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6:05:49
人口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中國人口遷移流動的口徑、強度與年齡模式————作者:丁金宏;黃小麗;韓予璐;陳益豪;
摘要:根據中國人口普查中現住地、出生地、5年前常住地和戶口登記地等多維地理信息的交叉組合,將人口遷移流動分為長期、短期、直接、循環遷移流動及名義流動等類別,并借助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宏觀和微觀數據核算了中國各類省際遷移流動的規模和強度,發現不同類型的遷移流動折射出不同的出發地文化粘性、目的地經濟拉力以及遷移過程的制度阻力。為避免術語歧義,建議以區際遷移、區內遷移和跨區遷移規范表達本級、向下兼容和...
中國單人戶分布格局時空演變的三大特征及其影響因素————作者:李婷;華杰;段成榮;
摘要:探索單人戶分布格局的時空演變對理解中國家庭轉型有重要意義。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抽樣數據,描繪近20年間中國單人戶時空格局的變動,并考察其影響因素的時空變異性。研究發現,中國單人戶時空格局具有三大特征:分布上,東部沿海經濟帶和青藏地區,以及各省省會或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城市的單人戶占比較高;變化趨勢上,單人戶占比的快速提升先發于東部和東北地區,隨后蔓延至全國;年齡...
子女數量對父母期望退休年齡的影響:基于生育政策調整視角的分析————作者:徐英東;于瀟;
摘要:在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正式落地的背景下,借助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數據,基于廣義羅伊模型,使用父母兄弟姐妹的子女數量作為排除性工具變量,實證檢驗子女數量影響父母期望退休年齡的生育政策異質性處理效應。研究發現,生育多子女存在父母期望退休年齡推遲效應,且隨著生育政策對父母生育多子女的阻力變大,生育多子女的父母期望退休年齡推遲效應也會增強。生育政策調整模擬結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和三...
中國邊境地區的人口變化態勢及人口發展定位分析————作者:徐世英;蔡果蘭;
摘要:陸地邊境地區是國家維護領土主權完整和安全的重點區域。21世紀以來,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國家實力大幅提高,邊境安全形勢也發生根本性轉變,同時,中國的區域人口增減分化趨勢在邊境地區得到直接體現。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邊境地區的總人口已經開始減少,這引起中國社會的廣泛關注。基于人口普查數據,描繪了邊境地區人口變化態勢,分析了當前中國邊境地區面臨的安全形勢。研究發現,當前中國邊境地區人口...
人口老齡化、養老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探究————作者:穆懷中;張獻政;
摘要:在中國式現代化與快速的人口老齡化相重合的背景下,中國面臨著經濟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的科學選擇。基于2013~2022年省級面板數據,分析人口老齡化與養老產業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研究發現,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會抑制經濟增長,養老產業發展則有利于經濟增長。機制分析表明,養老產業發展在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中起到重要調節作用,其會顯著削弱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負向影響。異質性分析發現,人口老齡化、...
戶籍制度改革對流動人口生育決策的影響:基于公共服務視角的分析————作者:宋月萍;王志理;武翰濤;
摘要:基于2014年戶籍制度改革這一準自然實驗,利用2019年全國人口與家庭動態監測調查數據,采用雙重差分模型,考察戶籍制度改革對流動女性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發現,戶籍制度改革顯著提升了流動女性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且這一效應在改革后結婚和低受教育水平的群體中更為顯著。進一步分析表明,戶籍制度改革通過3個渠道影響流動人口生育決策:其一,改善生育權益保障,提供免費孕前檢查和新生兒健康管理...
中國居民婚前同居對初婚穩定性的作用機制——基于CFPS追蹤調查數據的檢驗————作者:陸杰華;谷俞辰;
摘要:隨著中國第二次人口轉變不斷深入,居民婚前同居行為日益普遍。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2010~2022年數據,借助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分析婚前同居對個體初婚穩定性的作用機制,并對試婚假說、經歷假說、選擇假說及擴散假說在中國語境下的解釋力進行檢驗。研究發現,有過婚前同居經歷的人群,初婚的離婚風險顯著更高,剔除自選擇效應后,婚前同居對初婚穩定性的消極影響仍然穩健;婚前同居的文化意涵和普及程度...
歡迎訂閱2025年《人口研究》
摘要:<正>《人口研究》是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點研究基地、原人口研究所)承辦的學術刊物,是人口學專業唯一被國家新聞出版署選定的國家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人口學會會刊、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AMI權威期刊,是我國最早創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人口學專業雜志,在國內外具有廣泛的影響
云南特有少數民族人口的跨省流動與散居變化——基于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作者:羅淳;
摘要:云南特有少數民族是指世代居住在云南的“土著民族”。20世紀80年代之前,這些民族的人口幾乎全都聚居在云南省內。伴隨改革開放和人口流動,云南特有少數民族人口開始走出封閉的棲息地并向省外擴散,開啟了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時代進程。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云南15個特有少數民族中居住在云南的人口占全國這15個少數民族總人口的比重下降到88.93%,相較于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時,降幅達...
城市人口負增長對企業進入的影響——來自工商企業注冊數據的證據————作者:陶濤;叢正龍;倪晨旭;張博;
摘要:人口負增長對經濟增長產生何種影響尚缺乏來自微觀企業層面的大樣本經驗證據。基于2009~2019年中國城市層面的工商企業注冊數據和常住人口數據,使用固定效應模型考察城市人口負增長對企業進入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現:城市人口負增長顯著抑制企業進入,僅在2010~2019年間,部分城市的人口負增長就使得各城市平均新進入企業數量每年減少約2.5%;在供給側,人口負增長通過降低勞動力供給、抑制技術進步影...
公共數據開放的就業效應————作者:王春蕊;李恩極;彭蘭凌;劉家強;
摘要:公共數據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基礎資源,在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利用2003~2022年度地級及以上城市面板數據,使用雙重差分模型,考察公共數據開放對城市就業的影響,并從賦能政府就業服務、推動技術進步和優化營商環境3個方面闡釋公共數據開放影響城市就業規模和結構的內在機制。研究發現,公共數據開放能顯著擴大城市就業規模,且該影響具有異質性:在設置政府首席數據官、數字基礎設施更完善的城市中...
體育鍛煉能否縮小健康差異?——來自“饑荒一代”的證據————作者:王富百慧;何曉彤;楊凡;
摘要:使用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數據,證明了體育鍛煉對饑荒經歷引起的中老年期主觀和客觀健康差異均具有彌合作用。研究發現:具有不同程度饑荒經歷的中老年群體存在顯著的健康差異;體育鍛煉對經歷饑荒時間最長的中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相對于未經歷饑荒的中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對具有饑荒經歷的中老年人的主觀和客觀健康狀況的改善效應更明顯,且隨著體育鍛煉參與頻率的提高,具有不同程度饑荒經歷的中老年群...
哪些人生育三孩:三孩家庭的生存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作者:石智雷;王璋;王赟;
摘要:基于第四期湖北百縣生育調查(2023)構建三孩家庭專題數據庫,詳細刻畫三孩家庭的群體特征,重點分析三孩家庭的生存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發現:三孩政策實施之后,三孩生育比例呈上升趨勢,父母為較高學歷、城市戶口的三孩家庭比例明顯提高;男孩偏好是三孩生育的主要驅動力;“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成為三孩家庭的一種主流選擇;養育、教育支出壓力大和沒人照看孩子是三孩家庭面臨的最大困難。三孩家庭生存狀況的影響...
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人口集聚狀態的演變過程與啟示——基于長時序數據的實證分析————作者:尹德挺;史毅;趙國立;廖聞文;
摘要:認識世界級城市群人口發展的核心共性與內在規律是理解城市群孵化機制的必要路徑。基于長時序人口歷史數據和區域空間規劃資料,使用洛倫茲曲線、空間基尼系數等方法,以城市群整體及中心城市人口增速為觀測指標,比較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人口的規模變化、集聚特征及演變過程。研究發現,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人口呈現“類生命周期”發展歷程,表現出人口資源優勢持續強化、人口空間結構層次分化、中心城市人口虹吸作用突出、首位城市與中心...
文化場域張力下的父母養育倦怠:基于14個后生育率轉變國家的比較分析————作者:吳帆;劉夢欣;陳玲;
摘要:在低生育率時代,不良的養育體驗對育齡人群的再生育意愿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作為履行父母職責的一種消極情感體驗,養育倦怠已引起學界廣泛關注。現有研究多局限于微觀層面或單一文化視角,缺乏對養育倦怠復雜社會機制的深入分析。通過提出文化場域張力假說,采用多層線性模型,基于14個后生育率轉變國家的相關數據,深入探究文化場域張力對父母養育倦怠的具體影響機制。研究發現,個人主義文化傾向、女性勞動參與狀況、托育服務...
遷移流動經歷與生育行為:基于生育擴散理論的分析————作者:范新光;盛禾;
摘要:中國的生育轉變進程具有地區層面漸進式的特點,生育轉變在不同地區呈現出時間和空間上的擴散現象,其中人口遷移流動是重要作用渠道。基于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2014年生命歷程專項調查數據及省級生育水平數據,構建女性跨省遷移流動中的生育水平環境變化測量指標,并分析生育水平環境變化與終身生育子女數、生育行為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從高生育水平地區遷移流動至低生育水平地區減少了女性的終身生育子女...
《人口研究》2024年總目錄
摘要:<正>~
歡迎訂閱2025年《人口研究》
摘要:<正>《人口研究》是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點研究基地、原人口研究所)承辦的學術刊物,是人口學專業唯一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選定的國家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人口學會會刊、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AMI權威期刊,是我國最早創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人口學專業雜志,在國內外具有廣泛的影響。本刊于2012年入選國...
中國女性平均初婚年齡到底推遲了多少?————作者:陳衛;歐陽柏慧;
摘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中國初婚年齡呈現加速推遲趨勢。女性平均初婚年齡由2000年的23.28歲上升到2010年的24.00歲和2020年的27.95歲,后10年增量是前10年增量的5倍多。考慮到用人數加權法計算的平均初婚年齡受到人口年齡結構影響,結合用率加權法計算的平均初婚年齡、初婚時平均單身年數和0歲未婚預期壽命,綜合探討中國女性初婚推遲水平及其變化趨勢。各指標均反映出女性平...
數字經濟發展會影響低技能勞動力職業轉換嗎?————作者:原新;王麗晶;方守林;
摘要:隨著數字經濟的就業拉動作用日益增強,低技能勞動力職業轉換迎來新的契機。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CFPS),采用二元Logit模型實證考察數字經濟發展對低技能勞動力職業轉換的影響及其具體作用機制。研究發現:數字經濟發展能夠顯著促進低技能勞動力職業轉換;數字經濟發展對農業戶籍、東部地區、中部地區的低技能勞動力的職業轉換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就業效應和收入效應是數字經濟發展促進低技能勞動力職業轉換的重要...
人口研究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從投稿到拒稿歷經三個月,經歷初審、外審、外審后篩選、拒稿,退稿無法老看到外審意見,審稿流程不算透明……
2024-08-14 12:22曾經定稿會被退,算是人口學類的頂刊之一吧,和中國人口科學差不多水平,但感覺沒有人口科學公平。文章對實證要求好像不高,比較看重理論。
2023-08-01 07:05投稿五六次,未有錄用經歷,因此對其完整審稿流程不甚了解。但從各個平臺的經驗來看,審稿流程不夠標準化,有兩次投稿時間很長,貌似進入外審,但最終退稿意見又極其簡單粗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大社人院極其校友群體發文占比太大了。
2023-07-19 11:05求問各位大佬,外審后篩選狀態需要持續多久啊,我這都半個月了。
2023-06-07 20:58外審前兩個月,外審一個月,被拒。
2023-03-10 22:16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