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藥學學報雜志
關注()藥學學報雜志簡介
《藥學學報》創刊于1953年7月,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其前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學術期刊《中華藥學雜志》(1936年創刊)。本刊為報道我國藥學科研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以探討新理論,介紹新技術、新方法、新進展,開展學術交流為主要宗旨。發表文章包括藥理學、合成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學、生藥學、藥劑學與抗生素學等方面的研究論文、研究簡報、綜述、學術動態與述評等。以本學科從事科研和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
《藥學學報》本刊發表的論文具有創新性和前沿性,并具有中國藥學特色。論文的學術價值較高,有的達到或經驗豐富于國際水平。據不統計,近年發表的論文獲國際、國家、省、部級獎的比例達10%;基金項目(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973、十五攻關以及省、部級和國外基金等)的論文達80%。這些基金論文的發表,展示了我國藥學研究的成果,促進了學術交流,對我國藥學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藥學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論文、研究簡報、述評與綜述、學術動態、藥理學、合成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學、生藥學、藥劑學
藥學學報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醫學文摘哥白尼索引(波蘭)國家圖書館館藏國際藥學文摘文摘與引文數據庫文摘雜志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期刊方陣雙高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核心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科技期刊國家期刊獎獲獎期刊百種重點期刊
相關閱讀推薦:藥學專業核心期刊具體有哪些
藥學學報雜志 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工程化細菌的活體生物藥: 現狀與未來————作者:袁伯川;金義光;
摘要:活體生物藥 (live biotherapeutic product, LBP) 是一類含有活性生物體 (如細菌) 的用于預防或治療人類疾病的生物制品 (不包括疫苗)。目前LBP的研發主要聚焦于活細菌。LBP與傳統藥物相比具有可復制性、靶向性、響應性等特點, 成為多種重大疾病藥物研發的熱點, 適應癥涉及惡性腫瘤、代謝性疾病、炎癥性腸病、基因缺陷病等。由于天然細菌存在活性低、不穩定和安全性等問題, ...
抗腸道致病菌化合物的篩選及抗菌作用機制研究————作者:陳鳳;陳玉平;白學鑫;盛春泉;武善超;
摘要:結直腸癌 (colorectal cancer, CRC) 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 腸道致病菌具核梭桿菌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 和產腸毒素脆弱擬桿菌 (enterotoxigenic Bacteroides fragilis, ETBF) 與CRC的發生和發展緊密相關, 開發針對Fn和ETBF的新型化合物對于治療CRC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本研究采用微量肉湯稀釋法...
抗腸道致病具核梭桿菌硝基咪唑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和體外抗菌活性評價————作者:陳玉平;陳鳳;武善超;
摘要:具核梭桿菌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 與結直腸癌 (colorectal cancer, CRC) 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因此, 開發針對Fn的特異性抗菌藥物對于CRC的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前期課題組通過表型篩選成功鑒定出二甲硝咪唑為抗Fn苗頭化合物。作為初步的結構優化探索, 本研究構建了3種結構類型并初步合成了7個新型硝基咪唑衍生物, 對所有目標化合物開展了抗菌...
治療放燒復合傷合并細菌感染的3D打印蛭弧菌水凝膠————作者:郭婉婷;賈學麗;胡亞丹;王可;劉巖;金義光;
摘要:電離輻射損傷和皮膚燒傷同時或相繼發生可導致放燒復合傷 (combined radiation and burn injury, CRBI)。放燒復合傷發生后機體免疫力降低, 易引起耐藥細菌感染, 傷口難以愈合。蛭弧菌及其類似物 (Bdellovibrio-and-like organisms, BALO) 是天然掠食性細菌, 能進入大多數革蘭陰性菌周質空間, 降解宿主細胞內生物大分子。本研究以明膠...
工程化蛭弧菌防治細菌感染的研究進展————作者:劉巖;李欣珂;陳雯靜;
摘要:細菌感染性疾病一直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動植物養殖產業發展及生態環境穩定。傳統抗生素的廣泛使用, 導致細菌耐藥性問題日益嚴峻, 開發新型有效的細菌感染防治策略迫在眉睫。蛭弧菌作為一類以捕食細菌為生的寄生型細菌, 對多種致病菌具有裂解作用, 展現出防治細菌感染的潛力。但是, 直接使用蛭弧菌菌液或菌粉, 存在易流失、易被免疫系統清除、蛭弧菌活力難保持、使用順應性差等問題。近年來, 工程化蛭弧菌技術為更精...
防治全身輻射損傷的雙層包衣羅伊氏乳桿菌微球————作者:孫銳;王敏婷;金義光;
摘要:全身輻射損傷是指全身遭受電離輻射后引起的多組織器官損傷, 傳統輻射防護藥物氨磷汀存在較嚴重不良反應。益生菌有一定輻射損傷防護效果, 但對胃腸道環境不耐受, 難以在結腸滯留和定植, 影響治療效果。本文制備了殼聚糖/單寧酸雙層包衣的羅伊氏乳桿菌, 將其包裹在海藻酸鈣微球中, 得到載工程化益生菌的微球制劑。益生菌的雙層包衣通過zeta電位兩次翻轉得到驗證。包衣增強了益生菌的黏附和團聚。光學顯微鏡下載菌微...
澤瀉中的兩個新原萜烷型三萜————作者:朱蘭珠;張玉林;宗曉語;尚蕊;陳宣欽;
摘要:采用硅膠、凝膠 (Sephadex LH-20) 和高效液相色譜等色譜分離技術, 從澤瀉 (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 干燥塊莖的乙酸乙酯相中分離得到17個化合物, 通過質譜和核磁共振等波譜學方法, 鑒定均為原萜烷型三萜 (1~17), 其中化合物1和化合物2為新化合物。對其中16個化合物進行了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篩選, 發現它們均無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080菌株O-抗原的結構鑒定————作者:韓欣童;秦春君;田光宗;鄒小鵬;郭璽;胡靜;尹健;
摘要:O-抗原是細菌脂多糖最外層的組成部分, 其結構的復雜性與多樣性對細菌的免疫逃逸、致病性及宿主相互作用具有重要影響。本研究開展了腸源性大腸桿菌EPEC080菌株脂多糖O-抗原的提取純化。通過分子量測定、單糖組分分析、紅外光譜分析以及核磁共振譜分析完成了該細菌脂多糖O-抗原化學結構的解析。該O-抗原的平均分子量為14.3 kDa, 由五糖重復單元→4)-[α-D-GalpNAc-(1→3)]-α-L-...
巴豆烷型二萜及該類化合物抗HIV活性的構效關系和作用機制研究進展————作者:李文儒;時慶欣;胡家豪;宋成武;
摘要:巴豆烷型二萜為巴豆的主要活性成分, 是生物活性多樣的大環二萜類化合物。其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活性在艾滋病治療中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潛力, 有望開發成為抗艾滋病臨床試驗的候選藥物。本文回顧了近年來有關巴豆中巴豆烷型二萜成分及該類化合物抗HIV活性的研究進展, 進行系統的比較, 歸納了目前在巴豆中所發現巴豆烷型二萜類化合物, 總結了...
ACLY抑制劑脫氫彎孢霉菌素的結構改造及抗腫瘤活性研究————作者:王丹津;郜秋果;王淑琴;鄧張雙;梁堅家;
摘要:采用全合成和活性藥效團拼接的結構修飾策略, 通過傅克酰化、烯烴復分解和脫甲基等反應合成得到11個脫氫彎孢霉菌素 (dehydrocurvularin, DCV) 衍生物, 利用核磁共振、高分辨質譜等技術對目標化合物進行了結構表征, 采用CCK-8法測試了ATP-檸檬酸裂解酶高表達的腫瘤細胞活性 (乳腺癌MDA-MB-231和肝癌HepG2), 并通過分子模擬討論了衍生物的構效關系, 其中化合物7e...
檢測體內電離輻射的口服工程化微生物傳感器研究————作者:陳紫垣;蘇云霞;張雅倩;張鋒;袁伯川;金義光;
摘要:現有物理和化學劑量計不能直接反映電離輻射對生物體的影響, 無法直接在體內檢測輻射。以工程益生菌為核心的生物傳感器安全、穩定, 可用于電離輻射體內檢測。本文構建了用于電離輻射檢測的口服工程化微生物傳感器, 選用益生型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 (EcN) 作為底盤菌株, 通過CRISPR/Cas9基因編輯成功敲除EcN的隱秘質粒并得到ΔEcN。以SOS響應中re...
保山產赤芝中三個新的酚類化合物————作者:徐永生;劉云云;程永現;
摘要:利用各種色譜技術, 從保山產赤芝中得到6個化合物。結合波譜方法鑒定了它們的結構, 分別為baosacid A (1)、baosside A (2)、ethyl-2,5-dihydroxy-γ-oxobenzenebutanoate (3)、australins A (4)、2,5-dihydroxy-γ-oxobenzenebutanoic acid (5) 和methyl 2,5-dihydro...
基于人工智能設計的載藥細菌外膜囊泡用于體外激活樹突狀細胞的研究————作者:謝東軒;東玉灝;何仲貴;孫進;孫孟馳;
摘要:樹突狀細胞 (dendritic cells, DCs) 在連接先天免疫與適應性免疫中起著關鍵作用, 尤其在T細胞的活化和腫瘤免疫應答的調控中具有重要功能。然而, 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抑制性細胞因子以及DCs內的脂質過氧化失衡, 極大限制了其有效激活腫瘤特異性T細胞能力。為此, 作者基于人工智能設計了一種納米仿生藥物遞送平臺, 該平臺通過將姜黃素納米粒裝載于細菌外膜囊泡 (outer membran...
用于傷口愈合的蹄甲多肽有效組分篩選及溫敏凝膠制備研究————作者:趙怡馨;盧靈芝;楊再清;吳明星;何浩;楊小紅;劉萍;林萍;楊榮平;柯秀梅;
摘要:副產品豬蹄甲在中醫藥理論中, “辟一切惡瘡”, 具有止血、凝血和抗炎等藥理作用, 提示對皮膚創傷可能有積極作用。本研究通過酶解法從豬蹄甲中酶解出不同分子質量的蹄甲多肽 (hoof nails peptides, HNPs), 采用創面愈合試驗從低于10 kDa (HNP I)、3~10 kDa (HNP II) 和高于10 kDa (HNP III) 3個分子質量HNPs中篩選出具有較強促進成纖維...
基于擬靶向代謝組學探究三種基原大黃瀉下藥效差異及其藥效物質基礎————作者:唐進程;趙江怡;周易;彭博楊;陳欣欣;張媛;劉鳳波;趙婷;魏勝利;
摘要:大黃是一種多基原藥材, 三種基原大黃瀉下藥效存在著差異, 且發揮瀉下藥效的物質基礎尚不明確。本研究采用擬靶向代謝組學結合藥理實驗 (獲得北京中醫藥大學動物倫理委員會批準, 批準號: BUCM-4-2022080301-3026) 的研究方法揭示三種基原大黃瀉下藥效差異, 并篩選出大黃瀉下藥效物質基礎。通過動物藥理實驗分析三種基原大黃瀉下藥效的差異; 后通過文獻查找大黃潛在瀉下藥效成分并結合裂解規律...
基于中藥超分子探究不同混合順序對黃連解毒湯的物質形態及抗菌活性的影響————作者:譚心如;皮雯敏;趙一航;張景怡;汪志霞;徐冉;張留洋;黃雪梅;王鵬龍;
摘要:中藥超分子是中藥復方的重要物質形態和顯效形式, 超分子的形態與活性受多種因素影響, 混合順序是其中關鍵要素之一。本研究采用動態光散射法、掃描電子顯微鏡、濁度儀及丁達爾效應等方法觀察三組不同的混合順序: 黃連組+梔子+黃芩 (CGS)、黃連組+黃芩+梔子 (CSG) 以及黃芩+梔子+黃連組 (SGC) 湯劑之間的微觀形態和物理性質差異, 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其主要成分組成, 通過體外金黃色葡萄球菌...
基于p53/SLC7A11/GPX4信號通路研究桂枝茯苓丸抑制肝癌腫瘤組織血管生成及誘導鐵死亡的分子機制————作者:李興強;晁旭;田甜;周聰;王婧;馮雪松;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桂枝茯苓丸 (Guizhi Fuling Wan, GZFLW) 對肝細胞性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的治療效果及其作用機制。首先通過構建H22肝癌細胞系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以及結合細胞實驗來評估GZFLW對HCC的治療效果; 采用液質聯用技術分析GZFLW的藥物成分, 并結合網絡藥理學和轉錄組學篩選GZFLW治療HCC的潛在核心靶點和信號通...
基于鐵死亡與神經炎癥調節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靶點及藥物研究進展————作者:李朝唯;孔令雷;秦雪梅;杜冠華;
摘要:神經退行性疾病是導致全球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之一, 發病機制復雜, 無有效治療藥物。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 神經退行性疾病大都涉及鐵穩態的異常以及腦內免疫細胞的激活。小膠質細胞的鐵積累可促進鐵死亡, 導致細胞功能障礙和死亡; 而抑制鐵死亡的發生能緩解神經炎癥, 保護神經元, 減緩疾病發展, 提示鐵死亡與神經炎癥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本文綜述了鐵死亡與神經炎癥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進一...
基于香煙煙霧提取物氣管滴注構建一種新的COPD小鼠模型研究————作者:殷鑫;詹紅艷;劉欣玉;李小順;張梓倩;李嚴嚴;林明寶;
摘要:針對傳統的香煙煙霧誘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小鼠模型周期長且穩定性不易保證, 本文基于香煙煙霧提取物 (cigarette smoke extract, CSE) 氣管滴注, 探討建立一種CSE誘導的COPD小鼠模型。以C57BL/6J小鼠為模型動物, 除正常對照組外, 各組動物氣管滴注CSE, 采用小動物呼...
齊墩果酮酸靶向TRAF1調控Cullin NEDD8修飾的作用及機制研究————作者:張議元;王甜甜;徐宇;王子葉;程石;屈祎;張雪;
摘要:課題組前期發現天然五環三萜路路通酸調控Cullin2的NEDD8修飾, 本研究旨在發現更多的靶向Cullin家族成員的三萜類天然活性分子, 并揭示其作用機制。利用Western blot技術檢測能顯著改變細胞內總蛋白NEDD8修飾以及特異性Cullin蛋白NEDD8修飾的天然產物; 利用微量熱泳動 (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 技術檢測候選小分子齊墩果酮酸與TR...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