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9:05:57
現代管理科學
北大核心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現代管理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現代管理科學》選題方向(2025年)
摘要:<正>為更好發揮《現代管理科學》在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理論支撐作用,不斷提升學術水平、辦刊質量和影響力,2025年確定以下重點選題方向:1、新質生產力、新型工業化2、區域經濟3、區域、產業發展評價4、產業結構、產業體系5、典型產業、行業發展6、產業綠色化7、產業集群與產業鏈8、上市公司9、企業管理創新10、產業數字化11、新興數字產業與技術12、數據要素治理來稿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與輿論導...
《現代管理科學》征稿啟事(2025年)
摘要:<正>《現代管理科學》是由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管,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主辦的經濟管理類學術雙月刊。辦刊多年,始終堅持創新發展,學術影響力不斷提高,2024年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CI)學科排序管理學第17位(中國知網發布),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核心期刊和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本刊設置的主要欄目有:宏觀縱覽、產業發展、管理創新、企業經緯、數字經濟等,反映國內外經濟管...
環保費改稅、綠色創新與企業新質生產力————作者:劉佩;
摘要:作為綠色稅制體系的主體稅種,環保稅憑借稅惠紅利激勵企業“向綠而行”,促使企業主動技術升級,并將新型技術轉化為新質生產力。以環保費改稅政策為準自然實驗,采用DID模型識別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發現: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具有顯著驅動作用;異質性檢驗表明,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驅動作用在民營企業、大型企業及東部地區企業中更為顯著;機制檢驗表明,環保費改稅通過提升綠色...
企業創新效率的同群效應研究:影響機制與經濟后果————作者:武永霞;劉亦楠;
摘要:企業創新效率是影響企業價值和長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行業同群創新效率會對企業個體產生影響。以2013—2022年我國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為樣本,實證研究同行業創新效率對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發現: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存在顯著的行業同群效應,企業個體創新效率會受到同行企業的正向影響,該結論在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仍成立;作用機制研究表明,行業競爭機制和跟隨學習機制是此同群效應的重要原因;調節...
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對企業創新戰略選擇的影響——基于“自主”與“引領”的雙元目標視角————作者:張紅梅;邢霂;陳東;
摘要: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簡稱“大數據試驗區”)作為中國數字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能否成為推動民營企業創新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平臺,值得深入研究。基于第十三次中國私營企業調查數據庫,實證檢驗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對民營企業創新戰略選擇的影響,并探討其所發揮的作用機制。研究發現,大數據試驗區使企業在創新發展過程中更具引領性和自主性,具體表現為采取技術引領戰略以及自主研發戰略,并且該結論經過...
數字經濟對制造業產業鏈現代化的影響研究————作者:陳俊龍;唐秋;韓祖麗;
摘要: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制造業產業鏈現代化提供了重要推動力。研究旨在系統探討數字經濟如何影響中國制造業產業鏈的現代化。首先,通過理論分析,系統梳理數字經濟對制造業產業鏈現代化的影響;其次,采用熵值法測度2013—2022年中國30個省區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與制造業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并實證檢驗數字經濟對制造業產業鏈現代化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數字經濟對制造業產業鏈現代化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且這一影響具...
“電—能—碳”模型的構建與碳排放測算:以江蘇為例————作者:張天培;
摘要:江蘇的制造業發展和綠色轉型升級在全國均位于領先地位,在國家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江蘇如何應對產業結構調整與碳排放減少任務,對我國其他省份乃至全球范圍內的能源與環境政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江蘇產業綠色生產提出了新挑戰,形成一套兼顧合理性和時效性、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碳排放核算標準,有利于中國企業應對日益嚴峻的出口環境,也有助于整體經濟的穩定發展。通過創新性地提出“電...
“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產學合作創新網絡演化動力機制——基于TERGM的分析————作者:袁海;芮赟赟;王倩;劉金田;
摘要:“雙一流”建設高校是國家創新生態系統的重要知識生產者和創新引領者,探究其產學合作創新網絡演化的動力機制對加速推進產學深度融合至關重要。基于2013—2022年中國“雙一流”建設高校與上市公司聯合申請發明專利數據,構建產學合作創新網絡,采用時間指數隨機圖模型(TERGM)探究產學合作創新網絡演化的動力機制。研究發現:(1)“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產學合作創新網絡演化呈現多中心化、小世界網絡結構趨勢。(2...
ESG表現參照點效應會影響企業進取式冒險行為嗎?————作者:劉戎;張茜茜;
摘要:負責任投資理念的興起推動企業重視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因素(ESG),把ESG績效納入組織績效管理已經成為企業決策者的普遍共識,然而ESG績效反饋能否影響組織行為決策這一問題仍有待解答。使用2009—2022年中國A股上市企業數據,在有限理性視角下實證檢驗ESG表現參照點效應對企業進取式冒險行為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發現:(1)在ESG表現低于參照點水平的風險情境下,企業進取式冒險行為的動力將隨著績...
數字技術對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影響研究————作者:朱建民;宋艷秀;
摘要:數字技術通過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有力推動破解“卡脖子”問題。以2011—2021年我國30個省域面板數據為觀測樣本,從數字技術基礎建設層、中間表現層和實踐應用層三個維度衡量數字技術水平,從勞動力、資產和價值三個維度衡量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構建雙重固定效應、調節效應、中介效應和空間杜賓模型,實證檢驗數字技術對“兩業”深度融合的影響及內在機制。研究發現:...
科技創新驅動下南京“醫—工—信—企”合作研發模式的機制研究————作者:沈思;王唱唱;呂紅莉;許衛君;
摘要:“科技強國”和“健康中國”之路推動醫學研究迅猛發展,工程技術、臨床研究、基礎研究的創新和應用,為醫學研究帶來新的方向,使其成為未來交叉學科研究重要領域。基于南京市“醫—工—信—企”合作研發需要,論述協同創新有效路徑的實踐邏輯。從“醫—工—信—企”深度融合的基本概念認識出發,對全國及南京市“醫—工—信—企”合作模式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運用案例研究方法,梳理南京市J醫院“醫—工—...
不同合同下成本異質性綠色產品選擇————作者:朱曉東;吳若寧;
摘要:探究在批發價合同和利益共享合同下的綠色產品選擇和研發投入問題,對于經濟與環境效益的和諧統一至關重要。企業綠色轉型時采用的技術不同導致產品成本結構存在異質性,進而對供應鏈利潤和環境效益產生不同的影響。構建一個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組成的供應鏈博弈模型,其中,制造商可以選擇生產研發密集型綠色產品(DIGP)或邊際成本密集型綠色產品(MIGP)。研究發現,供應鏈成員對產品的選擇和采用的合同形式,與綠色研發成本...
新型消費、雙循環聯動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球價值鏈升級————作者:鄧俊;郭艷;
摘要:新型消費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傳統消費深度融合的產物,成為重塑消費結構、激發產業升級潛能的重要引擎,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球價值鏈升級產生影響。以2012—2022年我國283個地級市面板數據為樣本,將國家信息消費試點政策設為一項準自然實驗,使用雙重差分模型、中介效應模型實證檢驗新型消費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球價值鏈升級的內在關聯,以及雙循環聯動的機制作用。研究發現:新型消費能夠驅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球價值鏈...
高水平對外開放與產業鏈韌性:理論分析與經驗證據————作者:袁照穩;劉琦;
摘要: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亦是中國產業融入全球價值鏈與提高全球分工地位的關鍵途徑,已成為產業鏈韌性提升的新動能。基于2009—2022年中國279個地級城市數據,構建多時點雙重差分模型、中介效應模型,實證考察高水平對外開放對產業鏈韌性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結論顯示:高水平對外開放能夠正向驅動產業鏈韌性提升,且該促進作用在經過一系列穩健性與內生性檢驗后仍然成立。中介效應檢驗結果顯示...
產業結構變遷對城市群經濟韌性的影響研究————作者:張可云;周泰穎;
摘要:產業結構變遷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城市群經濟韌性的差異,探究其影響機制及作用路徑,對提升城市群應對風險能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與經濟可持續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基于2001—2022年中國19個城市群的面板數據,構建產業結構變遷與經濟韌性之間的基準回歸模型、中介效應模型,實證檢驗產業結構高級化對城市群經濟韌性的影響和機制。研究發現:(1)產業結構變遷趨于高級化能夠顯著提升城市群經濟韌性。特別是在產業結構變遷水...
工業機器人應用對城市出口韌性的影響——基于門檻效應與空間溢出效應分析————作者:吳劍輝;劉靜文;
摘要: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局勢日益緊張的背景下,借助“機器人紅利”提升出口韌性是中國有效抵御外部沖擊的可行之策。基于2009—2019年中國278個地級市面板數據,實證檢驗了工業機器人應用對出口韌性的影響。研究發現:工業機器人應用顯著提升了城市出口韌性,該結論在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機制檢驗表明,工業機器人應用通過促進技術創新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升了城市出口韌性。異質性分析發現,工業機器人應...
推進思政教育分層分類教學策略研究——基于宗教院校視角————作者:成波玲;
摘要:宗教院校是培養合格宗教人才的主要基地。在宗教院校的教育管理體系中,思政教育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僅有助于培養學員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還能夠促進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推動宗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度融合。但宗教院校辦學主體、辦學目標的特殊性、學員個體的較大差異性,導致思政教育成效有待進一步提高。基于此,從加強宗教院校思政教育管理角度出發,從加強教育教學管理、開展分層分類教育策略入手,探討...
數字普惠金融、金融發展水平與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作者:陳抗;孫錦繁;
摘要:數字普惠金融可以突破研發資源配置時空邊界,為制造業企業提供更加廣泛、高效和便捷的金融服務,但潛在的數字鴻溝和地區金融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也可能會加劇企業創新的不確定性。選取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微觀數據進行實證分析,以地區金融發展水平為門檻,探究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進一步分析東中西部地區和產權性質的異質性。最終得出結論:在不同金融發展水平下,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具有...
地區執法力度對企業高質量創新的影響:兼論數字經濟的協同效應————作者:郭彥彥;王澤蕓;
摘要:優化地區執法環境是激活創新活力的重要手段,數字經濟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不可忽視。以不完全契約理論為研究框架,將執法力度與數字經濟納入技術決策模型,并將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及中國企業專利數據庫相匹配,系統研究地區執法力度對工業企業高質量創新的影響以及數字經濟的協同效應。研究發現:強化執法力度通過提升專用性人力資本投資、縮減專用性物質資本投資顯著促進企業的高質量創新。完善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能夠提升執法力...
組織容錯與基層公務員擔當作為——基于“制度—心理—行為”框架的實驗研究————作者:于洋航;張雅萍;曾蕾;
摘要:基于行為公共管理視角,探索組織容錯對基層公務員擔當作為的影響,考察心理授權的中介作用和公共服務動機的調節作用。首先,構建“制度設計—心理感知—行為表現”的理論分析框架,并通過調查實驗與實驗室實驗對其進行檢驗。結果發現:第一,組織容錯可以正向顯著影響基層公務員擔當作為;第二,心理授權在組織容錯與基層公務員擔當作為關系中發揮中介作用;第三,公共服務動機正向調節組織容錯與擔當作為之間的關系。據此,政府部...
現代管理科學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友友們,十月底投稿的,有沒有收到自動回復郵件呀
2024-11-09 11:209月末投稿的審到了嗎?
2024-11-06 21:23請問9月份的結果出來了嗎?
2024-11-02 09:48請問2024,7月8月投稿的結果出來了嗎?
2024-09-20 08:572024年3月18日投稿,5.19左右收到擬錄用郵件,六月初收到修改意見,按要求返回后 又陸陸續續確認了幾個小問題,最終在第八期見刊。中間編輯部也會對文章進行簡單的修改,沒有收到要交版面費的通知,大概率不需要版面費,溝通挺好,有問題和疑問也會及時反饋哦,繼續加油!期待更好的自己!
2024-09-11 23:21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