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關注()《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蘭州大學主辦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學術期刊,創刊于1957年,雙月刊,A4開本,雙月28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本 刊現為全國自然科學綜合類核心期刊,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甘肅省優秀科技期刊,已被世界重要檢索系統如美國《CA》、《MR》、英國《ZR》、俄羅斯《ZJ》和德國《ZM》及國內《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各學科文摘等收錄。
本刊主要報道自然科學各學科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方面具有創新性和高水平的、有重要科學意義的最新研究成果。設有數學、力學、物理學、化學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等欄目,重點建設欄目:西部資源與環境、干旱農業與生態,還設有述評、快報等欄目。
本刊是經國家新聞總署批準,由教育部主管,北方交通大學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會科學和經濟管理科學領域及文、理、管結合的交叉學科等方面的學術研究論文和問題探討。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最新期刊目錄
融合擴散文本的圖像描述算法————作者:劉仲民;王學臻;胡文瑾;
摘要:針對圖像描述任務中特征信息利用不充分、背景信息易被忽略、生成語句的可控性存在欠缺等問題,使用特征融合模塊和基于Transformer編/解碼器的文本解碼增強網絡,提出一種融合擴散文本的圖像描述算法.輸入圖像由Vision Transformer骨干網絡提取細粒度信息,并在解碼器中將原始的BERT網絡結構替換為新型的DeBERTa網絡結構,提升了Transformer模型的解碼效果.文本擴散方法對圖...
基于改進ORB算法的高原山區無人機影像特征匹配————作者:唐迪;甘淑;袁希平;
摘要:針對高原山區地形條件下如何快速有效地進行無人機影像匹配的問題,提出一種適應高原山區地形條件的綜合算法,其集成了方向性的高速特征檢測(FAST)與旋轉不變特征描述(ORB)算法、二進制魯棒不變的可擴展關鍵點(BRISK)描述子、基于網格的運動統計算法和隨機抽樣一致性算法(RANSAC)模型約束改進的方法 .使用ORB算法中的FAST通過對像素灰度值的快速比較來檢測特征點,使用BRISK描述子生成適合...
基于多種機器學習模型的靈臺縣地質災害易發性評估————作者:安亞鵬;汪霞;張芮;劉興榮;張國信;唐家凱;周自強;
摘要:以靈臺縣為例,選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層巖性、歸一化植被指數、多年平均降雨量、河流緩沖區、土地利用和道路緩沖區10個因素作為地質災害評價因子,利用邏輯回歸(LR)、決策樹(DT)和隨機森林(RF)機器學習模型進行地質災害易發性評價,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進行模型預測精度評價.結果表明, RF模型的地質災害極高易發區包含57.32%的地質災害點,高于LR和DT模型的54.88%和48.78...
基于新型元啟發式反向傳播神經網絡的500 kV輸電線路覆冰厚度預測————作者:蘇仁斌;熊衛紅;劉先珊;李智;鄒建明;曾垂輝;
摘要:實際輸電線路的覆冰監測數據為高維非線性時間序列,以某500 kV典型覆冰線路為研究對象,結合監測序列的統計特征,提出基于新型元啟發算法瞪羚優化方法(GOA)的反向傳播神經網絡(BPNN)模型進行覆冰厚度預測.基于10個標準測試函數的最優解求解,驗證優化算法對復雜問題全局最優求解的適用性,引入該算法建立GOA-BPNN模型,仿真不同訓練樣本數的正弦函數,說明該方法能更快地收斂于最優解.根據線路的5 ...
面向繆子成像求解的抗噪增強牛頓算法————作者:劉梅;任永杰;李婷;
摘要:在繆子成像時的數據采集過程中,受到環境噪聲、儀器噪聲和統計噪聲的影響,可能會干擾成像結果的準確性,需在成像過程中對噪聲進行抑制,以提高成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若已知解空間的上、下限,將其作為約束條件引入繆子成像的過程中,以避免成像結果超出預期范圍,從而更有效地得到繆子成像問題的解.提出一種帶有雙端約束的抗噪增強牛頓算法,理論分析證明其在有噪聲條件下具有較小的穩態誤差.與現有算法的仿真結果對比表明...
近日節律基因Clock調控小鼠腸道菌群及腸道結構影響NAFLD的發生發展————作者:陳曉惠;任欣欣;雷艷;李敏倩;王芳;王蓓;楊淑紅;
摘要:構建肝-腸軸部位敲低Clock基因的C57BL/6小鼠,通過西方飲食喂養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型,檢測Clock基因對肝臟和腸道組織的影響,通過16S rDNA測序分析小鼠腸道微生物組學變化.結果顯示,敲低Clock基因會加劇小鼠NAFLD癥狀,表現為肝臟脂肪沉積增多和纖維化明顯;改變腸道組織結構,表現為腸道絨毛高度降低,杯狀細胞數目減少,且腸道緊密連接蛋白質TJP1和OCCLUDI...
青藏高原不同森林類型葉片、凋落物和土壤碳、氮、磷養分循環特征————作者:唐雨欣;王小娜;黃百瑩;楊玉婷;周汶宏;吳宇琦;王謝軍;姚廣前;馬海蘭;徐當會;
摘要:選取青藏高原東緣以油松為優勢種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作為研究對象,測定其植物葉片、凋落物和土壤碳、氮、磷濃度以及化學計量特征.從養分限制的視角分析碳、氮、磷元素在葉片-凋落物-土壤之間的循環過程,判斷不同森林類型間的養分受限情況.結果表明,植物葉片、凋落物和土壤w(C)、 w(N)和w(P)以及生態化學計量特征在不同森林類型之間差異顯著,植物葉片w(N)、 w(P)變化表現為人工林最高,說明人工...
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尋找作物中潛在的胞外ATP受體蛋白質————作者:桑鶴天;張悅婧;石珍珍;馮漢青;
摘要:為分析作物中的胞外ATP受體蛋白質,通過NCBI數據庫獲取擬南芥外ATP受體蛋白質L-型凝集素受體樣激酶1.9(lecRK-1.9)和L-型凝集素受體樣激酶1.5(lecRK-1.5)的氨基酸序列,通過BLAST比對和同源樹構建,以油菜和玉米為例,在兩種作物中篩選與lecRK-1.9和lecRK-1.5親緣關系相近的蛋白質;使用ExPASy ProtParam、 Cell-PLoc、 MEME等工...
高分子材料SH改性夯土水敏性試驗————作者:孔祥超;和法國;周瑾;陸騰飛;張理智;呂雪夢;
摘要:為研究SH材料對夯土水敏性的影響,對壓實度為88%、 93%、 99%的夯土,選取w(SH)為0、0.2%、 0.4%、 0.6%、 0.8%五個梯度進行齡期、聲波、滲透、吸水及崩解試驗;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不同壓實度及w(SH)試樣的微觀結構,對試驗結果進行輔助分析.結果表明,試樣28 d內已基本結束水分蒸發并完成內部結構增強; SH材料對低壓實度試樣的抗滲能力提高效果更顯著;不同壓實度及w(...
林芝雅尼濕地不同景觀土壤動物群落分布特征————作者:宋美成;禪和霖;馬潤菊;頡彩霞;方遼;黃智;臧建成;
摘要:為了解不同干擾因素對雅尼濕地土壤動物群落的影響,采用實地調查法和數據分析法,以雅尼濕地4種景觀(林地、農田、沙地、灌叢)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并測定景觀內植物信息、土壤理化性質和土壤動物群落分布特征.結果表明,雅尼濕地共捕獲土壤動物2 621只,隸屬于10綱22目117科(群),彈尾綱彈尾目的等節跳科和蛛形綱真螨目的隱顎螨科為優勢類群;除林地外,其他3個景觀土壤動物個體數、類群數均呈顯著性差異,林地、...
基于退化協變量檢測機制的燃料電池性能預測————作者:王善華;趙振剛;張大騁;
摘要: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長時間運行會導致其性能衰退.電芯外部和內部退化指標可用來表征其退化狀態.外部指標(如輸出電壓)易監測但難以準確反映內部衰退,內部退化指標(如內部阻抗)可準確描述燃料電池退化機理,但其獲取需停機進行復雜電化學測量,造成額外檢測成本.內部退化協變量檢測頻率影響燃料電池預測誤差和檢測成本,隨著檢測周期拉長,預測誤差上升,檢測成本下降,反之亦然.為兼顧預測精度和成本,基于健康狀...
RT模式下有限土體主動土壓力公式推導————作者:萬鵬;姚嘉楠;江勝學;丁健;徐長節;鐘旭;王艷萍;
摘要:通過離散元方法模擬對水平微分單元法及其基本假設進行驗證,論證了水平微分單元法用于繞墻頂旋轉(RT)模式下有限土體主動土壓力研究的合理性.基于離散元模擬結果,針對Ⅰ、Ⅱ區土體分別采用不同的圓弧形小主應力軌跡線考慮土拱效應,假設土體滑裂線為二次拋物線,通過改進水平微分單元法,依據靜力平衡條件推導出RT模式下有限土體主動土壓力的計算公式.通過與離散元方法模擬結果及其他已有模型試驗結果的對比,驗證了該公式...
基于變權組合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損壞狀況指數預測————作者:李海蓮;周思汝;李清華;劉忠磊;賈衛東;
摘要:以某高速公路若干路段為工程背景,運用灰色關聯度分析確定影響路面破損的關鍵因素,基于GM(1,N)模型與BP神經網絡模型對路面損壞狀況指數進行預測,結合組合原理和賦權思想提出3種變權組合預測模型.通過誤差檢驗對各模型予以綜合評價,變權組合預測模型能充分利用各模型的優勢,有效提高路面使用性能預測的準確性,并根據特定路段預測結果擇優選取.4個路段的預測結果與實際值的均方根誤差分別為3.21×10 基于AHP-IVM的G212線隴南段泥石流災害易發性評價————作者:胡雯欣;張珺璟;辛存林;任珩;許華;朱珂冰; 摘要:為評估G212線隴南段泥石流災害易發區,探究層次分析法-信息量耦合模型(AHP-IVM)對于研究區的適用度,基于638處泥石流災害點位數據,選取高程、坡度、坡向、地面曲率、地形起伏度、溝谷密度、距水系距離、水土流失敏感性、距斷層距離、工程巖組、植被覆蓋度和距道路距離12個泥石流災害關鍵控制因素作為評價指標,運用AHP-IVM進行泥石流災害易發性評價及區劃.從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易發性分區合理性條件... 磁性吸附劑Fe3O4@SiO2-NH2對礦區鎘污染土壤的修復————作者:尹進良;焦朋朋;陳洪凱;段玉慧;初文武;劉成和;姜東良; 摘要:用分步合成法制備磁性吸附劑Fe3O4@SiO2-NH2,通過紅外光譜、 X射線光電子能譜、振動樣品磁強計和掃描電子顯微鏡對樣品進行表征.利用Fe3O4@SiO2-NH2對煤礦區被鎘污染的土壤進行修復,分析磁性吸附劑投加量、修... 碳化硅球輔助硅酸鈣微波干燥的性能————作者:馮帥;劉海玉;鄭仙榮;周世豪;喬曉磊;金燕; 摘要:對添加碳化硅球輔助微波干燥多孔硅酸鈣進行試驗和數值模擬,分析碳化硅球添加量和微波功率對硅酸鈣干燥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碳化硅球的添加顯著縮短了硅酸鈣的干燥時間.在微波功率150 W時, 15 g w(水)=75%的多孔硅酸鈣中的碳化硅球最優添加量為12顆,較未添加碳化硅球的樣品平衡溫度提升15℃,干燥能耗降低46%,干燥有效擴散系數為1.42×10-7 m2 劉家峽水庫主動源試驗區浮游硅藻群落結構及其多樣性————作者:陳凌云;劉樂;申嘯天;陳鍔;成丹;孔維寶;杜海峰; 摘要:以劉家峽水庫主動源試驗區為研究區域,選取10個采樣位點,對試驗區浮游硅藻群落結構特征和功能多樣性進行調查,結合水質理化指標,分析影響浮游硅藻群落特征的環境因子.結果表明,試驗區共檢出浮游硅藻90種,隸屬于2綱6目9科32屬,優勢類群主要為曲絲藻屬;浮游硅藻群落的Shannon多樣性指數、 Margalef豐富度指數和Pielou均勻度指數變化范圍分別為2.02~2.21、4.11~4.95和0.5... 具有交換基本群的非主Hopf流形上平坦叢的Dolbeault上同調————作者:甘寧; 摘要:構造了具有交換基本群的非主Hopf流形上兩類平坦叢的Dolbeault同調,并得到相應的上同調維數公式 基于DMSP/OLS-NPP/VIIRS夜間燈光數據的滇中城市群人均能源消費碳排放————作者:尤寧;韓立波;李世強;朱大明;宋煒煒;侯海燕; 摘要:基于DMSP/OLS-NPP/VIIRS夜間燈光數據集反演滇中城市群能源消費碳排放;利用Global Moran's I、 LISA指標、時空躍遷矩陣,量化2006-2021年滇中城市群人均能源消費碳排放的時空動態;通過時空地理加權自回歸模型分析人均碳排放驅動因素.結果表明,滇中城市群人均能源消費碳排放量之間存在正的空間相關性,且相關性持續波動上升;高-高集群主要分布在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區域,低-低... ARIS輔助SWIPT-NOMA系統的性能————作者:楊莎;唐菁敏;宋耀蓮;虞貴財; 摘要:為克服無線通信系統中信號經兩次不同的多徑傳播形成的“雙衰落”效應,解決終端設備的能量受限等問題,提出一種主動可重構智能表面(ARIS)輔助無線攜能通信(SWIPT)非正交多址(NOMA)通信系統模型.考慮每個用戶的服務質量限制、能量收集限制和ARIS幅度限制,建立聯合優化ARIS相移矩陣、基站發射波束成形和用戶側功率分割比,以實現系統總功率的最小化.為解決此非凸且具有高度耦合變量的優化問題,利用塊...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