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5:05:05
當代教育科學
北大核心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當代教育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論規范使用中小學教材的實踐邏輯及其路徑————作者:劉旭東;
摘要:教材的規范使用是育人的要求和國家意志的體現,是高質量教學的基本依據,也是推動教學變革的依據,在教學變革和教師發展中發揮著支架作用。教材使用為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提供學術路線,為教學活動劃定邊界和范圍,并設定了教師發展的方向。規范使用中小學教材是從根本上確保教材的意識形態性和教材知識內容的科學性、維護教材知識結構的系統性,以及順利推進課程改革和教師發展的需要。教材是課程的文本載體,規范使用教材是課程改...
游戲功能論視角下教師數字素養培育的路徑創新研究————作者:林可;劉夢霏;
摘要:教師數字素養是教育數字化轉型、教育現代化發展與教育強國建設的題中之義。采用游戲功能論視角,聚焦數字游戲的正向功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數字游戲媒介的育人功能,或可創新教師數字素養培育路徑。在載體層面,應引導教師重新審思數字游戲的前沿科技屬性、正向社會價值和教育創新活力。在理念層面,應將“游戲素養”視為教師數字素養的表征之一,向教師闡釋數字游戲助力其數字素養提升的可能性,即:以“游戲賦義”激發數字化意識,...
中小學師德建設專業化診斷及實踐改進研究————作者:蔡辰梅;詹謹蔚;劉華杰;
摘要:師德建設的既有研究主要關注宏觀層面的政策規約和微觀層面的個體修養,對于作為中觀領域核心實踐單元的學校組織則缺乏深入探究。基于學校組織這一關鍵主體,本研究以專業化水平為觀測點,對中小學師德建設進行診斷研究。研究發現,學校師德建設呈現籮筐泛化型、任務替代型、間接滲透型以及專業驅動型等差異化類型,在專業化譜系上體現了師德建設從盲目被動走向自覺和專業。在價值層面上,師德建設體現為“對教師”和“為教師”兩種...
技術性教學批判及教學行動邏輯的回歸————作者:蹇軼;李瑞娜;陳得軍;
摘要:審視教育的技術性實踐,并不僅僅是批判教學中對于技術的機械應用,更重要的是反思技術性教學的機械性、控制性和效率主義傾向。技術性教學導致了教育目標的功利化和平庸化、教育過程的壓迫性和控制性、教育主體的孤立化和隔離化。以效率主義哲學為基礎的技術性教學用行為邏輯取代了行動邏輯,加劇了技術性教學的危害。超越技術性教學,需要回歸教學的行動邏輯,保持教學的開放性,追求教育的卓越性
信息技術背景下科學知識教學的迷失與重構————作者:敖峰;
摘要:在運用信息技術于課堂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實際情形來合理選擇,以更好地契合科學知識的相關屬性。科學知識至少有三重屬性:從內容來看,科學知識是一種客觀性知識;從方法來看,科學知識是一種實證性知識;從旨趣來看,科學知識是一種理性化知識。信息技術的不當運用使得科學知識教學存在著種種迷失,主要表現為:客觀內容的影像化、實證方法的替代化、理性旨趣的娛樂化。重構科學知識教學,應虛實技術融生,習得客觀知識;用技術于...
《當代教育科學》來稿格式規范
摘要:<正>為保證現代學術期刊編排的規范化,便于文獻檢索與評價,也使您的稿件能夠盡快進入審編程序,來稿須符合以下要求:1.文章題目:來稿需提供中、英文文章題目。題名應言簡意賅、概括文章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添加副標題。2.作者簡介:作者簡介放在摘要和關鍵詞之后,并按以下順序介紹:姓名、單位、職稱、學位、郵編。作者還應在文章末尾注明詳細的通訊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3.摘要:來稿須有...
身體主體性的缺失與重構——基于學生創新素養發展的視角————作者:牛寶榮;
摘要:主體性不只體現在純粹意識層面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更表現為整全身體的自主能動的認識、行動與創造。身體主體性是個體進行創新行動和創造性實踐的“原力”,是發展個體創新素養的基礎。然而,現實學校教育長期存在忽視身體主體性的頑疾,不僅造成了身體的被動化、邊緣化、抽象化以及片面化發展,還削弱了學生自主意識和獨立人格,束縛了學生直覺、想象與靈感的發展,限制了學生個性和創造潛能的發展。身體主體性的重構需要完...
倫理規訓到德性共生:兒童群像重構與教育范式轉型————作者:王亞晶;
摘要:兒童群像具有社會建構性與文化生成性,其建構與生成反映了社會對兒童的認知與期待,影響兒童精神品質的塑造與發展。以時代變遷為主線,基于文化教育學視角考察兒童群像可知,中國古代以儒家文化為根基的傳統文化對兒童開展的是“倫理之教”,兒童的個性和創造力受到壓制。“五四新文化運動”重構了近現代文化價值坐標,“人的重新發現”促使兒童觀發生革命性轉變,知識分子呼吁解放兒童,發出“救救孩子”的時代吶喊,在推動傳統“...
知以成志:教學過程中的理想信念培育————作者:王蘇丫;劉長海;
摘要:知識與理想信念問題,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議題。理想信念觸及知識本質對個體發展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培育理想信念、實現知識的理想信念意蘊,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方法論和實現基礎教育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就何以必要而言,應然期待和實然境遇的雙重驅動、理性本質和知識目的的雙重確認、理論深化與素養導向的雙向牽引,為實現知識的理想信念意蘊提供正當依據。就何以可能而論,知識內在包含理想信念的維度,能為理想信...
知識發生學視角下跨學科主題學習:理論框架與實施策略————作者:卓曉孟;
摘要:當前,跨學科主題學習呈現出知識綜合“靜態化”,包括課程的內容綜合與系統綜合的割裂、“知用一體”綜合視域的縮短,以及缺失綜合認知的進階性和復雜性。從知識發生學視角講,跨學科主題學習應基于學科課程,由內容整合轉向課程系統整合,以“重要觀念”為基點進行跨學科整合,以及以選擇、轉化與建構為邏輯實現學習者的人格整合。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理論框架包含以主題和觀念統整跨學科知識、通過跨學科知識建構問題解決模型、以課...
跨學科主題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關系辨識————作者:潘洪建;
摘要:跨學科主題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都是學生成長的基本途徑,二者存在相通之處,有著共同的旨趣與追求,均關注綜合學習、實踐學習。但二者也有明顯差別,其主要表現為:在目標追求上,跨學科主題學習聚焦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而綜合實踐活動著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內容選擇和組織上,跨學科主題學習基于學科,學科融合有邊界,而綜合實踐活動超越學科,學科融合無邊界;在學習方式上,跨學科主題學習在認知基礎上實踐,做中學新知,...
校本課程建設的“高原期”檢視與跨越————作者:段兆兵;周瑞;
摘要: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校本課程建設進入“高原期”:模糊認識待清理,整體質量待提升,封閉思維待突破,形式化問題待解決,“小而全”誤區待走出。當前校本課程建設走出“高原期”遇到難得機遇,核心素養培育為其明確了方向,課后服務為其提供了空間,新《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實施為其提供了動力,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其提供了目標,典型實踐為其提供了范例。因而跨越“高原期”之策在于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瞄準校本課程育人目...
素養導向的表現性任務:內涵解析、關鍵特征與設計路徑————作者:章勤瓊;聶菲;
摘要:核心素養的有效培育呼喚素養導向的表現性任務設計。素養導向的表現性任務是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技能和理解等解決復雜問題的任務。它關注學生的真實行為表現,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高質量的表現性任務具有情境的真實性、思維的開放性、難度的挑戰性和學習的進階性四個關鍵特征。素養導向的表現性任務包含任務目標、任務內容和任務標準三大部分要素,可以采取以下設計路徑:基于逆向思維,確定學習目標;聚...
智能時代關于人的本質的反思與教育理論話語體系構建————作者:陳祖鵬;
摘要:教育是促進人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對智能時代人的本質的反思,是構建智能時代教育理論話語體系的前提和基礎。當前,盡管人工智能技術對人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巨大沖擊,但主體性、實踐性、自由創造性和智慧性仍是智能時代人類的獨特標識。人工智能時代教育應反思傳統的教育目的觀,將教育目的轉向培養人的自主學習和批判反思意識,聚焦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意義的生成,發展人的綜合素質和高階能力,以滿足智能時代對...
論指向“專家思維”培養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作者:吳永軍;施虹妍;
摘要:素養時代“專家思維”比“專家知識”更具生活價值。指向“專家思維”培養是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重要且有意義的設計路向。這一指向下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是以真實生活和現實世界中的問題或機遇為起點,通過立足真實問題情境的反思性抽象與平衡,最終獲得圍繞“大觀念”組織的復雜知識結構的學習活動。指向“專家思維”培養的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關鍵要素包括作為編排浸潤狀態重點的真實問題情境、作為復雜知識結構核心的“大觀念”以及促進中...
論單元教學的理論邏輯:基于杜威經驗論的釋讀————作者:張鼎立;張璞;沈曉敏;
摘要:如何處理好單元的學科邏輯和心理邏輯的關系,是單元教學必須面對的問題。杜威的經驗論反思傳統單元教學中兩種邏輯的二元對立,并通過“問題解決”達成單元教學中學科邏輯和心理邏輯的統一。基于問題解決的單元教學以真實世界的疑難問題為起點,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符合學生心理的內在邏輯;同時,學生需要理解和應用學科知識以解決問題,達到學科邏輯的深化。在杜威經驗論指導下,可通過構建連接生活經驗和學科知識的問題情境,...
智能時代社會情感學習的價值、困境與路徑————作者:李素敏;彭君亞;
摘要:人們通過社會情感學習可以獲取并運用知識和技能,掌握與自我、他人、社會的關系,從而發展出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關系技能、負責任決策五個維度的社會情感能力。從功能上看,社會情感學習具有驅動社會情感內在建構,助推社會關系有效聯結,促進社會行為正向發揮的重要價值。然而,智能時代的社會情感學習面臨智能技術依賴消減社會情感學習動機、智能鴻溝問題擴大社會情感學習差距、虛擬社會交往降低社會情感學習深度、數...
重申主體性:智能時代道德學習的核心堅守————作者:王素云;代建軍;
摘要:“學生為本、導生向善”是道德學習的根本遵循,重申主體性是智能時代道德學習變革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在智能時代,虛實相融的場域給予人自主探索的空間,促進主體意識的生成;技術具身豐盈身體存在的方式,提升主體的能動性;智能匹配技術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促進創造性的道德建構,推動面向主體性的道德學習的發展。然而,信息化發展也帶來了主體性的危機,亟需堅守生活主體形象的真實性、人身體活動的能動性及生命主體的多...
論科學取向的教育研究范式及其方法論規范————作者:滿忠坤;孟令彥;
摘要:教育理論的多元存在既是教育學發展的世界歷史圖景,也是教育實踐變革的客觀需要,由此決定了教育研究多元范式取向的可能性與必要性。科學取向的教育研究范式之于教育學的知識生產具有重要的價值,應遵循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的雙重規范,“普遍妥當性”因此并非科學取向的教育研究范式的唯一標準。科學取向的研究范式引入教育研究應恪守教育學的學科立場,遵循研究對象確立的客觀性、方法選擇的開放性、知識生產的實踐性和價值...
《當代教育科學》2025年重點選題
摘要:<正>1.教育強國建設的理論建構與實踐2.中國教育學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研究3.人口變化與基礎教育資源配置研究4.基礎教育階段拔尖創新后備人才選拔與培養研究5.鄉村教育發展研究6.學校特色發展研究7.高中學校多樣化發展研究8.道德發展與道德教育研究9.教育家精神引領教師隊伍建設研究10.教師的實踐創新研究11.學生教育生活質量研
當代教育科學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9.21投稿,當天過初審,10.3過了二審,目前估計在準備外審,后續還不知道,但我看網上評論審稿速度還不錯。有無經歷后續階段的大佬,分享下經驗呀
2024-10-10 00:281月4日投稿,1月8日通過初審,1月9日二審拒稿,理由文章不屬于本期刊刊發范圍,我寫的是高教方面的,一看他們期刊確實好像刊的都是基礎教育方面的
2024-01-10 14:33審稿速度快,只用了兩天時間就退稿了,不管文章質量如何,至少不耽誤事,可以投投試試
2023-11-19 14:25投稿5天后拒稿,比很多期刊拖幾個月沒回復好多了,覺得是負責任的期刊。 期刊整體質量還不錯。 教育教學類主題的論文可以投稿。
2023-10-05 09:30審稿速度快,只用了兩天時間就退稿了,不管文章質量如何,至少不耽誤事,可以投投試試
2023-08-26 09:17第三編 文化、教育、歷史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