半乳糖、甘露糖、木糖等單糖相對含量顯著升高(P<0.0... 不同花生品種芽菜生產的相關指標分析及品種篩選————作者:梁燕;馬睿琦;孫學書;王芳;周煦宸;張曉軍;司彤;鄒曉霞;于曉娜; 摘要:為了篩選出適宜花生芽菜生產的花生品種,本研究選取了25個不同花生品種為材料進行花生芽菜培育,并測定了包括籽仁長度、寬度、百仁質量、下胚軸長度和寬度、發芽率、裂瓣率、發霉率等表型指標,以及可溶性總糖、蛋白質、Vc和水分含量等營養成分,以評估各品種的適用性。結果顯示,不同花生品種在籽仁性狀及花生芽菜的表型與營養指標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對芽菜品質的影響各異。通過聚類分析,將這些品種劃分為六大類,綜合比較后... 花生果柄拉力評價及低落果率品系篩選————作者:張勝忠;李國衛;王菲菲;胡曉輝;苗華榮;鐘文;陳靜; 摘要:為篩選適合機械化收獲的花生品系,本研究對105個花生高世代育種品系的莢果果柄拉力進行測定和分析。結果表明,品系間果柄拉力存在廣泛連續變異,均值變異范圍為10.7~28.4 N,多數品系集中于14.6~18.4 N之間,占比47.6%。研究發現:播種季節可顯著影響品系果柄強度,夏播較春播可顯著提高品系果柄拉力;氮肥施用與否對果柄拉力值沒有顯著影響;果柄拉力與株高、側枝長和分枝數等性狀相關性不顯著。此... 花生耐貯藏性評價及鑒定指標篩選————作者:胡廷會;呂建偉;成良強;饒慶琳;姜敏;王金花;王軍; 摘要:通過探究不同花生的耐貯藏性,建立耐貯藏評價模型,確定耐貯藏鑒定關鍵指標,旨在為花生耐貯藏種質篩選和品種培育提供理論依據。研究選取了24個不同基因型花生作為試驗材料,通過在常溫下進行貯藏90 d后,進行蛋白質、含油量、油酸、亞油酸、總糖、蔗糖、果糖和完整籽仁率8個指標的測定。利用各指標的耐貯藏系數、主成分分析、隸屬函數分析及系統聚類分析等統計方法對花生耐貯藏性進行綜合評價。研究結果顯示,各個品種(系... 花生過敏原致敏性評價方法研究現狀及其致敏性評價模型初探————作者:李倬林;岳玉蘭;孫暢;呂呈蔚;王政;李鐵柱;黃威; 摘要:花生營養豐富,口感香溢,但花生過敏發病率極高,是一種誘發致命過敏癥狀的過敏性食物。花生過敏嚴重威脅公眾健康和生活,現已成為亟待面對和解決的重大公共食品安全問題。目前,花生過敏原的篩查、檢測和致敏性的評估在花生行業及食品領域已然成為研究熱點。本文運用文獻分析法,結合食品、化學、生物等多種學科研究方法及新興技術綜述了花生過敏原致敏性評價方法,如生物信息學測序、血清學檢測、皮膚點刺篩查、消化穩定性分析、... 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微膠囊的制備及性質研究————作者:宋昱;謝亞賢;于麗娜;高遠;畢潔;江晨;王魯慧;王希平;王明清; 摘要:為了提高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穩定性及其在胃腸道中的緩釋性,本文對其進行了微膠囊化研究。以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為芯材,海藻酸鈉-殼聚糖為復合壁材,通過單因素試驗和響應面試驗優化制備微膠囊的工藝條件,并考察其穩定性和模擬胃腸道消化特性。結果顯示,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微膠囊的最優工藝為芯壁比1:2.72、氯化鈣質量分數2.0%、固化時間32 min,此條件下制備的微膠囊包埋率可達86.97... 紅色和黑色種皮花生籽仁含油量檢測模型的構建————作者:劉雨;侯名語;崔順立;劉盈茹;李秀坤;劉怡諾;劉立峰; 摘要:含油量是花生品種的重要品質指標,高效無損檢測花生含油量是花生種質鑒定及品種選育的重要研究內容。粉色種皮花生含油量近紅外檢測模型已得到廣泛應用,而紅色和黑色種皮花生含油量的近紅外模型的構建及育種應用較少。本研究選用98份黑色種皮花生和92份紅色種皮花生為材料構建特色花生含油量近紅外檢測模型。98份黑色種皮花生含油量為40.05%~53.6%,92份紅色種皮花生含油量為36.09%~51.37%。黑色... 甘蔗+花生復合種植花生品種篩選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作者:唐秀梅;廖露露;吳海寧;熊軍;黃友訪;黃志鵬;鄭希;李忠;賀梁瓊;唐榮華; 摘要:甘蔗間作花生是我國南方地區大力推廣的復合種植模式,深受當地農民歡迎。本研究通過花生品種篩選及高效復合栽培模式研究,并對不同種植模式下的作物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2022、2023年與甘蔗復合種植的花生品種中,桂花376、桂花65產量較高,2022年產量分別為3 207.65、2 774.07 kg/hm2,2023年產量分別為2 537.33、2 450... 寬壟縮行種植模式下播種方式和密度對鹽堿地花生群體結構和產量的影響————作者:慈敦偉;謝宏峰;張建成;王冕;信志紅;唐朝輝;張佳蕾;王秀貞;任超;楊吉順; 摘要: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提高單產成為當前保障花生生產的迫切需求。合理群體結構是提高花生光能利用率、增加產量的有效途徑之一。本研究選用高產大花生品種花育60為試驗材料,在鹽堿地寬壟縮行種植模式下設置單粒和雙粒2種播種方式,每種播種方式設置3個密度。研究表明相同播種方式下,蛋白質含量、油酸含量與O/L、光合速率、各層次冠層透光率、產量構成因素等均隨著穴... 花生學報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常見問題及解答
第六編 農業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山東省青島市地區核心期刊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