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無機材料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無機材料學報》創刊于 1986 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主辦 , 科學出版社出版 , 郭景坤院士任主編,主要報道包括人工晶體、特種玻璃、高溫結構陶瓷、功能陶瓷 ( 鐵電、壓電、熱釋電、 PTC 、溫敏、熱敏、氣敏等 ) 、非晶態半導體材料、環保材料、生物材料、特種無機涂層材料、功能梯度材料以及無機復合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上述材料性能的最新檢測方法以及獲得上述材料的新工藝等。本學報立足于先進性和科學性 , 報道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階段成果和總結性成果 , 大部分文章具有創新性、探索性、實用性 , 立論科學、論據充分、預見準確 , 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稱號
國外數據庫收錄:美國化學文摘、美國科學引文索引
【欄目設置】
主要報道包括人工晶體、特種玻璃、高溫結構陶瓷、功能陶瓷 ( 鐵電、壓電、熱釋電、 PTC 、溫敏、熱敏、氣敏等 ) 、非晶態半導體材料、環保材料、生物材料、特種無機涂層材料、功能梯度材料以及無機復合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上述材料性能的最新檢測方法以及獲得上述材料的新工藝等。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1. 低溫環境下結構陶瓷的相變、斷裂機理與性能的研究進展 薛偉江, 謝志鵬337-344
2. 原子層沉積生長速率的控制研究進展 盧維爾, 董亞斌, 李超波, 等345-351
3. 磺基水楊酸插層 Mg/Cu/Zn/Al-LDHs 的組裝、表征及紫外性能 杜寶中, 唐曉慶, 彭振國, 等352-356
4. 甲醇定向轉化制二甲苯的復合分子篩 ZSM-5/EU-1 的合成及其應用 楊冬花, 王新波, 石寶寶, 等357-363
5. 雙親性 w/o-SiO2-void-TiO2中空核殼微球的合成及表征 馬占營, 姚秉華, 張 萍364-370
6. 離軸磁控濺射法生長 1-3 維 PZT-NFO 納米復合薄膜 張 輝, 馬永軍, 王藝程, 等371-376
7. 功能化無機粒子修飾大孔載體反擴散法制備 ZIF-7 膜 殷慧敏, 楊建華, 謝 忠, 等377-381
8. 煅燒溫度對 TiO2/硅藻土晶型結構與光催化性能的影響 汪 濱, 張廣心, 鄭水林, 等382-386
9. 鉑基疏水催化劑制備及其在氫-水液相催化交換中的應用 葉林森 , 羅德禮, 楊 莞, 等387-392
10. 溶膠-凝膠法制備 Al3+、Yb3+摻雜石英光纖纖芯的研究 樓風光, 王世凱, 王 孟, 等393-398
11. 原位 Raman 光譜技術研究 PLZT 鐵電陶瓷相變 張 颯, 劉 瑩, 劉怡萱, 等399-404
12. pH 對溶膠–凝膠法合成 CoFe2O4紅外輻射性能的影響 武曉燕, 于宏兵, 董 恒, 等405-410
13. 具有 SAF 結構的 IrMn 基自旋閥材料的磁場退火研究 李健平, 錢正洪, 孫宇澄, 等411-416
14. 彈性氣凝膠的制備及其力學、熱學性能研究 祖國慶, 沈 軍, 鄒麗萍, 等417-422
15. 等離子加熱反應合成 TiB2-B4C-Fe3(C, B)復合材料研究 崔洪芝, 張珊珊, 王曉彬, 等423-428
16. 納米碳含量對碳/碳化硅陶瓷的機械加工性及與玻璃熔體潤濕性的影響 陸有軍, 王燕民, 潘志東, 等429-432
17. 燒結應力的緩沖及 Al2O3/不銹鋼微濾膜的制備 魏 磊, 俞 健, 胡小娟, 等433-437
18. 常壓固相燒結碳化硅陶瓷的表面裂紋及其對材料強度的影響 (英文)楊 曉, 劉學建, 黃政仁442
19. 用固相和水熱結合法制備 LiMn0.4Fe0.6PO4/C 復合材料 (英文)李 薦, 姚書恒, 周宏明, 等448
無機材料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無機活性材料在類器官研究領域的應用————作者:馬文平;韓雅卉;吳成鐵;呂宏旭;
摘要:類器官作為模擬相應組織/器官結構和功能的體外三維(3D)模型,在生物醫學領域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類器官的構建需要對干細胞的行為以及多細胞相互作用進行調控,而無機活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以調節細胞行為、細胞-細胞和細胞-基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在疾病診療和再生醫學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研究,因而,有望用于類器官的構建、生長和發育的調控。本文綜述了無機活性材料在類器官研究中的作用,強調了其在...
金屬Cu和5YSZ陶瓷的“閃連”研究————作者:李汶金;婁程廣;張帥;蘇興華;
摘要:陶瓷與金屬的連接能滿足工程領域對高性能結構部件的需求。然而,金屬和陶瓷熱膨脹系數的顯著差異,以及金屬對陶瓷表面的潤濕性較差,使得陶瓷與金屬的連接面臨諸多挑戰。本研究采用“閃連”技術,在電場/電流的輔助作用下,在相對低的溫度下實現了金屬Cu和5YSZ(5%氧化釔穩定氧化鋯,摩爾分數)陶瓷的快速連接。研究了電場強度、電流密度和連接時間對金屬Cu和5YSZ“閃連”行為和連接程度的影響,分析討論了金屬Cu...
高承載下Al2O3-GdAlO3(GAP)非晶陶瓷涂層摩擦磨損性能————作者:艾伊昭彤;任九龍;強林芽;張小珍;楊凱;高彥峰;
摘要:面向高承載、高溫、富氧及寬溫域交變熱沖擊等苛刻工況下的航空航天動力裝置關鍵部件,對材料的力學性能、熱穩定性及抗氧化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傳統熱噴涂技術制備的Al2O3涂層憑借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優異的抗氧化能力及較好的熱穩定性,已在航空航天、能源及機械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熱噴涂Al2O3涂層中以亞穩態γ...
一步醇熱法制備納米CeO2-ZrO2固溶體及其除砷性能————作者:李榮輝;錢駿;
摘要:CeO2-ZrO2固溶體的制備一般通過化學沉淀和高溫焙燒兩步完成,但是在高溫條件下,納米晶粒容易聚集長大,導致其比表面積降低,進而削弱了其吸附和催化性能。本研究通過簡單的一步醇熱法制備出高比表面積的納米CeO2-ZrO2固溶體,避免了高溫焙燒對晶粒長大和比表面積降低的影響。采用不同手段對制備的CeO2...
含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催化氧化的研究進展————作者:劉江平;管鑫;唐振杰;朱文杰;羅永明;
摘要: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及NOx是PM2.5和O3的重要前體物,其過量排放對環境質量及人類健康具有重要影響。與普通VOCs相比,含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N-VOCs)由于氮雜原子的存在使得其環境控制策略更為復雜。因此,針對N-VOCs控制技術的開發及應用已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為了實現N-VOCs催化氧化體系中低溫高催化活性及高N<...
SiC過渡層對SiC/SiC陶瓷基復合材料表面MoSi2-SABB涂層結合性能的影響————作者:曹路涵;孟佳;薛玉冬;盛曉晨;崔苑苑;樂軍;宋力昕;
摘要:SiC/SiC陶瓷基復合材料以其耐高溫、低密度、高強度等優點有望被用于可重復使用空天飛行器的熱防護系統。鑒于空天飛行器面臨的復雜惡劣使用環境,為滿足可重復使用的要求亟需在SiC/SiC陶瓷基復合材料表面制備高溫抗氧化封嚴涂層,因SiC/SiC陶瓷基復合材料粗糙且各向異性的表面易誘導涂層開裂失效,封嚴涂層設計和涂層結合性能優化有待進一步研究。本工作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法在SiC/SiC陶瓷基復合材料表面...
硅酸鹽生物陶瓷/玻璃促創面修復的研究進展:作用、機制和應用方式————作者:王宇彤;常江;徐合;吳成鐵;
摘要:大面積皮膚創傷是全球公共衛生最具挑戰性的問題之一,其修復與治療給醫療保健系統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亟需開發能夠促進創面皮膚組織再生的高效傷口敷料。近年來,硅酸鹽生物陶瓷/玻璃因具備促進血管再生、刺激細胞膠原蛋白沉積以及抗感染等多重優勢,在創面修復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應用。本文簡要概述了硅酸鹽生物陶瓷/玻璃在皮膚再生過程中的作用機制,介紹了硅酸鹽生物陶瓷/玻璃材料和一些新技術的結合方法及其在創面修...
NASICON型陶瓷固態電池的電化學電位界面調控————作者:李勇鋒;顧玉萍;師廣照;胡九林;雷萌;彭暉;曾宇平;李馳麟;
摘要:Li1.3Al0.3Ti1.7(PO4)3(LATP)是一種NASICON型固態電解質,其離子電導率高,化學穩定性優良,剪切模量(40~60 GPa)高。然而含四價鈦離子的LATP在與鋰金屬負極接觸時和循環過程中容易發生還原反應,進而導致電解質結構降解,并在電解質中引入電子電導。為了提高L...
ZrB2-HfSi2復相陶瓷顯微組織及其核-周結構形成機制————作者:魏志帆;陳國清;祖宇飛;劉淵;李明浩;付雪松;周文龍;
摘要:近年來,ZrB?作為超高溫陶瓷的代表性材料,已成為新一代空天飛行器熱端部件重要的候選材料體系。然而,其實際應用受限于材料制備以及復雜構件的加工難題。為此本研究通過引入HfSi?作為燒結助劑,優化ZrB?基超高溫陶瓷的燒結工藝,重點解決傳統ZrB?基陶瓷因較低的擴散系數而導致致密化困難的難題。研究聚焦于核-周結構硼化物的形成機制以及其對ZrB2-HfSi2...
正釩酸鈣去除鈾(VI)的性能與機理————作者:王紅琴;鄧浩;梁華;田強;晏敏皓;黃毅;
摘要:天然鈾礦的開采過程會產生含鈾廢液,從含鈾廢液中去除鈾(VI)已成為核工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本研究基于“源于鈾礦,歸于鈾礦”的核心理念,選擇正釩酸鈣(Ca3(VO4)2)作為去除鈾(VI)的吸附材料,系統研究了在不同吸附條件下,Ca3(VO4)2粉末對鈾(VI)的去除...
SiO2纖維氣凝膠的壓縮回彈機理————作者:李福平;褚家寶;仇海波;黨薇;李晨曦;趙康;湯玉斐;
摘要:SiO2氣凝膠具有低密度、極低熱導率和良好的化學穩定性等特點,在航空航天、建筑節能和能源化工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然而,傳統SiO2顆粒氣凝膠因相鄰顆粒間形成珍珠項鏈狀結構,導致其脆性大且回彈性差。通過以納米纖維為結構單元制備SiO2纖維氣凝膠,能夠有效克服傳統顆粒氣凝膠的脆性,提升壓縮回彈性,但其壓縮回彈機理尚不明確。本研究通過...
Mini-SiCf/SiC復合材料長時高溫下的力學性能演變————作者:陳斌;任科;王一光;
摘要:連續碳化硅纖維增強碳化硅復合材料(SiCf/SiC)因其優異的力學性能和耐高溫特性,已廣泛應用于航空發動機熱端部件。為了確保SiCf/SiC復合材料部件在服役過程中的安全性,研究其在高溫長時間下的力學性能演變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采用Cansas-II SiC纖維制備了具有BN界面的mini-SiCf/SiC復合材料,在1100、12...
高價態離子摻雜鈮酸鋰晶體光折變性能的研究進展————作者:田甜;方辰愷;張杰;王維維;伍霆鋒;徐家躍;
摘要:鈮酸鋰(LiNbO3, LN)是一種集聲光、電光、彈光、光折變等優越物理特性于一身的多功能晶體,不僅被譽為“光學硅”,更有學者提出人類正在進入“鈮酸鋰谷”時代,其優異的光電性能使基于其的各類光電器件在人工智能、光電混合集成等新興領域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光折變效應在鈮酸鋰晶體中被發現并成為其非常重要的特性。隨著基于鈮酸鋰的光電器件在向微納級尺寸迅速發展,光折變效應在微納級尺寸...
基于LLZTO電解質的固態鋰金屬電池負極界面調控————作者:文伸豪;彭德招;林喆與;郭霞;黃培鑫;章志珍;
摘要:石榴石型固態電解質(LLZTO)具有高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穩定窗口等優點,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但LLZTO存在與金屬鋰負極浸潤性差、循環過程中鋰枝晶生長嚴重等問題,限制了其大規模應用前景。本研究通過熔融金屬Li和AlF3,制備了含氟化物(LiF,AlF3)和Li-Al合金的復合負極(LAF)。元素分布分析表明LAF復合負極與LLZTO電解質接觸后,在界...
基于多孔ITO電極的WO?薄膜的制備及其電致變色性能————作者:楊光;張楠;陳舒錦;王義;謝安;嚴育杰;
摘要:電致變色智能窗可通過調制電致變色材料的光學透過率來調控室外入射光進而實現節能建筑。由于磁控濺射技術具有大面積和均勻沉積的優勢,利用其所制備的非晶三氧化鎢(Tungsten Oxide, WO3)最有潛力實現商業化。然而,磁控濺射制備的WO3薄膜電致變色性能遠低于溶液法,因其本征致密原子結構導致較低的離子傳輸效率。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埋層多孔電極制備微結構磁控...
微納米生物活性玻璃:功能化設計與血管化皮膚再生————作者:艾敏慧;雷波;
摘要:生物活性玻璃(BG)材料是一類重要的非晶態無機醫用材料,在硬組織修復領域臨床應用多年,表現出獨特的組織修復活性。近年來研究發現,生物活性玻璃在促進軟組織修復方面也表現出有效的修復活性,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與傳統的BG相比,微納米生物活性玻璃(MNBG)具有獨特的微納米結構,不僅保留了其優良的化學組成,而且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和更高的反應活性,在促進血管化皮膚修復再生方面表現出重要的應用潛力。本文將重...
炭黑表面CoMoSSe異質結構合金的制備及其高效析氫研究(英文)————作者:任先培;李超;凌芳;胡啟威;于俊玲;向暉;彭躍紅;
摘要:過渡金屬二硫屬化物(TMD)在電催化分解水制氫方面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然而,它們的電催化制氫性能與金屬鉑還有較大差距。構建異質結合金被認為是提高析氫活性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簡單的溶膠-凝膠工藝在炭黑顆粒表面合成了一種新型的四元CoMoSSe復合材料(CoMoSSe@CB)。與CoSe@CB以及MoS2@CB相比,CoMoSSe@CB表現出更加優異的析氫...
Cu-Mn-I固溶體薄膜制備及其p型透明導電性質的調控————作者:王亮君;歐陽玉昭;趙俊亮;楊長;
摘要:在光電子器件領域,具有可控電學參數的p型透明半導體材料具有重要應用價值。但以CuI為代表的該類材料在制備工藝與摻雜調控方面仍存在顯著技術瓶頸。本研究通過錳陽離子摻雜,成功制備出具有可調電學特性的新型p型透明半導體材料,為透明電子學發展提供了新思路。采用反應磁控濺射技術制備的Cu1-xMnxI固溶體薄膜展現出獨特的性能優勢。首先,該材料可以在室溫條件下制備...
Al摻雜P2型Na0.8Ni0.33Mn0.67–xAlxO2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與電化學性能————作者:閆共芹;王晨;藍春波;洪雨昕;葉維超;付向輝;
摘要:鈉離子電池具有低廉的成本和良好的安全性,有望替代鋰離子電池,在儲能領域極具發展前景。P2型Ni/Mn基氧化物具有高理論容量和寬工作電壓的優點,然而,高壓下P2-O2相變和Jahn-Teller畸變嚴重影響了循環可逆性和結構穩定性。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通過高溫固相法制備了不同Al摻雜量的P2型Na0.8Ni0.33Mn0.67–xAl...
感應等離子球化技術制備噴涂用高熵硼化物粉體————作者:余樂洋陽;趙芳霞;張舒心;徐以祥;牛亞然;張振忠;鄭學斌;
摘要:原料粉體的制備是直接影響等離子噴涂涂層結構與性能的關鍵技術之一。目前,普遍用于的制備高熵硼化物粉體的方法——硼熱還原法存在制備周期長、產物含雜質及無法直接得到用于噴涂的粉體等缺點。本工作采用感應等離子球化工藝(Induction plasma spheroidization, IPS)制備了噴涂用(Zr1/4Hf1/4Ta1/4Ti...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