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3:05:32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
北大核心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曲率模態差指標的CNN-GCNs板殼結構損傷識別————作者:于恒濤;劉鵬;
摘要:【目的】為高效且精準地實現對板殼結構損傷的識別,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曲率模態差指標的CNN-GCNs板殼結構損傷識別模型。【方法】為解決單層卷積網絡信息捕獲能力有限的問題,本文首先通過模態分析提取曲率模態差,以揭示結構振動特征的局部變化;隨后,利用CNN提取曲率模態差中的局部特征,并借助GCNs對節點及其拓撲關系進行圖建模,挖掘全局范圍內的關聯信息,從而在局部與全局兩個尺度上實現對損傷程度與損傷位置...
基于2D-SLM超混沌系統的醫學圖像保護算法————作者:郭璇;馮秀芳;常銳云;
摘要:為了增強醫學圖像傳輸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種基于2D-SLM超混沌系統和SHA-256散列函數的醫學圖像保護算法。首先,提出了正余弦級聯調制耦合模型,以Sine映射和Logistic映射作為種子映射,生成了一個2D-SLM超混沌系統,通過相圖、李雅普諾夫指數圖、置亂熵復雜度和NIST SP800-22隨機性測試等性能分析,證明了2D-SLM超混沌系統的混沌性能優于現有的其他二維混沌系統。其次,基于2D...
太原和榆次大學城BTEX污染特征及健康風險評價————作者:程玉環;劉效峰;李欣泱;譚欣;王昆;張姝婷;
摘要:為明確相鄰區域苯系物(BTEX)的污染水平、時空分布及健康風險,于2017年冬和2018年秋使用蘇瑪罐采集太原和榆次大學城環境空氣樣品,利用氣質聯用儀測試BTEX濃度。結果表明:太原和榆次大學城BTEX平均濃度分別為8.28 μg/m3和5.40 μg/m3,苯占比分別為53.30%和54.04%。太原BTEX平均濃度是榆次大學城的1.53倍,太原BTE...
Pb2+在聚氯化鋁-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水處理污泥柱中的運移特征研究————作者:劉富龍;段潤斌;李育珍;孫曜;
摘要:本研究聚焦于聚氯化鋁-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水處理污泥(PAC-APAM WTRs)柱中Pb2+的運移特征,旨在為雨水生物滯留系統中鋁污泥的再利用提供理論支持,以實現對雨水徑流中重金屬污染的有效去除。實驗在飽和穩定流動條件下展開,系統考察了非反應性示蹤劑Br-和Pb2+在單組分、雙組分、三組分及四組分系統中的運移行為。CXTFIT擬合B...
基于節點和梁架測試的宋式斗拱力學性能研究————作者:張程雅;孟憲杰;王曉敏;李衛俊;
摘要:為研究宋式斗拱力學性能,分別開展了斗拱節點及四柱梁架的水平往復加載試驗,對比了斗拱構件殘損、滯回曲線、剛度曲線、耗能等特征,分析了斗拱抗震性能以及節點加載和梁架加載時斗拱力學表現異同。研究結果表明,節點和梁架加載時斗拱均會發生傾斜,且構件間會出現滑移導致滯回曲線捏攏,兩組試驗正負加載力均不對稱。節點加載斗拱滯回曲線較梁架加載更飽滿,彈性階段節點加載斗拱剛度約為梁架加載單攢斗拱剛度的4倍,節點加載斗...
基于Sentinel-2遙感影像的秸稈覆蓋農田識別研究————作者:潘蓉;范錦龍;蘇巧梅;廖月嬌;宋影;
摘要:田間秸稈是農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遙感技術及時、準確地獲取秸稈覆蓋農田的時空分布信息,對監測耕地特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晉中盆地為研究區,利用Sentinel-2遙感影像和地面實測數據,構建了基于隨機森林算法的秸稈覆蓋農田識別模型,實現了秸稈覆蓋農田的快速、準確識別。研究結果表明,晉中盆地收獲期的秸稈覆蓋農田識別總體精度(Overall Accuracy,OA)為95.4%~96.8%,K...
基于FY-3D衛星數據的玉米葉面積指數反演————作者:廖月嬌;蘇巧梅;范錦龍;Jean Bouchat;Pierre Defourny;
摘要:葉面積指數(Leaf Area Index, LAI)對監測農作物生長和評估生態功能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以山西省晉中盆地玉米作物為研究對象,利用風云3D (FY-3D)衛星搭載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MERSI)數據,計算4種傳統植被指數和24種由不同波段組合生成的光譜植被指數,結合地面實測數據,構建梯度提升回歸樹(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GBRT)模型...
基于3D打印構建宮頸癌體外模型的川陳皮素抗腫瘤療效研究————作者:王蓉;菅傲群;桑勝波;劉姿嫻;
摘要:目的:基于擠出式3D生物打印構建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膠(GelMA)和透明質酸(HA)復合支架,探究川陳皮素抑制宮頸癌功效。方法:用掃描電鏡觀測不同濃度G-HA水凝膠孔徑,同步檢測其親水性、力學性、溶脹性、孔隙性及生物相容性,篩選出最適生物墨水配比并優化打印參數;采用CCK8與劃痕實驗選取2D細胞模型中抑癌效果顯著的川陳皮素濃度,再深入3D宮頸癌模型,以活/死染色、細胞骨架染色、免疫熒光染色,分別檢測...
基于Pt-GOx-Nafion層疊狀浮柵OECT的高靈敏葡萄糖傳感器————作者:梁方圓;肖靜;劉宇航;柴曉杰;桑勝波;張文棟;
摘要:為了提高葡萄糖生物傳感器的性能,將浮柵有機電化學晶體管(FG-OECTs)和Pt-GOx-Nafion層疊狀結構結合可制備感測分離的高靈敏葡萄糖傳感器。本文采用Pt-GOx-Nafion層疊狀結構作為浮柵傳感單元,該單元通過級聯反應完成整個傳感過程:即葡萄糖氧化酶(GOx)與底物葡萄糖溶液發生酶促反應生成中間產物過氧化氫(H2O2),同時結構中的基底鉑(...
原位條件下不同塊度無煙煤超臨界水熱解規律研究————作者:武宏哲;楊棟;魯陽;王磊;劉耀華;
摘要:我國深部煤炭資源豐富,地下原位熱解開采是綠色高效開發深部煤炭的重要途徑。目前,針對不同條件下原位熱解煤炭產物規律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采用自主研制的有機巖原位高溫高壓熱解系統,研究了原位狀態下不同塊度無煙煤在不同溫度和壓力的超臨界水中的熱解規律,并對熱解產物使用氣相色譜儀等設備進行了分析。實驗中的超臨界水的溫度分別為400℃、450℃、500℃;壓力分別為23 MPa、25 MPa、27 MPa。實...
基于聲光電的MIG焊熔滴過渡檢測技術對比研究————作者:常瀚文;吉光亞;胡嘉睿;張資政;李科;
摘要:針對MIG焊熔滴過渡不易準確識別的問題,采用聲光電三種檢測方法對熔滴過渡進行檢測,并對比其優缺點。結果表明,高速攝影法能夠直接觀察熔滴過渡過程并可測算熔滴尺寸和過渡頻率,隨著焊接電流增大,依次觀察到短路、射滴和射流三種過渡形式,熔滴尺寸逐漸減小,過渡頻率逐漸增大。電信號顯示,短路過渡的電流波形呈現間斷的“尖峰”狀,射滴過渡呈現“波浪”狀,射流過渡趨于一條直線,電信號法可以區分三種過渡形式,并測算短...
基于納米材料的磁性免疫試紙在骨關節炎標志物檢測中的應用————作者:郭星;陳慶亮;菅傲群;張海濤;桑勝波;
摘要:疾病標志物的便攜式快速檢測對于疾病診斷和治療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提出一種磁性免疫試紙,在硝酸纖維素紙中復合摻雜CoFe2O4納米粒子,并在試紙表面固定可特異性捕獲基質金屬蛋白酶3(MMP-3)的抗體分子。采用SEM及EDS對試紙表面的形貌和元素成分進行了表征測試,證明試紙的成功制備。為了提高檢測靈敏度,對CoFe2O4<...
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沁水煤田土地利用與碳儲量時空演化特征————作者:趙少行;趙艷華;劉東娜;
摘要:研究資源富集型區域的土地利用類型與碳儲量時空演化特征對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推動區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沁水煤田為例,分析了1990—2020年土地利用及碳儲量變化特征,結合礦產資源驅動因素,運用PLUS模型預測了自然發展(ND)、耕地保護(CP)、生態保護(EP)及生態與耕地雙重保護(DP)四種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并通過InVEST模型評估了碳儲量變化。結果表明,三十年間,研究區耕地、草...
時間依賴變色室溫磷光碳點的合成及性能————作者:徐浩;陳明;吳洋;史慧賢;
摘要:【目的】傳統室溫磷光材料的靜態磷光顏色限制了其在高級信息加密中的應用。【方法】本研究通過合成具有時間依賴性變色磷光性質的YG-CDs,探索其在動態數據加密中的潛在應用。以琥珀酸和乙二胺為碳源,磷酸為交聯劑,構建了具有多發射中心的R-CDs和YG-CDs。通過對R-CDs進行簡單的熱處理,有效調節表面氨基氮含量及晶面間距,成功誘導發色團聚集態重構,實現從單色磷光到時間依賴變色磷光的轉化。【結果】YG...
基質輔助磷光碳點的制備及復合功能化應用————作者:吳濤;劉偉峰;劉旭光;
摘要:室溫磷光碳點材料作為一類新型的室溫磷光材料,因其優異的光學性能、高穩定性、低毒性等優點而備受關注。近年來,基質輔助策略被證明能夠有效防止碳點的聚集猝滅并抑制非輻射躍遷,從而實現高效且長壽命的室溫磷光。為此,多種類型的基質材料被開發出來,適用于不同應用場景,極大地拓寬了磷光碳點的應用領域。本文從近年來的相關研究出發,概述了基質輔助磷光碳點的磷光機制和合成方法,探討了基質的作用及分類,并總結了其在生物...
用于自主學習機器人的類腦芯片————作者:高仲仲;李中元;付康;柴曉杰;桑勝波;冀健龍;
摘要:自主機器人在多領域應用廣泛,但受限于傳統的馮·諾伊曼架構。為突破馮·諾伊曼架構的限制,神經形態計算應運而生。有機電化學晶體管(OECT)作為神經形態設備的關鍵元件,可以模擬突觸功能。然而,多數的有機電化學晶體管難以同時實現電導的長期和短期調制,無法模擬人腦動態特性。本研究介紹了一種新型基于有機電化學晶體管的感存算一體化神經形態突觸晶體管(NST),集成了“傳感”與“存儲”功能。神經形態突觸晶體管通...
基于CT的高溫高壓熱解無煙煤滲流特征數字物理模擬研究————作者:辛佳龍;孟巧榮;張潤華;張琛;馬志坤;
摘要:數字物理模擬技術不僅能夠三維表征和重構煤體的孔隙結構,還可以有效模擬孔隙裂隙中的流體流動,直觀展示其變化幅度。為了研究無煙煤熱解過程中,熱流固耦合作用對無煙煤滲流特征的影響,基于真實的無煙煤CT數據,通過對接AVIZO與多場耦合有限元軟件COMSOL,實現孔裂隙尺度的滲流模擬,得到速度場和壓力場在溫度變化下的演化規律,同時增加固體場和溫度場,研究多物理場對結果的影響并進行理論分析。結果表明:無煙煤...
聯邦學習中面向Non-IID數據的后門防御方案————作者:郝燕霞;武淑紅;楊玉麗;于丹;陳永樂;
摘要:聯邦學習(FL)被應用于保護隱私的分布式機器學習任務中,但容易遭受參與方的后門攻擊,其中非獨立同分布數據(Non-IID)的情境下的后門攻擊當前收到了廣泛關注。在實際的聯邦學習環境中,參與者本地數據分布不均衡會對聯邦學習后門攻擊檢測造成干擾,從而導致訓練得到的全局模型受到后門攻擊影響。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面向Non-IID數據的聯邦學習后門攻擊防御方案,該策略通過計算服務器端全局模型在...
基于GNN圖分類的僅標簽成員推理攻擊————作者:張地生;郝曉燕;楊玉麗;于丹;陳永樂;
摘要:圖神經網絡(GNN)作為深度學習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因其在處理圖結構數據方面的獨特優勢而受到廣泛關注。成員推理攻擊(MIA)對GNN的隱私保護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攻擊者可以通過分析模型的行為,推斷出特定的訓練數據是否被用于模型的訓練。當前針對GNN圖分類的MIA相對較少,并且攻擊依賴于訪問模型的預測置信度分數,這種依賴限制了攻擊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普適性,因為并非所有情況下攻擊者都能獲得這些置信度分數...
基于多視角的概率加權LSTM日前光伏功率預測————作者:朱竹軍;崔京港;程蘭;任密蜂;閻高偉;
摘要:光伏功率的準確預測對電網調度的計劃安排和光伏電站的日常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傳統日前功率預測方法采用先劃分歷史日、再預測功率的方式,然而數值天氣預報不準確可能導致歷史日類型的錯誤劃分。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多視角的歷史日類型劃分方法,并結合劃分結果建立概率加權長短期記憶網絡預測模型。該方法首先以多視角方式重構數值天氣預報數據,然后從歷史日的全局、局部關系構造相似度函數,實現歷史日類型可靠劃分及結果的概率表...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審稿速度和普通核心的審稿速度不相上下,審稿人和編輯給的意見很中肯,也很詳實,文章側重于工科,校內外稿件都有,質量很夠
2023-10-05 15:44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