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湖北農業科學雜志
關注()湖北農業科學雜志簡介
《湖北農業科學》(半月刊)創刊于1955年,由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華中農業大學、長江大學和黃岡師范學院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該刊以為科研、生產和“三農”服務為宗旨,以學術性和實用性為特色,面向管理人員、大專院校師生以及廣大科技人員,報道國內外農業科技成果和科研動態。
《湖北農業科學》本刊是以報道科研成果和先進實用技術為主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核心期刊,湖北省期刊,全國農業學會期刊,全國期刊。設有栽培、育種,土肥、植保,園藝、特產,畜牧、獸醫、水產,貯藏加工、農業產業化,廣告與信息等欄目。
湖北農業科學雜志欄目設置
綜述、育種·栽培、資源·環境、植物保護、園藝·特產、藥用植物、畜牧·獸醫、水產養殖、貯藏·加工、檢測分析、農業工程、生物技術、農業經濟等
湖北農業科學雜志榮譽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期刊方陣雙高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核心期刊全國科技期刊國家期刊獎獲獎期刊百種重點期刊
相關閱讀推薦:塑料大棚的稿件可以投農業工程嗎
湖北農業科學雜志 最新期刊目錄
廈門10種主要園林喬木葉功能性狀及其葉經濟譜————作者:梁婉鳳;楊卓生;王舟帆;劉惠香;鄭慶華;游永彬;王恒銘;陳瑩;
摘要:探究廈門市園林綠化喬木的葉功能性狀及環境適應性,選取廈門市10種常用園林喬木進行研究,分別測定其葉片功能性狀、生態化學計量特征和生理指標。結果表明,10種園林喬木的葉形指數(LI)、比葉面積(SLA)、葉干物質含量(LDMC)和葉含水量(LWC)、丙二醛(MDA)含量、游離脯氨酸(Pro)含量、過氧化氫酶(CAT)活性、單位質量葉碳含量(LCC)、單位質量葉氮含量(LNC)、碳氮比(C∶N)之間存...
早孕因子單克隆抗體對宮頸癌HeLa細胞的增殖、遷移及凋亡的影響————作者:段芙春;任洪林;胡盼;李巖松;柳溪林;王菡;劉蒙迪;李浩菘;盧士英;
摘要:通過研究早孕因子單克隆抗體EPF-B6對宮頸癌HeLa細胞的增殖、遷移、克隆及凋亡的影響,來探討EPF單抗對宮頸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抑制作用。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檢測等6種常見腫瘤細胞中EPF基因及細胞培養液中EPF蛋白表達。CCK8、細胞劃痕、平板克隆分別檢測不同濃度的EPF-B6單抗對HeLa細胞增殖、遷移與群體依賴性的影響,流式細胞術檢測HeLa細胞凋亡與周期。結果表明,...
漢江流域中上游地區地質災害時空分布特征及評價————作者:周寧;姚苑;
摘要:對漢江流域中上游地區地質災害的時空分布特征進行研究,并選取地質災害隱患點、坡度、高程、降水量及其人類活動指標,對其進行地質災害易發性分區評價。結果表明,漢江流域中上游地區地質災害發育類型以滑坡為主,占比為77.85%,地面沉降發育最少,僅占0.06%;2000—2021年,地質災害發生總數和各類型地質災害發生數年際變化不大,整體上處于波動下降趨勢;漢江流域中上游地區地質災害發育集中在陜西省南部山脈...
基于景觀格局分析的太原市生態系統健康評價————作者:胡雅平;王春玲;陳小平;甄志磊;
摘要:以2000—2020年山西省太原市土地利用數據為基礎,利用Fragstats軟件計算景觀格局指數,分析景觀格局變化;運用“壓力-狀態-響應”(PSR)模型和熵權法對太原市生態系統健康狀況進行評價。結果表明,耕地、草地和林地為太原市的優勢景觀類型,面積占比大;建設用地面積逐年擴張,且漲幅較大;水域和其他用地類型面積占比小,連通性差;整體景觀呈均質多樣化趨勢發展,景觀破碎化程度加深;太原市整體生態系統...
不同抗根腫病位點對油菜的抗病性、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作者:姜成紅;周元委;陳俊丞;李雙華;李建民;潘龍其;
摘要:以包含抗病和對應同質不抗病的6對油菜組合為材料進行田間試驗,研究抗病位點CRa/CRb和PbBa8.1導入到不同材料表現出的抗病差異性、成熟期農藝性狀和產量。結果表明,6對油菜組合中所有不抗病材料的發病率均在97.8%以上,病情指數均在95.6以上;導入CRa/CRb抗病材料的發病率和病情指數較高,發病率分別為96.7%、86.0%、82.2%,病情指數分別為85.9、67.7、36.0,但均低于...
外源甜菜堿對NaCl脅迫下大紅三角梅生理特性的影響————作者:胡若群;楊卓生;王舟帆;鄭慶華;游永彬;解葉龍;蘭坤霖;陳瑩;
摘要:為了探究外源甜菜堿對NaCl脅迫下三角梅生理特性的影響以及其最佳緩解濃度,以二年生大紅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Crimsonlake’)盆栽苗為試驗材料,用200 mmol/L NaCl模擬鹽脅迫后,分別施加50、100、150 mmol/L的外源甜菜堿(T1、T2、T3),以NaCl脅迫后清水養護(CK)作為對照,測定不同處理對三角梅葉片相對電導率、丙二醛、脯...
目標樹經營對馬尾松闊葉混交林林分空間結構的影響————作者:張夢;郭詩宇;曾龍;汪洋;胡成浩;
摘要:研究旨在探討伐除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闊葉混交林松材線蟲病疫木后,目標樹經營對林分空間結構的影響,以期探究優化林分結構,促進林分闊葉化轉化并提升其生態功能的經營策略。設置8個20 m×20 m標準樣方,采用4株鄰近木空間結構單元,計算角尺度、混交度、林層指數、開敞度和Hegyi競爭指數并對計算機模擬目標樹經營前后的林分空間結構進行比較。結果表明,目標樹經營后,8個樣方平均混交度...
纈草烯酸對犢牛血液生理生化及腸道微生物的影響————作者:姜玲玲;冉江;羅文菊;周景瑞;王鑫;余波;
摘要:為研究纈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提取物纈草烯酸對犢牛體重、血液生理生化及腸道微生物的影響,選擇健康狀況良好的犢牛,分為0.8%纈草烯酸中藥組和對照組,每組10頭,飼喂2個月。結果表明,飼喂0.8%纈草烯酸對犢牛體重、血液生理指標無顯著性差異,降低血清白蛋白含量,顯著提高腸道擬桿菌門含量,顯著提高擬桿菌門豐度,可通過腸道微生物發揮作用
廣棗HPLC特征圖譜的建立及四種黃酮類成分的測定————作者:邢炎華;楊長花;黃壯壯;彭修娟;
摘要:建立廣棗(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Bunge)Hu ex H.F.Chow.)的HPLC特征圖譜及金絲桃苷、槲皮素、山奈酚、柚皮素4種黃酮類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NanoChrom ChromCore 120 C18(4.6 mm×250 mm,5μm)色譜柱,流動相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流速為1.0 mL/min,檢測波長為360 nm,柱溫為40℃,進...
農桿菌介導的稻瘟病菌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及優化————作者:李爽;張淑梅;田緣;潘鈺;劉偉;閆更軒;
摘要:以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為試驗材料,通過PCR獲得GFP基因,構建pBarg-GFP-BARAmp重組載體,使用農桿菌轉化法獲得能夠穩定遺傳的含GFP基因的稻瘟病菌菌株,采用單因素與響應面法優化轉化條件。稻瘟病菌遺傳轉化體系的最佳轉化條件:OD600 nm為0.38(農桿菌菌液濃度)、共培養溫度為28.2℃、共培養時間為2.12 d,轉化效率為280...
生物有機肥對烤煙主要土傳病害發生及其產質量的影響————作者:陳發元;馬駿;張鑫;吳方蓮;翟霖頓;趙同舟;孫學成;黃鴻;
摘要:為明確添加生防菌劑的生物有機肥對烤煙土傳病害的防治效果,設商品有機肥(T1,對照)和生物有機肥(商品有機肥∶哈茨木霉菌菌劑∶解淀粉芽孢桿菌菌劑按質量比為6∶1∶1復配,T2)2個處理,通過田間試驗研究添加生防菌劑的有機肥對烤煙移栽30、50、70 d時烤煙青枯病、黑脛病和根結線蟲病的發病率、病情指數以及烤煙產量和產值的影響。結果表明,移栽30、50、70 d時,與對照相比,T2對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
肉桂和丁香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的篩選————作者:徐聰;
摘要:為探究藥食同源植物肉桂和丁香中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潛在活性物質,采用體外酶活性模型實驗測定肉桂和丁香甲醇粗提物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進一步采用生物活性色譜和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四級桿飛行時間質譜(UPLC-QTOF-MS/MS)分析其中的活性物質。結果表明,肉桂和丁香甲醇粗提物具有較強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IC50分別為(50.0±0.08)μg/mL和(2...
短期暫養凈化對鱖魚加工特性的影響————作者:田明威;雷躍磊;艾明艷;楊凱;盧素芳;
摘要:研究了室內不同暫養凈化時間(0、1、2、3、4、5 d)對鱖魚(Siniperca chuatsi)基本營養組成、持水性、質構、組織學特性等品質參數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暫養時間的增加,脂肪含量從第2天開始出現明顯下降,顯著低于暫養前對照組,暫養第2天鱖魚肌肉的蛋白質顯著高于暫養前。鱖魚肌肉pH先明顯上升再開始下降,暫養第2天達到最高值。短期暫養對魚肉的持水率有影響,暫養第2天貯存損失率均最低,第...
馬鈴薯Rieske FeS基因克隆及其在干旱脅迫下的表達分析————作者:葉和軍;葉重澤;俞靜;趙瑞英;郭志平;
摘要:以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為研究對象,通過RT-PCR技術克隆馬鈴薯Rieske FeS基因的cDNA序列,并對該基因進行生信分析;通過熒光定量PCR檢測Rieske FeS基因在模擬干旱脅迫(0、12、24 h)下的表達情況。結果表明,馬鈴薯Rieske FeS基因cDNA序列全長693 bp,包含1個開放閱讀框,可編碼230個氨基酸,馬鈴薯Rieske FeS蛋白分子質量為...
百菌清降解菌株的施加對其降解效果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作者:劉曉梅;曹露露;陳建芳;王艷芳;任可;張濤;梅建軍;徐希輝;
摘要:研究了菌株Pseudochrobactrum sp. BSQ-1在土壤中降解百菌清(TPN)的效率以及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在21 d內,菌株BSQ-1對TPN的降解率約為60%,并且通過MiSeq技術發現,施加降解菌株BSQ-1可部分恢復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豐富度和多樣性,能緩解TPN污染對土壤微生物的威脅
江漢雞J亞群禽白血病病毒分離鑒定及致病性分析————作者:許云澎;汪最;竇俊峰;李麗;盧琴;金鑫鑫;凌小淳;汪宏才;翟新國;羅青平;李蕓軒;
摘要: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ALV)在江漢雞中的遺傳進化方向和致病性,對來自湖北省武漢市疑似感染ALV的江漢雞進行病理剖檢、病毒分離鑒定,并對分離毒株進行env基因遺傳進化分析以及致病力評估。結果表明,病雞脾臟腫大,肝臟表面肉眼可見腫瘤;勻漿組織接種DF-1細胞后,經ELISA和IFA檢測發現P27抗原均呈陽性,PCR亞型鑒定僅擴增出J亞群特異性條帶,成功分離出1株ALV-J毒株,命名為HB18449株;...
乳清蛋白負載茶黃素納米顆粒的制備和性能————作者:周正江;蔣興嬌;羅延凱;方崇業;
摘要:為提高茶黃素的利用率,采用反溶劑法制備乳清蛋白-茶黃素(WP/TF)納米顆粒,以包埋率和穩定常數為指標,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確定最佳制備工藝,采用粒徑、Zeta電位、胃腸模擬消化和貯藏穩定性研究其性能。結果表明,乳清蛋白-茶黃素納米顆粒最佳制備工藝為WP/TF質量比10∶1、水合溫度55℃、水合時間1.5 h,所得的納米包埋率為85.89%,粒徑為(557.05±32.55)nm,Zeta電位為(...
高產優質雜交中秈稻揚秈優77的選育與應用————作者:段圣省;薛蓮;余啟芝;董華林;李愛宏;殷得所;李忠正;王紅波;孫陽;郭英;徐得澤;
摘要:揚秈優77是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湖北洪山實驗室、湖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湖南亞華種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利用不育系揚秈9A與恢復系HD377配組選育而成的中熟偏遲秈型雜交中稻品種,具有高產穩產、米質優良、綜合抗性好等顯著特點,于2024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介紹了該品種的選育過程、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種技術要點
河蟹放養密度對低洼鹽堿地水稻生長及土壤的影響————作者:王月;孫怡欣;雷璟陽;馬巧玲;陶瑩;袁娜娜;楊涓;王彬;石偉;
摘要:為探明河蟹放養密度對寧夏低洼鹽堿地土壤及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長的影響,以不放河蟹為對照,設置低密度(300 kg/hm2)、中密度(450 kg/hm2)和高密度(600 kg/hm2)河蟹處理,在水稻的分蘗期、抽穗期及乳熟期測定水稻及根系土壤相關指標,探討低洼鹽堿地不同河蟹密度下水稻的生長狀況。結果表明,低密度...
梭梭幼苗生長與其根區土壤因子變化的關系————作者:周聰;王澤;任財;師雅鑫;鄭晗晗;崔辰宇;唐玲;吳明哲;
摘要:為了探究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幼苗生長對其生境生態因子動態變化規律的適應機制,對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梭梭幼苗生長期生長指標與其根區土壤含水率、電導率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生境區7月下旬幼苗根區土壤含水率最小且不同生境區間的土壤含水率差異也最小,其土壤含水率變化范圍為0~3.75%,且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升高趨勢;生境區K(克拉瑪依研究區)和生境區Q(奇臺縣荒漠研究區...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