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9:05:19
世界宗教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十二面觀音信仰早期的歷史生成及消解——以吳越錢俶應現觀音像為中心————作者:李永斌;
摘要:以十二面觀音信仰與寶志傳說結合的前后為界限,可將十二面觀音的理論建構、造像形制等劃分為早期和晚期兩個階段�;壅印妒幻嬗^音神咒經義疏》中提出的十二面觀音概念,是早期十二面觀音信仰流行的經典依據。錢俶應現觀音像的十二面六臂樣式屬于早期階段,造像反映了十二面觀音的出現不僅是顯密融合過程中的產物,也是觀音信仰在民間化進程中信俗現實需要和觀音職能不斷擴充的結果。因本土神異傳說對信仰法門更具有力的渲染和推動...
從傳教特權到宗教事務治理:中國廢除外國教會買地權歷程————作者:楊衛華;
摘要:中法《北京條約》中文版賦予外國教會內地買地權,但中法文歧異實際消解了其條約合法性。法國通過1865和1895年協定迫使清政府默認該權,清政府盡管試圖限制或取消,但未成功。北洋政府時期第六款真相漸為常識,各省不斷倒逼中央要求立法取消或限制教會買地,但外交部受制于法國抗議、1865和1895年協定及歷年成案,未強硬交涉。不過司法部出臺以永租代買賣的教會產業登記政策,獲得北洋政府支持,試圖以內部政策消解...
宗教中國化視域下的康熙天主教相關詩文近代流變考述————作者:李強;
摘要:康熙年間天主教在華傳行幾經波折,反映出中西之間在文化、宗教、政治等諸多層面的沖突和融合,突出表現為“禮儀之爭”的爆發。然在此期間,康熙多次賜予傳教士、天主堂的匾額、聯語、律詩等詩文,作為一種宗教文化符號卻也深刻影響了天主教在華傳播的境遇,且為近代在華基督宗教不斷塑造和運用成為其合法性構建的重要明證。而中國基督徒對康熙天主教詩文的傳誦和化用,則顯示出本地宗教群體在文化認同構建中的某種文化自主性,這也...
南京教案參與者徐從治及其家族詳考————作者:肖清和;
摘要:徐從治(1572-1632)是南京教案的參與者之一,其弟徐昌治(1582-1672)編輯了晚明時期著名的反天主教文獻《圣朝破邪集》。吳橋兵變(1631)后,徐從治代余大成(1580-1642)任山東巡撫,因為主剿被天主教徒孫元化(1581-1632)的部下孔有德(1602-1652)圍困萊州城長達兩個多月,后中西洋火炮而卒。本文根據族譜、地方志、明清人文集等資料,對徐從治、徐昌治及其家族進行詳細考...
冀東南道教榔梅仙派的傳承與發展————作者:羅丹 ;徐天基;
摘要:明清以降,冀東南地方道教錯綜發展,表現為道脈的多源與交織互嵌。迄今,該地區有民間道士合計一百多人,主要師承三個道派,分別為武當山榔梅仙派(孫祖派)、全真龍門派(邱祖派)、全真華山派(郝祖派)。榔梅仙派屬武當山本山派,長期以來被認為已失傳。然而,冀東南地區的武當山榔梅仙派的傳承與發展為明清時期榔梅仙派北傳提供了新證據。本文通過文獻和民族志,挖掘并厘清了榔梅仙派自明代天啟年間至今在冀東南地區的傳承脈絡...
寧全真與南宋政治————作者:吳羽;
摘要:寧全真是南宋道教東華派的宗師,對南宋、元的道教有深遠影響,但不是國家法律承認的在籍駐觀道士。他深度介入高宗朝和孝宗朝初年的重大政治事件;在高宗猶豫立誰為皇子時,與孝宗的競爭對手恩平郡王站在一起;對金關系上,他與高宗保持高度一致。孝宗即位初,寧全真占卜時說張浚出戰不利,與孝宗、張浚力主伐金的立場對立。劉敖為免受牽連,遂伙同孝宗身邊的太監對之進行構陷,導致寧全真被貶斥,從此遠離南宋宮廷,立誓不傳法于“...
康德格言的不相干論題再思————作者:劉金山;
摘要:康德的“‘是’顯然不是實在的謂詞”格言被人們普遍視為對本體論證明的實質性批判。普蘭丁格以康德格言與安瑟爾謨式本體論證明不相干為由提出“不相干論題”,此論題挑戰了人們的普遍意見。普蘭丁格的“實在謂詞”概念偏離了康德的原始理解,這使得其“不相干論題”面臨著“反噬自身”的悖謬。通過闡明康德格言在論證的落腳點、性質、目標三個方面對笛卡爾的誤解,本文提出“康德格言與笛卡爾式本體論證明不相干”這一更強版本的“...
從阿育王“破僧法敕”中幾個重要術語看佛教早期的制度化問題————作者:柯偉業;
摘要:阿育王的“破僧法敕”包含三個平行的碑銘文本,是目前可追溯到的最早關于佛教寺院制度的文獻記載,其內容記錄了對僧伽內部沖突的禁止。盡管這些材料早期曾在國際學術界引發廣泛關注,然而,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相關的研究成果卻未能繼續擴充。本文在全面回顧與總結國內外現有相關學術成果的基礎上,考察了這些“法敕”中的若干關鍵術語,旨在更系統地梳理佛教藏經成立之前,關于律典和僧團中佛教制度化的相關信息,深化對早期佛教...
從“大清圣主崇拜”看圣諭宣講的宗教化————作者:楊春宇;
摘要:清代官方的圣諭宣講制度演變至清末,在西南地方社會主要由名為“圣諭壇”的民間儒教組織所操持。關注這一現象的學者,多假設其背后的原因是“上行下效”,但圣諭壇本身所創作的經懺和壇訓等宗教文獻卻為我們展現出了地方士紳和民眾的主動性。在1840年定遠龍女寺“飛鸞救劫”運動的鼓動下,四川瀘州聚仙壇推出“儒教經典”《玉歷皇經》,通過神化五代先帝,為自身謀求宗教權威。《玉歷寶訓》記錄了圣諭壇在基層將圣諭宣講改造成...
敦煌藏經洞絹幡佛畫
摘要:<正>此組繪畫為1907年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向看管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圓篆購得,今藏于大英博物館。為一組精彩絕倫的唐代佛教尊像畫。從材質、尺寸上看,當為寺院中張掛的佛幡,在敦煌的佛教法事活動中使用
北京白云觀歷史鉤沉
摘要:<正>張興發著,李信軍主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5年1月出版,249千字。北京白云觀為道教全真龍門祖庭、中國道教第一叢林。觀中收藏有大量的珍貴文物,最著名的有:明版《正統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元大書法家趙孟頫的《松雪道德經》石刻和《陰符經》附刻。本書以建筑、文物、人物、文化等為線索,對北京白云觀的歷史文化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
民國時期道教內丹學研究
摘要:<正>丁常春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4年12月出版,400千字。本書從現存民國道教內丹學文獻入手,以陳攖寧、蔣維喬、冉道源等人為例,采用個案研究與宏觀闡述相結合的方法,對民國時期道教內丹學的淵源、特點、思想、價值等進行了研究,分析了民國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道教自身發展狀況對其影響,揭示了民國時期道教內丹學為適應現代社會,用科學知識來詮釋丹道,改單傳秘授為公開傳播,并普及養生法門和...
中國數字人文宗教交叉研究:以互聯網佛教輿情為例
摘要:<正>向寧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2024年12月出版,238千字。大數據時代,互聯網場域宗教與情關涉當代宗教動態及國內國際新形勢,對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書以中國佛教的互聯網輿情治理為研究對象,從宗教學的質性分析范式、經濟學計量分析范式、社會學計算機建模范式、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數據驅動范式等多維路徑切入,探索宗教學在數字人文方向拓展交叉研究的路徑
龍門正宗四修同真教譜
摘要:<正>[民國]王明然督修,汪桂平、李貴海點校,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4年12月出版,253千字。本書原著為民國時期王明然督修的鉛印本,是在湖北民間發現的一部道教歷史譜錄類著作,未見其他館藏或著錄,版本珍稀,內容獨到,屬于孤本類文獻。內容包括道教常用經典、訓戒類文本,自明代至民國年間當地著名道士的祭文、碑刻、序跋、語錄、雜記等著述,歷代道門人物傳記和世系表。該書記載的數百名道門人物的生平信息,是...
中國宗教社會學的理論探索與新進展(2000-2024)————作者:李華偉;
摘要:伴隨著改革開放后宗教學的復蘇,宗教社會學得到發展,其理論體系、學科架構、學科平臺建設實現了零的突破,在理論爭鳴與范式更迭中實現了學科人才的培養和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建構。宗教社會學理論探索的歷史,既是中國宗教學三大體系構建的歷史,又是中外學術交流的歷史,更是中國宗教社會學界三代學人薪火相傳構建中國宗教學知識體系的歷史。學科史與宗教社會學學者的個體生命史、自我精神史融為一體,體現了重要機構...
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加強馬克思主義宗教學學科建設 構建新時代中國宗教學自主知識體系————作者:鄭筱筠;
摘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重要論述,加強對黨的創新理論學理化體系化研究,加強馬克思主義宗教學學科建設,推進中國特色宗教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加快構建新時代中國宗教學自主知識體系,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新征程的重要時代命題。本文擬圍繞加強馬克思主義宗教學學科體系建設,推進中國特色宗教學學...
本土宗教升,外來宗教落是否可能?————作者:李維建;
摘要:宗教格局的演變是常態,時刻在發生。宗教格局變化受宗教內外多重因素的制約。1840年以來,我國宗教格局大致呈“本土宗教落,外來宗教升”的走勢,但近年來,我國宗教領域出現一些值得關注的征兆或苗頭。從宗教活動場所參與人數、宗教人口等指標判斷,佛教、道教與民間宗教有復蘇跡象,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有衰落征兆�;诖耍髡咛岢觥氨就磷诮躺�,外來宗教落”是否可能的問題
南京棲霞山佛造像
摘要:<正>~
南齊武帝時代“以佛化治國”傳統的繼承和推演————作者:周胤;
摘要:自佛教傳入中土,轉輪王觀念和以佛化治國的政治理念隨即東來。南朝之際,受到宋文帝積極于“釋氏之化”的影響,南齊竟陵王蕭子良進一步推廣這種教化,其積極勸請齊武帝斷殺受戒并登佛教轉輪王位,推動武帝以佛法化民成俗。這些教化模式對之后梁武帝時代佛教國家化的全面展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南齊對于南朝“以佛化治國”傳統的繼承和推演,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的實踐指向、理論貢獻和世界意義————作者:蒲長春;
摘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關于如何認識宗教、如何處理宗教問題、如何做好宗教工作的系統性規律認識和經驗總結,極大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是應對宗教領域新變化、抵御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治理宗教領域亂象等重大問題的根本遵循。這一理論體系在重大政治判斷、重大工作方法論、重大工作方略等方面作出了原創性理論貢獻;在認識宗教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處理宗教問題的基本原則、構建...
世界宗教研究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審稿周期半年,期間無回復,打電話溝通只是說等到六個月就有結果,最后還是被拒,沒有原因,因為是約稿制,所以如果是學界小白比較難!
2023-01-26 14:35通過郵箱投稿,審稿較慢,對文章要求比較高,現在主要采取約稿模式!
2021-04-27 15:49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