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1:05:01
石油實驗地質最新期刊目錄
北部灣盆地海中凹陷勘探思路創新及H3X井鉆后認識————作者:江東輝;楊鵬程;程雪彤;曹倩;余永琪;牛華偉;
摘要:北部灣盆地海中凹陷前期歷經幾十年油氣勘探,一直未取得商業發現,分析認為受“優質烴源巖不落實、規模儲層發育區不清以及有利成藏區帶不明”3個方面問題的制約。為了實現該地區的勘探突破,按照盆地分析的思路,重新開展了關鍵成藏要素的落實,基于原型盆地恢復以及“三古”特征明確了海中凹陷發育始新統流沙港組優質烴源巖;重新厘定了源—匯體系,發現在潿西南低凸起傾末端的海中陡坡帶地貌平緩地區發育三角洲—灘壩有利沉積體...
川南威榮地區龍馬溪組草莓狀黃鐵礦形態及其古環境指示意義————作者:趙國偉;鄧模;汪遠征;蔣小瓊;曾華盛;張長江;
摘要:草莓狀黃鐵礦的形態對頁巖沉積環境和頁巖氣富集具有重要指示意義。以川南威榮地區WY1井龍馬溪組一段頁巖為研究對象,利用氬離子拋光掃描電鏡觀察和ImageJ圖像處理等技術,獲取了草莓狀黃鐵礦及其微晶形態與粒徑特征,并結合微量元素、有機質豐度、含氣性等參數,探討了草莓狀黃鐵礦形態對古水體氧化還原環境和頁巖氣富集的表征作用。威榮地區WY1井龍馬溪組一段頁巖中草莓狀黃鐵礦平均粒徑、微晶平均粒徑及微晶晶型等參...
濟陽坳陷渤南洼陷沙河街組流體壓力梯度特征及其油氣地質意義————作者:劉鵬;孟濤;閆法堂;李忠新;單程程;
摘要:流體壓力梯度是剩余流體壓力在空間和時間上的變化速率,可作為指示油氣運移方向和聚集區的重要參數,具有重要的油氣地質意義。以濟陽坳陷渤南洼陷沙河街組為研究對象,基于鉆井、測井、錄井、地震及分析化驗資料,綜合運用多種技術方法,在古、今流體壓力刻畫基礎上,表征了流體壓力梯度的時空展布特征,分析了其受控因素并指出相關油氣地質意義。結果表明:渤南洼陷重點層段的橫向壓力梯度遠小于縱向壓力梯度,橫向壓力梯度高值區...
川東北地區侏羅系涼高山組頁巖儲層孔隙結構及分形特征————作者:李琦;陳睿倩;商斐;李玲;白昕;
摘要:川東北地區侏羅系涼高山組作為四川盆地頁巖油重點勘探層段,因勘探程度較低,目前頁巖儲層特征尚不明確。利用X射線衍射礦物分析、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高壓壓汞、低溫氮氣吸附等實驗,深入探究其儲集空間類型與分形特征。研究區涼高山組頁巖礦物組成主要為黏土礦物(平均含量51.57%),其次為長英質礦物(平均含量47.11%),碳酸鹽礦物極少(平均含量2.69%)。儲集空間類型主要包括黏土礦物層間孔、石英與長石粒...
多期裂陷盆地斜向伸展變形主控因素分析——來自砂箱物理模擬實驗的啟示————作者:王琦;孫永河;鞏磊;王有功;常德雙;張萬福;
摘要:為了探討多期裂陷盆地中先存斷裂及其與不同伸展方向之間夾角(斜度α)對斜向伸展變形和洼槽結構的影響,利用砂箱物理模擬實驗,基于相似性原理,設計了三組物理模擬實驗,即不同斜度(α)斜向伸展物理模擬實驗和兩組斜向伸展—走滑疊加變形物理模擬實驗。實驗結果表明:(1)多期裂陷盆地中,伸展方向與先存斷裂之間的夾角變化控制著走向滑動分量和傾向滑動分量的比例,影響洼槽結構,夾角越大,傾向滑動分量越大,洼槽寬度越大...
《石油實驗地質》征稿簡則
摘要:<正>《石油實驗地質》是全國油氣普查、勘探方面的一份學術性、技術性刊物,為中文核心期刊之一。本刊遵循“雙百”針,提倡學術民主,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發展我國石油科技事業和提高油氣勘探開發效果服務,歡迎廣大科技人員踴躍投稿。1 征稿范圍與石油地質及實驗有關的新理論、新方法、新的研究成果等
斷洞體:非碳酸鹽巖區油氣大規模運聚的可能空間————作者:羅群;王千軍;桂詩琦;賀小標;胡婉婧;張曰靜;汪亮;曹旭明;
摘要:碳酸鹽巖沿斷裂發育溶洞形成斷溶體是很好理解的,畢竟碳酸鹽巖容易被沿斷裂活動的流體溶蝕,但在非碳酸鹽巖區,流體對非碳酸鹽巖的溶蝕作用有限,是否也能形成沿斷裂發育的洞穴并能運聚和富集油氣?為了證明在非碳酸鹽巖區沿斷裂也存在大型的洞穴,能形成油氣運聚的重要空間,以準噶爾盆地西部車排子隆起為例,通過野外考察、巖心觀察、鉆井分析、地震解釋和物理模擬實驗等途徑和手段,開展了斷裂內部結構、洞穴分布發育特征及油氣...
鄂爾多斯盆地富縣地區二疊系下石盒子組1段源—匯格局與砂體分布————作者:方旭蕾;王琳霖;齊榮;高輝;楊飛;劉璐;蘇娟;
摘要: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富縣地區作為上古生界天然氣勘探的重要接替陣地,其主力勘探層段——二疊系下石盒子組1段(盒1段)受復雜構造—沉積作用影響顯著,導致沉積充填的源—匯分布格局與砂體分布規律仍不明確。因此,深入開展多物源體系下的沉積充填交匯關系、砂體成因類型及其分布規律研究對該地區天然氣的高效勘探與規模增儲具有重要意義。基于野外露頭和巖心觀察,結合巖石薄片、重礦物以及測井資料的綜合分析,系統開展了富縣地...
川中北部地區下寒武統滄浪鋪組一段碳酸鹽巖微孔隙特征及其成因————作者:周春宇;和源;李宗澤;周剛;楊岱林;孫奕婷;張亞;文華國;劉四兵;
摘要:直徑小于10μm的微孔隙是目前深埋藏致密儲層研究的熱點。四川盆地下寒武統滄浪鋪組具有良好的天然氣勘探潛力,滄浪鋪組一段(滄一段)白云巖中發育的大量微孔隙是天然氣的主要儲集空間,因此明確微孔隙的發育特征及成因機制是尋找有利勘探區的關鍵。通過鑄體薄片鑒定、掃描電鏡分析和巖心CT掃描,開展了川中北部地區寒武系滄一段白云巖微孔隙表征,并結合沉積環境與成巖作用探討了微孔隙的成因機制。研究區滄一段鮞粒白云巖樣...
異地鹽席發育區輸導體系油氣運聚物理模擬——以墨西哥灣博格斯盆地Perdido構造帶為例————作者:樊妍;向才富;楊松嶺;逄林安;陳經覃;李愛山;陳亮;蔣善斌;司永康;楊明慧;
摘要:博格斯盆地是墨西哥灣西部典型的含鹽被動陸緣盆地,油氣資源豐富,其Perdido構造帶異地鹽席發育區形成了由異地鹽席底部構造、斷層和古新統—始新統Wilcox組構成的油氣輸導體系。由于Perdido構造帶水體較深且鹽構造活動復雜,其異地鹽席發育區的油氣輸導特征和輸導效率不明。因此,定量評價Perdido構造帶異地鹽席發育區油氣輸導體系的輸導效率、厘清不同類型輸導體系輸導效率的差異性及其影響因素對減少...
四川盆地北部燈影組四段臺內地區油氣來源及成藏過程————作者:楊毅;朱祥;張雷;徐祖新;代林呈;
摘要:四川盆地上震旦統燈影組四段臺內地區是天然氣勘探的重要接替領域。為落實川北燈四段臺內地區油氣成藏富集規律及分布特征,基于臺內和臺緣地區天然氣和瀝青地球化學特征、薄片鑒定以及流體包裹體等分析化驗資料,開展了川北燈四段臺內地區油氣來源與成藏過程研究。研究表明:(1)與臺緣地區相比,川北燈四段臺內地區具有儲層瀝青碳同位素重,天然氣甲烷、乙烷碳同位素重,甲烷氫同位素輕的特征,說明臺內地區油氣主要來源于筇竹寺...
致密油藏壓裂吞吐動態滲吸產油貢獻量化研究————作者:劉紅現;白雷;羅強;劉同敬;孫江飛;劉佳幸;
摘要:致密油藏壓裂吞吐是一個動態滲吸過程,主要通過壓差驅替作用和自發滲吸作用實現原油增產,但目前尚不清楚這兩種增油機理對產油量量化的貢獻程度。為研究致密礫巖油藏壓裂吞吐采油過程中,動態滲吸增油機理對產油貢獻的量化分析問題,借助高溫高壓多功能巖心驅替系統和高溫高壓在線驅替核磁共振成像系統,采用天然致密礫巖油藏巖心,開展室內物理模擬實驗。首先通過不同類型壓裂驅油劑的滲吸特征實驗,篩選滲吸效果較好的壓裂驅油劑...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在低勘探程度區塊價值評估中的應用與探討————作者:封永泰;趙琳潔;王保華;李龍龍;段鐵軍;
摘要:隨著礦業權競爭性政策在全國范圍內的落地實施,油氣勘查開采市場全面放開,但出讓區塊大多位于低勘探程度區。低勘探程度區存在資料缺乏、認識薄弱等現實因素,增大了各大油公司在“擴礦權”進程中所面臨的區塊評價、優選及競標獲取難度。在此背景下,對于各大油公司而言,如何在勘探認知有限的情況下,快速且有效地評估低勘探程度區塊的價值,對各油公司在區塊獲取中掌握主動權顯得尤為重要。考慮油氣勘探中地質的復雜性、勘探的局...
南川常壓頁巖氣田注CO2吞吐礦場實踐————作者:高玉巧;鄭永旺;張莉娜;任建華;張耀祖;房大志;
摘要:受吸附態甲烷占比高、地層能量弱等影響,常壓頁巖氣藏采收率普遍不足30%。中國石化率先在四川盆地南川常壓頁巖氣田開展注CO2吞吐礦場試驗,驗證了海相頁巖氣注CO2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為推廣該技術,以南川常壓頁巖氣田為研究對象,開展室內實驗—數值模擬—吞吐動態分析全鏈條研究,分析CO2在不同頁巖儲層中競爭吸附差異性,探究礦場CO 川東北南江地區須家河組四段砂礫巖體儲層預測——基于正反演結合的概率體巖相建模儲層預測方法————作者:龍濤;劉明;張玉璽;孫均中; 摘要:川東北山前帶南江地區上三疊統須家河組發育大規模典型砂礫巖含氣儲層,勘探程度低、潛力巨大,其中須四段是重要的含氣儲層,構造與巖性復雜、地球物理參數敏感性較差、多解性強,儲層表征難度大,有利儲層分布特征與規律認識不清。鑒于此,針對勘探初期的砂礫巖儲層預測方法進行攻關研究,將地震正演、反演與序貫高斯模擬的巖相建模方法相結合,形成了正反演結合的概率體巖相建模儲層預測方法,即應用地震正演確定儲層邊界、地震反... 中亞主要含鹽盆地油氣成藏特征及其富集主控因素————作者:劉麗;張凱遜;于剛;郁林軍;邱海華;周妍;葛貝琦;Bakhtier NURTAEV;Shukhrat SHUKUROV; 摘要:中亞地區阿姆河盆地和濱里海盆地油氣資源潛力巨大,是中亞盆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含鹽盆地。基于最新的油氣地質資料,對阿姆河盆地和濱里海盆地的構造沉積演化、石油地質特征和油氣分布規律進行了系統對比,深入探討了影響含鹽盆地油氣分布的主控因素,從而加深對中亞地區區域性油氣分布規律的認識。盡管阿姆河盆地和濱里海盆地是在不同地質背景下形成的富油氣盆地,二者的構造演化過程、沉積地層和油氣地質特征存在明顯差異,但盆地的... 頁巖油巖心孔隙度測量的若干問題————作者:張金晴;陶國亮;黃代;羅翠娟;劉凌波;仰云峰; 摘要:頁巖孔隙度的測試方法主要分為流體侵入法和電子/射線輻射法兩大類。其中,輻射法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應用范圍不廣。由于頁巖孔隙結構具有納米級特征,氦氣憑借其分子小、化學性質穩定、滲透性優異,成為測量頁巖孔隙度最常用的流體介質。氦氣流體在侵入頁巖內部時,其滲透效果受樣品尺度和孔隙連通性的影響。塊狀樣品因其復雜的孔隙迂曲度而需要較長的壓力平衡時間,而顆粒樣品能夠顯著改善頁巖納米孔隙的連通性,探測到更多... 塔里木盆地博孜—大北逆沖推覆帶超深層致密砂巖地應力場模擬及分區評價————作者:邢梓萌;李瑞雪;鄧虎成;宿航;張家維;何建華;張輝;胡笑非;馬順婷; 摘要:塔里木盆地博孜—大北地區白堊系致密砂巖儲層是我國超深層致密砂巖氣勘探開發的重點層系。受逆沖推覆構造及鹽構造雙重影響,該地區發育了疊瓦狀褶皺構造及一系列斷距大、傾角變化顯著的斷裂,導致地應力場分布復雜多變,難以準確預測,嚴重制約了該區的勘探開發進程。為揭示其應力分布規律,建立了一套適用于逆沖推覆構造特征的地應力場模擬方法,并結合儲層地質特征與工程改造需求對研究區進行了應力分級分區評價。基于巖心測試、... 全直徑巖心核磁掃描數據超分辨率重建技術——一種基于全局非負最小二乘的方法————作者:馬瑩穎;彭澤波;陳敬智;吳飛;聶昕;廖中樞;張宮; 摘要:全直徑巖心核磁共振掃描技術是非常規油氣勘探中重要的探測分析技術之一,可以得到連續高分辨的鉆井巖心孔隙度、滲透率及流體飽和度等信息。但由于其測量敏感區較大,不同位置信號混疊在一起,測量結果縱向分辨率遠低于儀器采樣的分辨率,無法滿足薄互層儲層對縱向分辨率的要求。為提高全直徑巖心核磁共振測量結果的縱向分辨率,將測量數據作為儀器敏感區函數和巖心真實信號的卷積,并通過全局非負最小二乘的方法實現原始信號的高分...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始新統不同巖性烴源巖有機質特征及其油氣地質意義————作者:陳玥;朱曉軍;張麗麗;向緒洪;曾翔;朱偉林; 摘要: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深水區的白云凹陷發育泥巖、碳質泥巖和煤3類烴源巖。現有研究缺乏充分的實驗數據支撐,難以準確評估不同巖性烴源巖的生烴潛力差異及區域資源潛力。為厘清白云凹陷始新統烴源巖的巖性特征及生烴潛力,綜合運用巖石薄片鑒定、X射線衍射分析、孢粉相識別及有機地球化學分析等手段,系統開展了巖性劃分、有機質組成解析和生烴潛力評估。白云凹陷始新統烴源巖礦物成分和有機質組成差異大,沉積構造多樣。按照總有機...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